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咋办?我爹是奸臣! > 第32章 那糖罐子里装的是盐啊!……

第32章 那糖罐子里装的是盐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前的塾师周先生最厌烦南陈家这几个皮猴子,早就巴不得把他们赶出学堂了,眼下南北陈家彻底决裂,他正好有借口摆脱陈平继几个熊孩子。
    可周先生是远近闻名的名师,教出的秀才不胜枚举,举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陈家用高额的束脩将他留在陈家巷,图的就是个升学率。
    周先生要是留在北陈家,可再难找到这么合适的塾师了。
    “得送礼。”赵氏与林月白商量道:“送字画如何?”
    “不好。”林月白摇头道:“北陈家送的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被周先生退回去了。”
    婆媳俩忍不住笑起来,周先生年过五旬没有子女,北陈家可真会往人心窝子里扎。
    “送礼要搔到痒处,”赵氏道,“我听说周先生喜好甜食,厨下有一罐西洋糖,可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给周先生送去。”
    林月白道:“如此甚好!”
    不用上学的年纪就是自在,平安在桥头看完了热闹,又回到家里听下人们说闲话。
    听到祖母将昂贵的西洋糖拿出去给周先生送人情,想将他拉拢到南陈家的族学继续教书,平安小心脏一沉:“不好不好!”
    那糖罐子里装的是盐啊!
    家里很少做甜口味的吃食,就算做,也不会用价比黄金的西洋糖,那罐“糖”收在灶房柜子里已经很久了,最近祖父和他,一个忙着制糖,一个忙着到处找尸体,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去了。
    平安闯进主院的堂屋时,娘和祖母正在里面盘账。
    虽然知道来不及了,还是想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祖母,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可他扶着膝盖气喘吁吁还没来得及说话,祖父突然从身后掀开帘子进来,差点把他小小的个头撞倒。
    “呔!”祖父手里捧着个细瓷罐子,迈着老生的圆场步,蛇形走位来到祖母面前,献宝似的递上罐子:“勿那老太婆,给你看一样好东西!”
    “什么东西?”赵氏心情好,颇有兴致。
    “坐稳了,别太惊讶。”陈老爷得意的掀开盖子:“正是这洁白胜雪,甘甜细腻的西~洋~糖~”
    赵氏突然站起身来,紧张地看向翡翠:“这是西洋糖,拿去给周先生的是什么?”
    平安捂着脑袋,栽倒在床边的小榻上。
    ……
    且说那周夫子得到了西洋糖,如获至宝。当日便迫不及待让老妻蒸糖包子,在他心里,老妻蒸的红糖包子可以说是人间绝味,咬一口糖汁溢出,又香又甜,千金不换,若换成更加美味的西洋糖,岂不是可以原地成仙?
    毕竟西洋糖质地细腻,甜味纯粹,是市面上那些粗质红糖替代不了的。
    热腾腾的包子出炉,周妻都舍不得尝一口,等到丈夫进门便催促他洗手吃饭。
    周先生迫不及待拿起糖包子咬了一大口。
    郭妻问:“好吃吧?”
    周先生忽然一阵猛烈的咳嗽,嘴里的包子尽数喷了出来,抖着手翻过水杯倒了一杯水,咕咚一口灌下去,被烫的跳了起来。
    “你抽什么疯?”周妻有些不悦。
    周先生怒气更盛,发脾气道:“你你你……你这做的这什么东西?”
    “糖包子啊。”
    “苦的,咸的,没有半点甜味!糖和盐你都分不清了吗?”
    周妻不解的看看灶台上的糖罐子,没错啊。
    常言道“四十三过眼关”,到了这把岁数眼神不会好到哪里去,西洋糖又不是常见的东西,把糖包子做成盐包子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谁能想到南陈家送来的白糖是食盐!
    她捏了一点放进嘴里品尝,“呸”的一声吐出,怒道:“这不是戏弄人吗?”
    周先生怒道:“我这就上门讨个说法去。”
    “有话好好说。”周妻劝道。
    “还怎么好好说。”周先生道:“我这就回了他们,休想让我继续教南陈家的孩子。”
    言罢,拿着“糖罐子”出门去了。
    ……
    赵氏带着丈夫和孙子再三解释,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怎奈那周先生脾气太大,谈话的结果以南陈家的孩子集体失学告终。
    陈琰坐在堂屋里,盯着鞋尖,半晌失语。
    一个是他亲儿,一个是他亲爹,他怕说出什么不好听的,坏了二位祖宗的雅兴。
    陈老爷率先打破尴尬:“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你们看,咱家的糖坊,已经成功制出很纯正的西洋糖了。”
    平安看着那洁白如雪的西洋糖,偷偷把小手伸进罐子里,被赵氏挥手拍开:“不许乱尝东西,当心有毒。”
    陈老爷道:“哪有什么毒啊,我在糖坊跟长工们都尝过了,清甜绵密,绝对是正经西洋糖,说到这儿,你得再批我三百两银子,我说好要赏他们的。”
    赵氏将信将疑,用小匙挖一撮,做足了心理准备,才放入口中品尝,惊喜道:“果然是西洋糖,你是怎么做到的?”
