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 第1307章 陆院士这是要改革医学院的教材了?

第1307章 陆院士这是要改革医学院的教材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果说,这些选择题还能靠猜的话。
    之后的题目,实在是让考生们集体想要弃考。
    患者,男性,48岁。
    咳嗽,痰稠而黏,咳痰不爽,咽喉干燥,舌苔白而干。
    治疗首选方剂是?
    A.清气化痰丸b.杏苏散c.贝母瓜蒌散d.二陈汤E.麦门冬汤这。。。
    知道陆院士对于中医很有见解。
    可是,这些问题,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不是。。。
    可要说针对西医的临床医生的话,这话也不对。
    关键中医学科的医学生,看到这题,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啊。
    咳嗽,痰稠而黏,咳痰不爽,咽喉干燥,舌苔白而干。
    没有脉象。
    让自己怎么判断?
    对于中医来说,脉象就像是患者的血象一样。
    西医依靠血内细胞的检查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同样的,中医也需要依靠搭脉来判断患者的情况。
    可是,这题只给了这些条件。
    没有脉象,要自己如何判断?
    虽然说,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
    可也真不能让自己光凭借看,来进行诊断吧。
    自己又不是医圣。。。
    而且,咳嗽,痰稠而黏,咳痰不爽,咽喉干燥,舌苔白而干这些基本条件,是很多病症的先决条件。
    最终可以发展成很多类型才对。
    给的答案中,清气化痰丸,杏苏散,麦门冬汤似乎都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至于贝母瓜蒌散和二陈汤,抱歉,作为中医学科的医学生,自己竟然没有听说过,这实在是有些孤陋寡闻。
    至于这两种汤药会不会是假的?
    作为医学生,实在是没有这样的胆量来质疑。
    毕竟,题目是陆副院长出的。
    总不会给出压根就不存在的答案来吧。
    不对,一定是自己学艺不精,是自己没有了解到这两种汤药的存在。
    呃。。。
    好吧,绝大多数中医学科的医学生,都是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这种想法要是被陆晨知道的话。
    估计。。。
    陆晨:(ˉ▽ˉ;)...
    作为一名医生,连甄别的勇气都没有的吗?
    对于陆晨来说,这样的学生,连最起码的质疑和辨别都做不到。
    又如何更好的为患者诊断病情?
    说实话,这两种药名,就是陆晨现编的。
    结果倒好,竟然弄巧成拙了。
    在陆晨看来这么简单的一道题,简直就像是送分一样。
    可结果呢?竟然难住了这么多考生。
    实在是陆晨都意料不到的。
    既然选择题都已经做成这样了,后面的实例,那是更不用说。
    病例题中。
    陆晨自觉是已经降低了不少难度。
    而且是中西医学科兼容的题目。
    只不过,对于考生来说,却是变态的很。
    患儿,男,8岁。
    发热,咽痛1天后出疹。
    查体:体温39.5c,颜面潮红,环口苍白圈,咽喉红肿,可见脓液,颈部、躯干、四肢见弥漫性红色皮疹,以皮肤皱褶处为多。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但看题目的话,倒是非常的清楚。
    就算是西医学科的医学生,也能分辨出孩子目前的情况。
    只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却是。。。
    其病症诊断为?
    针对该病,证型为?
    针对该病,治法为?
    等等,这不该是选择的内容吗?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
    考生一脸懵逼。
    其病症诊断为?
    这个已知条件的确是有了。
    可是,就这样的体察信息,让咱们怎么来区分病情?
    麻疹?风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
    貌似都有可能的啊。
    至于证型,那也是“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什么邪侵肺卫,或者是邪犯肺脾,就连毒炽气营都出现了。
    最离谱的是什么湿热蒸盛。
    还有的直接把热毒蕴结给写了上去。
    这些答案,估计都要把自己的任课老师给气的半死。
    在老师看来,这种题目的已知条件已经很明显了,只不过,陆院士是用了另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
    可结果倒好。
    竟然给出了这么多离谱的答案?
    这些考生,已经是各大高校的精英了好不好?
    结果呢?
    这实在是。。。
    咱们的精英,就这样的发挥?
    此时,几位监考的老师,也是一脸无奈地摇摇头。
    说实话,题目的确很绕。
    不过,只要有相关临床经验的话,都能发现这些题目中所隐藏起来的玄机。
    可是,对于当前的医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学霸来讲。
    都被彻底绕进去了。
    陆院士这是以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
    死读书的学霸,是没有出路的。
    医学,知识和经验同样重要。
    说真的,医学一直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反而是临床方面的经验。
    只不过,如今的医学生,并没有想通其中的关键罢了。
    至于此时的监考老师。
    说实话,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只能说,陆院士的题目,都很“妖孽”啊。
    你要说超纲,或者是故意难为考生。
    这还真说不上。
    就像是其中一道题,较易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是?
    答案可以分很多。
    比如维生素b1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或者是二尖瓣关闭不全,就连动-静脉瘘都有可能会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可是,这题目最关键的一点。
    就是“较易”这两个字。
    而这就对应了书本中,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这一章。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又称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在心内指心衰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
    也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力衰竭。
    所以,这里就应该填二尖瓣关闭不全。
    有经验的临床医生都知道该如何选。
    可是对于医学生来说,则是彻底茫然了。
    毕竟,自己能够填的答案太多了。
    看着自己学校这些学霸茫然的眼神。
    此时的监考老师,也在安安考虑,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变差?
    死读书,死背知识点,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这。。。
    甚至于,有些监考老师已经更深地想到了一点。
    陆院士,这不会是又想要推动医学院的教学改革了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