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投机者 浙省的,深市的投机者都闻风而……
林丽芳在车间里是组长, 职位虽然不高,但很有些组织能力。
看到李菊萍带着钱下楼,她很快让一楼的住户从屋里搬了张桌子出来,再张罗着让其他人出了本子和笔, 让那些排队领到被坑佣金的人顺便登记名字, 免得出现重复、冒领的情况, 后续再有纠纷。
想法很好, 但队伍前进不到十分之一,就出了问题。
说来也巧,排在队伍前面的基本都是这几天卖认购证的, 虽然比着今天的认购证价格, 他们有点卖低了,但跟买入价格比起来, 每份还赚了一两块。
所以在李菊萍把黑掉的佣金还给他们后, 虽然有人想按今天的价格算,但因为价差没那么大,被劝说后还是决定算了。
排到孙勇时, 交涉出了问题。
孙勇是大院里最早卖认购证的,和后面七八块一份把认购证卖掉的人比起来,李菊萍给他开的价格还不算低。
所以后面听说李菊萍给人开价七八块时,他没少在家庆幸自己卖得早,就连上午跟着邻居们堵李菊萍家门口找她扯皮,他的心情都还算平静的。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虽然他疑似被坑了钱,但想到别人被坑的比他更狠,他就觉得自己挺走运了。
但排队看到前面的人陆续按照卖出价格,领到被李菊萍黑走的差价, 孙勇觉得不大对了。
他前面这些人的认购证卖价虽然低,一份才七八块,但他们卖的时候认购证价格已经涨起来,而且李菊萍卖的价格比市价还要高一两块,所以最后算下来他们不但没怎么亏,还赚了几块钱。
而他卖价虽然有十九,但当时认购证好像确实跌了,李菊萍给自己儿子卖认购证,每份也才二十三。
就算李菊萍从中抽了成,卖价顾忌也越不过李菊萍自家认购证的价格,他一共卖了十份认购证,算下来就要亏七十!
看看那些前期卖价低,但最终扯下来赚了钱的人,庆幸了好几天的孙勇笑不出来了。
再等他走到队伍前排,听到李菊萍说他手里那些认购证的卖价是二十一,比他预想的还便宜两块钱时,他彻底绷不住了。
孙勇伸手一指前面领到钱的人说:“凭什么他们算下来都赚了,到我就要亏九十?”
因为李菊萍现在算是大院里的罪人,大家都不怎么信她的话,所以出声解释的是林丽芳:“他们都是这两天卖的认购证,本身价格就高,你卖得比较早,当时认购证市价只有二十一……”
孙勇打断林丽芳的话问:“市价二十一是谁说的?你去自由市场问到年前的价格了吗?”
“这……”林丽芳面露迟疑,“我们当时只大概问了这几天的价格,之前的价格确实不太清楚,市价二十一是李菊萍说的。”
李菊萍闻言立刻说:“年二十六的价格就是二十出头,当天我自家的认购证也才卖了二十三,还是上午卖的,他们是下午卖,价格只有二十一……”
“得了吧!”
年前求李菊萍帮忙卖认购证时,孙勇满脸讨好的笑,这会却连听她说话都不怎么耐烦,打断说道:“你为了钱连亲生女儿都能推进火坑,坑大儿子几十块钱算什么?大院里谁不知道在你眼里只有吴龙是宝,其他儿女都是草?”
怼完李菊萍,孙勇又对林丽芳说:“林姐,我知道你是好人,但你没被坑钱,不知道我们这些被坑了钱的人心里有多难受,你愿意相信李菊萍报的市价,可我信不了。这事你别管了,这是我们跟李菊萍之间的恩怨,我们自己解决。”
“小林!”
林丽芳还没开口,李菊萍就先急了。
虽然之前李菊萍心里挺埋怨林丽芳多管闲事,觉得要不是她,自己非但不用挨打,说不定连钱都不用还。
但现在李菊萍又觉得少了林丽芳不行,因为她最先打听出认购证的价格,所以大家都挺信赖她。
林丽芳又因为有责任感,不想事情闹大,所以一直在中间帮忙转圜。
李菊萍知道,如果林丽芳撂担子不干,自己就算不被这些卖了认购证的邻居们拆吃入腹,肯定也少不了一顿揍。
李菊萍望着林丽芳,表情殷切道:“小林,这次我真的没有撒谎,给大家报的都是市价啊!”
孙勇冷笑说:“你说自己没有撒谎有什么用?之前你还说没有坑我们钱呢!”
拍在他后面的人也附和道:“没错,你之前还说买家都是亲戚介绍的,你不知道自由市场,结果呢?就你跑自由市场最勤!”
