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胭脂
“公子,公子,翠儿姑娘过来了。” 楚瑾瑜着一身月白色长衫开了门。 店小二正是那叫马哥的人。 翠儿是个美人,而且还是害羞的美人,像个大家闺秀。 “姑娘,请进。” 翠儿点了点头,裙摆被门挂了一下,她扭头去整理。 “多谢姑娘慷慨相助,在下感激不尽。”楚瑾瑜抱拳站在翠儿面前,“不知姑娘当日所花银两,今日特地请姑娘过来,一是想当面谢过姑娘,二为归还姑娘银两。” “公子信中内容,小女子已了然。区区小事,公子不必介怀。况且,公子出征是为我大宋,为黎民百姓,我为女儿之身,断不能上阵杀敌,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也是尽我本分。” 翠儿这一番大义,打动了楚瑾瑜:“姑娘是巾帼不让须眉,小生惭愧,惭愧。论胸怀不如姑娘,我该罚,该罚。” 翠儿正色道:“是该罚。” 楚瑾瑜面露难色:“请姑娘示意。” 翠儿那着手帕捂着嘴,噗嗤一声笑了:“那就罚你陪我逛街去。” 楚瑾瑜一笑:“姑娘,请。” 这么个标致的人物,潇洒倜傥,玉树临风,一笑能倾城,翠儿都楞了一下,直到门口传来动静才缓过来,胭脂越发的红了。 “林姑娘,你家婢女在楼下等着。” “是,我这就来,谢谢小二哥。” 这翠儿不光美貌,还有家教。 这一路上边逛边买,楚瑾瑜替她买了胭脂水粉、布匹、发簪、金步摇,每选的一样,都很合翠儿的心意。 “公子眼光真是好,家里娘子有福。”翠儿看着这一堆东西边感叹,边让佣人搬了过去。 “在下尚无婚配,又何曾有过娘子。”楚瑾瑜替她撑起一把油纸伞。 “公子还未娶亲?” “未曾。” “可是心上人还不到年纪?” “只可惜我那意中人还不知我心意。”楚瑾瑜喟叹了一声,满腹惆怅。 “公子人中龙凤,要我说哪家的姑娘都会愿意的。”翠儿善解人意。 “那不知林家姑娘可愿意?” 楚瑾瑜停下脚,撑着油纸伞,站在翠儿对面,看着她,眼睛热烈而又真诚。 “小姐。”丫鬟推了推翠儿,翠儿一慌,想要后退半步。 “姑娘可是不愿?”楚瑾瑜上前一步,伸手挽住差点跌倒的翠儿,用力一拉,人已经在他怀里,声音就在她耳边,脸发烫。 “不,不是。” “那姑娘可是应了?”楚瑾瑜笑声低沉,听得出来是满心喜悦。 “我要回家问过爹爹。”翠儿拉着裙摆跑了。 楚瑾瑜忍不住大笑起来。 待所有人都散去了,楚瑾瑜才收住了笑容,转了个身,变成了对面街上的王五。 这是郊外的一栋房子,楚瑾瑜挑了货担,跟了过去。 “属下见过大人。” “看见美男迈不开腿了?也不瞧瞧你当时那样,口水怕是要把自个淹死了?”说话的是一个女人,声音娇媚。 “耶律媚儿,你休得血口喷人。” “啧啧啧,大人,您瞧瞧,什么叫恼羞成怒?”媚儿火上浇油。 “跪下。” “大人。”翠儿委委屈屈。 “耶律龙台,是不是我不提醒你,你还真以为你是林翠儿了?你就是长得十分像,也终究不是她。她父母怀疑了吗?”这人说话,透露着冰渣。 “大人,龙台不敢。龙台从未忘记使命,今日我已经从那小子身上打听到,他们遂城主帅已空。” “此事当真?” “我亲耳听他说言。” “那为何徐州庆没有送出消息?” “当日他们回京,只有杨延昭带了部分士兵走了明路,其他人走的暗路,可能徐大人不知。” “此事要当真,你头功一件。去,继续稳住那傻小子。” 楚瑾瑜悄然而去。 “此话当真?”杨延昭一时震惊,想不到契丹人不但到了皇城根下,还把手伸进了朝廷,这人决不止一个。 “当真。属下绝无虚言。” “杨豫,速速准备,我们立刻启程,我去进宫面圣。子怀,你在宫门外等我。” “爱卿,何事如此匆忙啊?”圣上端坐在御书房。 “臣想早一日返回遂城,今日特来请辞。”杨延昭跪在桌前。 “爱卿快快请起。路途遥远,爱卿保重。刘福,拿了朕那件福寿绵长大氅来,朕要赏赐给杨卿。” “谢主隆恩。” 出了宫门,楚瑾瑜赶着马车久候多时。 这会的楚瑾瑜短打粗布,戴一顶防风帽,看不出来原先的样子。 马车停在了尚书工部侍郎的府邸。 这路程比往日要快了不止一倍。 “大人,手下有要事相告。” “杨大人请说。” “大人,这是手下一小将,楚子怀,子怀,这是我朝尚书工部侍郎大人。” “见过寇大人。” 这寇大人身高五尺,黑发红面,五官方正,着一身朱红官服,外束罗料大带。 “二位请坐,请将事情原委细细说与我听。”寇大人吩咐人上了茶,这事事关紧要,不必要的客套也省去了。 楚瑾瑜将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寇准也惊着了。 杨延昭等人坐了楚瑾瑜安排的马车马匹快快回了遂城。 寇准带着师爷等人一同同楚瑾瑜排查宫中可疑人员。 关于楚瑾瑜的可疑身份,寇准与杨延昭分析过,此人可疑,查不出来历,行事可怕高明,但目前尚可用,不能重用。 于是,楚瑾瑜被留在寇准身旁。作为一个刺客外加充当耳目。 遂城再次传来捷报,一月后,假翠儿死。 次年三月,鱼羊王饭店突遇火灾,无一人生还。 同年十月,宫中红人徐州庆中毒暴毙,挖出萝卜带出坑,连带一众人受牵连。 至此契丹内奸被大清除。 1004年秋,辽萧大后萧绰、圣宗耶律隆绪率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的澶州。 军情告急。 朝堂之上,众大人分成三派。 参知政事王钦若:“臣见金陵旧都,龙盘虎踞,帝王之宅,亦天险之地。臣以为定都不外乎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金陵集三者。” 枢密副使陈尧叟借机提出,迁都蜀川。 圣上犹豫不决,不知迁都何处。 寇准出列:“此时议迁都,其罪当诛。陛下英明神武,指导有方,满朝文武大人齐心齐力。若陛下御驾亲征,一能鼓我军士气,二来消磨辽军士气,乱之计划。辽军此行甚远,若能拖到他们弹尽粮绝,再一举歼灭,岂不能让我大宋固若金汤,万年永存?此时弃我太庙太社,千里迢迢迁都金陵、蜀地,一旦迁都消息传到边疆,我军军心动摇,辽军趁虚而入,天下还谈何安稳?请陛下三思。” 宰相毕士安上前:“臣附议,望陛下三思。” 殿前的大臣依次跪下:“望陛下三思。” 圣上豪情壮志,御驾亲征。 寇准借机传皇上口谕:“只许进尺,不可退寸,违令者,格杀勿论。” 将一切动摇军心之念头,扼杀。 十月,辽军一路南下,直扑澶州城下,于汴京一河之隔。 “高培,你带三百精兵渡河。目的在于袭击,不可正面交战。” “子怀,你带领三千人马,布置空城计,联合当地百姓,利用地形,诱捕围剿敌军。这块令牌你拿着,所有人马,均由你直接调令,不需通过他人,你可能做到?” “手下领命,寇大人放心。” 连夜,先锋以上人员全部参加商议,其他士兵走访百姓,联合百姓。 从这以后,辽军节节败退。 十月底,楚瑾瑜一举射杀辽军将领耶律连,张环射杀辽军先锋萧挞览,再加上战争时间长,毫无进展,粮草又断,辽军军心涣散。 十一月,辽军萧太后萧绰和辽帝耶律隆绪派来使者议和。 “众爱卿意下如何啊?” 寇准上前:“臣以为,穷寇必追。契丹如同恶狗,一旦休养生息过来,又会反扑。我们不能给他们喘息机会。” 宁边军都部署杨之:“臣附议。我们要收回失地,巩固疆土,让契丹臣服我大宋。” 王钦若据理力争:“寇大人,此事能有转机,全仰仗陛下亲征。您拥兵自重,当以陛下和社稷为重,岂能一而再再而三让陛下为之受险,百姓为之受苦?天下战事,百姓皆苦。我们不能好大喜功,亦不能贪图个人声誉啊。” 毕士安却认为:“契丹已退,我宋兵力也需休养生息,不宜再战。” 此言一出,寇准错愕,这与昨晚商议的不一致。 主和派趁机进言,圣上大手一挥:“既然众爱卿以为议和为好,你们以为派谁出去甚好?” 十二月宋朝派出使臣曹利用。曹利用,无名小卒。 辽军提出要宋朝归还后周世宗北伐夺得的“关南之地”。 宋朝只要辽国退兵可以每年给辽一些银、绢等物品。 “寇大人。”一出宫门,曹利用便看见寇准立于宫门外,伞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雪,鞋子衣摆已经湿透。 “陛下怎么说?” “陛下吩咐,每年百万物品也可接受。”曹利用无可奈何。 寇准收了伞恭恭敬敬给曹利用鞠了一个躬:“曹大人此次前往,身负重命。虽陛下已出此言,万望曹大人为大宋为黎民着想,不可答应。银两布匹不得过30万,你可能做到?” 曹利用长长一鞠躬:“下官定当全力以赴。请寇大人照拂我京城的家眷。” 寇准拍了拍他肩膀:“京城有我,你安心就是。” 曹利用再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