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求婚 叶薇酒品很好,喝醉后不吵不闹,……
叶薇酒品很好, 喝醉后不吵不闹,只是话有点多,细碎又得意地说着自己今晚抽中头奖的事。
因为她喝醉了,杨征明不放心让她坐在前面, 这会正在开车, 不好总回头, 只能时不时看一眼后视镜, 确认她的状态。
说这些时,她正好坐在两个座位中间,通过后视镜可以清晰看到她现在的模样。
车里灯光并不明亮, 加上从窗外照进来的路灯光线, 室内灯光看着也有些昏黄,光线印在她脸上, 衬得她皮肤如玉。
脸蛋看着倒是更红了, 眼睛半眯着,说话时唇角自然翘起,心情很愉悦的模样。
杨征明看着, 唇角也忍不住翘起来,问道:“中奖这么高兴?”
“当然!”叶薇用力点头,迷信说道,“我觉得我明年一定能走大运。”
“嗯,你肯定走大运。”
叶薇往前,将脑袋歪在前座靠背上, 侧着脸望着杨征明,问道:“你呢?年会中奖了吗?”
杨征明叹气:“没有呢。”
叶薇将手搭在他头上,摸了摸说:“没关系,我可以把好运气分给你。”
话落恰好红灯亮起, 杨征明踩下油门,侧过头亲了下叶薇额头,笑着说道:“真的?那真是太感谢薇薇了。”
说完见红灯还有一会,便又去亲叶薇的眼睛,再亲到鼻梁。
还想往下时,远处突然响起“砰”的声音。
叶薇立刻被声音吸引,扑到窗口往外看去,只见天际炸开烟花雨,漆黑的夜空瞬间被照亮。
烟花一朵接着一朵绽放,叶薇看得目不转睛,口中不自觉呢喃道:“好美。”
杨征明侧过头看她,低声附和:“嗯,很美。”
烟花虽美,却太过短暂,路口红灯转绿就结束了。但叶薇没有再坐到杨征明身后,从后视镜也很难找到她的身影,杨征明开车间隙往后看了眼,就见她已经倒在后座睡着了。
他笑着摇头,将车里空调温度调高。
……
隔天叶薇醒得很早,因为和杨征明说好了出去玩两天,吃过早饭便回了家收拾行李。
临近过年交通诸多不便,叶薇也只是想放松,不想太奔波,所以两人没有去太远的地方,开车去了周边古镇。
这几年国内到处都在搞开发,高速公路也修了不少,古镇本就不远,走告诉更快,两人吃过早饭出发,午饭前就到了。
他们去的古镇历史虽然悠久,但没怎么开发,住宿并不多。好在离年三十没几天,这时候出来旅游的并不多,两人很快找到了住的地方。
旅馆是老房子改的,规模不是很大,加起来只有七八个房间,但环境很不错,房间里有独立卫浴,床单被套看着都挺干净。
不过叶薇自己自己带了四件套来,倒不怎么在意这一点。
放下行李,叶薇步入阳台。
阳台不大,只摆了张茶几,再配两张带靠背的凳子,太阳好的时候可以坐在这里喝茶。
而阳台下面,是水色碧绿的河道。
目之所及,可以看到河上用石头建的白色拱桥,桥下时不时有乌篷船穿行而过。
撑船的有男有女,船有载客的,也有卖货的。
叶薇出来时,恰好有一个大娘摇着船过来,笑容热情地问她吃不吃糕点。她第一次见到撑船卖货的人,觉得很稀奇,便笑着问对方有哪些糕点。
对方举例了两三样,又重点拿出一样,说是本地的特产糕点。
叶薇平时不怎么吃高点,但很好奇对方要怎么把糕点送上来,便说要一份,问多少钱。
糕点价格不贵,但叶薇身上没带钱,便说要一份,又让对方稍等,转身进了屋。
杨征明刚从厕所出来,疑惑问:“你刚才在跟谁说话?”