“对,她一个有前科的人,凭什么她说市价多少是多少?她说我们亏了我们就亏了?要我说,她说亏了的都应该给我们按照原价算!”
这话一出,认购证卖得早的纷纷响应:“没错!应该都给我们按照原价算!”
“是啊,我都不指望挣钱了,总不能让我们亏吧?”
听着他们的议论,原本决定拿钱消灾的李菊萍坐不住了。
她愿意拿钱消灾,一方面是怕挨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钱是她坑来的,来得容易,还回去也没那么心疼。
可如果给那些年前买认购证的,也按照最新价格给他们算佣金,那她就得自己贴钱。
如果这样的人只有一两个,她咬咬牙没准就答应了,可她年前也忽悠不少人卖了认购证,都这么倒贴,她棺材本都要保不住。
要真这样,不如打死她算了。
不再害怕挨揍的李菊萍一扫刚才的低声下气,大声说道:“凭什么啊!你们卖的时候认购证价格本来就低,按照原价算,那我不是还要给你们贴钱?”
“你之前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呢?认购证早就涨价了你还诓骗大家低价卖!”
“你说我们卖认购证的时候价格低,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啊!没有证据,你就得按照原价还钱给我们!”
“年前价格多少,你们去自由市场问啊!”
谎言全部被拆穿后,李菊萍倒是不怕大家去自由市场了,“要是你们问到价格比我现在报的高,差价我、我赔给你们!但要是价格一样,你们也别想我往里贴一分钱!”
这话一出,好些去过交易所的都不吭声了。
虽然他们忘了打听认购证年前的价格,但想也知道是低于原价的,因为不管是早上突然传开的消息,还是认出李菊萍的那人都说认购证是这几天涨回的原价。
而且这两天卖认购证的,好几个人李菊萍报的价格比市价还高一两块,如果她死性不改,完全可以按照市价还他们钱。
她没有这么做,就说明她现在确实没想撒谎。
也就是说,就算他们现在去自由市场,打听到过去一周认购证每天的市价,让李菊萍按照市价退还差价,他们还是要亏钱。
见大家沉默,李菊萍更觉自己有理,继续说道:“我是抽了你们佣金,但我一趟一趟地跑交易所,不要时间不要路费啊?我现在能把佣金还你们就不错了,想让我贴钱?做梦!”
这话一出,因为打了让李菊萍贴钱的主意,而心虚沉默的那些人不高兴了:“要不是你每天在大院里散播谣言制造恐慌,我们会那么急着卖认购证?我不管,这钱就得你贴!”
“什么叫我散播谣言制造恐慌,年前认购证跌价难道不是事实?”
想到棺材本,李菊萍更大声地呛回去,“明明是你们听到新闻说认购证卖得不好,怕亏得底掉才来求我帮你们牵线的!求我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说得多好听的,什么就算认购证后面涨价了你们也接受,什么只要能卖出去就感谢我一辈子,这才过去多久,说过的话你们就都忘了?”
有人脸皮薄,被这么一通呛不好意思起来,但有些人不吃李菊萍这一套,说道:“那你当时还说帮我谈的是最高价格呢,结果呢?人买家开价二三十,你只给我们七八块,周扒皮也没你这么狠啊!”
干了缺德事的李菊萍噎住,但低头看到手里薄了不少的钱,又理直气壮起来:“我当时是鬼迷心窍坑了你们钱,但我现在不是醒悟了,要把多拿的佣金还你们了吗?”
至此,还钱这事彻底陷入瓶颈。
李菊萍能忽悠这么多人卖认购证,嘴皮子当然不差,一个人对战一群人都不落下风。
因为退缩后棺材本都要保不住,她也不怕挨揍了,有人做出要动手的模样,她不但不怂,还把脑袋凑过去,挑衅地让人朝她脑门招呼,于是现场硝烟越来越浓。
林丽芳本来还想管,可她不插手还好,一插手那些低位卖认购证的连她都埋怨上了,觉得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林丽芳气得仰倒,再看李菊萍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又有张江明在旁边劝,干脆退到一边不再插手。
但她不再插手后孙勇等人少了顾忌,直接动手准备抢钱。李菊萍一看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赶忙把钱揣进怀里,并大声嚷嚷道:“抢钱啦!抢钱啦!”
场面瞬间乱成一锅粥。
闹到最后,还是那些低位卖认购证的人让步。
没办法,厂里数得上号的领导都来了,六十八号楼下闹事的要么是机械厂的正式工,要么家里有工人,不敢不听领导的话。
李菊萍就不一样了,她早已退休,机械厂卡不到她的退休金,又仗着年纪比厂长都大,当着厂领导的面也敢胡搅蛮缠。
什么?吴兴还在机械厂上班?
