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提车 进了九十年代后,市场上销售的轿……
进了九十年代后, 市场上销售的轿车品牌越来越多,进口国产的都有,但价格都比较昂贵。
奔驰宝马这样的豪车不用说,随便一辆都要六七十甚至百万, 皇冠雅阁这样的进口车也不便宜, 三四十万买一辆都算便宜的。
再就是二十万左右的合资轿车, 如桑塔纳、奥迪100, 这两款车也是最受小老板们欢迎的,车型好看但价格没那么贵,适合买来充场面, 杨征明开的就是奥迪100。
除了上面两款, 合资车还有雪铁龙富康和捷达,这两款车型也不错, 价格相对实惠, 前者十八万左右,后者差不多是十三万。
叶薇倾向于买这两款车。
她和杨征明不同,后者近两年主要做房地产开发, 平时打交道的不是相关行业企业老板,就是相关部门的领导。
而做房地产开发,完成一个项目润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万,要是项目再大一些,利润上亿也有可能。
利润高,投入也大, 以沪市如今的地价人工,就算是开发中等规模的小区,投入至少也要上千万。
也因为这样,能投资房地产的老板个个身家不菲, 豪车名表一样不差,他不想被人当成穷光蛋,装点门面的物品就一样都不能少。
奥迪100,不过刚刚及格。
叶薇从事的则偏零售行业,这行业说赚钱也赚钱,像她开在第七百货那家店,暑假两个月,毛利润都在十万以上。
但做零售想暴富也挺难的,宝贝星球的生意算得上红火了,可一个月毛利也就十来万,就算按顶格算,年利润估计也就百来万。
当然她可以多开几家店,但店铺数量增加,不代表利润能按照总店利润乘以店铺数量粗暴算出。因为店铺多了,客流就会分散,店铺生意很容易回落。
何况宝贝星球生意能这么红火,是因为叶薇第一个吃螃蟹。
而游乐设备不像服装玩具,无法粗暴地购入同款,所以直到现在,除了和宝贝星球业务不完全重合的锦江乐园和大世界,宝贝星球可以说没有竞争对手。
行业独一份,钱自然好赚。
但一个行业只要有人赚到钱,就会有大量想赚钱的人跟风涌入,距离宝贝星球“同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当这一天来临,宝贝星球的生意还能不能像现在一样火爆,不好说。
这也是叶薇考虑过后,决定只看两三家分店的原因之一。
大肆扩张固然能迅速抢占市场,但很容易导致人员培训跟不上,服务有差异,导致顾客感受有落差,影响到品牌声誉。
另外,同时开很多家分店,装修设计上必然会模式化,如果是做餐饮,模式化是好事,这也意味着标准统一,但做儿童乐园,巧思很重要。
叶薇考虑过后,打算每一家店铺,都用不同的游乐设备作为主打项目,并在保持宝贝星球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主打项目,装出各店铺的特色。
比如徐汇区的那家店,叶薇打算建一个大的旋转木马,整体风格要有宝贝星球的总店的童话感,但又要更梦幻一些。
至于新星百货三楼那家店,因为面积大,叶薇像建能环绕店铺一圈的轨道,上面可以行驶小火车,同时每个项目前设有站点,除了正常通道,还可以通过小火车进出,乐园整体主题就定为冒险。
嗯……之前宝贝星球总店装修的时候,宏达玩具虽然做出过旋转木马,但很小,一次只能坐四个人。这次想做两倍大的,难度不低。
小火车更不用说,上次就是因为比较有难度,所以叶薇虽然看到弹幕有人提,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这次提了,不管是焦平还是宏达玩具的设计师都忍不住挠头。
好在,有钱能使鬼推磨,旋转木马和小火车都做出来了,就是费用比较高,预计投入再次超支。
虽然投入比较大,但叶薇觉得,如果宝贝星球每个店铺都能打造成她想要的样子,分店开业后,总店客流就算短期内下降,等分店生意稳定,各店独有的特点其实能起到互相引流的效果。
她还可以推出次卡通用的规定,增加顾客流通,到那时候,就算市面上出现很多同类型的儿童乐园,宝贝星球也能屹立不倒。
话说回来,宝贝未来会星球面临的困境,是每个做零售的人都会遇到的。
这行业就是如此,没什么门槛,就算只有几百块本钱也能做,但也因为太没有门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跟风严重,且跟风成本不高。
