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273章 不是君出于民,而是权出于民啊!

第273章 不是君出于民,而是权出于民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
    楚欢欢顺着周铁衣的手,指了指自己。
    她眉头微皱,开始思考起来。
    自己进入火车商会十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火车商会中每个工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都生机勃勃。
    而这种环境下,参与到其中的楚欢欢只感觉到自己‘同乐’的修行在快速进步,远比平日里通过戏法取悦百姓要快得多,这也是她最近一直留下来,认真上工的原因,但是让她具体分析,却又无法明白更深层的含义。
    楚问生看向孙女,若有所思,孙女这些天在六品‘同乐’上的修行突飞猛进,自然告诉过他这个当爷爷的。
    他的理解中,重点应该是‘乐’,真正的‘乐’不只是聚焦在一时的快乐,浮于表面的笑容。
    而应该深入到付出辛劳之后,获得自我的满足,等价的物资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实现的能力。
    研究过火车商会的制度后,他隐约感受到了一条给所有人上升机会的通道才是‘同乐’的重点,这个过程中就算有高低之分,就算有难易之分,甚至蕴含着辛劳,苦难,但看得到进步的希望,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同乐。
    火车商会的招工,不局限于世家大族,不局限于天赋异禀,却又给普通百姓指出一条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让他这个杂家三品崇乐教化之辈都不得不自叹弗如。
    但他明显又感觉到,自己思考的,还不是火车商会的全部,但他也只是感觉,根本说不出具体的,火车商会会走向何方。
    楚问生思忖了片刻,取出一乾坤袋,递到周铁衣面前,“还请指教。”
    周铁衣的性格大家现在都知道,拿了东西是真的办事。
    周铁衣掂量掂量手中的乾坤袋。
    能够空间储物的东西,可不是烂大街的玩意儿,就算自己有白玉棋盘,但是送给亲近之人用也是好的。
    收了乾坤袋,周铁衣继续说道,“老爷子听说过漕帮没有?”
    楚问生微微皱眉,怎么牵扯到漕帮上去了。
    对于漕帮这个名词,他的印象十分不好。
    不过周铁衣既然这么问,自然有理由,楚问生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可是大江大河,上下航运所组成的帮会?”
    周铁衣笑着点头,“自然如此,漕帮起源于漕运,每年漕运府衙督运粮草,矿产,乃至各地进贡,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纤夫,水手,货工,按理来说他们都应该是朝廷的‘吏’,吃着官家饭,但是漕运分时节,繁忙时期自然需要这么多帮工,但闲暇之时,这么多帮工的俸禄就成了朝廷的负担。”
    “所以除了各地必要的督查官吏外,朝廷都会选择临时征召,雇佣帮工,但这种‘临时工’因为不固定,所以最容易被上下克扣工钱,以至于食不果腹,因此逐渐抱团取暖,形成帮会,下与为富不仁的豪商相斗,上与贪墨不法的漕官相争。”
    楚问生认真地听着,周铁衣说到现在的东西他自然都清楚,但联想到漕帮此时的状态,楚问生忍不住摇头,“那是以前,这一两百年漕帮早已经换了样子了,黑恶横行,向上沆瀣一气,向下欺压百姓,乃至于以官船之名,撞击民船,收取所谓的‘过帮费’。”
    周铁衣笑了笑,“那是他们有帮无道啊,任何一个底层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两样事物。”
    楚问生神色凝重起来,他本能地感觉到周铁衣此时说的东西,对他乃至对整个杂家很重要。
    周铁衣竖起一根手指,“第一,群众基础,所谓的群众基础不是空谈之事,而是能够让大量底层民众围绕一件事物生活,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就比如漕运本身。”
    周铁衣停了下来,让楚问生自己思考。
    两三息之后,楚问生轻叹一声。
    关于火车商会的一部分走向,经过周铁衣这么一说,他总算是明白了。
    顺势开口叹道,“也比如火车商会。”
    周铁衣笑而不语,然后伸出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
    “第二,思想纲领,大量底层民众聚集,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最初目的就是‘活的更好’,而这必然会让整个底层组织具有趋利和混乱双重属性,当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先进的思想纲领,那么他们就会习惯地模仿固有的制度,毕竟模仿就是人学习的第一步。”
    “所以漕帮会本能地模仿漕官制度,还会以更加严苛的阶级,更加狠厉的私刑来约束手下,然后又以自身权势让手下去压榨其他人,就像是漕官制度的一个放大版,因此有帮无道。”
    仅仅只是听完周铁衣这一段分析,楚问生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仿佛几十年对漕运的所见所闻,都在这一段话中体现。
    一件乾坤袋换取这一段话,值!
