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田园小厨娘 > 第224章 砸招牌

第224章 砸招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胭脂把棉靴给罗妈妈,让她拿屋里去放着。    崔氏往书房那边看了眼,“那位章大夫……还没走?”    “还没走呢!”胭脂摇头。    崔氏抚着小腹,不好意思道,“我这一胎除了早上起来有点恶心,怀的没有反应。我能不能请章大夫给我看看?”    把个平安脉,章大夫还不会吝啬,给崔氏把了脉,又让吴大郎把了脉,教他脉学。告诉崔氏她身体没事儿,注意调养好好休息就行。    崔氏放了心,坐了会回家。这是县里的名医,医术那肯定是没话说的,那怀着的娃儿就没事儿。    回家路上遇到谢氏,崔氏笑着跟她打招呼,“子胭还没回来吗?”    谢氏叹口气,“说也说了,她外婆也骂她了,她就是不回来。”    看她还没意识到事情严重,崔氏笑笑没有多说。吴子胭不懂事儿,不懂规矩,说话刻薄就算了。顶撞了长辈跑到外婆家不回来,她马上就十四了,要说亲了的,讲究德行的人家,再看重吴家也不会求娶的。吴媒婆连提都没有提一句给吴子胭说媒的事儿。    邱氏却打听了主意,让吴子胭嫁到郭家去冲喜,自己一个人过来三房,跟崔氏商量,问询她的意思。    崔氏目光闪烁了下,“娘!这事儿……怕是不太好?吴子胭那么抵触,别好事儿变坏事儿,到时候反而不落好!”    邱氏也是犹豫这个,不过为了长远打算,还是吴子胭嫁过去的好儿多。等她嫁了过去,也就没啥说的了。以后生了娃儿,就算之前不情愿,也是过日子了。她还不是一样?!    看她有意,崔氏却觉得这事儿怕是成不了的。吴大郎就去了郭家一趟,虽然请了个县里的大夫,但看诊的诊费和药钱是冯仁当了冤大头。胭脂和大郎根本就没打算认祖归宗,郭家要是逼着他们,肯定讨不到好去!    她心里突然有些恶念,眸光幽转了下,笑着道,“这事儿的确像娘说的,吴子胭虽然现在抵触,但想必她也不是真的不懂事儿,能体谅家里的。等和郭家结了亲,成了亲家,这关系就拴牢了!”    邱氏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不管认还是不认,把关系拴牢了好!    崔氏出主意,让邱氏别去说这事儿,让谢氏去说,“嫂毕竟已经外嫁,大郎不敢怎么说她。嫂子性子和软,由她说反而更好办。嫂子对大郎他们也不像之前了,关系我看着可有点疏远呢!趁着这个机会,先让他们把关系和缓了。大郎惦记着,她对他以前种种的好,老宅这边就没的说了!”    邱氏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点点头,回了家。    送她走,崔柳氏转身,冷冷勾起嘴角。大房根本不想把闺女送去郭家冲喜,婆婆想把两家关系拴牢,却看不清,最能把关系拴牢的大房,早就把大郎和胭脂推的越来越远了。吴子胭那张刻薄的嘴,不知道像了谁,还真是没少坏事儿。    到时候大嫂不情愿又不得不过去说冲喜的事儿,只会让胭脂和大郎觉得她看不上郭家,不想把闺女送去郭家。但非得把吴子胭嫁到郭家去,不管大郎对郭家是啥态度,到时候都会多想想。大房想紧紧拉住他们,一辈子占便宜。要是大郎对郭家怨恨,根本不想多管郭家的事儿,那大房把吴子胭嫁到郭家去,又给他们增加一家子负担,大房可彻底,和胭脂大郎关系冷掉了!    要是跟老宅不来往了,他们也损失不到哪去。他们三房已经分家出来了,她多维持一下关系,天长日久见人心。他们有了发财挣钱的机会,他们三房咋说也是三叔三婶,也要比村里的那些人优先!    邱氏决定要嫁吴子胭去郭家,谢氏心里有话,叹口气也没有说出来。邱氏叮嘱了一通,让俩人去清园说这个事儿,“宜早不宜迟!早说早好!”别等到郭树根病好了,这个冲喜就没有用了。    “要不娘去说?”谢氏看着邱氏道。    “让你们去,也是让你们卖卖好儿!”邱氏皱眉。    谢氏脸上闪过羞愧出门,到清园来。    胭脂很是讶异,“让子胭去郭家冲喜!?”    谢氏嘴不会说,心里又心疼闺女,点着头,“你奶奶的意思。”看了看忙又道,“也是我的意思。”    胭脂默了下,郭树根虽然病重,却根本不需要冲喜。章大夫又过去扎针,都说了好好调养,肯定没事儿。吴子胭之前那么激动的抵触,吴家还要送她去郭家冲喜……    吴大郎神色淡淡的,“婶娘奶奶都同意,我只是大哥,参与不了意见。”    谢氏看着他道,“那…那郭四郎不是说要娶亲冲喜,你…”    吴大郎垂了眼。