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分钱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女主愿意,……
火车凌晨到站, 时间太晚,公交早停了,出去也看不到载客的车,所以几人在车站附近的旅馆对付了一晚。
隔天一觉睡到自然醒, 四人一起简单吃了顿早饭。
杨征明两人帮着叶薇把货搬到路边拦的摩的车斗, 几人彻底分开。
分别前, 王浩又提了一起吃饭的事, 因为这两天相处还算愉快,再加上两人刚帮了忙,叶薇没好意思过河拆桥, 写了号码给他们, 说有空再看。
当着杨征明两人的面,张江明什么都没说, 但摩的一开远, 他就说道:“你给他们留号码干嘛?万一以后他们隔三差五给你打电话,骚扰你怎么办?”
叶薇说道:“他们不会这么做的。”
“怎么不会?反正我看那个姓杨的没安好心,”张江明嘀咕说, “姓王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叶薇纳罕:“火车上你跟王浩不是聊得挺好吗?怎么一下火车就变脸了?”
“什么聊得挺好?”想到火车上说说笑笑的场景,张江明只否认了一句,然后给自己找借口,“我那是跟他客气几句,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小心点准没错。”
其实他也不是真看不上杨征明,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人个子确实高,长得有点小白脸了,可这也能从侧面证明他长得好。
听王浩在车上说的, 杨征明还是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规划局。
干了两年,实在受不了规划局端茶看报的无聊生活,才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刚开始炒国库券,后来倒腾认购证,还开了家地产公司,现在已经是大老板了。
这条件放到婚姻市场上,肯定是人人争抢的存在。
但也因为杨征明条件好,他才左右看人不顺眼。
他虽然不认识几个老板,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而且都是男人,谁不知道谁啊!
那些长得歪瓜裂枣的,有钱了还在外面养小三小四呢,杨征明长得帅,条件还好,年纪也不小了,比他们大了足足四岁呢!身边能没女人?
虽然王浩话里话外说他单身,可男人互相打掩护的还少吗?
所以在摸清楚两人情况前,张江明觉得叶薇最好能跟杨征明保持距离。
张江明虽然没有明说,但叶薇大概能猜到她的想法,只是她现在确实没打算考虑这些,就没多说,只伸手拍了拍车斗垒起来的袋子说:“我现在没别的想法,只想赶紧把这些货给销出去。”
说到货,张江明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说道:“要不要我帮你一起摆摊?”
“不用,我一个人能行,”叶薇说道,“你不是想学汽车驾照吗?报名后估计也要忙起来。”
本来那天聊过后,张江明打算跟叶薇一样慢慢来,先学摩托车驾照,如果开摩的拉货能挣到钱,他再考汽车驾照。
但那天救了杨征明,他打车送两人回旅馆的路上,张江明跟司机聊了很多,得知对方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能赚三五千,想法就变了。
虽然想开计程车投入不小,常见车型中比较便宜的菲亚特和夏利,一辆也要七八万,要是买桑塔纳,没个十八、九万下不来。
除了买车,还要另外花钱买下计程车的经营权,至少也要好几万。
也就是说,就算买最便宜的车型,全部手续办下来也要投入十三四万。
这么大的投入,就算一个月赚三五千,至少也要两年才能回本。
但账不能这么算,一辆轿车到手至少能开七八年,经营权也没有期限,而现在舍得打车的人越来越多,司机收入会逐年增加。
投入十几万,能换个长久的营生是值得的。
何况他不是非得买新车,如果能买到二手的,价格能便宜不少。
后来和叶薇跑批发市场时,偶然碰到批发商进货,他又跟负责送货的司机聊了聊,得知他们光跑同城,一个月都能赚七八千,他就更心动了。
虽然因为货车价格更高一些,张江明现在还没拿定主意买什么车,但学汽车驾驶照是肯定的。
张江明不知道报名学车后自己会不会忙起来,就没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有时间,只顺着叶薇的话说:“那你忙不过再来叫我。”
……
带着车斗,摩托车的速度下降不少,开得比公交慢,但因为不用绕行,所以从火车站到机械厂,他们花的时间比坐公交短一些。
