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不知爱
柳三汴和程九思混在商队里慢慢出了北漠, 慕容彻劫完粮草回来,只能对着程九思的尸首无语凝噎。 几位大人抹着眼泪说, 程相坚守阵地, 乃至为国捐躯,堪为诸臣表率!! 慕容彻看也没看那具尸首, 直接问夫人去哪儿了, 结果他发现…… 柳三汴也跑了,一个字没给他留。 至此, 慕容彻完全确定,这两只利用舆论压力, 搞了一出功成身退。 程九思忠君爱国, 为了立个招牌, 慕容彻不得不把那具尸首供在上等棺木里,班师回京之时,还得用仪仗队浩浩荡荡地给程九思送行。 慕容彻明面上给程九思官复原职、追封国公、极尽哀荣, 暗地里明了这两只的如意算盘,恨得牙都快咬碎了。 慕容彻最气的, 是柳三汴怎么也不给她自己找具尸首,难道她以为他这么蠢,会相信她为程九思殉情? 柳三汴是这样想的: 弄两具尸首太过刻意, 也会破坏程九思和东乡侯夫人的名声,倒不如营造一种她心碎离去的假象,也许慕容彻还能信。 就算慕容彻识破,程九思为国捐躯也是板上钉钉, 他这个典型必须树立起来,才能吸引更多臣子加入忠臣行列嘛。 程九思最终官复原职,英名千古长流,他保住性命,永远不必胆战心惊。 程九思不得不佩服柳三汴,不是佩服她这点心计,而是佩服她对一个帝王的了解。 慕容彻太好面子,在程九思成了爱国志士之后,根本不可能再把他找回来,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程九思深感柳三汴的优秀,勉强给她一个贤内助的褒奖,因她保住了程相的赫赫战功,不至于被慕容彻兔死狗烹。 程九思不无感慨地想,她为我算计了慕容彻,也算不负我了。 程九思当然可以活着官复原职,跟慕容彻回京把谢枢灭了,不过那时候想要诈死,可就比登天还难。 关键是,程九思压根儿不想给慕容彻卖命了,他就任性这最后一回,怎么地。 程九思不听话,慕容彻很生气—— 他遭遇了笼络臣子首次滑铁卢的同时,把柳三汴这个货也弄丢了。 虽然……他早有预感。 柳三汴这个货,向来清新脱俗,同时足够聪明。 她抑制住不该有的欲|望,做了一位进退得当的臣子。 她不愿嫁给慕容彻,做他妃子中的一个,只做他唯一的三汴。 她是慕容彻的救命恩人,青梅竹马,患难之交,红尘知己,从密探变成侯夫人,开书院收门生,桃李满天下。 慕容彻痛苦地想,她真的太狠了。 她仗着我不忍,不仅从我身边夺走了程九思,还从我身边夺走了柳三汴。 或许,柳三汴从未属于过我,可她凭什么属于程九思呢? 慕容彻越想越生气,气着气着就一病不起。 军医诊治说是疟疾,军中药物疗效稍差,最好请太医院送药过来,方保陛下龙体万无一失。 慕容彻即刻命人拟旨,着皇后速至漠北送药。 程九思说谢枢勾结皇后,意图弑君,慕容彻将信将疑,他借着送药之机,看皇后作何反应,就能证明一二。 若皇后问心无愧,则必速来,当然也有可能送点毒|药啥的。 若皇后心怀鬼胎,则必推脱,为了改朝换代必有后招弑君。 慕容彻当然不是真的生病,他刚刚劫得粮草,大挫柯尔丹军士气,怎么可能不高兴,就算少了点什么,也应该高兴。 从此以后没有柳三汴了,也没有爱柳三汴的慕容彻了。 慕容彻没了这份牵绊,可以自由做帝王了。 柳三汴最聪明的地方,是她懂得他在一切身份之前,首先是个帝王。 这个道理不是谁都明白。 譬如,言贵妃。 慕容彻看见言贵妃时,正在帐中阅卷,闻声立即起身,双目炯炯有神,毫无半分病态。 言贵妃急急行来,未及表达对他病情的关切,及见到他无恙的惊喜,就被陛下用书卷掼了一巴掌。 言贵妃急忙跪下,慕容彻难抑怒火,微弯了腰,指着她恨声骂道: “皇后呢?!怎么是你!” 你是不是与皇后勾结,一起要弑君?! 言贵妃捂着半边脸,早已梨花带雨,凄凄切切地说明了,皇后娘娘病重,特命她代为送药,她出于对陛下的挂念,才答应前来。 慕容彻慢慢直起腰,望着她不断摇头,眼神变得无比复杂,既感受到了她的心意,又痛恨她的愚蠢。 一旦皇后抗旨不来,不管是不是病重,他就能治罪,可被言贵妃一搅和,要治罪就难了。 慕容彻顿感心力交瘁,扭头微微叹息,让言贵妃先起来,言贵妃缓缓起身,走近一步,刚想说些什么,就见他闭上眼睛,沉声道: “出去。” 言贵妃只得忍泣,胡乱拭了一把泪,依言出帐。 慕容彻抬头望天许久,慢慢扶上额头,突然觉得他看不清这人心了。 柳三汴抛下他走了,却替他做完了最后一件事。 言贵妃自说自话来了,出于对他的爱,却搅乱了他的布局。 有些命题,终其一生都无法解答。 譬如,帝王之爱。 作者有话要说: 言贵妃人不错,对陛下很真心,就是不会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