“下面有个阿姨撑船卖吃的。”叶薇说着从挎包里取出钱包,抽出十块钱,转身回到阳台,问道,“阿姨,钱我怎么给你?”
“你等一会。”
船上大娘说着,拿起旁边放着的空竹篮,又拿起一份糕点,确认问道:“一份是吧?”
叶薇说是,大娘便拿起一根竹竿,再把竹篮挂到竹竿头部绑好的钩子上,举着送到叶薇面前,又让她把钱放进竹篮。
叶薇拿起竹篮上的糕点,又把钱放进去,她们之间的交易就算完成了。
交接的瞬间,叶薇听到“咔嚓”一声,抬头望过去,就见杨征明对着她又按了几下快门。
叶薇没有立刻开口,对着撑船的大娘道谢,等人走了才说要看照片。杨征明跨步走到她面前,将相机放低,说道:“看,你笑得多开心。”
叶薇:“……”
她是笑得很开心,但看起来挺傻,她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便把锅扣到杨征明头上,要求他删掉照片。
杨征明据理力争:“哪里傻了?多漂亮。”
边说边举着相机步步后退,一直退到床边,被按到在床上,才被叶薇抢过相机,连着删了几张照片,她的动作停顿下来。
杨征明歪头凑过来,看到让她停顿的是他拍的第一张照片。
照片是从上往下拍的,不止拍到了叶薇,还拍到了船上的大娘,和两岸连绵不断的古建筑。
叶薇离得最近,正从竹篮往外拿高点,所以只露出了侧脸,但从她笑弯的眼睛和翘起的唇角,可以看出她心情也好。
“这张留着吧,”杨征明开口,见叶薇抬眼看过来,强调说道,“这张你笑得一点都不傻,真的很好看。”
叶薇故意问道:“你的意思是前面几张我看起来确实有点傻?”
杨征明:“……”
见他说不出来话,叶薇噗嗤笑出声,将相机塞进他怀里,坐起来去拿争抢间摔在床上的糕点。
打开油纸,糕点果然碎了角。
好在大体还完整,叶薇拿起一块尝了口,发觉味道不错,便将油纸送到杨征明面前,说道:“好吃,你尝尝。”
杨征明关掉相机坐起,却没有拿油纸包里的糕点,而是凑过去吃掉了叶薇手里半块,被她瞪了一眼问:“非要跟我抢对吧?”
杨征明答非所问:“味道确实不错。”
咽下口中糕点,见叶薇维持着刚才的姿势不懂,想也不想凑过去咬住她的手指,将高点的残渣舔干净。
他舌头舔到她手指的瞬间,房间里气氛瞬间暧昧起来。
但很快,突然响起的咕噜声打破了这份暧昧,叶薇响起门窗还没关,怕对面房子里的人看到,赶紧推开杨征明,将糕点囫囵包好,放到旁边桌上,留下一句“我上厕所”就进了浴室。
等叶薇洗完手出来,两人谁也没提刚才的事,自然聊起中午吃什么。
饭馆是旅馆老板娘推荐的,说是本地家常菜。
虽然长三角地区的饮食习惯都差不多,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叶薇挺愿意去尝试,就按照老板娘给的地址找了过去。
和他们住的旅馆一样,饭馆面积也不大,但看起来还算干净,老板手艺也不错,端上来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叶薇吃得有点撑,就没急着回去,和杨征明一起边走边逛。
古镇上商业不多,大多数店铺和衣食住行有关,建筑倒是很有特色,白墙黑瓦,石板路面,很容易让人生出时空错位感。
景点也不多,两人边走边逛,半个下午就逛得差不多了。
途经一座茶馆,里面看着挺热闹,便脚步一拐走了进去。
进去以后,叶薇才发现茶馆里人虽然不少,但像她和杨征明这样的旅客并不多,很多都似乎在外打工,趁着过年假期回来的本地人。
他们说的都是本地话,叶薇两人不怎么能听懂,但听着这样的喧闹,看着窗外小桥流水也挺有意思。
于是两人一坐就是半个下午。
接下来两天都是这么悠闲度过的,和沪市比起来,古镇生活实在是很慢,但慢得很舒服,很放松。
以至于到返程时,叶薇都有点舍不得走。
杨征明虽然没有那么舍不得,但他觉觉得在这里多待几天也没什么不好,反正只要有叶薇在,回沪市还是在这里过年对他来说没差别。
听叶薇说不想走,便提议道:“我们再多住几天?”