到了门口,叶薇和张江明把货卸下来,再用拖车拉进去。
这天是周二,工作日。
但因为机械厂开不了工,所以大院里热闹得跟周末一样。
陈玲三人回来得早,几人买到认购证的消息早传遍了,至于叶薇和张江明滞留深市的原因,几人也都说了。
倒不是他们嘴巴大,主要是为了叶薇的名声考虑。
虽然都知道她和张江明是发小,但孤男寡女滞留深市,要没个由头,说不定没等两人回来,他们私奔的消息就能传遍机械厂。
说他们是为了进货,虽然有人嘀咕一男一女不大妥当,但鉴于他们关系好,又是为了挣钱,大多数人都觉得没什么,甚至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会进什么货回来。
这会看到两人,大家七嘴八舌问的也是这个。
叶薇虽然没打算在大院摆摊,但刚开始她不准备去太远的地方,瞄准了新村附近的小夜市。
生意不好,她才会考虑去更远更热闹的地方。
既然离得不远,大家迟早会知道她进了什么货,到时候说不定还需要街坊邻居照顾生意,所以叶薇没有隐瞒,说自己进了童装和玩具。
至于进了什么款式的童装,和哪些玩具,她没有透露,只笑着说:“我过几天会去新村那边摆摊,大家要是好奇,可以去照顾我生意,看在大家都是邻居的份上,你们如果有看中的,我给你们打八折。”
只听叶薇前半句,好几个人忍不住撇嘴。
她们只是好奇她进了什么货,她倒好,张口就让她们去照顾生意,这算盘打的,珠子都快蹦她们脸上了。
听完后半句,别说其他人,就算是前面刚撇嘴的眼睛也是一亮:“真能八折?你不会把价格开得高高的,再给我们打折吧?”
叶薇听了也不恼,说道:“其他顾客又不是傻子,我把价格开得高高的,他们干嘛要买我的东西?再说了,你们家里都是有孙子孙女的,平时没少给孩子买衣服玩具,心里都有一杆秤,觉得我开价高,你们大可以看完不买嘛。”
几人一想也是,但也有人说:“反正你要摆摊,不如今天在大院试卖一回,也省得大家过几天大老远去新村。”
“赵阿姨您可饶了我吧,这次去深市我每天四处奔波,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您看我的黑眼圈,”叶薇指着眼睛下方说,“您行行好,放我回去休息两天行不?”
叶薇皮肤白,就算顶着大太阳奔波好几天也没有晒黑,所以脸上一点痕迹都看得很清楚,黑眼圈也比皮肤黑的更明显。
听她诉苦,那些有心趁着叶薇还没开业挑一挑,再借着她生意不知道能不能起来,压压价的人都不怎么好意思开口了。
叶薇见了,赶紧招呼张江明往人群外面去。
脱身以后她不再耽搁,有上前搭话的都用赶时间应付过去。
等到六十八号楼下,两人才不得不停下来,卸货往上搬。一楼有邻居看到,主动过来帮忙,顺便再打听叶薇都进了什么货。
叶薇重复着刚才的话一一回答,再给自己即将要摆的摊打了波广告。
楼下邻居倒没怀疑她不实诚,说是八折实际开高价,只是有些好奇她进货花了多少钱,怀疑这么多东西能不能卖出去。
叶薇当然不可能把进货底价告诉他们,便含糊说:“我也只是试试水,正巧去深市嘛,那边工厂多,不进点货回来我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反正我这次买到了深市发行的抽签表,能赚个几万,就算进的货卖不出去砸手里,我也能承担这个损失。”
提到抽签表,邻居们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有人似笑非笑说:“薇薇你可不老实啊,我可听老丁他们说你买了两百五十份认购证,怎么可能才挣几万块。”
叶薇并不意外有人知道她具体买了多少抽签表,毕竟这一趟去的人多,陈玲三人回去后肯定会和家里人交代买了多少认购证,过程中难免带到其他人。
这么一来,知道他们各自买了认购证的,很轻易就会从他们三个人翻倍增长到六、九甚至十多人。
知道的人一多,秘密就会广为人知。
但这一次,叶薇并不担心露财,她说道:“深市发行的抽签表和之前我们市里发行的不一样,中签率只有百分之十,我买了两百五十份认购证,最后能中二十五就不错了。现在股市行情不好,一份能赚四五千都算多的,最后盈利说不定真不到十万。”
随着奔赴深市的人陆续回来,关于抽签表的消息早传遍了,楼下邻居没有怀疑叶薇的话,只语气羡慕到:“就算赚不到十万,能赚八、九万也很好了,你们运气好,去得早,每个人都买到了几十上百份认购证,大院里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叶薇刚回来,还真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搬完货招呼大家喝水说道:“这次厂里去了不少人,就算不是人人都有我们这么好运,买到抽签表的人应该也不少吧?”
