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它绝对会是一部神作!
这名评委有自己的豪宅,可以带着女孩在白天外出。她看到了更美好的世界,所以根本不稀罕男主角那个逼仄的两人胶囊。
她本来想早点跟男主角坦白,和那名评委在一起,但那个评委前几天却突然一反常态地不再联系她,音讯全无。
男主角知道,女孩已经被抛弃了。那个评委也许只是想要换个口味,并没有打算和她共度余生。
冷静下来之后,男主角还是决定接纳女孩。
但女孩仍旧决绝地离开了。
在那之后,男主角的人生仿佛失去了色彩,他用这笔钱租了一个更大的单人空间,买了视频的免广告,买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买了很多能让人快乐的垃圾食品,最后剩下的一些钱,全都打赏了电视节目的女主播,并收获了两声“谢谢”。
男主角继续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他不再谨小慎微地竞猜,而是会把钱全都投入高赔率的竞猜结果上,有时候赚一大笔钱,就疯狂花钱消费;有时候血本无归,就在床上一连躺尸好几天。
直到五年后的某一天。
这天,浑浑噩噩的男主还在看着电视节目。
突然,他发现之前孤注一掷投的大笔竞猜资金竟然猜中了,瞬间获得了十几倍的收益!
他的账户上已经多了一大笔钱,已经可以勉强算是一个平民阶层了!
男主瞬间喜出望外,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女主角分享这个好消息。
但是他找不到女主角,只能在每天三小时的时间内到处闲逛,寄希望于女主角没有离开这座城市。
就这样,男主角一直找了一个多月,最终也没有找到女主角的踪迹。
走投无路的男主角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决定花钱去那个选秀节目,在节目上说出自己对女主角的爱,告诉女主角自己其实一直都在等着她,希望她可以回到自己的身边。
选秀节目有极大的影响力,只要播出,女主角就一定能够看到。
于是,男主角来到了选秀节目的舞台上。
在聚光灯下,男主角看到了那个抢走女主角、又无情抛弃的评委。
原本男主角只是想在这里向所有人讲述他对女主角的爱与不舍,讲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点点滴滴的美好,可在看到这个评委道貌岸然的嘴脸之后,男主角突然情绪失控了。
他拿着话筒,在所有人面前控诉这个评委是如此的道貌岸然、如此的衣冠禽兽,他控诉这个评委无耻地夺人所爱又将一个善良的女孩给狠狠地抛弃。
他用最恶毒的词语咒骂这个评委,宣泄着自己的不甘、懊悔和愤怒。
全场寂然无声。
然而,全场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竟然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掌声!
就连那个被骂得狗血淋头的评委,也大笑着拍手称快,对男主角猛地比划大拇指。
旁边的女评委感动得热泪盈眶,不断地擦着眼泪,当场拍下赞同键。
评委前面的桌子上亮起了四个○。
四票,满票通过。
现场的灯光爆闪,舞台上喷出五颜六色的喷气,华丽的特效不断播放。
这代表着在网络上有许多人被男主角所打动,都在纷纷打赏。
男主角看到舞台上方那个令人炫目的数字,在这几分钟时间内,他获得的打赏收入就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过去几年收入的总和。
被他咒骂的那个评委对他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誉,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如此酣畅淋漓的脱口秀了。
评委对男主角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够为男主角量身打造一期电视节目。
男主角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将拥有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和被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关注的超高知名度。
他也可以像其他的富人一样,拥有在整个白天自由外出的权利,住在宽敞的豪宅,等着女仆跪在身边,把剥好的葡萄送入他的口中。