此外,零售行业虽然有前景,但下面各个项目的盘子却不大,竞争一大,规模不够也没有特色的,就很容易被淘汰。
房地产不同,起步投入大,上限也高。
虽然弹幕有人说在他们的年代,房地产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但根据弹幕上大多数人的口风,房地产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扩张期。
在这期间投资房地产,只要能入场,就能大赚特赚。
也因为这样,做零售的大多没有做房地产的有钱,相应的攀比现象也没那么严重。
这行业也不像地产行业那么紧要,除非生意做得很大,否则很难见到领导。像叶薇,生意也算做的不错,但到现在见到的最大领导,还是信德电器的厂长。
所以叶薇不怎么需要装点门面,出去跟人谈合作能打量计程车就很不错了,这次买车也主要是为了出行方便。
比较起来,叶薇自然更考虑性价比。
但叶薇还没有入手,弹幕就有人说车价跌得快,花十几万买辆车,十年后几万块都没人买,可要是花十几万买套房,十年后翻一倍都有人抢着要。
又有弹幕说车辆更新换代快,现在看捷达和富康性价比可以,但等她生意做大,这两款车就不怎么开得出手了。
不如现在买辆便宜车,过几年需要充场面直接入手牌子更响亮的,省下的钱拿去买房,过几年房价增幅算上租金,说不定都能全款买了。
叶薇觉得弹幕说的有道理,她去年买的三套房一套商铺,浦东的暂时不太好租,但黄浦的那两套今年陆续装修通风后,很快就租了出去,而且租金非常可观,远高于沪市的人均工资。
而且随着沪市房价上涨,租金也每年在涨,幅度还不低,叶薇觉得最迟明年,她那两套房子的租金应该就能突破四位数。
考虑过后,叶薇果断消费降级买了辆夏利。
虽然是为省钱买的夏利,但买车带办手续花费也快十万了,并不便宜。
而车行开在闹市区,出去路面并不空旷,叶薇纯新手,直接开车出去要是撞到柱子,她得心疼死。
撞到人更糟糕,赔钱事小,导致他人受伤甚至死亡事大。
为了他人的人身安全,也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提到车后叶薇没敢直接上手,让杨征明一直开到郊区修了路但暂时没有通车,更不怎么能看到人的路段,才换到驾驶座。
坐进去系好安全带,叶薇脑袋有瞬间空白,扭头问副驾驶坐着的杨征明:“起步要先干什么来着?”
正在系安全带的杨征明猛地抬头,目光直直看着叶薇,表情严肃道:“先踩刹车,再挂挡。”
“不是这个,我知道要踩刹车。”叶薇摆手,不等杨征明表达疑惑就想起来了,“哦对,是调整后视镜。”
每个人的视觉习惯都有不同,而且他们两个身高有差,确实需要调整后视镜。
杨征明松了口气,打开车窗调了下这边的后视镜,问道:“可以看到吗?”
“可以。”叶薇看了一眼,确定没问题后也调了下驾驶座这边的,再看仪表盘,确定指示灯都没有问题。
其实这一步不是很有必要,这辆车刚从车行开出来,杨征明又开了一路,除非车辆出厂就有问题,否则不至于这么快出现故障。
但叶薇心里紧张,不免有些照本宣科。
开车谨慎是好事,杨征明没有笑,微微侧着身子,低着头仔细看着叶薇的动作。
踩刹车,挂挡,打开左转向灯,明明知道后面什么都没有,叶薇还是惯性看了眼后视镜,然后缓慢松开刹车,同时轻轻踩下油门。
车辆起步的瞬间,叶薇几乎屏住了呼吸,唇线绷得直直的。
等车辆平缓行驶起来,她才长出一口气,下颚也咬得没这么紧了,但心里仍有些紧张,人坐得笔直,甚至向方向盘前倾着。
所以看了一会后,杨征明说:“你可以放松一点,身体不用绷这么紧,手握住方向盘就好。”
叶薇却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知道他说完,才匆忙瞥了他一眼:“啊?你刚才跟我说话了吗?”
杨征顿了下说:“没有。”
叶薇哦一声,继续紧张地看着前方,到了路口,默念着交通规则,将车辆驶入转向车道,然后转弯。
转弯成功后,叶薇想起问身边的杨征明:“我刚才有没有做错?”
“没有,你做得很好。”
得到肯定的叶薇露出笑容,又连着转了几次弯。
每一次转弯成功,叶薇心里的紧张都会减少几分,七八次拐弯后,她觉得自己可以进市区试一试了。
杨征明也觉得她没有问题,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但开了没一会,叶薇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进市区要往哪个方向开?”
