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珠峰生死(8)
齐安接完电话回来, 脸色不太好看。 而整个二号营地里,弥漫着一种躁动的气氛。 大家的卫星电话此起彼伏,每一位领队的面色都有些发苦。 夜间的山风卷起地上的冰粒, 把帐篷吹得猎猎作响。 韩屿几人等着齐安回来, 一见到他比起平日更为冷峻的脸色,马上就意识到, 只怕事情有变。 “齐哥, 怎么了?”韩屿还是率先问出了这个问题,方姐和小山同时投过来有点担忧的目光。 “山下传来的消息, ”齐安沉着脸,“明天风力可能会加大。” 这样瞬息万变的天气变化, 一下子把众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师父,那我们, 明天还上去吗?”小山一开口就直指关键——攀登计划会因此发生变故吗? 韩屿不禁心头一紧。 这次攀登, 对于韩屿来说, 可谓是颇多曲折。 出发之前, 临时换掉了领队。 一路抵达大本营,开始适应性训练,又遇腹泻。 好不容易向齐哥求情,让他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现在又遇上这种大风。 他异常忐忑地等待着齐安的决断。 在这样屏息凝神的等待之中,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韩屿觉得齐安深深地看了自己一眼。 此刻,他正以渴盼的眼神,等待着齐安的最后决断。 齐安刚才情不自禁地望了韩屿一眼——只这一眼, 他就看出来了,韩屿这是还想上去。 方姐为此准备良久,身体素质自是过关的。 齐安和小山常年在雪山上待着,这点风对他们来说,其实不在话下。 在这个四人团队里,若从体能和经验上来说,最有可能出问题的,恐怕就只有韩屿了。 但是,他真的很想上去。 登上这座近在咫尺的雪峰,他就能解开那个最后的谜团——那里,到底有什么在等待着他? 犹豫良久,齐安的薄唇中还是吐出了对于韩屿来说无异劫后余生的话语:“明天计划不变,早上先看看天气情况,决定何时出发,c3休息一阵,晚上在c4露营。” 小山有些不解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师父,但是这次,他聪明地没有说话。 齐安对韩屿的特殊照顾,方姐可能感触不深,但是小山却感受得尤为清晰。 小山出生在珠穆朗玛峰下。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夏尔巴人,自从登山者第一次在夏尔巴的带领和帮助下,成功挑战世界之巅开始,就开启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上班之路—— 他们的工作是为登山者们运送物资、铺设路绳、并陪同登山。 对于夏尔巴来说,大山是他们最为亲近的存在,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 如果没有遇到来自中国的齐,小山的人生与自己的祖辈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行走在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上班之路,为了家人的生计,随时承担可能丧命的风险。 齐安发现了小山,并认为他或许能够成为攀登领域的下一个天才人物。 这位生长于此地的懵懂少年,莫名地拥有了一个名声不小的“师父”。 齐安将自己的攀登经验倾囊相授,还时常带着小山去往世界各地登山、让他参与自己的商业攀登团队。 小山第一次看到了山以外更大的世界——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攀登而已。 齐安冷静、严谨、克制、自律,一直是小山最为崇拜的对象。 而现在,面临韩屿的种种请求,齐安的这种冷酷和理智,似乎具有逐渐崩塌的倾向。 小山想起了齐安说过的年少心事,又想起他望向韩屿的玉佩时尤为复杂的眼神,以及近期种种的异常反应。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某个不可能的答案。 小山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 第二日的风的确很大。 狂风呼啸一夜,把帐篷的帐杆都吹到有些弯曲,但是在太阳出来之后,到了九点多钟,这风力开始有所减弱了。 其他队伍开始讨论还该不该继续往上,领队们皱紧了眉头。 但是最终,仍然有一大半队伍选择了前进。 毕竟,大家都为此次攀登准备良久,终于才等到这个冲顶时刻——路都走了一半了,客户们大多不愿意就此放弃。 万一,到了c4之后,明天风力减弱呢? 怀着这样的期待,人们继续往上攀爬。 洁白的积雪。 远处的巨峰。 在这座长长的山脉之间,渺小的人们如蚁群般迁徙。 几个小时之后抵达c3,短暂休息后,大家开始更换连体服。 齐安见韩屿一个人在那笨手笨脚地套羽绒服,沉默地过来为他拉上了拉链,并顺手调整了一下对方的背带和搭扣。 两个人靠得很近。 齐安的表情相当专注,调整背带的时候,那伸出手虚虚环绕的姿态,近乎将韩屿拥入怀中。 齐安咬了咬下唇,试图将自己的动作保持在克制有礼的范围之内。 