    一直认真旁听的楚欢欢忽然开口道,“小哥的意思是以后火车商会也会出现‘漕帮’一样的组织?”
    周铁衣颔首道,“这是必然的,当然与其称之为漕帮,我更喜欢称之为工会,所以在这萌芽形成之初,我们就需要用心呵护,细心引导,必然不能够成为漕帮那种祸害。”
    楚问生爷孙俩对视一眼,连楚问生都怦然心动,带着些许迟疑,“你同意让我们杂家在你的商会之中领导工会?”
    周铁衣伸出的手指摇了摇,“这话我可没说,工会既然源于底层工人,那么工人愿意推选谁作为自己的领导者,那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不是谁同意的。”
    楚问生疑惑地看向周铁衣,若是其他人这么说,自己肯定要当即一礼,口称一句圣贤也不为过。
    但是面对笑着摇手的周铁衣,他本能感觉这里面还有东西隐藏着。
    于是试探地问道,“那以后,如果……我说如果工会和商会起了冲突,就像起初漕帮和漕官的冲突,我们杂家可不会像漕帮一样,选择做商会的走狗,到时候你怎么办?”
    周铁衣哈哈大笑,“我不怎么办,您老是不是忘了一件事,这商会可不是我周家一家的,也不是我周铁衣一个人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火车商会这种模式,必然要蔓延至各行各业,你们杂家别自己玩脱了就行。”
    蔓延至各行各业的工会……
    楚问生的心脏砰砰直跳,他眼前浮现出众多关于未来的画面,这些画面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既虚幻又真实,他明白这是道统的预示,在周铁衣没有阻拦的情况下,在杂家气运的影响下,自己已经看到了一部分未来的玄机,这也证明周铁衣所言不虚。
    “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楚问生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周铁衣刚刚的话,只不过将他们换成了他。
    一时间他也分不清周铁衣今天这段话几成是为了天下百姓,几成是为了他周家。
    想了想,楚问生再次取出一件乾坤袋,放在桌上,“如何不玩脱。”
    周铁衣拿起第二枚乾坤袋,笑道,“工会的第一个敌人,是地方的土地士绅,想清楚这点,工会就有发展的基础,也能够让圣上容得下工会,别动不动想着君出于民,那条路是错的。”
    说完这句话他直接起身。
    楚问生还想要再问问,甚至他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但是看周铁衣这个样子,肯定是不会愿意多说了,剩下的只能够靠他们杂家自己揣摩。
    楚问生看向孙女,“你送送周大人。”
    既然财宝不行,那美色总该行了吧。
    那晚在鱼龙会,楚问生承认自己看走眼了,周铁衣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厉害,足以托付自己孙女终生,既然因缘已生,他这个秉承杂家气运而生的孙女自然要因时而动。
    周铁衣摆手道,“别,您老现在这急切的模样就像是在卖孙女一样。”
    周铁衣的话顿时让刚刚还生出周铁衣乃是乘龙快婿想法的楚问生脸色一臭,“混账小子!”
