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 第19章 李菊萍继续翻车 我错了!我黑心烂肺!……

第19章 李菊萍继续翻车 我错了!我黑心烂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机械厂职工中没什么人炒股, 被李菊萍忽悠卖了认购证的这些人,更是连交易所在哪都不知道。
    但这不是问题,一群人到了公交站后就在那等着,等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开过来, 开门便问售票员和司机证券交易所在哪里。
    公交虽然是固定线路, 但售票员和司机见的人多, 哪怕没去过, 也知道交易所大概在哪一片,什么车有可能到。
    也是他们运气好,第一辆进站的公交虽然不到交易所, 但售票员还真知道它在哪, 说道:“证券交易所?不就站浦江饭店吗?你们坐车去外滩,找人一问就知道了。”
    机械厂的这些人甭管祖籍在哪, 都在沪市生活了好几十年, 犄角疙瘩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外滩这种顶有名气的地方还是知道的,稍一商量, 就知道该坐什么车了。
    等车到站,再问司机和售票员到不到浦江饭店,得到肯定答案后,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地上了车。
    上车后,前面的还不忘招呼后面上车的看着李菊萍,千万别让人偷溜了。
    本来车上乘客看到他们这么多人就挺好奇, 再看他们跟看犯人一样盯着李菊萍,态度还很不客气,好奇心就更重了,纷纷询问起来。
    上车的这些人大多是刚得知认购证疑似涨回原价, 他们却早在李菊萍的牵线下,低价卖掉了认购证的。
    想到自己可能被李菊萍或者她亲戚哄骗,亏了几十上百块,这些人心里都憋着气,倾诉欲爆棚。
    一听身边有人问,就抱怨了起来:“为什么要看着李菊萍?当然是因为她坑了我们钱啊!”
    坑钱?这可是大八卦!
    车上原本的乘客都精神了起来:“你们这么多人都被她坑钱了?她怎么坑的你们?”
    “我们都是机械厂的,去年三个月没发工资,到过年前,厂里领导提出发半个月工资,再用认购证抵半个月工资。”
    “这事我知道,我家有亲戚是你们单位的。”车上原本乘客中有人说,“但这跟她坑你们钱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知道这件事,应该知道年前认购证销量不佳的新闻出来后,认购证价格大跌的事吧?”机械厂的职工伸手指向公交中间站着的李菊萍,咬牙切齿道,“这消息就是她传出来的?”
    先前说话的乘客纳闷了:“知道是知道,但这消息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认购证价价格没跌?不对啊,要是价格没跌,撒谎对她有什么好处?”
    机械厂职工冷笑:“她怎么没好处,她说自己有人脉,可以帮大家牵线卖认购证,消息传开后我们大院的人都急了,都上赶着求她帮忙,几块钱一份卖掉了认购证。”
    “几块钱?这么低?”
    “可不是!要不是今天都在传认购证价格涨回来了,我们到现在还被她蒙在鼓里呢!”
    “价格涨回来了?现在是多少钱一份?”
    “不知道,但前天就涨回原价了,”机械厂职工越说越气愤,“你不知道,就昨天,她还跟我们说那些买家压价特别狠,能把认购证价格谈到七八块都是她费尽口舌求到的,一份认购证,至少坑了我们二十多块!”
    “嚯!二十多!这也太黑心了!”
    “可不是!我们现在去交易所,就是为了去打听清楚认购证现在到底什么价,她到底有没有私吞我们的钱!”
    “确实得问清楚。”
    类似的谈话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各个角落,那些乘客听说后都对疑似骗子的李菊萍充满好奇,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或者伸长脖子朝她望去。
    也因为成了车上的焦点,路上李菊萍几次想偷溜都没成,只能被裹挟到了外滩北侧黄浦路十五号的浦江饭店。
    他们到时交易所正处于连续竞价阶段,大厅里人声鼎沸,外面人却不多,偶尔有人进出都行色匆匆,没什么人愿意给机械厂这群人眼神。
    而机械厂的这些人出发之前,都不觉得消息里的自由市场有多难找,这又不是黑市,交易没有被抓的风险,动嘴巴多问问就知道在哪了。
    可真到了这里,从大门看到里面的大显示屏,再看看那些进进出出的穿着时髦的人,不少人面露踌躇,有些挪不动脚步。
    “我们真要去找他们打听哪里有买认购证的?”
