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你温柔,我歹毒 > 第44章

第4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柳姨坚持随青筝进都的坚决程度,不亚于当时阻止青筝进都时的态度。    青筝没多想,只觉得是一向疼爱自己的柳姨,担心自己进都不适应而已。珵儿得知要进都的消息,满眼都是对傅先生描述都城繁华的向往,一大早便出门,同四下邻里的小伙伴告别。    青筝在书房里收拾书卷。临行前,要收拾的东西还有很多。纵横之策的书卷要带,阵法奇门的画册也要带,收集的各门派秘闻也要整理出来带上。    南既明一阵风地进来,大爷似地翘起二两腿,扬起袖子给自个扇风,嘴里抱怨道:“我说大小姐,能麻烦你个事儿么?能让你家杨叔别老盯着我成不?防贼一样防着我靠近这个院落。小爷我感觉相当不好!”    “是么?你得反省自己,哪儿鬼鬼祟祟了,惹来杨叔的猜疑?”青筝随口应声,手中整理书卷的动作不停。    南既明只敢在心里腹诽:我不就只惦记着这院落里的娇人儿嘛,嘴上却硬气:“小爷我坦荡磊落,是杨前辈太过于谨慎了。”    青筝瞥了眼如自家般自然地泡水沏茶的南既明,笑道:“你这不是进来了?”    南既明见青筝忽视他上的眼药,无奈承认:“今日要不是杨前辈上街准备进都的东西,我哪里钻得了空?”    踱步近堆满书卷的书桌前,随意扫了眼。书卷上的大致内容一目了然。    青筝并未刻意避讳,如果要把南既明这个助力拉拢过来,适当露些底是必要的。没有人愿意跟猪一样的队友为伍。    南既明试探性地伸手去取桌上的书卷,见青筝埋头忙于自己的事,毫无阻拦的意思,就事无忌惮地翻阅了起来。    一看可是又心里咯噔了一下。抬眼看向在堆得高高的书卷中,愈发显得纤弱的女子,心中疑问越来越大。    小狐狸,你在图谋着什么?    青筝似有所觉,合上手中编写好的册子,放在一旁,揉了揉握狼毫握酸的手指,淡淡道:“怎么了?”    “记得当时在石阵,孟庄主说天音阁也藏着些......不那么正面的事,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青筝目光落在南既明手中的各大门派密报上,微微一笑,南既明还顾着她的面子,将孟庄主原话“没什么干净的”,换了个那么温和委婉的词。    “没办法。江湖险恶。小女子艰难中讨生活,不得不详细了解各大门派,免得卷入不必要的纷纷扰扰。”    南既明无语地看青筝一脸无辜无害的样子,再次腹诽:你别把人家卷进来就佛祖保佑了。    南既明快速地翻完,感觉手里千钧重。这本册子里记载了武林中不少不为人知的隐密,而且不少隐密散出去,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天音阁渐渐在江湖上显露了出来,小狐狸确有她的胆魄和资本。    “古有百晓生,今有你这本武林密闻,给它定个名字,也能成就一段江湖传说了。”    “你怎么知道它没名字?”    “嗯?叫什么?”    “百晓集。”    南既明呆了一下。我只是随口夸夸,你就顺着杆子往上爬,好大的口气。    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青筝眉头微微皱起,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小姐!小姐!”    杨叔顾不上往日的礼节,直接跨门而入,见到一向碍眼的南既明立在书房里,也没时间去计较了。急声道:“小姐!珵儿不见了!”    青筝顿时放下书卷,站了起来。比起杨叔的急切和慌乱,青筝显得冷静沉稳多了:“杨叔,别急!怎么回事?”    “珵儿今日跟我说,一早去同小乞儿伙伴告别,一个时辰后便回。现在都午时,人还没影。我就跑去小乞儿常在的财神庙,问了一圈,都说珵儿一个时辰前就已经回来了。”    “或许路上见到其他玩伴了。小孩子贪玩也是常有的事。”南既明插了一句,不想遭来杨叔一个瞪眼。    “珵儿一向守时,说好一个时辰就绝不会往后拖。”青筝不由捏紧手中的狼毫,沉声吩咐,“派人出去,沿着财神庙回天音阁的路,一路问回来。看下周围有没有人见过珵儿。”    “是。”杨叔转身拔腿就要跑。    “慢着!”青筝又叫住杨叔,“珵儿一向谨慎。让大家注意下沿街的墙根,有没有特殊的标记?”    “是!”杨叔忙不迭跑了出去。    青筝缓缓坐下,中指轻轻击向桌面。    珵儿一直是个令人省心的孩子。自幼因天生跛脚而被亲生父母遗弃,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给大家添一分麻烦。