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原配攻略地狱模式 > 第139章 储备粮的幸福生活(七)

第139章 储备粮的幸福生活(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70年代是末世吗?虽然物质条件差点儿, 但也分和什么时期去比较, 不跟21世纪比较的话,70年代的物质条件在历史上都算是极好的。    毕竟没有战争没有灾害没有土匪作乱更没有苛捐杂税,百姓修养生息,至于说是政治斗争。    别看后世网上伤痕文学啊, 各种追忆啊各种多,9成以上的网民祖上也就是吃瓜群众,想要被斗你也没那资格。    所以说真的到了要将一个女儿嫁给一个真正的傻子,毁了一生来“救”全家的地步吗?    没有, 远远达不到。夏家的条件在村里面都算是中上等的。    一切皆是因为欲壑难填啊。    夏小雨和夏小红从知青点回来的那天是腊月28, 隔天就是了腊月30, 嗯, 过年了。    过年这种时候,大家都要聚在前院, 女人们从早忙到晚, 男人们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 磕瓜子。    夏小雨在爷爷奶奶那里没找到大姐夏小芳,大声问正在削土豆的大娘,“大娘!小芳姐呢?”    “她有点儿着凉!在炕上躺着呢!你去把她召唤过来。”    “好!”夏小雨瞅了一眼夏小红,径自往大大爷那屋去了。    夏家前院的格局是这样的, 一共四间大瓦房, 其中三间是属于爷爷奶奶和大大爷、大娘的,两家共用一个厨房,住东西屋。    老叔家在最西边单独开一个门, 一进门就是厨房,厨房后面是个小房间,里面是客厅、卧室各种功能揉杂在一起的屋子。    以上这些格局啊,安排啊,都是为了以后分家做准备的。    老人跟着长子一家生活,未来老人去世了,他们的房产直接给老大一家使用。    老叔家则是只需要拿木板简单砌一个“板障子”,把自家隔出来就行了就行了。    夏小雨家和二大爷除了在室外修板障子,在室内也可以砌一堵墙,各走各门,也可以不砌,全看两家相处的如何,以现在两家的态势,估计是非砌不可。    其实这也反应了出来,爷爷奶奶和大大爷一家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夏小芳嫁给刘家三傻,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同样的,夏家别房也是好处多多,夏家跟公社书记家做亲家,村长都要让夏家三分,什么好处都不敢落下夏家。    这在农村,可以说是跨越阶层找到大靠山了。    至于夏小芳会有多悲剧?    在他们看来傻子不就是傻吗?爱打人吗?谁家的媳妇不挨打啊!不光挨打还吃不上饭呢!还受尽欺负呢,还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呢——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真的可以给自己找无数的借口。    夏小雨想要阻止这桩婚事,可以说是一屁股就坐到了夏家的对立面上。    因此她行事必须隐蔽,用的手法必须温和,不能结亲也不能结仇是不是?    综上,夏小雨去大大爷家,只需要推开一扇门,可推开这扇门之后的事,就得由她自己审时度势各种权衡了。    夏小芳正躺在炕上瞅着房间的一角发呆呢,气压空前的低——    以农村的习惯,过年聚餐,都没有什么**观念,大大爷家按常理应该是里外都是人,大家该吃吃该玩玩,可就因为夏小芳的低气压,以及这些人心底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么一丝丝良心不安,这屋里一个人都没有,仿佛与世隔绝。    “小芳姐。”夏小雨脱鞋上炕推了推小芳,“大娘让我叫你吃饭呢。”    “我不饿。”夏小芳摇了摇头,眨了眨眼睛掉下一滴泪来。    “小芳姐你是不是不乐意嫁到刘家去啊?”    “呵呵。”