他都敢抛下老娘跑路了,她何必还在乎他的前途!
总之,不管厂里领导怎么劝,李菊萍都咬死了佣金可以退,但想让她贴钱?不如直接打死她算了!
面对这样的无赖,厂里领导实在没办法,只能去做那些态度没那么强硬的人的思想工作。这些人包括孙勇,都做不到像李菊萍这样无所畏惧,也做不到为了几十块钱要死要活,就只好认了。
虽然认了,但不少人心里怨上李菊萍,拿钱时脸色一个比一个冷。
发钱的李菊萍脸色也不怎么好,这段时间她累死累活还往里搭了不少车费,结果不仅挣的钱都要还回去,还落了一通埋怨。
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铃铃铃……”
机械厂里闹腾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响着铃进了交易所附近的一条弄堂,而骑车的正是在交易所门口跳出来指认李菊萍的青年。
这条弄堂里的房子基本都建于民国时期,起初是一栋栋精致的小洋房,建国后房子被分配给各单位职工,居住变得拥挤起来。
上面不许违规搭建房间,大家为了能有更多生活空间,只能从其他方面动脑子,比如在窗户外面支起晾衣杆,再比如在门口搭起临时的厨房。
总之几十年过去,原本精致的洋房弄堂,变得拥挤的同时,也更多了几分烟火气。
自行车的铃声一直响到弄堂深处,停在了一栋两层半的小洋楼门口。
停好车,青年进门沿着楼梯往上,到阁楼才停下,拧动门把手推开喊道:“明哥,明哥你在吗?”
这套房虽然是阁楼,但层高并不低,四周都有窗户,光线非常好。面积也不算小,有二十多平,隔成了两个小房间,里面睡觉,外面划分成待客区和餐厅,但饭桌常也被主人当成办公桌用。
差不多他话音落下,原本紧闭的房间门就被从里面打开了,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但身材更高大的青年从里面走出。
看到他,青年立刻关上门走进来,乐呵呵地说:“明哥,有好事。”
明哥没有接话,径直走到斗柜前拿起暖水瓶,倒了杯水后无视跟上来伸出手的青年,端着水杯坐到沙发上。
自作多情的青年神色讪讪,给自己也倒了杯水,走到明哥身边坐下后卖关子问:“你知道我上午碰到谁了吗?”
“谁?”
“李菊萍!”青年说完想起他可能不记得李菊萍的名字,解释说道,“就是这段时间经常出入自由市场,大量兜售认购证的那女的。”
明哥哦了声,随意问道:“你不是每天都能见到她?”
“但今天不一样,她不是一个人来的……”青年三言两语,把交易所门口发生的事给说了,然后一脸正气道,“当时我就想,这不行啊,认购证价格明明涨起来了,她还跟街坊邻居说认购证价格跌了,这不是骗人吗?我可不能助纣为虐!”
要是不知道的,听到他这番话还以为他是个多正直的人,但两人是发小,明哥哪能看不出他心里打的算盘,皱眉说道:“说人话。”
青年也知道明哥清楚他的尿性,装不过两秒就嘿笑出声:“明哥你应该也知道,那老太太仗着自己手里认购证多,每次喊价都比市价要高几块。”
说到这,青年不得不感叹一声形势变幻莫测。
过年前认购证还是买方市场呢,他们这些收认购证的在交易时总能把价格往下再压一点。但过完年认购证就成卖方市场了,价格多少全他们卖认购证的说了算。
偏偏他还不敢不买,这几天认购证价格涨得飞快,今天不买明天再问就能涨几块。
就这样还僧多肉少,每次一个揣着认购证的人走进自由市场范围,都能有七八上十个人围上去问价。
于是像李菊萍这样能源源不断出售认购证的,就成了自由市场里的香饽饽。
刚开始李菊萍还算好忽悠,但出入自由市场几天后她就学精了,开出的认购证价格总是比市价高几块。
所以自由市场的那些人,一直都想搞清楚李菊萍手里那些认购证都是从哪收来的,方便后面釜底抽薪踢掉她,直接和买家接触。
但李菊萍在这方面警惕性很高,每次离开自由市场都会转几次车,今天以前没人知道她到底是哪个单位的,又是从哪收到的认购证。
青年,也就是王浩,他正是自由市场里想踢掉李菊萍这个中间商的“那些人”之一。
但和其他人一样,他跟踪李菊萍好几次,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除了跟踪,他还让明哥帮忙打听过。
在收认购证这件事上,他们两人分工不太一样,他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交易所附近,目标是像李菊萍这样主动来卖认购证的人。
明哥则主要去各国营单位门口打听情况,他住的这条弄堂里有不少国营厂职工,所以第一时间听说了有国营厂用认购证抵工资或奖金的消息。