男主角对评委千恩万谢,尽情享受着这一刻。
此时此刻,他是舞台上绝对的主角。
节目结束的当晚,男主角被两名身材火辣、肤白貌美的年轻女人服侍得很好。
他住进了豪宅,开上了豪车,如自己所愿地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生活。
某天,他接到了一个通讯请求。女主角真的看到了这档节目,希望能够和男主角再续前缘。
男主角立刻对女主角发出邀约。
他现在已经是富人阶层,可以在白天向任何人发出邀约,让他们来自己的豪宅作客。
女主角看到男主角,感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男主角却左拥右抱着两名年轻的女人,对女主角冷嘲热讽,嘲笑她为什么还有脸找上门来。
女主角崩溃了,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男主角能够给她一点钱,让她至少可以养活自己的儿子。
男主角听到“儿子”更加烦躁,但他没有立刻将女主角扫地出门。
考虑再三之后,男主角还是转账给她一笔钱,让她永远也别再找上门来。
了结了一桩心事之后,男主角靠在沙发上,品着红酒,感觉身心舒畅。
这笔钱并不是因为良心发现,更不是因为旧情复燃。
晚上,男主角就要继续去自己的节目,动情地讲述自己曾经和女主角的爱情故事。
他知道,观众们其实并不关心这个女主角是谁,如果真的找到了这个女主角,观众们只会快速地对这档节目失去兴趣。
她只有作为一个符号永远存在于观众们的想象中,才是最美丽的。
一旦让观众们看到她现在形容枯槁的样子,只会让男主角之前为她辛苦营造的“梦中情人”形象完全崩塌。
在上台前,男主角见到了评委。
男主角曾经对评委恨之入骨,但现在评委是他的金主,他的伯乐,恩同再造。
所以,男主角对评委毕恭毕敬。
评委对他表示恭喜,并说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希望他能好好表现。
评委还说,给男主角准备了一份惊喜。
男主角这才想起来,今天好像是自己的生日。
来到台上,男主角再度声泪俱下地讲述起自己和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并和几个幸运粉丝连线聊天,向他们讲述爱情的真谛。
然而,在连线结束后,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男主角在客厅中对女主角冷嘲热讽的录像。
男主角慌了,他拼命地想要挡住大屏幕,但在直播中,大屏幕上的画面还是出现在所有观众的屏幕上,男主角慌乱的行为只是徒增笑柄。
观众们群情激奋,网络上,无数愤怒的观众涌入了栏目的频道,对男主角破口大骂。
男主角身败名裂,人设彻底崩塌。
评委并没有任何要帮助他的意思,反而让律师拿出当初签订的合约,男主角个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需要赔偿一笔永远也不可能还得清的巨额债务。
看着失去一切的男主角,评委嘴角露出一抹阴鸷的笑容。
不仅报了当初在台上被骂的一箭之仇,也让节目的流量暴增,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评委随手拉过旁边年轻漂亮的女人,安排她去做这个栏目下一期的主持人。
镜头一转,在小小的胶囊中,男主角躺在床上,两眼望着抬头就会碰到的天花板,像是一个活死人。
……
……
写完之后,裴谦检查了一遍,感觉自己第一次执笔写剧本,写得还不错的样子。
至少这故事写完整了嘛!
之前设想的目标,基本上都达成了。
就拿男主来说,生活悲惨,好不容易遇到个心仪的姑娘,就开始做舔狗,结果女主角被评委拐走了,男主喜提青青草原。
然后男主继续舔,结果女主连接盘的机会都不给,断得一干二净。
后边男主获得了一大笔钱,想要重新找到女主,在台上对评委破口大骂,狠狠地出了一口气。
但他很快就被评委给收买了,为了钱甘心当狗,跟之前在舞台上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令人唾弃。
女主角真的回来了,男主角却连最后一丝的温柔和善良都丢掉,对女主冷嘲热讽,花钱让她永远也别再找上门来。
最后,男主角被评委设计陷害眼看着富人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却瞬间灰飞烟灭,不仅又回到一贫如洗的状态,而且还欠下巨债,生活完全失去了任何希望。
就问你惨不惨!
就问你虐不虐!
裴谦自己看了都感觉毒得要死,太惨了!