“哪啊!厂里这次去了那么多人,就你们几个买到认购证了,其他人要不是开售当天到,要不干脆错过了时间。”
一楼住着的杜丽说,“他们在深市人生地不熟,又不会讲深市那边的话,就算赶上了,也因为消息不通,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你胡叔叔就是这样,大老远跑过去一份认购证都没买到就算了,回来还病了一场,打了三天针,这两天才好一些呢。”
听到动静过来的丁爱丽闻言,想到陈玲几人回来说这一趟多亏了叶薇,语气酸涩道:“薇薇你也是,我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怎么这次去深市你只带科室里的同事,楼里的叔叔阿姨一个不管了?”
见丁爱丽怪上自己,叶薇凉凉一笑:“听丁阿姨说的,好像我管,大家就愿意听我的话一样,当时我在火车站也碰到过张叔叔,跟他说过这次人多,为了能早点到,最好不要舍不得钱直接买软卧票,可张叔叔听我的了吗?”
不等丁爱丽回答,叶薇便自顾自道,“没有,张叔叔不但没有听我的,还觉得我小题大做,赚了点钱就飘了,不拿钱当钱。”
丁爱丽脸色讪讪,不怎么有底气地解释:“他那个人就是这样,说话不中听,但心肠是很好的。”
“我知道张叔叔说话不中听,所以听过就算了,”叶薇似笑非笑说,“只是我很不明白,怎么才几天时间,就变成我不管大家了?”
人都是势利的,以前叶家只有三姐弟,没有长辈撑腰,谁都不把叶薇的话放在眼里。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叶薇在沪市认购证上赚了至少四五十万,现在深市发行抽签表,她又抢到了两百多份,至少还能有八、九万的入账。
机械厂虽然也有人下海做生意,但规模都不大,以前大院里的首富,存款也不过十来万。叶薇短短半年赚这么多钱,她说话再不中听,当着面也有人捧着她。
何况现在占理的是她,于是大家纷纷谴责丁爱丽。
丁爱丽直到自己理亏,又说不过这么多人,很快落荒而逃。
在她走后,叶薇又跟剩下的人寒暄几句,才陆续把人送走,烧水准备洗澡。
家属院里洗澡并不方便,虽然有洗澡间,但没有淋浴设备,只能自己烧热水兑好提进去洗。
以前叶薇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这次去深市他们住的旅馆虽然不大,但房间洗手间里有马桶也有淋雨,方便得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叶薇才过一周方便的日子,就对家属院的样样不变有想法了。
再等她洗完澡,站在水房里一件件地手搓着这几天换下来的衣服,搬家的想法就更强烈了。
但搬到哪里去是个问题。
机械厂附近新开发的小区,离得最近的也有四五公里路,而且那小区没有盖好,就算买下来,未来一两年也没法入住。
至于其他单位盖得比较好的福利房,叶薇不打算考虑,后续产权可能会有纠纷,太麻烦。
如果买距离远但已经盖好的小区,但这样的话,来回没那么方便。而且叶芳的学校就在附近,换房子的话,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叶芳今年才高二,转学也来得及。
距离问题……要不她也学个驾照,后面再买一辆车?
