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嫡女的快意人生 > 第41章 拿人

第41章 拿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为了能够插稳蜡烛,烛台的顶端尖锐而锋利,而脖子却是个脆弱的地方,插入喉咙,一击必死。    兰嬷嬷手持烛台,尖端对着韩老夫人用力扎下,却在烛台快要触到韩老夫人的脖子时,听到韩老夫人说了一句,“阿兰,快睡。”    “哐当”一声,兰嬷嬷猛然大惊,烛台掉到了地上。    “老夫人,您怎么了?”为韩老夫人守夜的丫头被惊醒,鞋都未来得及穿,匆匆忙忙跑了进来,一看屋子中间站着的人,有些疑惑,“兰嬷嬷?”    “阿兰,这么晚了你作甚呢?”韩老夫人也被吵醒,打着呵欠道:“快去睡,要不明儿又该这里痛那里痛的。”    说完想起了什么,又道:“你这一缺觉就头痛的毛病,恐怕是你三十年前那一场大病留下的病根儿。”    兰嬷嬷垂下松弛的眼皮,遮住眼中动容与隐痛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干瘦的嘴皮抖了两下,终于如往常道:“奴婢进来看看公主可盖好了被子。”    “得了,我如今六十,也知道爱惜自己这一把老骨头了,天再热我也会盖一层夏被的。”韩老夫人闻言失笑,“你这半夜起来的习惯可有四十几年了,也该改一改了。”    “是。”兰嬷嬷恭身应是,捡起地上的烛台,将蜡烛插回原处。    到底年老了精神不济,主仆说了两句就各自歇息了。    韩家到成都府不过七八年,因为京中韩家的府邸、韩老夫人的公主府都还在,所以并当初未将家当全部搬来,如今收拾起来倒省去了许多麻烦。    韩怀远只管交接好衙门的事务,韩老夫人和兰嬷嬷理清内务和两个庄子的账目,韩清澜则因钟明达接手陈氏的店铺两月便将利润翻番,决定带钟氏兄妹回京,那两个店铺的掌柜另外选用了刘妈妈推荐的人。    当日接了圣旨之后,韩家先点了一批下人回京收拾,如今过完八月中秋,韩府各项事务都收拾停当,主子们便也出发了。    从蜀地往北上,初时木樨幽香,草木皆绿,不久之后满目皆是萧萧落叶,再往后视野里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一路上道路越来越平坦,马车行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十月中旬时,已经到达了前朝旧都江越城,此去京城便只余下三百里路。    江越城被废都虽然已经有数十年,但是前朝几百年的底蕴还在,而且这座城陆路贯通东西,水路连接南北,是以此地之繁华也就只比京城差一些。    韩家一行人到达江越时已是傍晚,因为驿站是朝廷出钱,备着过往公干人员用的,实则条件十分粗放,所以韩家寻了城中最好的云来客栈。粗使下人和婆子住在普通房间,得脸的嬷嬷掌事则随主子们住在一个单独的院子里。    韩老夫人毕竟年纪大了,一路上被马车颠簸得骨头都快散架,兰嬷嬷一边吩咐小丫头给她捏腿捶肩,一边道:“这客栈生意好,咱们来的时候就住了些人,奴婢去问过了,有些也是有身份的人家,所以就只让掌柜在咱们进来之后不要再留客。”    “嗯。”韩老夫人疲惫的点头,问道:“咱们院子两旁都是谁?”    这家客栈的前堂所在的小楼是住普通顾客的,贵客们的住处则是和前堂隔着一个花园,修了几个墙挨墙的小院。    “左边是一位四品的京官儿,如今携带家眷外放任职。”兰嬷嬷喝了口茶润喉,道:“右边是海宁侯家徐家的姑娘,这一趟是从江南外祖家回京。”    兰嬷嬷说了几句,见韩老夫人已经睡着,便轻手轻脚回了自个儿的房间。她却不是一个人独住,韩家小厨房的管事王妈妈已经铺好了地铺,她面上不大好意思,“兰姐姐,劳您将就着再和我住两个晚上,过两天就到京城了。”    赶路不比平时,今日房间不够,便是身份超然如兰嬷嬷,也得和人同住,她朝王妈妈摆手:“赶紧睡,明日还得早起为公主准备早膳。”    王妈妈闻言,也不再多话,盖好被子,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兰嬷嬷却睡不着,一想到就要回到京城,回到那座临江侯府,她就觉得有什么在得她的脖子,让她难以喘气。    她睡不着,就一直睁着眼睛盯着地上的王妈妈。    这妇人入韩府多年,一向对韩老夫人的饮食亲力亲为,便是如今赶路也未曾耽搁过。    韩清澜住在韩老夫人的隔壁,她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下来早已经困意绵绵,洗漱完刚一躺床上就进入了梦乡。    正睡得香甜时,不知是谁将她拉了起来,“小姐,快起来!”    韩清澜迷迷蒙蒙地坐起来,完全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碧月咬牙掐了她一把:“客栈失火了,您赶紧穿衣裳!”    她对“失火”二字格外敏感,顿时清醒过来,果见外头一片红彤彤的火光,到处都是奔走呼号的声音,于是赶紧下床,三两下穿好衣裳去寻祖母和弟弟。    韩老夫人老年人觉浅,最先到院子里站着,然后是韩清澜、韩清音、韩清茹三姐妹,等了片刻,韩怀远抱着韩文宣也收拾好了。    