男主角不只是个舔狗,还是个懦夫,是个卑鄙小人。
女主角也好不到哪去,典型的婊子配狗、天长地久。
总之,以恶心人为标准来看的话,这剧完全达到了效果。
万毒归宗!
裴谦又看了看,发现了这剧本的最后一个缺点,就是时长可能不太够。
他想了想,又在剧本最后稍微添上两句。
如果时长不够的话,就拉长主角在房间中看视频、看广告的部分。
到时候别说一个半小时了,硬生生灌水到两个半小时也没啥问题!
计划通!
当然,裴总是一个仁慈的人,他只是想让观众别买票而已,不是真的对观众有什么深仇大恨。
所以稍微意思意思,把电影拉长到一个半小时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内容,比如这些角色的名字、具体台词、动作、布景、分镜等等,裴谦就不打算掺和了,直接扔给黄思博他们。
反正只要他们不乱改这个剧本的故事,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
完事收工,十万块钱到手!
裴谦不由得感慨,现在挣钱真是越来越简单了!
……
……
飞黄工作室。
黄思博刚刚接收完裴总的剧本。
“裴总这效率也太高了!”
黄思博大写的服气。
别的编剧写剧本,哪怕是加急任务也得写上三五个月,要是为了出精品,那打磨个一年半载也不是没可能。
当然,个别边写边拍的幺蛾子导演除外。
结果到了裴总这,两三天时间,剧本已经出来了!
当然,严格来说裴总写的这只能算是个故事梗概,距离真正完善的剧本还差得远。
但不管怎么说,能写出这种故事梗概也很不容易了!
黄思博赶忙把朱小策也喊来,两个人一起看。
看到这完全不符合规定的格式,朱小策人有点晕。
黄思博赶忙说道:“裴总毕竟是游戏行业出身,不懂电影剧本格式是很正常、也很合理的。”
“格式不重要,主要还是从裴总的点子中汲取营养。”
朱小策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赶紧端正态度。
两个人从头到尾把剧本的剧情给看了一遍。
黄思博有点晕:“这……我怎么觉得这故事看得这么让人憋屈呢。”
“男主角是个穷逼,还是个舔狗,最后好不容易快要过上幸福生活了,结果一下子从天堂到了地狱。”
“女主角也一样惨,被评委甩了,只能带着孩子艰难讨生活。好不容易找到男主角,还被羞辱了一通。”
“而且最气人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咎由自取的。”
“他们完全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活生生地浪没了。”
“这能行?”
他看了看旁边的朱小策。
朱小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许久之后才一扬大拇指:“能行!”
“这本子太棒了!”
“这个故事,荡气回肠、发人深思,批判了消费主义对人的剥削、阶级对人的压迫以及资本对人的异化,内涵极为深刻!”
“故事情节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一波三折,让人拍案叫绝!”
“短短两三天,裴总竟然能写出一个这么精彩的故事。”
“只能说,裴总真的是天纵之才,不管做哪个行业,都会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啊!”
黄思博有点懵,没想到朱小策对这个本子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我们之前拍的,可都是诙谐幽默的搞笑短视频。”
“你确定观众会喜欢这个?”
朱小策非常坚定地点了点头:“我非常确定!”
“看完这剧本,我和裴总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我隐约能够体会裴总的真实意图。”
“观众不一定会喜欢,也就是说,这片子的票房不一定会很高。”
“但在真正能读懂这片子的人眼中,它绝对会是一部神作!”