    楚欢欢被这么一说,刚刚心里的欢喜化作羞恼,委屈……
    就算你长得好看,家世也好,自己天赋绝顶,还大权在握,兼济百姓,但你那么花心,我楚欢欢可不一定会喜欢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我真与欢欢姑娘有缘,自当我来追求欢欢姑娘。”
    周铁衣这么一说,楚欢欢刚刚的羞恼,委屈又变得有些鹊喜,就像一只小鸟在心中乱飞,一时间五味杂陈,耳根绯红,顿时跺脚道,“我不理你们两个了!”
    说完向里屋跑去。
    楚问生再次瞪了周铁衣一眼,“臭小子!”
    周铁衣哈哈一笑,自顾自下了‘隐居’,出了青锣巷,上了马车。
    马车之上,他笑容收敛。
    今天遇到杂家,确实是意外之喜。
    工业发展,必然绕不开和土地士绅之间斗争,原本周铁衣是想要扶持商家,但现在看来,加上一个杂家也未尝不可,还能够再留下一步妙棋。
    “工人阶级啊……”
    他轻声感叹道,能够与民同乐,在民间变戏法的杂家天然就是最适合的领导者,在这个没有娱乐的时代,能够舍得下身段变戏法可太重要了。
    每天辛苦工作之后,有个工友能给你变戏法,顺便传授道理……
    这才是杂家最大的作用,比报纸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自己今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教杂家。
    “不是君出于民,而是权出于民啊!所以才有道统之争!”
    杂家想不通这点,永远无法完成真正的质变。
    第274章 天生大夏皇帝,万寿无疆,陛下,此乃祥瑞,当修奇观啊!
    六月十六日。
    几日无雨,天气越发闷热,连玉京山上都感觉到了久违的夏意。
    大夏圣上除了批阅奏折,如今在修道之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内务府那里已经一两个月没有翻后宫嫔妃的牌子了。
    随着修道入境,大夏圣上在宫中穿道袍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仿佛是在向整个天下表明他的心意。
    不过修行越深,实力越低,他越发有种时局紧迫,时不我待之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虽然知道这是必然的过程,但是每日修行之后,慢慢消散的力量仍然让大夏圣上的心境出现起伏,以至于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想要加速这‘损’的过程,最好直接跳过这个过程,达到那‘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地。
    大夏圣上面无表情,绷着脸,穿着玄色金绣道袍,越过御花园,如往常一样来到御书房内,这次倒是有不同的惊喜。
    “贺喜陛下,天降祥瑞。”
    当大夏圣上跨过这道象征着权力的门槛时,天后带头恭贺,周围的宫人们也一脸喜庆。
    “贺喜圣上,天降祥瑞。”
    大夏圣上紧绷的脸稍作缓和,“能够让皇后说出的祥瑞必然难得,告诉朕,是何祥瑞天降?”
    大夏圣上知道天后的性格,一般弄臣装模作样弄出的‘祥瑞’,即使是上三品的奇物,天后也必然不屑一顾,甚至主动提醒自己小人弄权,暗合上意。
    但今日天后主动称之为祥瑞,必然有讲究。
    天后依旧跪迎,上奉厚厚一叠青签纸。
    大夏圣上接过,看向第一张青签纸。
    开头题目写着。
    《圣上修三年道德感应苍天天降祥瑞词》。
    落笔是周铁衣。
    大夏圣上脸上的笑容止不住扩散,这周家子写出的东西,至少不会让人糟心。
    他继续看了下去。
    “洛水玄龟初献瑞,得轮船,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紫霄天尊,一元为始。扶摇白虎两呈祥,造火车,雌鸣六,雄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大夏皇帝,万寿无疆。水火相济见造化,文武并用理乾坤。上通于天修道德,天感于圣降祥瑞。”
    “好!”