叶薇有点心动,但想想又觉得不太合适。
倒不是她接受不了在外面过年,实在是留在这里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就算是沪市,过年商场饭馆也要关一大片,何况是他们所处的没怎么开发的小镇,真留下来,过年那几天吃饭都成问题。
好吧,也许没那么夸张。
老板夫妻人不错,只要他们愿意给钱,应该不至于让他们饿肚子。
但他们忙活一年,就过年能休息几天,而且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们肯定希望自家人一起过,叶薇两人非要留下来麻烦对方,有点没眼色了。
决定好后,二十九号吃完早饭,两人就收拾东西回去了。
回到家里,叶兵叶芳已经做过卫生,年货也备得差不多了,两人还给叶薇买了件红棉袄。
棉袄是羽绒的,长度到膝盖,一看就不便宜。
叶薇看到便问:“你们谁付的钱?”
叶兵笑着说:“我说一个人付钱,芳芳不肯,非要出一半。”
“本来就是我们一起送的礼物。”叶薇说道。
叶兵参加工作好几年,现在工资直逼两千,就算是在沪市,也绝对算得上高收入。
但他做过生意,并不甘于只拿一两千的工资,今年攒到钱后在附近大学外面租了个小门面,又捡起了放下几年的饰品生意。
因为不想再重蹈覆辙,这次他没有跟人合伙,大众款的饰品选火的进,另外请了个比较会打扮的店员,特色饰品会参考对方意见。
同时他自己也订了几本时尚方面的杂志,在努力提高自身品味,但审美要看天分,而他在这方面天分一般。
所以他时不时会找叶芳帮忙,让她把挑好的饰品带回宿舍请室友投票或者提意见,他再根据反馈,决定进哪些饰品。
至于给叶芳的那些饰品,则由她送给室友,算是反馈的谢礼。
种种措施下,选款方面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而店铺开业后虽然没有特别红火,但客流稳步上升,现在每月盈利比叶兵工资都高。
所以这衣服如果是他付钱,叶薇肯定不会多问。
而叶芳帮叶兵干活虽然有钱拿,但她不好意思要太多,只意思意思拿个辛苦费。
目前她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两个,一是机械厂家属院的那间房的租金,但钱不多,每月一百上下。
另一个则是家教收入,她学校不错,带家教收入很可观。但她学业忙碌,带家教的时间不错。
原本叶薇会按月给生活费,但今年叶芳已经不怎么肯从她手里拿钱。见她出了一半钱,不免担心她手头紧,便问了一句。
没等叶芳回答,叶兵便说:“姐你放心,芳芳现在有钱得很,她之前跟同学一起写的小软件卖出去了,每个人分了足足三千块!”
沪市平均工资都不到一千,三千块可不是小数目,叶薇诧异问:“你们写的什么软件,分到了这么多钱?”