------------
简单解释几个问题
有很多读者对这本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但是很抱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错误、不能接受的。
怕一些读者被错误言论带跑偏了,所以简单解释一下。
很多人说,看得不爽。
这是因为把自己带入到了资本和资本家的角度。
资本的天性是不断增值,也就是不断扩张,从几万到几十万,再到几千万……只要没有限制,它就会一直膨胀下去。
而这本书是反资本的,所以,把自己带入到资本和资本家的人,当然会不爽,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限制。
我要强调一点:资本家并不高贵,因为他们只是资本的奴隶。
这世界上也许有善良的资本家,也有扒皮的资本家,但不管是哪一种资本家,都是资本的代言人,都是希望资本能够无限增值、无限膨胀。
资本家表面上看,掌握着资本,能够自由决定自己的钱花去哪里;但实际上,资本家只是资本操控的傀儡。
已经有了巨额财富,却依旧想着怎么去赚更多地钱,想着怎么去满足个人的享受,看似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实际上这种人已经被资本操控了。
再有钱的资本家,也只需要一小部分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全部欲望,比如吃喝玩乐,顶多就是买豪宅、买游艇。
但在这些欲望已经全都得到满足,钱花都花不完了之后,资本家依旧会在资本不断增值的欲望驱动下,去追求更多的资本,赚更多的钱。
资本要增值,就要从一切地方减少成本,压榨员工只是手段之一。资本家压榨员工并不是因为和员工有血海深仇,而只是因为他在为资本的增值属***。
即使有少数的老板真的有良心,但那也都是有限度的良心,不可能真的和员工共富贵。
这并不是在批判谁或者某一类人,绝大多数人成为资本家都会变成这样,这是人性,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但,这种现象是不对的。
资本掌握着钱生钱的力量,误以为是自己在创造财富,但实则财富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这个问题,目前看起来是无解的,除非……有系统。
…………
很多读者希望主角能够轻轻松松地赚取亿万资金。
那我想问,然后呢?你希望主角用这些钱去做什么?
是希望主角满足一下自己的物质需求,保证基本生活?
那我想说,已经保证了啊。
觉得快递不送货上门很麻烦,就搞了逆风物流;觉得饭不好吃,就搞了摸鱼外卖。主角不仅可以巧立名目地用系统资金花钱,还可以用这些钱去改变世界,让世界变成自己希望中的样子。
要说保障基本生活,主角现在已经薅了一百八十万了,给父母换一套大房子,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已经足够了,基本生活早都已经获得了保障。
只是因为时间跨度短,到现在书中时间线才过去一年多,所以我还没来得及写这些东西。
而且主角现在不管是薅系统羊毛还是自己“打打零工”,都能随便赚个十万、二十万,早都超过绝大多数同龄人了。
不仅如此,主角还有公司老板这个身份所带来的大量隐形福利,所有需要基本生活保障的方面,基本上都可以用公司福利去达成,同时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还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要说保障基本生活,早就绰绰有余了。
还是说,某些人口中的“基本生活”也包括了买豪车、买游艇、妻妾成群、开海天盛筵?
或者有人想说,主角可以获得巨额财富之后去回馈社会,去做公益事业……
那主角现在不就是在用系统资金做这些事情吗?
或者希望让主角把这些钱存起来,干看着?
钱只有投入到社会生产才有价值,做守财奴是错误的。
或者希望让主角把钱投入再生产?去做更多游戏、拍更多电影、开更多实体店?
那主角现在就是在做这些事情啊。
所以,你到底希望这钱花到哪去?除了个人享受之外,主角可以随意支配系统的钱,不管是做事业还是做慈善,他都可以做,而且已经在做了。
为什么一定要纠结这些钱,一定要让它们“完全属于个人”?