    大夏圣上忍不住赞了一句,心中这些天修道来不能与外人言说的焦虑感稍减,他扬了扬手中的青签纸,笑着对天后说道,“这小家伙的青词写得不错,但还不足以朕的皇后为他请赏吧。”
    天后在心里叹息一声,“陛下请继续看。”
    当她看完今天的青词之后,就明白今天整个朝堂都不得不为周铁衣请赏,不赏不足以彰显祥瑞,不足以安天下。
    大夏圣上继续看。
    翻开第二篇青签纸,上面竟然画着两幅简图,一副是一艘轮船的模样,一副是一艘奇怪的车子模样。
    两幅图画下面,还画着机关构造图。
    如此专业的东西让他表情微微凝重,自顾自地走到御座前,坐了下来,认真看了起来。
    联系上面的青词,他大概明白这可能就是‘轮船’,‘火车’两个祥瑞。
    于是一边看,大夏圣上一边开口向伴读太监苏洗笔问道,“朕的总旗办的商会,好像就叫做火车商会吧?”
    苏洗笔对于周铁衣一切信息都记在脑子里,甚至周铁衣自己忘了周岁抓阄抓的东西,苏洗笔也替他重新查了出来,并且记录在心。
    “是。”
    大夏圣上继续看,虽然具体的机关术他不太明白,但是周铁衣在之后写的东西他算是看明白了。
    这轮船行于水上,不用考虑逆流,能够让天下财货运送效率提高至少三倍,这火车行于路上,能够贯通大夏四十九州,让百姓也能够负担得起一日千里的费用。
    而且这是普通人能够使用的机关术!
    普通人能够御使的机关术!
    大夏圣上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现在他已经完全弄明白为什么这是祥瑞了!
    有此机关术,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无碍,即使远隔万里,也不过数日之旅程,相比于现在动则数月,乃至半年的旅程……
    其中的经济,军事,政治价值完全无法估量!
    相比之下,就算是墨家的飞鹏,公输家的蛛楼,也黯然失色,不过尔尔!
    “好,好,好!”
    大夏圣上连用了三个‘好’字来代表他此时的心情。
    而后开怀大笑起来,甚至不顾体面,直接对苏洗笔,天后说道,“果然是水火相济,水火相济啊!此乃大吉之象,不厚赏不足以彰显此祥瑞!”
    夫妻一体,所谓同床异梦终究是少数,反倒是日夜相对,人会不自觉地向最亲近之人模仿,所以才有夫妻相,父子相,母子相之说。
    天后心中所想,大夏圣上想得也差不多。
    他已经忍不住继续看完所有青签纸了。
    剩下一摞青签纸,大部分都是百官们的附和,讲述了昨天他们和周铁衣一起初次乘坐了试运行的轮船,确定其所言非虚,才敢进献给圣上。
    三司也少有地共同批注道,“此乃天降祥瑞,为大夏苍生之福。”
    大夏圣上笑容稍微收敛,不过仍然带着笑意,“现在知道文武并用了,不过是附别人尾翼之辈罢了。”
    苏洗笔立马附和道,“还是圣上慧眼识珠,于花街柳巷之中将周督查这颗明珠捡起,此乃我大夏真正的祥瑞啊。”
    苏洗笔不得不为周铁衣说话,周铁衣做到了这一步,连和他不对付的儒家,百官们也唱起赞歌,他这个内臣只能够将赞歌唱得更响亮!
    不然不足以彰显自己和陛下一条心!