从火光来看,起火的地方在几个挨着的小院子后头,韩老夫人到底经过的事多,并不慌张,“不知道火势怎么样了,咱们先去客栈的前堂,等他们灭了火再回来。”    韩家众人出了院门,见左边院子里住的那一家人已先走一步,眼看就要穿过花园踏入前堂那栋小楼,右边海宁侯徐家姑娘住的小院门口却大门紧闭,门口站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苦口婆心地劝道:“小姐,您就听奴才一句,暂且出来避一阵。”    韩清澜经过时,正听到里头一个任性的声音:“我不去,我就不去,就让火烧死我算了!”    那份儿刁蛮任性的劲头,连韩清澜想起从前的自己,都要自愧不如。    不是相熟的人家,自然不好管别人的家事,反正下人们又不会真的让主子被烧死,韩家人相互摇摇头,也往前堂走去。    刚走没几步,那户走入前堂的人家却又退回了花园,丈夫抱着大娃儿,妻子抱着小娃儿,两个孩子方才还好好的,这会儿却忽然大哭不止。    紧接着,从前堂进来一队侍卫,领头的年轻人有些男生女相,眉目之间意气风发,“刘大人勿要惊慌,我平西侯府有个下人盗了家中传家的宝贝逃了,我今夜是为着抓逃奴而来,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多多见谅。”    韩清茹是头一回进京,不由有些害怕,紧了紧头上的兜帽,握着着韩清音的手小声问:“这是谁,好吓人。”    韩清音也不知,只得摇摇头。    韩清澜却想起来了,这是平西侯家的世子许崇山,秦湛正儿八经的表哥。    许崇山虽然面上带着笑,说起话来客客气气的,但早在一进这园子时,身后的侍卫就已经分往各处去搜寻查找。    那刘大人是个久混官场的,平西侯世子这样的身份,能这样说话便已经是给了脸,赶紧哄着孩子,赔许崇山赔笑:“世子言重了,若有需要下官的地方,还请尽管开口。”    韩清澜一听就觉得许崇山的话有问题,许崇山的姑姑是秦湛的母妃,入宫过年荣宠不衰,皇后尚且动她不得,陛下三个皇子中有两个是许家的外甥,而许家本身是战场上得来的爵位,传到如今早已是累世的财富和贵气。    再是传家宝,也不值当堂堂世子亲自追寻几百里。    “平西侯家好大的威风。”许家的侍卫搜完刘大人的院子,要去开韩家的院门,韩老夫人拐棍往地上一拄,冷哼道:“便连我这大长公主,连韩家这侯府门第也不放在眼里。”    许崇山作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走到韩老夫人面前直挺挺地跪下:“许崇山给大长公主请安,小臣万万没想到您老人家歇在此处,惊扰了您,实在是罪该万死。”    这就更有问题了,客栈掌柜绝不敢担惊扰贵客的责任,许崇山带人进来时,掌柜必然告知过后院众人的身份,到底是要找什么,许崇山竟不惜得罪韩家,得罪大长公主?    “先去搜别处。”许崇山一挥手,许家侍卫们暂时避开韩家的院子,却也只是暂时。    正此时,前堂处竟然又进来一队人马,领头的男子一身玄青衣裳,领口和下摆处均用金线绣着繁复纹样,他面上神色睥睨冷傲,许崇山一见到他,脸上笑得殷勤,话却阴阳怪气:“王爷,大半夜的,您兴致不错啊。”    盛元帝的长子去世多年,成年的唯有二皇子秦让和三皇子秦湛,这下连韩怀远都认出来人,惊呼道:“敬郡王!”然后反应过来,带着韩家的公子和姑娘们给秦让行礼。    “给姑祖母和表叔问安,表弟表妹们不必多礼。”秦让对着韩家众人倒算是有礼,和气地解释:“我手中有个要紧的犯人潜逃到了此处,所以这大半夜的我亲自带来人追,叨扰姑祖母了,还望您不要侄孙的气。”    秦让在刑部当差,这话也说的通,而且他到底是皇子,将来前途不可说,姿态既然已经放得如此低,韩老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况且,今夜处处透着不同寻常,到底自家虽身份尊贵,却并无实权。    和许崇山带来的侍卫一样,秦让的手下人一进院子就往各处去搜查,且两边的人像是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麻利,很快连韩家的院子都进去看了一遍,两边的人马都停在了徐家小姐的院门口。    那徐家的管家是个见过世面的,否则徐家也不会派他去迎小姐回京,见许崇山和秦让连韩家的院子都搜了,想着自家小姐出来和韩家几位姑娘站在一处,总比被进去的人冲撞了好,“小姐,你先开开门,敬郡王捉拿要犯,要进院子搜查!”    “哐”的一声,不知什么东西砸到了门上,里头又想起那个任性的声音:“我就是不出去,我不要回京,我要去外祖家!”    徐家管家额头不停冒出冷汗,再要敲门,秦让却阻了他,从下属手中拿过一把匕首,将匕首从门缝伸进去托起门栓,一点一点地移动,最后彻底松开了门栓。    秦让神情冷漠,推开了院门。    “啪!”    随着一声脆响,众人闻声望去,里头的徐家姑娘竟是一巴掌甩在了秦让的脸上。    那姑娘站在半掩的门口,也呆住了。    她的身子被秦让挡住了大半,韩清澜只能看到她一点侧脸,脸颊饱满圆润,虽稚气未脱,却生得十分精致。    像极了曹静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