认购证销量见报后,他就开始在这些单位附近收认购证,刚开始收的不多,过完年后才开始大量收。
目前想到这主意的人不多,他收认购证的过程还算顺利,短短几天就收到了五百多份认购证。
虽然李菊萍是国营厂职工,但因为明哥这段时间基本在黄浦区活动,只是顺带帮王浩打听,所以到现在也没打听到哪个单位有除了他以外的人,在大量收购认购证。
其实到了这两天,王浩已经没那么想打听到李菊萍手里认购证的来源,毕竟认购证销售期内他们就囤了不少认购证,过年这段时间又零零散散收了几百份,对认购证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
他到现在还留在交易所,是因为明哥想再收点整本的认购证,这种认购证能保证中签率,多多益善。
国营单位职工手里的认购证比较零散,很难凑整。反而是在自由市场,运气好偶尔能碰上囤了上百份认购证却又后悔,担心亏本将其出手的。
谁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他打消这念头后,却正巧碰到李菊萍翻车,被大院里的人拉来对质。
王浩自觉不是好人,又得知李菊萍黑心抽高额佣金,出卖她时自然毫无愧疚。
“明哥,我都打听清楚了,那群人是第二机械厂的,他们厂经营好像遇到了困难,去年三个月没发工资,年前大家闹的时候正好碰上发行认购证,任务下到他们单位,厂里领导就决定月工资的一半给他们发现金,另一半都用认购证抵。”
明哥眉毛微动:“这么说,他们单位职工手里最少也有四五份认购证?”
“没错,有些职工多的家庭,几十份认购证都有,而且他们有的是全家职工一起去领的认购证,号都是连着的。”
一百份连号认购证是一整本,而整本认购证才能保证中签率,只取其中几十份,就算连号其实也没太大作用,甚至运气差了,几十份一份不中也有可能。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家有几十份认购证,想凑足一百份认购证,找几家人就行了,难度比找那些每名职工只有一两份认购证的单位低。
王浩和明哥一起长大,只看他脸上细微表情的变化,就知道他想到了这一点,表情得意道:“本来他们的防备心很重,但在我告诉他们李菊萍这几天卖的认购证价格后,他们对我可亲热了,这些消息不用我问,他们自己就都说了。”
换句话说,他这也算是打入敌人内部了。
“然后?”
“然后他们答应我,会帮我把收整本认购证的消息放出去,明天早上八点以前,我们直接去他们大院摆摊就行。”
其实现在时间还早,他们完全可以下午去摆摊,正好今天是年假最后一天,人基本都在。但考虑到他们还有纠纷要处理,王浩觉得明天再去比较好。
明哥也想到了这一点,没有多问,听他继续说:“另外,我听他们说,机械厂有个女的预支工资买了一百份认购证,全是连号的,明天我打算去找那人谈谈,看能不能把她手里那本认购证买到手。”
明哥挑眉:“看来你跟他们关系处得确实不错。”居然连这种内部消息都打听到了。
王浩得意说:“那当然,你也不看看我是谁。”
见他飘起来,明哥泼冷水道:“需要预支工资,说明她手头资金不足,钱不够还要买这么多认购证,证明她很看好认购证的前景。此外,照你刚才说的,过年这段时间李菊萍没少在他们大院制造恐慌,导致不少人因为怕亏损卖了认购证,她却巍然不动,凭你三言两语,恐怕很难说服她将认购证出手。”
王浩能看准时机,通过出卖李菊萍获取机械厂众人的信任,脑子自然不差,不用多想也知道明哥说的有道理。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未必,说道:“我听他们说,那女的和李菊萍关系不怎么好,所以直到昨天李菊萍才找上她,开价二十劝她出认购证,她当时没有一口拒绝。”
王浩思索着说,“二十她都愿意考虑,我按照市价收她手里的认购证,她应该也不会拒绝吧。”
明哥却不看好,说道:“李菊萍昨天找上她,今天认购证涨价的消息就在他们大院传开了,你不觉得很巧吗?”
“你的意思是……”王浩迟疑问,“消息是她放出来的?”
“很有可能。”
王浩低头想了会,还是不想轻易放弃,说道:“也有可能不是,如果她之前愿意二十卖认购证,我去找她谈,成功率应该不低。”
明哥觉得概率很低,但见他打定主意,没有和他争辩,只道:“你可以试试。”
王浩打定主意,隔天早上天刚亮,就拉着明哥囫囵吃完早饭出发了。
他以为自己拿到的是第一手消息,到得也早,应该没有竞争对手,结果到了机械厂大院门口一看——
浙省的,深市的投机者都闻风而动,齐聚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