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雷公那种田的闺女 > 第一百二十五章 ……

第一百二十五章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晚上, 时迁披着月色回家,就见他爹守在门口,苦着张脸色。

    时迁问他爹:“爹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时父掀了掀眼皮, 顿了半晌道:“无事。”

    话音刚落地,他又一次“唉”的一声, 重重叹了口气。

    时迁:“……”

    时迁眨了眨眼,带着一脑袋的不解回了屋里, 除衣裳时候就问媳妇知不知道爹怎么了?

    怎么奇奇怪怪的?

    锦欢帮着把时迁刚褪下的外衣挂好, 回过头来解释道:

    “爹估计是早上听我说了你手上的这个案子心里担心呢, 怕年纪案子办不好要被皇上怪罪, 又怕你办好了得罪了上头的人。”

    时迁不甚在意地回道:“爹也是瞎操心,事情该咋样就咋样, 没啥可说道的,你下次跟爹娘透露这些了。”

    锦欢手顿了下,再张口声都高了起来:

    “瞒着啊?行啊, 下次你索性连我一起瞒着呗, 这样不更好?管你上天下还是下海的, 啥都别再跟我们说了, 就叫一家人跟傻子似的啥都不知道, 叫你一个人冲锋陷阵逞英雄、我们在家傻乐呵呗!”

    媳妇的小脾气可真是六月的雨——说来就来。

    时迁无辜地眨了眨眼, 一溜烟地认错,说自己那就是随口说说, 有事儿必不能瞒着的,瞒着谁都不能瞒着自家媳妇啊。

    锦欢翻了个小仙女的白眼,气呼呼道:“也不知我这一下下的都是为谁?”

    她就是想给男人敲个警钟,报喜不报忧那一套不能有,时迁这人脾气有些刚直, 在官场许是不小心就能得罪人,她必须得知道男人时时的动态。

    免得有甚意外。

    因着这个案子,锦欢专门去镖局里花了大价钱给时迁请了个会点儿拳脚功夫的护卫,专门陪着时迁早出晚归。

    生怕时迁一个不小心就叫人给套了麻袋。

    时迁就叹:“天子脚下,何至于呢?”

    小仙女的白眼再一次华丽丽地射了过来:“那还有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说法你怎么就不记得了?”

    把时迁堵得一愣一愣的,直至在护卫的陪同下出了门时还在唏嘘“不得了了……”

    ***

    案子从接手到入册取证,前前后后查了将近三个月,翻找档案,找到并召回当初负责当地乡试的官员,学生,寻找相关证人、当事人的同窗、先生,调出那些年入库的考试卷宗。

    同时,时迁着人传讯了此案最关键的人——那个无意间透露出当事人试卷被替真相的同窗。

    这边,他费进心力好不容易才撬开他的嘴招出一个工部侍郎出来,立时就招来了刑部的人。

    “刑部的人来干什么?他们不是不愿意插手这个案子的吗?”

    底下的差役小心翼翼地回道:“来的一个姓陈的大人说案子原不明朗他们不好插手,但既然已经查到了犯人,接下来的事自然该交由他们刑部处理。”

    时迁抬头看了眼刚被“请来”大理寺的工部侍郎,嘴角微扬:

    “他们消息倒是怪灵通的呀,本官前脚才得了皇上的旨意请了侍郎大人过来,后脚刑部就来抢人了……可惜,本官办事从来不喜欢半途而废,案子既由本官接下来的,那么断然没有中途撒手的道理。你去回那个什么陈大人,除非有皇上的圣旨,否则就请回吧!”

    “是。”

    差役应声而退,片刻又返。

    “又怎么了?人不肯走?”

    差役顶着时迁好似洞悉一切的神色继续硬着头皮往下回禀:

    “大人英明。陈大人说……说他劝大人见好就收,拿一个交差可以了,千万别自掘坟墓,断了前路。”

    时迁脸上仍旧挂着疏朗的笑,好似冬日的暖阳,温温润润的,然而再出口的话却带着坚定的、不容置喙的命令。

    “只管送客去,旁的无须多言。”

    差役躬身应下,待离去后,一切谨遵时迁之令行事,气得刑部来的两人当场拂袖,留下一地的茶碗碎片。

    时迁过后晓得了也不过是一笑置之,过后对这个案子盯得更紧。

    ***

    时迁这边寸步不让,叫刑部上门来说项的两人十分恼火,回去后就添油加醋地往上报了。

    尤其是那个姓陈的大人,言语十分针对时迁,极尽挑拨之能事,拱火的力度足足的,给时迁拉足了仇恨。

    刑部的高层更是亲自出面找了大理寺寺卿等人,言语暗示加警告时迁手脚太长,不识时务,是不是得约束着些?