小小年纪就懂事得让人心疼。这样不声不响消失,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难道又是哪一路人瞄上了天音阁?可是从一个孩童身上下手,简直应遭天打雷劈!    青筝闭目,不敢想象满是伤痕的珵儿,一脸倔强不屈的样子。    面上平静得深沉,内心却如烈火焚烧!    藏在暗处的敌人,你最好让珵儿毫发无伤!否则,纵使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掘地三尺把你挖出来,一片一片活剐下你的血肉,一寸一寸敲断你的筋骨,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此时,不知自己已经激起,青筝对敌人滔天杀意的珵儿,在悄无声息地跟在一队不起眼的人马身后。    珵儿与财神庙的小乞儿来往颇多,多为交流四通八达的消息。全城哪门哪户的变动,都逃不过走街串巷,又毫不引人注意的小乞儿。这次进都前,珵儿与平日里接头的小乞儿说了声,以后消息由天音阁另一位大哥来接收。    出了财神庙,回天音阁的路上,碰见了一场闹剧。    一个年轻妇人,与一个高壮男子,当街扯着一个小男孩。高壮男子嘴里骂着:“小兔崽子!不就是打了你一下,你就要死要活地离家出走!翅膀硬了啊!”    年轻妇人在一旁痛苦流涕:“园儿,你莫再跟你爹斗气了,跟娘回家。你奶奶知道你离家了,天天哭,哭得眼睛都要瞎了。”    路人街坊对这个小男孩感到面相陌生,不是附近谁家的孩子,不忍心上前劝阻:“别骂了别骂了!孩子还小带回家慢慢教就是了。好孩子,瞧你爹娘着急的,快跟爹娘回家去!”    “他们不是我爹娘!他们是骗子!”小男孩大叫起来,死命挣扎,“救命救命啊!”    高壮男子二话不说,夹起小男孩,把小男孩的脸捂在胸口。小男孩的呼声变得呜咽不清。年轻妇人对着围观的父老乡亲躬身致谢:“抱歉打扰各位乡亲了!”跟着高壮男子拐入巷子离去。    看热闹的人群散开,只留下珵儿望着三人离去的方向,眼底滑过一丝疑惑。如果那两人真是小男孩的爹娘,那为何衣着相差如此之大?    年轻妇人与高壮男子身着的是麻布粗衣,小男孩的罩衫虽然灰扑扑,皱巴巴的,可那是上好的锦缎。上月筝姐姐刚给自己做了两套,碧箫姐姐还特意给他详细讲解了锦缎的昂贵之处,说是让他长长见识,别跟土包子似的。    珵儿看来看太阳的高度,离与杨叔约定的时间不远了,抬脚就想往家里赶。可刚转了身子,又回头望了眼巷子,捏了捏拳头,调转过来,快步朝巷子走去。    从腿部掏出,一把阮霜姐姐之前赠给他的小匕首,在巷子口的墙根上刻了一个标记。    巷子有着喧闹的街上,不一样的宁静。挣扎的呜咽声隐隐传来。    珵儿用阮霜姐姐教过自己的办法,借着孩童身量小的优势,隐身在墙体凹处,侧耳细听。    “怎么搞的?!一个小屁孩都看不住!还让他半路跑了出来。少了一个,买主不收货谁负责!”    年轻妇人一改在街上柔弱的娘亲形象,情绪激昂地呵斥道。    “你小声点!还好今夜出发前寻到了。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给他灌点迷药,不到买主地儿,别醒来!看这小崽子还能不能跑!”    年轻妇人声音压低了不少,然后就是小男孩被囫囵灌水的声音。    “拐子!”    珵儿觉得自己脑门上的头发都要立起来了,又庆幸自己最后一刻改变主意跟了上来。握紧小匕首,在墙根上又刻了一个标记。    循着两个拐子的脚步声,不远不近地跟着。    高壮男子抱着小男孩,像一位焦急赶去看大夫的爹。年轻妇人又变成哀哀凄凄的娘。两人往城外一座山上走去。    珵儿一路刻下标记,又怕被发现,不敢跟太紧。进山后,两个拐子居然消失不见了。    珵儿急得满头大汗,听拐子的话,今晚就要送孩子去其他地方。现在回去搬救兵,如何来得及?边祈祷杨叔能尽早发现自己的标记,边小心翼翼地四处寻找拐子的窝点。    记得筝姐姐说过,人不会离开水源太远蜗居。珵儿顺着水流四处查看,居然发现一座小小的山寨。    说是山寨也不算,只是依靠洞穴建起三间茅草屋。    珵儿悄悄贴着屋壁,偷听屋内的声音。有五个人,一女四男在吃肉喝酒。    猫着身子,从窗底爬过,又换到另一侧,想看看另一间屋子的情况。    “谁?”    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得珵儿冷汗倒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