出城是杨征明开的,路线还算清晰,但她刚才试驾过程中左拐右拐,根本不知道自己拐到了哪里。
杨征明也被问住,虽然他记得大概路线,但仔细一回想,发现有两个路口不太确定往哪里走。而四周荒无人烟,一时半会也很难找到人纹路。
杨征明想了想说:“等会。”
说完推开车门下去,站在路中间对着影子观察了会,上车指了个方向说:“市区在西南方向,往这个方向开吧。”
“行。”
叶薇应声,开着车一路往西南去。
十来分钟后,周围建筑果然多了,路边还有报亭,杨征明下车买了份地图和两瓶水,又顺便找老板问了下路。
再回到车里,他将其中一瓶水递给叶薇,然后打开地图,看了会后结合报亭老板的回答,迅速规划出了一条回机械厂的最近路线。
“回机械厂?”叶薇面露诧异,“你不用回去开车吗?”
杨征明说:“车没有关系,我明天找人去开。”
“那我开车送你回去吧。”
杨征明抬眼看她:“你确定一个人能把车开回去?”
……不怎么确定。
虽然叶薇已经开了一个多小时车,但一路都没碰到几辆车,人也不怎么多,路则都是新修的,比较平坦。
开进市区后肯定没有那么容易,车多人也多,道路也错综复杂,一搞不好就会开错。
但一个多小时开下来,叶薇自信了不少,而且她总要自己上路的,杨征明不可能一直坐在副驾驶提醒她。
叶薇说道:“你住在市中心,我能开车把你送回去,就能一个人把车开出来,没问题的。”
学完车让人自己回去这种事,叶薇干不出来。
而且她担心直接把车开会机械厂家属院,杨征明自己坐车回去过程中碰到大院住户被人揍。
虽然去年年初,杨征明等人去机械厂门口摆摊收认购证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欺瞒行为,那些当时着急忙慌卖认购证的怨不了人。
但是人嘛,总是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就算是亲戚朋友,因为便宜卖掉了认购证而翻脸的也不少,何况杨征明等还是陌生人。
再加上去年认购证最高炒到了一万,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人看来,他们一亏就是几万十几万,心里自然更恨。
所以平时见面杨征明送她回去,她都是让他在外面路口停车,生怕他把车开进去后被人认出来,那些把认购证卖给他的人听说消息,出来把他的车给砸了。
什么?你说事情过去一年多,大家应该要淡忘这件事了?
这怎么可能!
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人心里,这可是几万十几万的亏损,哪能这么轻易放下?
何况最近沪市又发行了认购证,中签率低得令人发指,那些当时没有扛住诱惑错过暴富机会的想起往事,心里更加悔恨。
最近咒骂像杨征明这样的投机客的声音可不小。
虽然叶薇没有明说原因,但今年他们见面频繁了不少,每次见面送她回家,一到路口她就要下车,杨征明不可能想不到这些。
杨征明有些后悔,早知道他会喜欢上叶薇,去年他说什么都不会去机械厂门口摆摊收认购证。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去年他没去机械厂门口收认购证,估计也不会遇到叶薇——
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认识,就算去年在深市他被人围殴时,叶薇从巷口经过恰好看到,也大概率不会出手,最多去派出所帮忙喊一声。
这样的话,他们还会认识吗?
