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在新年祭祖过后,李爹就迫不及待的带着李雁回和李灵芝回了丹嘉城。 李爹原本就是为了李灵芝拜师一事特意回去的, 现在, 郑大家都已经回去了,过了年, 亲戚们就开始走动拜年, 李家天天都热闹至极,李爹就再也呆不住了,收拾东西就带着他们回来了。 两人休息了一天之后, 三人上街各自给老师买了合心意的节礼, 第三天,李灵芝就迫不及待的去了郑大师家。 她的时间很紧, 每一分钟李灵芝都不想浪费。 李雁回也按照郑大家的吩咐和李灵芝一同来郑大师家。 上次郑大师匆匆离开清水县, 李雁回心里一直惦记, 此次见郑大师并无异常,心里才放下心。 看样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不过, 李雁回敏感的发现,郑大师似乎有哪里似变了。 变得温柔些?! 嗯…… 这种感觉李雁回也说不太清。 就是觉得郑大师似乎不那么清冷了…… 就像人找到了寄托一样,有些鲜活生机的感觉,而不像是以前就像个玉人儿一般, 清冷平淡,无欲无求。 总的来说,李雁回喜欢这样的变化。 李灵芝见到郑大师, 郑大师让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行拜师礼。李灵芝能在过年后再次出现在郑府, 就代表着李家人已经同意, 可以拜师了。 郑大嫂替她拿来蒲团和茶。 李灵芝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跪请郑大师喝茶。 “师父,喝茶!” 李灵芝嗓音清脆,微带激动。 李雁回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拜师呢。 郑大家也没有推辞,双手接过李灵芝的茶喝了一口,给了李灵芝一套上好的剪纸工具,件件精致小巧,造价不菲,吩咐她一定要用心学习后,就让李灵芝起来了…… 李雁回看得失望,怎么就这么简单啊?! 她听她爹说,她爹小时候行拜师礼的时候,要向孔子牌位三叩首,拜完了孔子再拜老师。然后李爷爷要奉上束修,并准备好朱笔诗书,请老师给李爹点破童蒙,开启智慧。老师用朱笔在诗书上点读“子曰:学而时习之……”,老师读一句,李爹读一句,读完了此句,意味着孩童有了读书的智慧,家长拜谢先生,称为“破蒙”。 怎么小姑的拜师这么简单啊?!她还以为能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拜师场面呢。 没意思…… 李雁回瘪了瘪嘴。 郑大嫂捂着嘴看着李雁回失望的小脸,一脸期待好戏的样子。 李雁回发现郑大嫂笑得有异,眨巴着眼睛,正感到奇怪时,就听见郑大家叫她:“李雁回……” “你……” “跪下!” 啥?! 李雁回的猫眼立刻瞪圆了,第一反应是,她做错啥事了!?随后才反应过来,应该不是她做错事。 可是,小姑拜师要跪,她又不拜师,为什么也要跪?!这里头有她什么事啊?!完全没准备的,好吗?! “我教了你这么久,早已有师徒之份,你还跪不得了?!” 郑大家嗔道。 李雁回眼睛急眨。 这是……也要收她做徒弟?! 按理说郑大家教了她这么久,已有半师之谊,这一跪是当得的……可是……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郑大家这是要正式收她为徒的意思?! 虽然,还没有想清楚郑大家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李雁回已经接过郑大嫂的茶盏,跪在蒲图上恭恭敬敬给郑大家磕头奉茶了。 这是李雁回对郑大家认真给她启蒙的真心感激。 郑大家抿嘴微笑,接过茶盏喝了一口道,又道:“你明天和灵芝一起搬过来,在这两年就一直住我这儿了……” 李雁回这才明白郑大家是真的要收她做徒弟,才会让她和小姑一个待遇。 只是…… “我住这儿……就没人给我爹和隔壁的谢越彦做饭了……” 她来丹嘉城就是为了照顾她爹的啊,她走了,谁给他们做饭?! “我会派人过去照顾他们衣食寝居……” 郑大家丝毫不在意的说。 