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经过昨天下午闹哄哄的应聘会, 达达食品厂职工们这才深深感受到自己有份稳定的工作,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以前他们还在地头田间辛苦劳作时, 是那么羡慕国营厂工人享受不用在烈日下汗流浃背, 看病不用钱,吃饭有食堂,不仅有全套劳保, 逢年过节厂里还发福利慰问品的待遇。
像他们这样城郊附近村子的老农民, 如果本身文化水平不高, 家里也没个有能耐的亲朋,想要一朝翻身进城当工人别提多难了。
可如今呢,这群他们当初老羡慕的工人老爷们没工作了, 落魄了。
争着抢着, 哭着喊着要到他们厂来干活。
瞅那样, 还不如他们这群老农民呢,能日日在厂里挣工资,工作特别的出色还能拿到不老少的奖金。
许总小许总对他们也仁义,过年过节都会发红包和礼品,而且不久的将来,他们还能住进宽敞的家属楼。
这日子美的像做梦一样。
有了明显的对照组做对比,达达食品厂工人们干活明显更有劲了。
因为只有厂子长长久久的红火,他们才不会沦落到没事可做的地步, 他们今后的生活才会更有盼头,更加美好。
许娇娇没想到会收到这样的奇特效果。
心里还想着是不是可以经常来点危机宣传之类的,以达到刺激工人们更加珍惜努力工作的效果。
果然不愧黑心资本家称号。
就算表面伪装的多么为职工着想, 内在还是想激发他们的潜能,为自己赚取大把的钞票。
早上一上班,李国华拿出昨天誊写好合格名单的大红纸,跟老何俩人一起贴到了门卫室外面的墙上。
从贴上那刻起,门卫室就没少人过来围观。
看到自己名字在红纸上的人,感到幸福来的太忽然,不禁喜极而泣。
自从被下岗后,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飘飘荡荡,无处依靠。
而那些名单上没有名字的人,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一遍。
二十个名字,愣是看了小半个小时,就算看出了一朵花来,上面还是没有他们的名字。
那些很快接受现实的人,又步伐匆匆去找零活干了,现在跟原先在厂里还可以浑水摸鱼不一样了,一天不干活就没饭吃了。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昨天表现挺好的,不相信自己没被面中,就去问老何,“老师傅,外面的合格名单有没有可能写错了?”
老何都快烦死了,来来回回多少次了。他一脸不耐烦,指着墙上的大红纸,道:“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那人就问道:“谁写的?”
“是厂里李主管昨晚加班誊写的,你觉得他会写错了?”老何淡淡暼了他一眼,反问道。
那人扯动嘴角,顿时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领导怎么会写错了呢,是我多嘴了。”
说完,那人也没有很快离开,期期艾艾的看着老何。
见他那磨叽样,老何无奈道:“你还有事?”
“老师傅,如果你们厂里还招人的话,能不能麻烦你通知我一声。我在附近也没个亲戚朋友,这次要不是凑巧知道招聘这事,就差点赶不上了。”
那人笃定达达食品厂还会在招人,所以想提前跟老何打好招呼,以便得到第一手消息,这样下次就能更早来应聘了。
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没被招上,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最后面试的那波人,那个时候面试官们明显筋疲力尽了,还哪有精神看他合不合适呢。
老何深深叹息一声,道:“行,把电话号码留下,有招人消息了,我就告诉你一声。”
如果当初许总没招自己看大门,他的情况比他只会更坏,毕竟他最起码还占着个年轻。
那人听了,连连道谢,把自家附近电话亭号码端端正正记在老何的小本本上。
“老师傅,到时候你就打这个电话。”
“好,我知道了,你也回吧。”
这天,许娇娇刚挂了简宁从北京打来的电话,电话铃声又铃铃响了起来,她接起一听,是许顺来打过来的。
“娇娇,晚上没事情的话,回家一趟,有事情要商量。”他沉声道。
听他话里的语气,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她道:“嗯,爸,我下午下了班,就跟伟杰一起回去。”
挂了电话,许娇娇一手托腮,一手随意的拨了拨桌上的绿植,看来应该是许伟民和张燕兰的事情没瞒住。
她不仅有几分奇,到底是许顺来老俩口自己发现的,还是他们最终顶不住,所以回家求援来了。
不着急,等回家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下午五点半,许娇娇坐上车,另一边许伟杰系好安全带,一踩油门,小轿车就出了达达食品厂大门,朝着纺织厂家属院方向驶去。
一路上,姐弟俩也没说话,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回家等着自己的会是什么事情。137zw.com
得益于云州交通良好,路上行驶的汽车并不多。
所以很快,小轿车就畅通无阻的驶进许家的院子。要是搁在平常,这时候厨房里应该飘出浓郁的饭菜香味了,而听到动静的王菊香也会探出头张望,特别是今天许娇娇也会回来。
但现在许娇娇都下车了,屋里屋外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就跟家里没人似的。
她抬眸和许伟杰对视一眼,然后就往屋里走去。
一进屋,第一眼就看到许顺来正对着她坐着,向来挺直的腰板此刻也弯了下来,眉间更是皱起一道深深的沟壑,人看着一下子仿佛老了几岁。
今天下午,当许顺来知道大儿媳妇即将被调动岗位,还没反应过来,就又听大儿子说调动后工资少的可怜。
那一瞬间,他愁眉不展。
怎么能不发愁呢?