    “他们会告诉我们吗?”
    听着大家的议论,没卖认购证,纯粹跟来看热闹的林丽芳站出来说:“成不成的,大家找人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说完,林丽芳就冲一个刚从车上下来的中年男人迎了上去,笑着问对方知不知道附近哪里有买卖认购证的。
    但她运气不怎么好,刚下车的男人正烦着,闻言没好气道:“什么认购证?这是证券交易所,炒股的地方,没你说的那地方。”
    看到中年男人匆匆走进交易所,担心自己马上要暴露而两股战战的李菊萍瞬间站直了,大声说道:“看看看看,我说什么来着,什么自由市场,什么认购证买卖都是骗人的,你们还非不信,一听认购证涨价了就把我当仇人,拉着我来这里,现在怎么样?傻眼了吧?”
    大家确实有点傻眼,这……跟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难道真的没有自由市场?”
    “要是没有自由市场,那认购证涨价这消息会是真的吗?”
    听着那些议论,李菊萍心里的担忧渐渐褪去,想今天传开的消息说得再详细有什么用,这群人一辈子没进过几次城,看到那些穿着洋气的人就打怵,能问到什么重要消息?
    又想老天爷都站到了她这一边,她要是忽悠不住眼前这些人,简直白活这么多年!
    李菊萍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诶呦喂,你们还信那些谣言啊?来之前我就跟你们说了,谣言没准是叶薇传出来的,你们非不信!你们也不想想,如果我昨天真劝她便宜卖认购证了,以她的性格,真是今天听说的消息,能不亲自来交易所确认真假?她不来,就说明她不信,可她不信,却忽悠你们来,知道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她想利用你们对付我啊!”
    李菊萍啧啧两声说,“叶薇这个姑娘啊,看着挺好,实际上心眼坏着呢,你们是不是觉得她预支工资都要买这么多认购证是脑子瓦特了?我告诉你们,大错特错!”
    虽然李菊萍口口声声说消息是叶薇传的,目的是利用大家对付她,给出的理由逻辑上似乎没太大问题,但信的人不多。
    叶薇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姑娘,打小就乖巧懂事,父亲牺牲后又毫不犹豫承担起了扶养弟妹的责任。
    进了机械厂财务科当干事后,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鼻孔朝天地看人,他们去财务科办事填写单据被卡,问她哪有问题准没错。
    比较起来,叶薇在大院里的名声比李菊萍不要强太多。
    因此,听到李菊萍的阴谋论,有人忍不住嘀咕说:“那是,要是认购证真涨价了,薇薇预支工资买认购证的行为不但不傻,还很有前瞻性。”
    那人嘀咕的声音不大,但谁让她就站在李菊萍边上呢,说的话一个字不漏,全进了李菊萍的耳朵,气得她直磨牙。
    她是真想不通,明明叶薇给她上眼药的时候,他们听什么信什么,这一路简直把她当犯人一样盯着。
    怎么轮到她给叶薇上眼药,他们一个个都不信了,非但不信,还跟她抬杠,人比人简直气死人!