呃…… 总感觉有哪里不对的样子?! 李雁回心中的小人摸了摸下巴。 总觉得郑大家从丹嘉城回来之后,就变得怪怪的。 但是,李雁回能感觉得到,郑大家对她们姑侄俩没有恶意,也是真心的想要教导她们。 既然郑大家都这么说了,那李雁回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自然是……答应她啊…… “师父!” 李雁回甜滋滋脆生生的叫了一声。 太好了! 有了师父就是不一样…… 包吃包住还包教学! 这样的师父再给她来一打儿,她都不嫌多! “你们住的地方,我都已经让人给你们收拾好了……明天,带着你们常用的物品过来就好……衣服都给你们备了好几身儿了……” 郑大嫂在一旁笑呵呵的说道。 这下夫人这里终于可以热闹起来了…… 日子啊…… 越过越好…… 李雁回猫儿般的眼珠转了转,这衣衫都给她们备好了,显然是早就让人动手做了的。 也就是说,郑大家从清水县回来之后,就已经决定收她们为徒的了。 李灵芝见郑大家顺便也收了李雁回,也没有不高兴。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郑大家早在一边教导她的时候,就一边在教雁回读书写字了。 就像郑大家说的“早有师徒之份”,只是还差个名头罢了……,雁回留下,也就是和以前一样,只是变成了和她一样,吃住都在师父家。 师父教她剪纸,教雁回读书。 虽然,她不喜欢读书写字,但是,师父上课时,她一边干活一边旁听,也不错。 挺好玩的。 有些书师父讲的时候,她就半懂不懂,头痛得很。 可是,雁回再重复一遍师父讲的内容,她就很容易听懂了…… 她觉得听雁回讲东西,比师父讲东西好玩。 不过,这话儿,她也就是心里想想,嘴上可不敢说出来。 雁回也留下,和她还有个伴儿…… 这么一想,李灵芝心底一丝丝嫉妒,也就消散了。 算了…… 雁回就是人人喜欢,她若是事事和雁回比,她非得怄死不可!她还是长辈呢……不过,雁回也有一样怎么也比不过她的,就是她的剪纸比她好,师父可是把她的传承传给了自己的,还是她最重要。 这么一想,李灵芝彻底高兴起来。 郑大家让郑大嫂带着她们去看房间,李灵芝笑眯眯的拉着李雁回的手就一同去了。 两人看了房间后,久久回不过神。 师父怕是拿她们两个当女儿养了!? 至少,李雁回和李灵芝就没有见过这么好、这么漂亮的房间,回四石巷的时候,人都是飘着的。 李爹望着跟随过来的一家人,除了放李雁回走,还能说什么?! 人家师父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难道他还要拦着女儿不去学习吗?! 郑大嫂话说的明白,这一家四口是照顾李爹和隔壁的书生谢越彦的衣食起居的。那两个半大的小子呢,李爹和隔壁书生一人一个书童,帮他们跑腿买东西,这对夫妻呢,女的做饭洗衣、男的挑水劈柴。 不是送的,只是借用。 用他们一家两年时间,换回李雁回。 还批评李爹不心疼女儿。 雁回小小年纪不去读书识字,却做做家务照顾你们两个大人,李爹不心疼,师父心疼…… 直说得李爹连连苦笑,就差连夜打包将李雁回送到郑大家那里去了。 让雁回和他一起来丹嘉城只是权宜之计。 当初是为了避开李灵芝闹着要拜师的事儿……他又哪里真的舍得让李雁回干这些家务?!若是芸娘没死,雁回就也是有娘疼的孩子,又何苦这样早熟得让人心疼?! 现在,肯有师父疼雁回,李爹高兴都来不及。 他再怎么疼雁回,也是个男人家,粗心粗肺,总有照顾不周的时候…… 至于,是不是占了郑大家的便宜?! 李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迂腐死读书的书生,今日郑大家对雁回的这份情,他铭记在心里。待日后,他有能力了,总会将这份情还回去的…… 只是…… 越彦那边…… 这段时间,他也看出来了,越彦那孩子挑嘴得很。 也就是雁回做的饭菜,他能多吃几口。 现在,未来两年内,他都没有口福再吃到雁回的菜喽…… 越彦怕是还有几天才能回四石巷…… 啧啧…… 他这个当爹的都没得吃了,他又上哪里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