现在沪市街头已经有很多私家车,这次去深市,路上看到的车也不少,而叶薇认识的人中,杨征明也是有车的。
如果有车,别说新买的房子距离远,就算她住到市中心去,每天来回也会很方便。
而且以前她基本都在机械厂两边打转,偶尔去证券营业部也不赶时间,有没有车并不重要。但如果后面生意能做起来,肯定买辆车更方便。
其实距离远还有个解决办法,直接从机械厂办理停薪留职,这样她就不用再买新的房子了,把市中心那两套房装修一下,直接搬过去就行。
但机械厂现在一个月上不了十天班,还随时能请假,她不办停薪留职也耽误不了其他事。
而停薪留职,最麻烦的是房子。
以前大院里就有不少人对她家这两间房虎视眈眈,现在她有钱了,要是再办停薪留职,盯着房子的人肯定会更多。
虽然现在看,这两间房卖不到五万块,可等到二三十年后,房价说不定能翻几十上百倍。
就这么把房子让出去,叶薇不甘心,何况这是她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家。
可如果就这么混着,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机械厂就撑不下去破产了。厂里破产,大家各寻出路,自然没理由再来抢她家的房子。
思来想去,叶薇还是决定等张江明找到驾校后一起去报个名,要是能学会,她再考虑买辆几万的车开着。
反正多个技能不是坏事,要是童装和玩具生意做不起来,说不定学了驾照她也能去开计程车。
……
晚上叶兵和叶芳回来,叶薇先将带的礼物拿给他们,再把通过叶兵借到的身份证连带着超时需要付的租金还给他。
等说完这些,叶薇又回了房间,拿出几张存折说:“这里面的钱,是我通过认购证赚到的。”
她刚起个头,叶兵叶芳就意识到了什么,对视一眼说:“姐……你把存折拿出来干什么?”
叶薇没有回答,直接说:“你们都知道,年初我一共买了六百份认购证,其中一百份是我预支工资买的,所以这一百份认购证的获利,我认为跟你们没关系,没问题吧?”
她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显,叶兵脸色瞬变,起身说:“钱是姐你自己赚的,我不要。”
“我也不要。”叶芳跟着表态。
叶薇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亲兄弟明算账,趁现在账目清晰,我们把钱分清楚了,也省得以后账越混越多,分不清楚你们埋怨我。”
“我们当然不会埋怨你,我们怎么可能会埋怨你?”叶兵急得眼睛都红了,“爸妈走后是你支撑起家庭,供我和芳芳继续读书,如果我们还能因为钱对你心生埋怨,我们成什么人了?那不是白眼狼吗?芳芳,你会当白眼狼吗?”
叶芳毫不犹豫:“我才不当白眼狼。”
叶兵拍了下叶芳肩膀,表扬道:“这样才对,所以姐,这钱我们不要。”
现在分钱,是叶薇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
虽然她认为没有她,那一万五只会是一万五,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少,而无法变成几百万。
可初始资金里到底有父亲留下的抚恤金和存款,有叶兵叶芳的一份。
一毛不拔,面上说不过去。
何况叶薇对叶兵叶芳有感情,她不想因为钱,闹到姐弟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
毕竟这世界上,亲生的兄弟姐妹为了钱大打出手的情况并不少见,远的不说,隔壁吴家闹成那样,不都是为了钱吗?
叶兵叶芳现在年纪小,可能不在乎,但他们总会长大,会有自己小家庭,现在没想法,难道他们还能一辈子没想法?