杨征明觉得可能性不大。
所以他心里,非常庆幸去年来了机械厂收认购证。
他也不怎么怕挨揍,架打多了,他早就积攒了足够的经验,知道打哪里最疼,也知道身体哪个部位最抗揍。
如果是他,肯定不会像王浩一样,被人打到骨折进医院。
但他被机械厂的人看到,最多挨一顿揍,可叶薇如果被人发现和他有瓜葛,可能不止生活,工作上也会受到排挤。
所以这件事,还是要早点想办法解决。
至于想什么办法,他心里已经有了头绪,就是效果暂时不好说,这会就没有挑明,只说:“那你送我去车行吧,拿到车我开车跟在你后面,送你回去。”
叶薇一听,迅速倒戈:“行。”
……
进市区后路况果然没有那么好,新修的路还好说,基本都是四车道起步,还有专门的人行道。
老路就不怎么好开了,路窄不说,没有明确的车辆行人分隔线,时不时还有自行车摩托车乱入,叶薇怕出事,把轿车开出了自行车的速度,为此没少被人按喇叭。
如果只有叶薇,她肯定会慌,担心自己开错了。
但杨征明开了几年车,经验丰富,每次后面有人按喇叭,他都会说她没有问题,是后面司机太急躁。
慢慢的,叶薇淡定了下来。
再回到车行,叶薇的状态和刚上车时截然不同,看着甚至有些游刃有余,美中不足的是倒车不够顺滑,差点撞到墙,好在她及时踩了刹车,成功入库。
其实不是很有必要入库,虽然时间不早,叶薇想请杨征明吃顿饭再回去,但车行周围热闹是有,饭店却没几家,所有吃饭要去别处。
她在路边把人放下,等杨征明把车开出来就能走。
但反正要练,叶薇就想把倒车入库一起练了,免得后面一个人倒不进去。
好在她底子不错,一次成功了。
停好车,叶薇和杨征明说好去哪吃饭,然后他开车在前面带路,她在后面跟着,一起往饭店去。
吃过饭,再这样回家属院。
还是送到路口,两人挥手告别,叶薇一个人开着车回去。
自从张江明买了货车,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大院里动心思的人不少。但几万块不是小数目,就算可以贷款,能狠下心背贷款的人也不多。
何况开车需要驾照,而沪市规定申请驾照必须通过驾校,很多人一打听到驾校报名费,就直接打了退堂鼓。
没有打退堂鼓的,只有在厂里开了很多年车的几名司机。
但他们起初想买车是因为机械厂不行了,想另寻出路,今年机械厂改名成信德电器,起死回生,车队不但又忙了起来,还涨了工资,于是大部分人打消了这念头。
只有一个人,看张江明买到车成天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始终有想法。因为缺钱,又找了大院里通过认购证发财的邻居搭伙,两人一起买了辆货车。
这辆车开回来时,大院里去围观的人并不多。
毕竟货车和大家认为的私家车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谋生的工具,后者是真正有钱的人才舍得买的。
张江明提到车开回来那天能有那么多人围观,一是林丽芳提前在大院宣传了一波,二是因为那是大院里第一辆私人买的车。
第一受到的关注总会格外多些,但过了那阵新奇,大家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而叶薇开回来的这辆车,虽然是大院里第三辆私人买的车,但它同时也是第一辆私人买的小轿车。
所以虽然叶薇没有提前宣传,但因为时间刚过饭点,在外面散步闲聊的人本来就多,所以她开着车进大院时也引起了轰动。
不过等大家知道叶薇买的是什么车后,来围观的人中失望的不少。
私人小轿车为什么那么受人瞩目?当然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在大多数人心里,私人轿车是财富的象征。
十几年前的价值观是越穷越光荣,但现在时代变了,如今有钱人才是话题中心。
而叶薇,在她眼也不眨地往厂里投了两百万后,她已经是公认的大院首富,所以她有多少钱,什么时候搬出大院,又什么时候买车,早已成为大院里的热议话题。
关于买车,大家最喜欢讨论的是她会买什么车。
宝马奔驰?还是雅阁皇冠?
嗯,虽然大院里没几个人买得起车,但是讨论的时候,不是进口车他们根本瞧不上眼。
结果叶薇买的不仅不是进口豪车,价格还不到十万,这……也没比张江明那辆货车贵多少啊!
当时就有人嘀咕,叶薇不会只是看着有钱吧?
这话一出口,旁边的人就忍不住了:“随随便便拿出两百万还没钱?”
“我的意思是,她是不是没有我们想象的有钱,也许投进厂里的两百万,是她买房开店后剩下的所有存款?不然她怎么才买几万块钱的车?”
这话有些道理,不少人思索着附和起来,再看开车的叶薇,都觉得她没有那么厉害了。
也有人表情一言难尽,想叶薇再没钱,车也是一声不吭就买了,房也有好几套,还有一家日进斗金的店铺。
年初投进厂里的两百万更不用说,虽然厂子还没上市,但在自由市场,信德电器的股价、】早就翻了一倍不止。
要是叶薇愿意出掉手里的股票,至少能入账五百万。
但到最后,这话也没有说出口。
叶薇察觉到了大家态度的变化,却不打算主动说自己有多少钱,炫富可能很爽,但闷声才能发大财。
要是早知道买辆便宜车能让大家觉得她没钱,她肯定早就拼命把驾照考下来了,哪用等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