    但李菊萍心里也清楚,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跟这人较劲,而是怎么把大家给忽悠回去。
    来之前李菊萍是真的觉得自己要完蛋了,虽然她贪财,但不是没有脑子,劝人低价卖认购证时,她也想过真相一旦曝光,她要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这两年机械厂经营不是很好,虽然工资也在涨,但涨的明显不如那些效益好的单位多,所以大多数人的工资都只有三百出头。
    而她到了后期,一份认购证就要吞下二十佣金,按照一个家庭五份认购证来算,她一家就要黑掉一个正式工接近三分之一的月工资。
    大家不知道真相也就算了,一旦知道了,只找她要钱都算好说话的,那些脾气不好的怕是要直接动手。
    所以很多个瞬间里,李菊萍考虑过要不要收手。
    但李菊萍又觉得大院里没什么人炒股,就算炒股,也不一定知道买卖认购证的地方在哪里,他们肯定没那么快知道认购证涨价的消息。
    既然如此,她完全可以趁这几天压价多收一些认购证,后面认购证要是继续涨,她就慢慢放出认购证涨价的消息,把价格加到和自由市场差不多。
    到时那些低价卖认购证的就算听说消息,也会因为难以查证自己卖认购证时价格是多少而认了。而那些高价卖认购证的,也会因为在比较中觉得自己赚了帮她说话。
    而她,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认购证价格跌到底就更简单了,她连解释都不用,那些卖掉认购证的,肯定都会因为收回了少许成本而感激她,不会再去追究中间认购证价格有没有炒起来。
    因为以上种种,每次想收手时,李菊萍都会想再等等,再等等,最终一拖再拖,让自己落到了如今的境地。
    来交易所这一路,李菊萍是真的想溜。
    要是能在大家发现前跑回家,收拾东西去乡下亲戚家里躲上三五个月,说不定她非但不用面对邻居们的怒火,还能保住之前赚到的钱。
    但叶薇那小赤佬实在可恨,明明一分钱都没亏,看她倒霉就来落井下石,故意撺掇大家来交易所就算了,还故意提醒大家盯着她,让她这一路都没找到合适的逃跑机会。
    到了交易所门口,看着林姐拦住那个中年人,他们交谈的时候,李菊萍只觉得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她是真的怕。
    好在老天垂怜,那个中年人根本不知道自由市场,她也得以逃过一劫。
    但李菊萍知道,交易所里外这么多人,总会有人知道自由市场在哪,让他们继续打听下去,她干的那些事还是会暴露。
    想要瞒天过海,她就必须把眼前这些人忽悠回去。
    而想把他们忽悠回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怀疑上叶薇,觉得一切都是叶薇的算计,继而怀疑传遍的消息的真实性。
    分清楚轻重缓急,李菊萍忍耐着没给刚才嘀咕的人白眼,当没听到一样继续说道:“她是为了在厂领导面前挣表现!”
    这话果然吸引到了大家的注意力,众人纷纷询问起来:“什么意思?”
    “挣什么表现?”
    “你们想啊,她提出买这么多认购证的时候,我们厂是不是还有很多职工闹着不肯要认购证?等到她预支工资都要买一百份认购证的消息传出来,那些闹事的职工是不是很多人态度软化了?”
    听李菊萍这么说,好几个人回忆着点了点头:“好像是。”
    “你们再想想,我们是不是去财务科领工资的时候顺便签个字,就能领到认购证了,而她那一百份认购证,却是银行工作人员敲锣打鼓地送到我们单位的?”
    这事记得的人不少,纷纷点头:“确实是这样。”
    “所以啊,我觉得她预支工资买认购证这件事,实际上是和领导商量好了,演给我们普通职工看的。这件事后,闹事职工态度软化,领导们解决了难题。叶薇虽然亏了钱,但她在领导面前出了头,也就是这事发生在年底评优之后,要是之前,”李菊萍冷笑两声,“她高低能报个先进工作者。”
    李菊萍这番猜测虽然阴谋论了点,但乍听起来似乎还真有那么点道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低声议论起来。
    李菊萍听着议论,适当再添把柴火道:“你们还可以想想,叶薇买了认购证后,你们问她原因,她是不是跟你们说她觉得认购证能挣钱,还劝你们也留好手里的认购证了?”
    有人回答:“是有这么回事。”
    也有人不愿相信叶薇和厂里领导沆瀣一气算计他们,说道:“可现在认购证确实涨价了啊!”
    “涨价?”
    李菊萍冷笑,“刚才那个人明显是老股民,可你们也看到了,他连认购证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说明什么你们还不明白吗?”
    “说明什么?”
    “说明这附近根本就没有交易认购证的地方,而大院里传的消息说自由市场就在交易所外面,这说明传出这消息的人根本没来过交易所,相应的,她传出的消息自然是假的。”
    李菊萍循循诱导道,“你们好好想想,自从厂里让我们买认购证后,是谁一直说认购证有赚钱的机会?是谁跟我有仇,会花心思传这么狠毒的谣言败坏我的名声?”
    有人迟疑猜测道:“是……叶薇?”