与其等到钱混钱分不清楚,不如趁早把钱给分了。
当然,她也不是那种完全没有私心的大姐,钱是她挣的,想平分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没有算能多赚的那一部分,只拿出了三百万。
其中五十万是她预支工资买的认购证赚的,所以要分的就是两百五十万。
又因为那一万五虽然是她爸去世留下的钱,但这几年的日常开销都是她自己出的,所以她认为,一万五她至少能占一半。
所以她计划拿出来分的也就一百二十五万,按三份算,她打算给叶兵叶芳的是每人四十一万多。
跟她手里的钱比起来,他们能拿到四十万当然不算多,可他们什么都没干,连钱都不是自己挣的,能分他们这么多,叶薇自觉很公平了。
他们能接受最好,如果不能接受,又或者长大后有其他想法,她肯定不会纵容,大不了再不来往。
两人的反应在叶薇预料之中,又比她想象的要坚决一些。
为了让两人知道她要分的是多大一笔钱,叶薇说出了自己原本的打算,又告诉他们:“就算是我们现在住的这两间房,最多也就能卖到五万左右,你们明白吗?”
在叶薇举例前,叶兵叶芳确实对一百多万没什么概念,毕竟今天以前,他们见过的最大一笔钱,是叶薇准备买认购证前给他们看的存折。
但听完叶薇举例后,他们明白了,也终于意识到他们大姐赚到了多少钱。
只是少年人嘛,哪怕脑海中有了概念,也能做到视钱财如粪土的,叶兵现在就是如此。
他说道:“我现在还年轻,以后有大把赚到钱的机会,这钱是姐你自己挣的,不用分给我。”
叶芳也道:“没错,如果我和二哥有本事,以后多少钱都能赚到,如果我们没有本事,姐你给我们再多钱也没用。”
叶薇心里是欣慰的,不考虑他们以后能不能有出息,想法会不会有变化,至少此时此刻,她能看出两人说这些时是真心的。
但他们心思纯粹了,叶薇却做不到像他们这样全身心信赖她一样,对他们也毫无保留,所以心里依然倾向于把钱财分清楚。
只是怎么分,可以重新考虑。
叶薇想了想说:“那这样吧,爸的抚恤金和存款就当是我继承了,家里这两间房你们两个人分,面积差价我出。”
“姐,我不……”
叶兵“要”字还没说完,叶薇便抬手制止说:“如果你不要房子,我们就继续分钱。”
见她态度坚决,叶兵叶芳都不敢再说不要房子的话。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高中生果然好骗,女主拿着父亲抚恤金买认购证赚了几百万,而机械厂的房子九二年市价最多五六万,她把房子分给弟妹,他们还觉得她吃了亏,啧啧啧】
【更关键的是,这房还是共有产权,女主自己买房都知道挑产权清晰的,这会却一个字都不提产权问题了】
【前面的有病吧?女主爸爸去世厂里总共赔了一万二左右,加上存款也才一万五,这几年她弟弟吃喝上学不用花钱啊?这存款本来就有女主一份好吗?】
【再说女主能赚那么多钱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怎么能把功劳全归到抚恤金上?如果要论姐弟三个谁更占便宜,应该拿存款比,就算不考虑女主的付出,存款也才一万五,跟能买两万多的房子比起来,明显她弟妹拿得多好吗?】
【没错!共有产权怎么了?这种情况也就持续两年,九四年国家就会出台住房改革决定,到时候想把房子买下来还不容易?】
【买房谁出钱?女主都愿意分弟妹几十万了,你们觉得她会舍不得买房这几万块?】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女主愿意,她弟妹也愿意,但某些人不愿意了】
……
叶薇不是第一次看到字幕吵架,但吵得这么厉害是第一次,看到那些阴谋论她行为的字幕,她心里没什么特别的想法。
她是有私心,但有私心怎么了?钱是她赚的,她分给弟妹是情分,不分是本份。而他们不愿意要,也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有良心。
她没有亏待过他们,面对质疑也能做到问心无愧。
与其在意这些不友好的言论,她不如多在意一点字幕透露出的关于住房改革信息。
虽然字幕语焉不详,但如果消息是真的,基本可以确定最迟两年零四个月,他们这些住在家属院的人,都可以花钱把共有产权的房子买下来,成为私人房产。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