夏小芳冷笑了,“我冬月的时候见过那傻子,那傻子连衣裳都不会脱,吃饭要人喂,拉屎撒尿不管旁边有没有人都直接扒裤子就……稍微不顺他的心意就打人骂人,打不着人就自己撞墙。”    这不是4、5岁大小的熊孩子吗?可怕的是这个熊孩子拥有成年人的身体。嫁了这么个人,得了一时的利益,以后呢?    身为公社书记的公公有退休的那天有死的那天,到时候小芳姐守着这么个傻子,要怎么生活?    小学老师,在这个年代赚得真不多,再说了,傻到那种程度,是要全天侯的伺候照顾而且时常会受伤,小芳姐能有心思教学吗?    夏家依靠着这样的“亲家”又能得几年的好处?    真正得好处的只有上军校的长麟,问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应该是79年开始的,正赶上夏长麟毕业,到时候是福还是祸?    能在战场立功连升N级的那是天选之子,非主角的普通农民的儿子还是自求多福。    这是一个巨坑啊!赔了女儿又折兵的巨坑以及冬月的时候就见过?别人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见过?    “大大爷和大娘就那么狠心?”    “为了我大哥的前程,他们有什么舍不得的?”夏小芳愤恨地说道。    “那你甘心吗?”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是啊,不甘心又能怎么样?70年代又不像后世,逼急了身份证一揣小包一背跳上长途大客车,天大地大到哪里打工都能赚上一口饭吃。    这个时代小包一背你连县城都走不出去,没介绍信,没粮票,没户口,没粮食关系,各种禁锢将人牢牢的钉在原处。    “你知道刘家是什么情况吗?”她了解的情况还是太少了。    “他家?他家大儿子在粮库当主任,大儿媳妇在公社供销社上班,二儿子当兵转业留在县里了,二儿媳妇是个医生,三儿子就是这个傻三,四儿子是工农兵学员,女儿不是医生就是也在粮库上班,都嫁得好。”    刘书记是个不吝惜使用自己权力安排子女且有一定能量的人啊,这在70年代属于“少见”的了,很多“老干部”,子女一个都不安排,高风亮节一辈子——夏小雨就知道好几个这样的实例,很多在70,80年代很“显赫”的家族就这样泯然众人了,至于后来的家族们,呵呵哒,有了前车之鉴,谁还会那么傻呢。    而像刘书记那样的人,家族反而越发展越好。    这种人是不能得罪的,以夏家的体量得罪了人家在人家手下走不了一个回合。    也是夏小雨这种段数的人不能使心计的,别看她在别的游戏里大杀四方多么厉害,她占据主角优势,出身优势,而在这个副本里她无所依仗。    “刘书记的媳妇呢?”    “家庭妇女一个,整天在家里面伺候那个傻子,连刘书记在外面扯三拽两的都不知道。”    夏小雨从里面听出了关键信息,扯三拽两,在这个时代可是重罪啊。    问题是谁来举报?举报给谁?    不如利用一下——    “小芳姐,你别躺着了,出去吃饭,你不吃饭除了饿着自己,对别人屁用没有。”    夏小芳摇摇头,“我不吃。”    夏小雨下了炕穿鞋离开,一推开门,却看见了夏长麟,夏小雨瞧着夏长麟天真的笑,“大哥,你快劝劝大姐,她不吃饭也不起炕。”    “你去玩。”夏长麟拍了拍夏小雨的后背。    夏小雨心道用自己妹妹一生的幸福替自己铺路,我不信你能真的心安理得。    夏家的规矩是这样的,大年初二这一天大房和二房回娘家,大年初三,三房和四房回娘家,保证有人在家伺候同样回来看老人的两位姑奶奶。    一大早夏建国和刘春花就开始收拾回娘家时要带的东西,三个孩子也都穿上了新衣裳,喜气洋洋的出门去姥姥家串门。    临出门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坐在前院石礅子上的夏老太。    “妈,您怎么在这儿坐着呢啊?我正寻思上您的屋告诉您一声儿呢,今个儿不是回娘家的日子吗?”    “嗯。”夏老太眼睛盯着夏建国和刘春花手里的东西,“都带点儿啥回去了啊?”    “没带啥,就带了半扇排骨,一只小鸡儿,还有点干蘑菇,一斤白酒。”