    “没错!就是叶薇,只有她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李菊萍肯定说完,下结论道,“所以我觉得,我们继续留在这里也只是浪费时间,如果大家还不死心,觉得认购证肯定涨价了,不如回去好好问问叶薇,没准能知道真相。”
    先把锅甩给叶薇,李菊萍又表态道,“大家可以放心,回去后我会抽空去亲戚家里问一问,如果他有问题骗了我,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你们说行不行?”
    李菊萍的以退为进让不少人开始偏向她,低声商量起来:“我觉得她说的好像有道理,你怎么想?”
    “我也这么觉得……”
    听着大家的议论,李菊萍眉眼渐渐舒展,信心满满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我们现在坐车回……”
    李菊萍话没说完,不远处便响起林丽芳的惊呼:“什么?不连号的白板认购证一份能卖三十六!”
    嚯!
    原本纠结要不要听李菊萍话的人齐齐转头,往声音来源望去。李菊萍还没转头,只看大家的动作,脑海里便冒出了两个字——
    完了!
    她前面费的那些口舌,怕是要前功尽弃了!
    ……
    林丽芳没有卖认购证,所以不管李菊萍有没有撒谎坑大家钱,她都没什么损失,其实没必要来蹚这一趟浑水。
    但李菊萍因为叶薇格外关注杨家和张家,其他家庭想卖认购证,得提着东西登门求她帮忙牵线,这两家却不用,她会亲自上门来劝。
    张家两个机械厂的正式工,林丽芳丈夫定级还高,按一半工资算,他们家光认购证就拿回来了十二张。
    林丽芳看着这十二张认购证,可没少头疼,李菊萍愿意帮忙牵线,对她来说无异于瞌睡了有人递枕头,忙不迭答应了下来。
    谁想张江明知道这事后,在家里撒泼打滚地闹,连他们夫妻敢买认购证,他这辈子就不结婚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林丽芳夫妻再舍不得即将到手的钱,也不敢用儿子后半辈子赌,只好忍着心痛去跟李菊萍道歉,说不卖认购证了。
    李菊萍听后以为是林丽芳听叶薇说了什么,信了认购证能赚钱才会反悔,就给她好好分析了一通形势,又说了不少挑拨离间的话。
    林丽芳自然否认,虽然她确实有点怀疑是叶薇跟张江明说了什么,但没有证据,她改变主意主要还是因为儿子,不好把锅甩人姑娘头上。
    但她不否认还好,一说跟叶薇没关系,李菊萍就不高兴了。
    李菊萍最近飘得很,别人提着东西上门求她帮忙,她都要把人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何况张家是她亲自登门谈的,先前交易也说定了,结果临了林丽芳突然变卦,说不卖认购证就不卖了,心里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林丽芳登门时心里是有几分愧疚的,毕竟是谈好的事,她说变就变,面上说不过去。但泥人还有三分脾气,何况林丽芳不是泥人,被阴阳怪气一通后也不高兴了,就回了几句嘴。
    虽然事情没有闹大,但她们两人的关系算是彻底闹僵了。
    再加上刚才在六十八号楼,她儿子张江明不过帮着叶薇说了一句话,就被李菊萍阴阳两人有见不得人的关系。
    林丽芳倒不是不乐意她儿子和叶薇在一起,毕竟叶薇也是厂子弟,知根知底。两人还是一起长大的,从小关系就好,真在一起了不用怎么磨合。
    问题是她看来看去,也没觉得这两人谁开窍了。
    如果两人真能走到一起也就算……啊不,就算他们日后走到一起,被人造谣说早有见不得人的关系也挺膈应的。
    要是两人以后各自结婚就更麻烦了,万一谣言发酵,以后他们怕是连朋友都做不了。
    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被李菊萍轻飘飘的一句话给毁了,多可惜啊!
    再说现在虽然已经没有流氓罪,也没什么人会管别人的生活作风,但她儿子好好的被人造谣和发小有见不得人的关系,以后遇到合适的姑娘,还怎么跟人谈对象啊!
    因此,虽然叶薇反应很快,以牙还牙三言两语化解了这一场危机,但林丽芳记仇,不打算就这么算了。
    而这,也是林丽芳明明没有亏损,却还是花了七角钱坐车跟来的主要原因。
    她想看着李菊萍倒大霉!