所以,归根结底,觉得主角钱不够的人,是想看主角买别墅、买豪车、买飞机、买游艇、开海天盛筵、在网上炫富,走上传统神豪文的那一套。
我不喜欢这种东西。
不是说现实中的我不喜欢,现实中的我当然也想要花不完的巨额财富。但是作为一个作者的我,站在上帝视角上,不希望主角成为金钱的奴隶。
挥霍金钱用于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这是一种很庸俗的趣味,是一种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我不会写这种东西,也不希望让大家觉得这东西很好,产生一种实质上的价值观诱导。
我明确地告诉所有读者:完全为了个人享乐,赚取远超自己所需的巨额财富,而不去回馈社会,仅仅是为了体验一种人上人、我比你高贵地感觉,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我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让主角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
系统对于裴总的意义在于,完全剥离了裴总的资本家属性。
资本家拥有资本,变成了资本的代言人,所以不可能对员工好,因为他的利益和员工是完全背离的,多剥削员工一点,资本就获得多一些收入,所以资本必然压榨员工。
裴总不拥有资本,自然也不会作为资本的代言人,所以他才能真的对员工这么好。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神豪文。
并不是的。
神豪文多多少少带点享乐和拜金主义,但这本书一点都没有。充其量,也只是在用系统资金花钱的时候有点大手大脚的感觉而已。
准确地说,这书是反神豪文的,因为价值取向完全不同。
神豪的钱是去消费、去挥霍,去体验成为人上人的快感;但这书不是,这里面的钱都是用于公司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所有普通人谋福祉。
有人说,建议这本书神豪文转商战文,让主角去主动地赚钱。
绝无可能。
自己去看看起点商战文的订阅天花板是多少。某同类书就是因为听了读者的,放弃了反套路,追订当场暴跌。
起点的商战文多得是,想看也没人拦着,但是没多少人去看,这足以说明问题了,商战文的写法早就过时了。
你觉得商战文好,你去写吧,我到时候一定给你上香。
这本书不是神豪文,也不是商战文,取得现在的成绩也不是靠这种“重生过去赚大钱”的浅薄庸俗的爽点,别让我再看到什么“转商战文”的建议了,这真的很蠢。
说这话的人连这本书为什么火起来都没搞懂,连基本的爽点都没摸透,还瞎指挥啥呢?
那么话说回来,带入谁?
带入裴总,多享受一下员工的吹捧和外界媒体的彩虹屁;
带入裴总的员工,想想自己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的情景;
带入京州当地的居民,想想当地有这样一家企业会是多么幸福;
带入上帝视角,看这样一个完美的企业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壮大,看很多在其他公司被压榨的员工如何解放天性、实现自己的价值,看裴总如何被命运捉弄,无可奈何地走上人生巅峰,不想装逼结果被花式解读。
这些带入点还不够吗?
为什么非要去带入资本、带入资本家,满脑子都只想着赚钱赚钱赚钱?
言尽于此,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我也不强求。
此外:
这个世界是个似是而非的世界,所有企业都变了样,世界发展也是不可预知的。重生经验只能大致告诉你哪个领域会出现风口,但具体是哪一年出现、是哪一家公司笑到最后,是完全不可知的。
同理,买房或者类似的投资,也不会按照记忆中的情况来发展。可能你买了房,但京州房价突然跌了;你买了数字货币,结果人家创始人卷款潜逃割了你的韭菜。
所以别说什么主角轻易赚几十亿,你先看清楚背景设定。
如果你觉得这种世界背景能轻易赚十几亿,那绝对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裴总的最大优势恰恰在于,他不是资本家,不是资本的代言人,他甚至是反资本的。
所以,他才能比所有老板都更大胆、才舍得给员工更多的福利、敢于去尝试那些可能会失败的领域。如果裴总变成了资本家,那么他也只会变得和其他资本家一样。
另外,最新的这个剧本主要的灵感来源确实是黑镜,但是请对比一下它到底有多少和黑镜相似,说完全照抄的建议去看一看眼科。
很多人就是看到点什么就要炫耀自己的“既视感”。
第一次看到lol,就要喊“这是简化版dota”;
第一次看到守望先锋,就喊“这是3D的lol”;
第一次看到绝地求生,就喊“这是大逃杀的cs”;
第一次看到德州,就喊“这是外国的炸金花”;
也是,看到XX书,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另一本书早就写过”……
上帝给你一双眼睛,不是让你玩连连看的,不是让你看到两个东西,就只看得到他们的相同点,而对不同的地方完全忽视。
你非要强行找,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找到相同之处,你找出来了相同点,然后呢?有什么意义呢?真的很无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