刘春花自然知道老太太的心意,把自己和夏建国带的东西全敞开了让夏老太看,夏老太的脸拉得老长,到底没阻止他们,毕竟已经分伙了,她手中的权柄不如以往,夏建国又是往家里交钱最多的。    “你比你大姐强多了,她年年回来看我都是拎着一瘦不拉叽的老母鸡,炖不熟熬不烂的,干费火。”夏老太说的大姐是她的长女,刘春花的大姑姐夏萍。    “呵呵,大姐家条件不是不好么?”    “她就是傻,不知道帮衬娘家,不像别人家的姑娘,年年过年都往家划拉东西。”夏老太意有所指地说道,“行了,你们快走。”她摆了摆手。    夏建国和刘春花推着车子出了院子,夏建国绕了个圈儿,到了自家的后院,从雪地里又刨出了不少东西,全装到麻袋里了。    夏小雨瞧着这情形,多少有点替夏老太心塞,儿子偏心媳妇娘家,跟老太太打游击战呢。    刘春花是隔着一条小河沟的瓦房店屯的,父亲是个木匠,大哥继承了老人的手艺,也是个木匠,二哥是个泥瓦匠,刘春花和夏建国就是二哥介绍认识的。    此为题外话,夏小雨他们到了瓦房店屯,刚进屯子就遇上了大舅家的哥哥叫来旺的,来旺看见了他们就拼命往回跑,“我大姑回来了!大姑回来了!”    刘春花一共有姐妹三个,都嫁到了附近,因为夏家的规矩,她们也都是初二回娘家,初三刘家的儿媳妇回娘家。    刘家条件比夏家好点儿,两个儿子一人盖了一间瓦房,老人跟着大儿子住。    刘春花回娘家自然是受到了极热烈的欢迎,夏小红他们三个孩子也被众星捧月似的迎进家门。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另外二姨和老姨也都全家一起回来了。    这种情形夏小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保持微笑,叫人,适当的做点小零活,她还没有到被逼婚的年纪,这个时代也不追求什么好成绩考大学,对夏小雨来讲是简单模式。    夏小红懒洋洋的躲在一边猫着磕瓜子,她不放过任何摄取热量的机会,嘴基本上不闲着,侥是这样,还一点都没发胖。    中国人聚会主题自然是吃,至于玩那是为了等吃饭闲着打发时间的。    小孩子吃饭快,吃完了夏小雨就猫在一边听八卦。    刘家八卦的重点也是夏小芳的亲事,“我说你们老爷子老太太也够狠心的了,把亲孙女往火炕里推。”刘家大嫂说道。    “老大媳妇你可别胡说了,他们俩个屯老庄上哪儿认识公社书记去啊,保媒的是姑娘他姥爷。”刘老太说道。“大姑爷你可别往心里去啊。”    “我知道咋回事儿,这事儿我大哥做得不地道。哪能把亲闺女往火坑里推呢。”    “还不是眼馋刘家的势力。”刘二姨说道,“就怕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咋回事儿啊?二丫,你说说。”刘老太推了推刘二姨。    “刘全有媳妇就是个家庭妇女,刘老三身边儿离不开人,她这些年一把屎一把尿的,还整天挨打,造得都没人样儿了,刘全有是谁啊,能看上她么?在外面早有相好的了。”    “谁?谁啊!”    “你们不知道?”刘二姨四下瞅瞅压低了声音,“就是我们村王老美王大美人儿呗。”    “不能!王老美不是有男人吗?”刘三姨显然也是知道王老美的。    “王老美的男人那也叫男人!刘书记每次来找王老美,他就往外躲,前几天不是下冒烟泡吗?刘书记又来了,王老美的男人在外面躲了一宿,差点儿没冻死。”刘二姨幸灾乐祸地说道,“王老美可有手段了,刘书记外面的那些花花草草全让她干灭了,刘书记的心思全在她身上,还能顾得上傻儿子?”    “好歹是亲儿子,不能不管。”    “我听说的是傻儿子结了婚,他就把家里的黄脸婆踢傻儿子家里去,省得碍眼。”刘二姨说道,“也就是刘书记家的老三傻得太厉害了,不然王老美能把这好事儿让出来?她个人可也有个闺女呢。我听人说那闺女也让刘书记给那啥了,母女俩个一块儿伺候……”    这八卦够劲爆了,夏小雨也忽然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文案已经上传成功,求收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