    出发前林丽芳以为自己只是跟来看热闹的,但等到了交易所外面,才发现还好自己跟来了。
    来的这些人也太不中用了,交易所外面这些人不就是穿得洋气些吗?一个个居然自惭形秽起来了。
    她就不明白了,他们有什么好自卑的。
    他们这些机械厂的职工,不管祖籍是哪里的,在沪市至少都生活了二三十年,在这里有房,有工作,有户口。
    而常出入交易所的这些人,看着穿得光鲜亮丽,但问起房子和户口,没准还不如他们。
    她就不自卑,上前拦住一个人就打听起来。
    结果出师不利,碰到了个心情不太好也不知道自由市场的。
    但没关系,这个不知道,她继续问其他人嘛,反正今天不问出个所以然,让李菊萍倒大霉,她就不回去了!
    于是在李菊萍口若悬河忽悠大家赶紧回去时,林丽芳接连拦住了好几个人,跟他们打听自由市场或者认购证的价格。
    问到第五个人时,终于有知道的了。
    那人手里股票涨了,所以心情很不错,也恰好知道点消息,几乎林丽芳问什么答什么:“自由市场?就在后面的巷子里,你过去看到有人聚集直接问就行。认购证?那玩意这几天可没少涨,现在一份不连号的白板认购证都要三十六了!你问这个干什么?难道你手里有认购证?打算卖?”
    三十六!
    林丽芳不由屏住呼吸,虽然她是冲着看李菊萍热闹来的,但听说认购证价格涨到三十六,心里也是很惊喜的。
    要知道她家可有十二份认购证,一份涨六块钱,十二份就是七十二块!
    昨天她还觉得买认购证的那三百六要打水漂了,谁想今天认购证一涨再涨,都能赚七十多了!
    再听到另一边李菊萍在撺掇大家回去,林丽芳心思一转,就嚷了出来:“什么?不连号的白板认购证一份能卖三十六!”
    听到林丽芳的声音,那些被李菊萍忽悠,犹豫要不要坐着回家的人纷纷看了过来。
    感受到他们的目光,林丽芳对面前的人道谢,又指指同伴表示自己有事,对方虽然想知道她是不是想卖认购证,但看她朋友这么多,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等人一走,林丽芳便慢悠悠走向机械厂众人的聚集处。
    他们看到她疑似跟人聊完,也纷纷走向她,七嘴八舌地问:“林姐,你跟人聊什么了?认购证涨到三十六了?”
    林丽芳停住脚步,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直直地看向了李菊萍。
    她倒不是指着李菊萍良心发现,经过这一上午的事,她算是看明白了,李菊萍这人满口谎言,一颗心早就黑透了。
    指望她良心发现主动承认自己做的那些事,不如指望天上下红雨。
    果然,虽然已经意识到真相可能即将暴露,但李菊萍对上她的目光后,依然只是触电般心虚地移开了视线,连抢在她指认前招供的勇气都没有。
    林丽芳冷笑一声,开口说道:“你们听到的没错,刚才那个人告诉我,不连号的白板认购证已经涨到了每份三十六。”
    “三十六!这么高?”
    “我们用认购证抵工资的时候,一份才扣了三十块,涨到三十六,现在卖岂不是一份既能赚六块钱?”
    “可我早就把认购证卖了啊,都好几天了!”
    “不对啊,既然认购证价格确实涨了,是不是说明今天早上传的消息是真的?认购证已经涨好几天了,这几天低价卖认购证的都是被骗了?”
    “李菊萍!”
    “李菊萍!”
    反应过来的人接连怒吼出声,很快,已经退到人群后面的李菊萍被团团围住。因为确认自己被坑了钱,大家看她再无之前的好脸色,怒视着她质问起来:“你要去哪?是不是准备偷溜?”
    “人说认购证价格都涨到三十六了,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李菊萍!你还我们钱!”