    大夏圣上听得舒心,不过到这里青签纸还有,大夏圣上继续看了起来。
    接下来的青签纸内容自己看过。
    《奏请修建紫霄道宫议》。
    前几天周铁衣也上书过这篇奏折,虽然自己对周家子如此知晓感恩心中舒泰,但是三司却极力反对,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
    对比了一下自己修道这件事,毕竟是修行本身更为重要。
    所以尽管心中不快,但大夏圣上还是暂时按下了这件事不提,等自己修道功成之日,这紫霄道宫要修多少有多少。
    而今日周铁衣不仅再次提出了‘紫霄道宫’,而且不再将紫霄道宫作为一件皇家奢侈造物。
    而是结合火车,轮船,说明了紫霄道宫具体的用途。
    紫霄道宫将立于天上,在九霄之上的更高处,以空间之法固定,并且分为多殿,可为八十一之数,也可为三十六之数,环绕整个大夏,随着日月星辰运作,同时作为火车,轮船这两种机关造物的信号传输核心,到时候紫霄道宫下达的任意一道信息,都可以调度整个大夏随意一列火车,随意一条轮船。
    看到这里,大夏圣上怦然心动起来。
    最关键是周铁衣下一句话。
    “圣上为天下修道,如今天降祥瑞,不取反咎,纵然千难万险,臣愿以身家性命立下军令状,此紫霄大殿,乃至天下火车,轮船调度系统完成之时,天下货运效率乃是如今十倍,量我大夏物力人力,若无车马消耗,必然能够一举击破渊蒙,乃至将火车深入北上,以安万里疆域,天下万民,无弗远近,皆沐浴圣恩,成就日月凌空之举,届时神道再无一寸栖息之地,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圣人降世,不足以完成此功!”
    “非圣人降世,不足以完成此功!”
    大夏圣上在心中轻声颂道。
    他的眼前同样浮现出一幅幅关于未来的画面,相比于其他人,作为最接近圣人的存在,他对于未来自然也看得到更多。
    他能够看到那一座座立于九霄之上的道宫,与星辰日月并行。
    能够感受到那横贯于万里疆域不断喷吐出白烟的火车。
    能够看到千帆竞流,百舸争鸣。
    这是真正的盛世!
    是自己的圣人之兆!
    大夏圣上对自己修道最后一丝疑虑打消了。
    天降祥瑞,不取反咎!
    而后他看向了三司的批注,这一次三司没有歌功颂德,反而在这篇文章上痛陈利害,还附带了户部,工部官员的审核意见,说明这究竟要花费多少。
    兵家和法家还说得委婉一点,但儒家!
    “哼!”
    大夏圣上冷笑一声。
    这有的人终究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圣人降世的机遇已经彰显,自己不取,有的是人要取。
    自己此时不争,有的是人要等自己身死后争。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
    这天下皆是朕的,为了朕的圣人机缘,就算花费再大又如何?
    只要朕修道成功,击破渊蒙,扫清神孽,将一统三圣五帝未全之功!
    这才是真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朕的总旗说的没错!
    大夏圣上继续看青签纸,最后一张附带了周家,公输盛愿意将火车,轮船道统交于大夏,与诸子百家一起优化这道统,愿立誓,请大夏圣上见证,这之后又附带了墨家墨渠等人的签名和合同,说明这件事已经开始认真办了。
    御座之上,大夏圣上将青签纸认真放好,忽然他看到旁边百官们的奏折,冷笑一声,玄色金丝的衣袖一拂,将这堆无用的奏折扫到一边。
    有这珠玉在前,今天再看其他狗屁奏折,都只会让自己觉得碍眼,不如不看。
    自己看了二十几年的奏折,自然知道好坏。
    这叠青签纸乃当之无愧谋国之言,其余诸子百家,皆如猪狗愚钝罢了!
    “治世之能臣!”
    “取笔墨来!”
    大夏圣上开口吩咐。
    苏洗笔赶忙磨好墨。
    大夏圣上笔意凝聚,挥墨写道。
    盛世侯。
    苏洗笔目光一凝,天后在心中轻叹。
    大夏只有一位异姓王,那就是当初举国依附太祖,奠定天下的赵国姬姓。
    异姓王之下,诸侯之中,当属为大夏立下不世之功的冠军侯萧远山封号最重。
    而这盛世二字,还在冠军之上。
    写下这三个字之后,大夏圣上心中墨意消减,神色舒畅,这一次他就不用再犹豫赏不赏下去了。
    就像天后说的。
    此功不大赏不足以彰显祥瑞。
    就算是以儒家为首的诸子百家,也不过是在阻挠周铁衣兴建紫霄道宫这座奇观,而非是阻拦圣上对周铁衣的赏赐。
    因为现在周铁衣也不是当初需要靠人才能递青词进宫的无名小卒了。
    儒家敢阻拦不赏,到时候周铁衣将敢这件事写在《天京报》上,留下证据,让天下人评理,足以钉死儒家七寸。
    等墨迹干了之后,大夏圣上将这纸递给苏洗笔,“去拟旨,封周铁衣盛世侯,食邑建安,封其母周鱼龙一品诰命,封公输盛忠平侯,食邑东丘,对了,告诉周铁衣,若他真的能够修成紫霄道宫,真的能够平定渊蒙之乱,朕功成之日,许他封土称王,世袭罔替之权!让他好好做事,朕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臣!”