想到以后光靠大儿子的工资,这一家三口该怎么生活呢。总不能老指望他们两个老的接济,他们年轻人自己也要立起来。
毕竟他们也老了,指不定哪天睡过去,第二天就醒不来了。
好不容易,女儿有了对象,小简那小伙虽然年纪小的,但人条件真是没得挑,还重视自家女儿,郑重其事大老远来家里拜访。
这说明啥,说明他心里是有结婚的打算。
看那情况,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就能结婚了。
等到办完女儿的婚事,就只剩下让人头疼的小儿子个人问题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谁知道大儿子这边又出事了,真是操不完的心呐!
见许娇娇和许伟杰进来,许顺来停止唉声叹气,抹了把脸,还没说话呢。
坐在他旁边的王菊香仿佛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眼神发出惊人的光芒,一脸无助道:“娇娇,你大嫂被调岗了,这可怎么办呐?你在外面认识的人多,能不能找人托托关系,花多少钱行,只要你大嫂不调岗。”
许伟杰忙打岔道:“妈,我姐去哪里认识轴承厂的领导啊,我们厂跟那边又没有业务往来。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姐整天就坐在办公室里,有什么需要交际的事情都是我出面的,还不如我认识的人多呢。”
王菊香一听,赶紧把目光从女儿那边,转移到小儿子身上,六神无主焦虑道:“伟杰啊,你要是有什么办法,就帮你大哥一把。你小的时候,一放假就吵着闹着要出去,我和你爸忙着上班,就想把你关在家里,你大哥不舍得,说他会带你。年年寒暑假,无论他去哪里带着你,有什么好吃都不忘给你和你姐留一份,你不能忘了他对你的这份好。”
许伟杰不禁皱眉道:“妈,瞧您这话说的,我像那么没良心的人嘛,大哥对我的好,我一直记在心里呢。您看我对辉辉有多好,他要什么我,我都给他买。”
说着,他话锋一转,“妈,但您儿子我也就一个小老板,我跟我姐一样,没那么大的能耐和脸面,影响不了大嫂调岗的事实。再说就算这次不被调岗,那下次呢。以轴承厂的情况,迟早有一天会轮到,还不如现在就想想其他的出路,不能一条路走到死,不是?”
其实,以他现在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网,搭上人情和钱,还是有人会做顺水人情,保下张燕兰。
可话又要说回来了,他为什么要保大嫂呢。
先不说他们关系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状态,就说以前他还没发迹前,大嫂看他那种二流子小混混的眼神,他现在还没忘呢,也就是看在大哥的面上,不跟她计较而已。
还有他不看好轴承厂,反正迟早要下岗的,为什么还要往里面搭钱搭人情。
就在这时,许娇娇扫了眼屋里,忽然开口了,“大哥,辉辉呢,今天没来吗?”