    虽然林丽芳问了这么多人,只有一个说认购证涨价了,但因为地点在交易所门口,说出这消息的人明显是个股民。
    所以这一次,任李菊萍再舌灿莲花,也没办法再把大家忽悠住。
    李菊萍几次开口都被堵回来,无可奈何下,只能选择祸水东引,双手一拍大腿干嚎道:“我真的不知道啊!那些买家都是亲戚介绍的,我又不懂,只能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我真的不知道认购证涨价的事啊!”
    “你说亲戚介绍就是亲戚介绍?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伙的!”
    “之前你说那些大老板都是你自己认识的,现在真相暴露,就变成亲戚介绍了?”
    虽然不少人觉得李菊萍在撒谎,但也有人觉得她一个半文盲,认识的字都不多,家里又没人炒股,确实不像是能找到证券交易所的,说不定真是被亲戚给忽悠了?
    可想到自己可能亏了几十上百块,心里也很不甘,想起出发前商量出的办法,便大声说道::“那你带我去找你那什么亲戚,我们找他算账去!”
    “对,我们找他算账去!”
    机械厂众人吵吵嚷嚷时,不少进出的股民看到热闹,纷纷停住了脚步,在外圈将他们围了起来。
    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知前情的人也多了起来,站定看了会后便打听起来。早来的人也不卖关子,乐呵呵地介绍道:“这些人好像是一个单位的,听说厂里发了认购证,中间那个女的骗他们说认购证价格跌了,让他们低价卖了认购证,现在正在闹呢。”
    “认购证?那东西现在可不便宜,他们多少钱卖的?”
    “听说有的七八块,贵的也不过十块。”
    “嚯!这么低?我记得认购证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卖十二三块吧?”
    “差不多,而且这价格只维持了不到一天好像,很快就涨起来了。”围观的股民中,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说道,“年三十一过,认购证价格就涨得很快了,现在白板认购证不连号的都要三十多,还不好买。”
    年轻人身边的中年人似乎和他认识,说道:“你这段时间不是收了很多?”话落又想起什么,指着热闹中心道,“就是那女的,你常在自由市场收认购证,认不认识她?”
    旁边有人插话说:“那女的说客户都是亲戚介绍的,她没来过交易所,常在自由市场混肯定不认识她。”
    年轻人也嘀咕说:“到自由市场出认购证的多了,就算她去过自由市场,我也不一定认识。”边说边朝中年人指的行方向望去,哎呦一声道,“但这个我好像还真认识。”
    “真认识啊!”中年人和后面插话的都惊了,齐齐转头看向他。
    年轻人却没有回答,只呵呵一笑,边说“麻烦让让”边拨开前面挡着的人,疾步走到机械厂众人面前,大声喊道:“李阿姨,李阿姨是你吗?”
    热闹中心正努力狡辩的李菊萍听到声音,整个人仿佛被按了暂停键。
    但她暂停了,别人可没有暂停,年轻人看清李菊萍长相,脸上表情更夸张了:“李阿姨真是你啊,你今天怎么来了交易所?是又收到认购证了吗?”
    机械厂众人中,林丽芳反应最快,一听年轻人这话便问:“小伙子,你认识李姐?”
    “认识,当然认识!”年轻人用力点头,笑呵呵地说,“而且不止我认识李阿姨,我们在自由市场收认购证的都知道,只要价格开得高,要多少认购证李阿姨都能帮我们收来。”
    说完像是才反应过来不对,表情渐渐迟疑问,“你们这么多人……是和李阿姨一起来卖认购证的吗?”
    他不问还好,一问大家就被刺激到了,恨声说道:“我们的认购证早就被她忽悠卖了,你们高价收的那些认购证,都是我们便宜卖的!”
    “李菊萍!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还亲戚牵线,你不认识买家,呸!”
    还有受刺激厉害的,直接冲上去抓住李菊萍的头发喊道:“啊啊啊李菊萍你个黑心烂肺的东西,我跟你拼了!”
    李菊萍也是万万没想到,她刚费尽口舌把大家给稳住,就凭空跳出了个没眼色的程咬金害她功亏一篑。
    见大势已去,自己要被群起而攻之,李菊萍再顾不上用眼神杀死“程咬金”,赶忙蹲下抱头大声求饶:“我错了!我黑心烂肺!我谎话连篇!我骗了大家,我愿意还钱啊啊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