上一世,也是吴家主动提出来,要送吴子胭去冲喜。    “大郎?”谢氏叫他。    “哦!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儿你们有意,直接你们两家谈就是了。我一不是父母,二不是媒婆,这事儿我不参与。”吴大郎应声,直接道。    谢氏有些愣了愣。    谢氏又劝说了两句,“这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儿。再说郭家也不辱没了胭儿,她嫁过去也是过的好日子,不会缺吃少穿啥的!”    吴大郎沉吟,“既然婶娘委托我,那我就从中间说说话!”    看吴大郎应下来,谢氏松了口气,又觉得难受的慌。    吴大郎看着俩人,道,“不过我只传个话儿,至于这门亲事成不成,怎么成,你们两家自己商量。”    “你…你是胭儿她大哥,这事儿由你做主就行了。”谢氏把事情托给他。    “他们都有各自的爹娘,成不成也是双方的意愿。我只是做兄长的,总不好越过父母替他们做主。我传个话儿,若他们有意,会上门提亲的。”吴大郎道。    谢氏觉得这样不好,本来就是冲喜,出了听差那事儿。婆婆又提出来主动示好……这样送上门…    “要没什么事儿,我先去忙了。”吴大郎说着起身。    谢氏欲言又止,“大郎……”    吴大郎疑惑挑眉。    谢氏看他身上穿着长袄,灰色棉绸直裰,墨发高梳,戴了一支祥云黄杨木簪子,清俊的脸庞上神色淡淡的,两眼直看到清幽的黑,让她突然觉得距离好远,满腹的话就有些问不出来,迟疑着摇头。    吴大郎也没有多问,让万广再带章大夫去给郭树根扎针的时候,传个话儿。    吴贵芝正在郭家探望郭树根,郭二郎几个都在请求她去劝吴大郎和胭脂认祖归宗。当初吴大郎被送去吴家,就是吴贵芝牵线,才促成的这事儿。要是她去劝说,也可以说说吴家,不让吴家出来阻拦吴大郎认祖归宗。吴大郎和胭脂对她家也很是不错,还给菊香说媒,也会听吴贵芝的话。    “认祖归宗这是大郎的事儿,怕是谁也不能让他干啥干啥的,他是大人,不是小娃儿了。有家有户有媳妇儿。我可以去劝他,但是他认祖归宗又咋样?不认回来又咋样?”吴贵芝答应劝话,却也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他是我们郭家的儿子,自然应该认祖归宗啊!”郭树根红着眼道。    “认祖归宗了之后呢?”吴贵芝抿着嘴问。    郭树根垂着眼,“我就只有这一个心愿,就只希望三郎能认祖归宗。他是郭家的子孙!”    “舅母!”马氏出声,“三弟就算认祖归宗,对舅母家也没啥影响。我们也都是你的外甥,求着你帮忙了,舅母为啥就不能帮帮忙?”    吴贵芝看着她,“我已经说了会去劝他们,但我不保证就能劝的他们答应回来了。”    “现在爹病的这么重,他就这一个心愿……”马氏扯了下嘴。    外面万广赶着马车,带章大夫过来。    吴贵芝起身,看万广领着章大夫进来,招呼了一声。    “姑太太。”万广问好。    吴贵芝看着就问章大夫郭树根的病情,“…这病都拖了那么久,还能不能治好了?”    “能治好啊!他这不是重病,吃这两天药,情况已经好了不少,治不好才是砸我的招牌!”章大夫坐下,给郭树根把脉。    “能治好就好!”吴贵芝点点头。    一家人都没有说话。    章大夫把完脉,又给郭树根施了针,“我临走再过来扎一针,药吃完也就能恢复个七七八八了。别总在炕上躺着,也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屋里也透透气。对病情有好处。”    “既然姐夫的病能好,大夫都保证了,那就好好吃药,养着。大姐你们也不用再担心了!”吴贵芝起身,准备走。    万广把吴大郎要传的话儿说了,“……我们少爷让奴才过来告诉一声,若是有意两家结亲,自可去吴家提亲。”    李青儿几个都惊讶的不行。吴家的闺女嫁过来冲喜!?    吴贵芝惊愕不已,“姐夫这边没有大碍,吃了药就能治好了,哪里还用得着冲喜!?”    “大太太和大老爷到家里说的,让少爷做主,少爷一不是父母爹娘,二不是媒婆,只能帮着传个话儿,至于结亲这事儿,两家自行商量就是。”万广笑道。    这事儿是大嫂的主意!?吴贵芝拧起眉毛,大嫂向来没主意,他们跟大郎说这话,肯定是娘决定的。郭家这边……哪里用得着冲喜!冲喜嫁过来的闺女,可不比整个八经三媒六聘的。她心下着急,跟万广道,“你们这是还回清园吗?我和你们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