“一个交易类的小网页。”叶芳不太好意思揽功,说道,“主要是我们老师人好,帮忙把软件卖出去后一分钱没要,收入都给我们分了。”
叶芳这是真心话,卖出去的软件其实是他们的小组作业,虽然过程中学校没怎么提供支持,但老师非要霸占成果,学生也只能认。
她学校计算机专业牛人不少,上一届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软件卖出去后学生一分钱没拿到,收入全进了老师口袋。
但她老师人不错,不但利用人脉帮他们把做好的软件卖了出去,还一分钱都没要,更没有要求他们拿出部分资金充作班费。
叶芳是寒假前拿到的钱,本来放假回来她就想告诉兄姐这个好消息,但看叶薇每天忙得团团转,就没说出来。
直到昨天和叶兵一起逛街,看到这件棉袄,她觉得很适合叶薇,想买下送给她。
叶兵见价格有点贵,就说她还是学生,抢着要付钱。
叶芳本来就不是故意隐瞒,见叶兵铁了心不让她付钱,就说自己刚得了一笔外快,并把前因后果都说了。
确定叶芳手里有钱,叶薇就收了礼物,当场脱掉身上的外套,换上两人送的棉袄。
她个人其实没有特别偏好的颜色,如果非要说的话,买衣服时她会倾向于亮色。
在她的童年里,亮色是很少见的,那时候流行黑白灰和军绿。可能也不是流行,而是当时形势不太好,为了不出错,成年人买料子或者成衣时,会更倾向于这类颜色。
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倒没多少人在意。
但当时买布要布票,而每人一年不过几尺布,为了节省布料,大多数家长更愿意给孩子买类似颜色的布,这样要是能剩下布头,拼一拼还能做点东西。
所以叶薇小时候穿的衣服不是黑白就是灰绿,她早看够了,改开限制少了后,再买衣服她就爱挑亮色。
可亮色的衣服难免给人不够稳重的感觉,所以近几年,叶薇挑衣服时又似乎回到了童年时期,衣柜里服装颜色黑白灰居多。
但她穿亮色其实很好看,因为她眼睛很大,鼻梁也高,五官其实很明艳,尤其是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她气质也越发沉稳,多亮的颜色都能压得住。
年三十早上杨征明上门,见她一身红棉袄,眼睛便是一亮,夸道:“好看。”又问衣服是谁买的。
他了解叶薇,知道她自己肯定不会买这颜色的衣服。
得知是叶芳挑的,杨征明便笑着说:“你妹妹眼光好,这颜色适合你。”
叶薇故意挑刺:“我平时穿的颜色不适合?”
“也适合,但感觉不一样,平时是稳重又漂亮,今天是喜庆又漂亮。”
杨征明话说得自然,叶兵叶芳却不好意思听,两人借口备菜转身进了厨房。但杨征明也没有在外待多久,放下给姐弟三人准备的礼物,便撸起袖子也进厨房干活了。
今年春节和往年没什么太大区别,流程还是那些,只是年夜饭桌上的话题多了叶薇和杨征明这次旅游。
除夕过完,登门拜年的人也比往年更多,以至于放假这几天,叶薇过得比上班都累。
开年上班不久,倒是发生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杨征明求婚了。
受家庭影响,杨征明以前对结婚成家这件事持保留态度,甚至对于亲密关系,他都有种本能的不信任。
所以后来他说对叶薇是一见钟情,但她从没信过,因为在沪市那几次见面,她真没觉得杨征明对她有什么特别的。
但对杨征明来说,如果不是本能地想要靠近她,他根本不会答应借钱给她。
虽然当时看那是一桩交易,他借钱,她提供消息,但他拿出的钱是是实打实的,她透露的消息在成真前却无法辨认真假。
是,她确实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敢在认购证盈亏未定时,预支工资囤一百份认购证。但当时有这个眼光和魄力的人并不少,像他自己,也囤了不少认购证。
回头看去,当时他对她的信任,其实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更不用说还钱时,他应邀和她一起吃饭。
因此那年深市偶遇,对叶薇来说是他们关系的开端,但对他而言,那只是他们关系的转折点。
就算没有那场偶遇,后来再见,他依然会追求她。
而杨征明的追求,并不只是为了谈一场恋爱。
虽然杨征明过去对成家这件事敬谢不敏,但这不是因为他厌恶婚姻,而是他经历过家庭从幸福美满到支离破碎的全过程,所以产生了恐惧。