垂头丧气捂着脸的许伟民怔了怔,抬头道:“辉辉被你大嫂的爸妈节奏了,明天我们再接回来。”
也是,这种沉重的场合,一个小孩子在场不合适,也影响大人们谈事情。
“大哥,你之前有想过要是不在厂里工作了,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吗?”许娇娇自顾自找了把椅子坐下,又问道。
许伟民一脸茫然,喃喃道:“从来没想过。”
思绪却不由自主的发散着。
十八岁时,他爸见他不是个念书的料,就托关系把他塞进轴承厂当学徒工了,说轴承厂比纺织厂待遇更好。
等他转成正式工,又经人介绍认识了同厂的张燕兰。
那时的她可真好看,乌黑的长辫子,白白的皮肤,眼睛大大的,眨一眨水汪汪的眼睛,他都情不自禁的盯着看。
接着,按部就班的结婚。结婚那天,他爸准备的电器家具,厂里的工友见了谁不说好,都说他爸大气敞亮
然后,两口之家添了个宝贝儿子,成了三口之家,他爸妈,他妹他弟,全家都围着宝贝儿子转,怎么看都看不够。
时间过得真快,十三年仿佛一转眼就过去了,他以为自己会在轴承厂工作到退休,把儿子培养成才了,就陪她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把未来的一切都提前想好了,怎么会想到厂子说垮就垮了。
今天是张燕兰,明天也许就是他了。
可他今年都三十一岁,除了在厂里日复一日的工作,没有技术,没有学历,他又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娇娇,你觉得你哥和你嫂子能做什么工作?”
许顺来打破了一屋子的沉默,他觉得女儿既然问到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应该是想到适合老大夫妻的事儿了。
许娇娇垂下眼睛,暼了眼默不作声的张燕兰,淡淡道:“爸,我想到的工作,也不知道大嫂愿不愿去做?”
许顺来摆摆手,无所谓道:“现在云州一堆人没事做,都抢着找活干。能有个稳定的工作,就谢天谢地了。你不用理会她愿不愿意,我听着合适,摁也摁着她做,这么大的人了,还能整天待家里不做事。”
他以为女儿要在食品厂给自家大嫂安排个工作,他心里未尝没打过这个主意。如果轴承厂这边实在不行,那就进女儿开的厂子,怎么说也是一家人。
有他看着,儿媳妇也不敢仗着自己的身份在厂里胡来。
但他不好开这个口,一说出来,就有些强逼着女儿点头的意思,女儿主动说就不一样了。
许娇娇唇角扬起,微微一笑道:“爸,既然大部分国营厂都不行了,与其费心费力去经营状况良好的国营厂,还不如让大嫂出来做生意,您觉得呢?”
“做生意?你大嫂?”许顺来看了眼,眼睛瞪得跟牛眼大的张燕兰,直接摇摇道:“她不行的。”
不是想象中的那个办法,他不禁有些失望。
许伟杰也吓了一跳,还以为二姐正经出主意,没想到却是这个。以大嫂的性子能做什么生意啊,拉长着脸还不得把客人都给吓跑了。
跟他同样想法的许伟民眼里的光慢慢暗淡下来,显然也觉得张燕兰不合适。
“爸,哪有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都是要经过时间磨练的。想当初,我和伟杰出来做生意时,您不也反对了。可后来,还是被我们做成了。您现在出去,别人不都奉承您,说您养了一对有出息事业有成的子女。”许娇娇拿自己做起了比喻劝道。
但许顺来不吃这套,反驳道:“你是你,你脑子灵活,学历高,见识广,你嫂子她都没出过云州这一亩三分地,再说她也没你聪明,她做生意不行。”
被公公当着全家人面点明脑子不灵光的张燕兰:“……”
还有没有人考虑她的感受啊,就自说自话的,也不问问她愿不愿意做个体户。
“爸,您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大嫂,她在轴承厂是没做出什么事情,但这不能表明她不适合做生意。而且我说的这种生意,咱们家没有人比大嫂更适合了。一点不费脑,只要简单的加减算数能行,人好好的守在店里,就能轻轻松松的赚钱了。”
虽然吧,小姑子难得为自己说话了,张燕兰听着怎么就这么不得劲,她承认自己没有小姑子聪明,但也没那么笨,不带这样看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