其实登山者之间互相扶助,发生这些肢体接触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样的小心避忌,反倒凸显出几分奇怪的刻意。 小山在另一边检查方姐的装备。 这个角落现在无人关注。 身体没有哪一处地方真正接触到了一起。 却仿佛比用尽全力的拥抱还来得令人心神颤抖。 齐安修长的手指在橙色连体衣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 韩屿不敢直视他的眼神,稍不自在地偏了偏头。 难道是因为海拔已经升高到7290米的缘故。 韩屿只觉得自己的呼吸有些困难。 心跳加快。供氧减少。 高原反应怎么来得这样的迟。 大脑像是摄入氧气过少,有些晕晕乎乎。 他用力地甩了甩头,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 换来了齐安疑惑的一瞥。 ———— 抵达c4时,时间已经不早。 现在是5月13号。 明天下午或将出发冲顶。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激动。 事实上,在7900米的c4营地,韩屿辗转反侧原因,并非即将到来的登顶。 漫天的星光似乎触手可及。 深夜仍然亮起的帐篷,说明齐安他还没睡。 一个月来的朝夕相处。 靠近这个男人时的不规律心跳。 这暗示着什么情绪,韩屿心中仿佛有点明白。 想到小山曾经提起过的,齐安“喜欢的女孩儿”。韩屿的心中略有点堵。 尝试着摒弃一切杂念——现在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好好休息才对! 时间渐渐推移到5月14号下午5点。 风速慢慢减小。 踏上登上8000米地带之后,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 这座圣山终于开始对登山者们展露温柔,金色阳光倾洒,几乎不再起风。 然而越往上攀爬,身体的负荷越大。 韩屿终于体会到了“死亡地带”的威力——大脑运转十分缓慢,近乎机械地往前走。 他甚至说不出话来——这海拔太高了,缺氧的大脑无法支持更复杂的思考,思维仿佛也被零下五十度的气温给冻住,仅剩本能在支撑着自己前行。 冲顶的最后一段路有些难度,登顶之路仅有40厘米宽,可两侧都是万丈悬崖,疲惫到极点的人们一旦不慎滑落,就会落得尸骨无存的结果。 齐安已经带着方姐先行冲顶,让小山陪着下撤之后,他迅速折返回来寻找韩屿。 在继续前进的路上,他们已经遇到了一个个的登山者们登顶返回。 疲惫的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8600米,风开始越来越大,齐安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了。 最后这两百米,真如不能逾越的天堑。 时间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 “喂,齐?你们在哪!!”大本营打来的卫星电话十分焦急。 “我们在8790米,出现了什么情况?”齐安心头有不详的预感。 “气象机构监测到了云层的变化,风在变大,之后的天气不知如何,快撤!”那边的人语速非常快,“齐,你这次登顶怎么这么慢,大部分人都已经撤下来了。” “好的,我知道了,”齐安冷静地询问着方姐他们的情况,“我的徒弟,小山,他们在哪?” “他们现在正与来自中国的宋在一起,”那边迅速地翻动着记录,“大约在8300处。” “谢谢!”齐安一颗心稍微放下了一点儿,“我们会尽快撤离。” “听我说,我们不能再往上走了。”齐安一把抓住了韩屿的手臂。 韩屿直愣愣地回头看他。 “天气正在渐渐变坏,你或许可以登顶,但不一定有体力下撤了,”齐安的语气急促,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我不能让你再这样冒险下去。” 距离没有推进多远,但是山上开始下雪了。 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在这个高度,一旦发生了暴风雪,那可真是一场噩梦! 可是,离顶峰只剩下最后的60米了! 仅剩60米。 韩屿心中清楚,对于自己来说,向上走才是安全的路。 一旦成功登顶,就能完成这个任务,自己也就安全了——按照神秘声音的说法,他将跳转到下一个世界。 否则一年之期到后,未能完成任务的他,面临的不知会是怎样的结局。 韩屿的眼里透露出些许的不甘——顶峰近在咫尺,此刻却如隔天堑。 齐安见韩屿迟迟不语,脑子里迅速地衡量着利弊得失。 他们离峰顶的确并不遥远。 但是8790处的希拉里台阶,是珠峰南坡攀爬之路上的著名存在。 这块近乎垂直的巨石,为接下来的攀登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还需要一个小时。才能真正抵达8848的至高之处。 “如果你真的想去的话,”齐安经过考虑的语速显得相当缓慢,“我可以陪你上去,让我们的夏尔巴协作先撤。” 作者有话要说: 齐·强行镇定·大神:四舍五入,这就是一个拥抱! 韩·慌里慌张·小羽毛:到c3才感觉呼吸困难……难道我的高原反应来得这么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