    “嘿嘿。”陈老爷十分欠扁地说:“保密。”
    “……”
    赵氏今天却没跟他生气:“也对,这白糖的配方,今后是陈家的最高机密。”
    “密不了。”陈老爷喝一口茶水,摆摆手道:“你去糖坊看看就知道了,工艺虽然讲究,却是一层窗户纸,一旦开始大量制造,要不了一两年,其他塘坊都会开始仿制,根本没法保密。”
    赵氏蹙眉。
    “索性造它一万斤,尽快倾销出去,赚一笔块钱。”陈老爷道。
    “那也太可惜了,我倒有个办法。”林月白不假思索道:“保不住工艺,就创招牌。从前我们开糖坊,是倾销给各大商行铺货,没有自己的商号,不如我们成立一个‘陈家糖坊’,多开几个分号,自产自销,抢占先机,这样即便同行仿制,我们也已经深入人心,是第一家制造西洋糖的商号,是最正宗的西洋糖。”
    “我们还要给这糖重新取一个名字,再叫西洋糖肯定不合适了,它洁白如霜,就叫……白霜糖。”
    赵氏眼前一亮。
    陈琰看向妻子的目光充满了骄傲。
    陈老爷搓着手:“虽然我有点听不懂,但是儿媳说得最多,一定很有道理。”
    平安也听得目瞪口呆,原来娘亲才是无师自通的经商天才,只是从前不努力罢了。
    一条金光闪闪的生财大道就在眼前,全家人都特别高兴。
    ……
    不过第二天,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南陈家的失学儿童快把半条巷子给拆了,每天在巷子里狂奔乱跑,不是乱扔炮仗吓唬行人,就是提着木剑哐哐打架。
    平安连门都不敢出,生怕短手短脚的脆皮本体被那些横冲直撞的堂兄们撞出个好歹。
    赵氏揉着生疼的脑袋,把家里老、中、小三个男人叫到跟前,下了死命令:“旁的事都可以放一放,赶紧去给他们找塾师,把学堂开起来,将这些五脊六兽们统统归笼。”
    三人得令,各自去想办法——陈老爷和陈大爷想办法,平安给他们加油。
    陈老爷在员外圈子里放话,谁家有不要了的塾师匀他一个,束脩优厚,食宿全包。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真有个老塾师来应聘,虽是个年过六旬的老童生,但胜在战斗经验丰富,眼下能将熊孩子们约束起来不闹事,于陈家就是最大的恩德。
    赵氏命人将隔壁陈敬时空置的宅子收拾出来,荒草丛生的院落被重新种满花木青竹,在前院抱厦中置了一排书架,几套桌椅,一张大案,一个小家塾就这样办起来。
    陈平继等人没想到这么快又要上学,而且就在家门口,再也没有下雨天水淹巷子逃学的理由了。
    开学第一天,学生家长们带着束脩和六礼,押着熊孩子们来到新家塾,先拜孔子像,再给李老夫子磕头。
    陈老爷带着平安也来观礼,平安穿一身簇新的白色绸面夹袄,带着毛茸茸的棉帽和围脖,像个雪白的汤圆团子,唇红齿白,乖巧可爱。
    李老夫子殷切期待如此乖巧的小孩加入学堂,陈老爷却说:“我们还小呢,暂时不上学。”
    李老夫子心里想,大概是孩子太乖了,家里舍不得让他太早读书。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家塾成立,陈老爷身为一家之长自然要发表讲话,仍是“只要继承祖上遗志,坚持诗书传家,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云云。
    待师生们都落了座,朗朗的读书声响起,陈老爷才带着平安回家。
    他觉得自己最近办事越来越漂亮,家里家外都离不开他了。
    赵氏见到祖孙二人,奇怪地问:“你怎么把平安带回来了?索性让他留下旁听,直接开蒙算了。”
    平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陈老爷也道:“天太冷了,早起上学多辛苦啊,明年开春暖和些再说嘛。”
    赵氏道:“读书还要挑季节吗?”
    陈老爷近来愈发胆肥了,居然回嘴道:“那是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要藏。”
    言罢,拉着平安去糖坊参观长工们制糖,顺便发放赏钱。
    平安掰着指头算:“祖母批了三百两,每个工人发二两,祖父!你倒赚了一百九十多两啊!”
    “你都会这么复杂的算术了?”陈老爷不好意思地笑笑:“研制白霜糖可垫进我不少私房钱,我只是平进平出。”
    平安更不乐意了:“我也垫了!见者有份!”
    陈老爷被他缠的没办法:“好好好,可以分你五两,你一共也没垫多少。”
    平安一想,五两银子还真不少,这才作罢,催他兑现。
    陈老爷只好从自己随身的荷包里掏出一个小银锭,装进他的鲤鱼荷包里。
    平安晃晃沉甸甸的小荷包,满心欢喜,拿出五钱银子去集市上买了一筐山楂、黑枣、山药豆,用小锅熬糖浆,准备自制一批冰糖葫芦分给工人们吃。
    ……
    等待朝廷判决下达的时间里,陈家巷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
    李老夫子年纪大了,孩子们还是很尊重他的,几乎不在体力上折磨他。
    老夫子为鼓励他们勤勉,对他们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又讲了许多古人勤奋好学的佳话,诸如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刘峻燎麻照读,匡衡凿壁偷光,以印证“天道酬勤”的观点。
    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
    谁料,第二天竟有一半的学生请假。
    陈平继在家等下雪,陈平信上山采蓖麻,陈平义去山里捉萤火虫,陈平松连夜把房间墙壁凿了个大窟窿,被他爹揍的起不来床。
    甚好甚好,李老夫子不到三天就辞了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