    大理寺寺卿也很委屈。

    他马上就要到退下的时候了,他当然也想安安生生的啊,能管他会不管吗?

    客客气气将刑部的几波人送走之后,他唉声叹气地又找时迁谈心去了。

    “祖宗,我求你看在咱们共事这么些日子的情分上,少折腾点儿,拿一个杀鸡儆猴就中了,叫我消消停停地退下去,行不?”

    老人家这是见前头硬来时迁不买帐,就转移战略仗着年纪打起了感情牌。

    这般“卑微”的态度也确实叫时迁心中升起些歉疚之意,毕竟自己紧咬着不放确实连累了上司跟着担了压力。

    可是,叫他息事宁人,只拿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轻飘飘地结案,如何对得起如今两鬓花白的苦主呢?

    “我很抱歉,打破了您平和的生活,叫您白白承担了许多压力。可是,我一想到那位被偷换人生,蒙了大半辈子冤屈的苦主,我如何都不能松手。”

    提起那位苦主,寺卿大人就跟着叹了口气。

    “你就折腾吧,早晚要叫你吃个大亏你就知道轻重了。”

    老大人话语低沉,透着无奈和些许酸楚,终究只不咸不淡地这么责备了句,而后袖手而去。

    此后,再没干预过时迁的办案进度,还替时迁挡了几次外面的风雨。

    时迁心下感激,对案子就越发上心,势要还苦主一个清明。

    那位满心酸楚的老爷子就这么等啊等,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正义。

    排除几例“借用”了老人家卷子却意外失利的情况和最先查到的工部侍郎外,还牵扯出了五位重量级官员。

    只是,一个两年前就已经离世。

    尚在人世的有一个是都察院的二把手,有两位外任地方知府,还有一个官职不高身份却较为特殊,跟大皇子有些关系,是大皇子母妃宫里淑妃娘娘的堂舅舅。

    说是堂舅舅,其实也不尽然,那人只是旁支,还是旁了好些支,跟京城里淑妃娘娘娘家这支并不亲近。

    但再不亲近,在这个讲究宗族关系的时代,这样的关系也是不能等闲视之。

    那旁支敢这么李代桃僵,未尝没有仗着大皇子亲戚这层关系的缘故。

    虽则这人关系特别,但时迁并不曾特殊对待,一样拿人,证据摆的明明白白的,罪状列的清清楚楚的。

    见时迁连大皇子的面子都不卖,官场上的老油条们见着了哪个能不侧目?

    对时迁那是愤恨中又夹杂着一股敬服。

    当然,也有人暗暗等着盼着时迁倒霉。

    比如那个极尽挑拨之能事,拼命给时迁拉仇恨的陈大人。

    此刻,他独坐在包厢一角,好心情地捻了颗葡萄往嘴里一丢,嘴角勾起一丝邪笑,语气中颇多幸灾乐祸:

    “呵,纵使皇上平日许是对你有几分欣赏,但你这回可是明晃晃地打了大皇子的脸面,在儿子和臣子之间,我看你这回还如何再得意?”

    这边正有人殷切切底等着时迁倒霉呢,隔天天子就连下了三道圣旨,叫那人惊诧地眼珠子都要掉了出来。137zw.com

    天子的旨意里头,非但没给时迁难堪,反倒夸赞时迁差事办的好,三道旨意一道是许大理寺寺卿告老荣归,其二便是亲点了时迁接任新一任的寺卿。

    而今,距离时迁上次升迁不过一年。

    且,这一次,可是一跃成了正三品的大员。许多人究其一生可能都踏不过去的坎就这么叫他轻轻一跃就过去了。

    不少人心里酸得都要冒泡了,暗暗后悔早知办好这案子能有这般天大的好处,便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自己也愿意啊!

    不等人多想,就跟着多最后一道圣旨又叫人心中一紧。

    最后一道圣旨是天子对这起影响极大的科举舞弊案的案犯亲下的判决,将几人身上官位一撸到底,夺其功名、当事人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削首、流放、牢狱等刑法,且抄没家中所有资产。

    这结果,不可谓不严厉了。

    十足地表现出了天子对科举舞弊的深恶痛绝。

    天子这般态度倒是十分合了各地学子地心意,还有不少学子特地写了诗文赞颂。

    一时为各人所称道。

    只是,当时迁带着公中的赔偿到苦主赁的小院探望时候,却见其面上并无正义来临的欢喜,反倒是嚎啕大哭,泪流不止。

    破旧的小院子里,几个满身泥点子的孩童被爷爷的哭声惊得连活好的泥块都丢到了地上,三个穿着麻布短衫、肤色黝黑的中年男人围在痛哭的老人四周,面容布满惊慌、无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