    “是。”
    苏洗笔领旨,准备出去。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近西,大夏圣上刚刚足足看了周铁衣上奏的青词整整一个下午。
    但日头降落,空气却越发闷燥。
    大夏圣上写完盛世侯,心中笔意舒展之后,也有些乏了,这燥热的空气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于是问苏洗笔,“天京多久没有下雨了?”
    苏洗笔赶忙低头回复道,“天京已经半月没有下雨了。”
    大夏圣上想了想,“今年比往年燥热,象部那里怎么说?”
    苏洗笔神色凝重,“象部说此乃旱年征兆,只不过因为大运降世,所以他们无法得出更准确的卜辞。”
    “废话。”
    大夏圣上对于象部的回答很不满。
    不过他也知道,因为自己修道,因为圣上降世之机彰显,还因为神孽从中作梗,现在涉及江山社稷的变化,绝对不是几个象部官员能够监察出来的。
    不过自己养着他们,也不是让他们白吃饭的,总要做些事情。
    “让他们密查旱情源头,这就算是天象变化,但那些神孽绝对不会放过这次的机会!”
    “是。”
    苏洗笔再次领旨。
    而后大夏圣上抬手,又放下,面无表情,继续说道,“水火相济,这天京确实热了一段时日了,传朕口谕至千麟潭,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行雨一山四城,共得水三尺三寸零三十六点,一连三日。”
    苏洗笔这次微微一顿,再次领旨。
    “是。”
    领了旨意,苏洗笔先到千麟潭处,这里紧邻风雨湖,每年从风雨湖中钓起来的龙鱼,不一定都杀了取精血,不少资质好的龙鱼,都养在千麟潭处,而今已有三百年矣。
    时间确实能够改变很多东西,能够让沧海变成桑田,也能够让鱼龙化为蛟龙。
    大夏圣上一言一行,都影响天象变化。
    但所有人都知道,大夏圣上只是在天京如日月凌空,天京之外的天象变化,大夏自然另有手段干预,那就是千麟潭中饲养的蛟龙。
    来到一处深不见底的潭水前,苏洗笔拱手向天,“圣谕,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行雨一山四城,共得水三尺三寸零三十六点,接连三日,尔等行雨,莫要误了时辰!”
    苏洗笔话音落下,黑色沉寂的潭水深处,一双金色的眸子映照了上来,而后上下晃动,示意自己知晓。
    离开了千麟潭,苏洗笔向着周府而去。
    这封侯和一般的官职可不同,仪式极为庄严肃穆,需要敲定良辰吉日,还要有百官参与,陛下册封。
    但现在陛下估计无法亲自到场册封,但也需要有天后代为主持,所以提前要去周府,和周铁衣商量好细节,甚至还要演练一些古代的礼仪,以免出错,闹出笑话来。
    周府之中,今天周铁衣没有去临水轩听曲,早上奏折递上去,他就知道会有封赏落下来。
    不赏不足以称之为祥瑞。
    不过相比于奖赏,周铁衣更在意的是大夏圣上同不同意自己的奏疏,这才是更加紧要之事,相比之下,就算封侯封王,也不过尔尔。
    陛下,如此祥瑞,当大修天下奇观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