恐惧的源头,往往是因为在意渴望。
他对幸福美满的家庭一直心存渴望,但他又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走上父母的老路,所以选择逃避。
但在他下定决心后,渴望就战胜了恐惧。
也许刚开始,他还没有那么确定,但到确定关系时,他已经想好了要和叶薇共度一生。
只是在婚姻问题上,叶薇和杨征明截然相反。
虽然父母去世早,她高中刚毕业就被迫扛起家庭重担,但她确实是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长大的。
所以叶薇对婚姻虽然没有过分渴望,但一直怀揣着乐观与期待。
只是她的家庭负担太重,所以在看到弹幕前她实在无暇考虑婚姻大事,但她也确实没有想过要孤身一人过一辈子。
因此,如果弹幕没有出现过,她也没有抓住认购证这个机会,叶薇觉得她的未来,大概率是到了年纪后,找一个不嫌弃她父母双亡,下面还有一双弟妹的男人结婚。
但现实是她看到了弹幕,她的人生因此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钱以后,叶薇在婚姻问题上变得谨慎起来。
虽然她家庭幸福,但家属院有几百户,有问题的家庭只多不少。而在这些家庭里,基本都是女人步步退让。
没有选择的时候,她只能往好的方面想,安慰自己她不一定会遇到这样的事,又或者日子都是这样的,熬过去就好了。
有了选择以后,叶薇会想她靠自己也能活得很好,法律又没有规定人必须结婚,她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简而言之,这些年杨征明对婚姻家庭是从抗拒到接受再到渴望,而叶薇则是从乐观期待,到谨慎再谨慎。
就算是在和杨征明确定关系后,叶薇的想法也没有改变。
她也没有隐瞒过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这件事上,隐瞒等于欺骗。杨征明能接受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他不能,现在说清楚好聚好散,总好过彼此耽误几年成为怨侣。
在杨征明看来,抗拒和谨慎有很大区别。
前者态度坚决且很难改变,但,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他就是个例子。而后者则代表叶薇有结婚意愿,至于她什么时候能下定决心,和他的表现可能有很大关系。
而对他来说,如果不是叶薇,他根本不会想结婚,所以他选择了等待。
这几年,他也有旁敲侧击过叶薇的想法,察觉出她没有意向,就没提结婚的事,直到去年,她的态度有所松动。
和电视剧里男女主遇到生死危机,才决定结婚不同,叶薇态度松动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某天早上醒来,看到旁边躺着的杨征明,觉得能这么过一辈子也挺好。
察觉到叶薇想法发生变化,杨征明第一时间买了戒指。
本来他想选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再请人办一场隆重的求婚仪式,但怕叶薇过后找他算账,就打消了后面的念头,只包了间餐厅,准备了一顿烛光晚餐。
而叶薇在走进餐厅时,心里就有了预感,倒不是她和杨征明多心有灵通,只是觉得不年不节的,他又是包餐厅,又是准备烛光晚餐,一看就是要办大事。
所以这顿饭叶薇吃得有点忐忑,她听说现在很流行把钻戒藏在甜品或者蛋糕里,当做求婚的惊喜。
作为旁观者听说这些事时,叶薇觉得挺浪漫,但轮到自己,她想到这可能就觉得牙酸。
好在杨征明没有干这种事,钻戒是他从口袋里掏出来的,而在他半跪着开口后,叶薇也终于想起这一天是什么日子。
这一天,是他们相遇的第两千一百八十四天,也是他们认识满六年的纪念日。
“薇薇,你愿意……”
前面的话都说得很顺,可到了关键时刻,杨征明突然有点紧张,声音略微有点停顿,望向叶薇的目光却更加灼热,到嘴边的话说出口时也不自觉调整成为:“嫁给我,好吗?”
叶薇没有说话,她只是将手往前送了送。
他瞬间意会,给她戴上戒指,然后起身拥住她的肩,亲吻落下时,他听到了她的回答: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