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借一步说话
“嘘,是我,别叫!” 裴咏宁仰头望去,见裴咏毅食指放在嘴上“嘘”着,不让他作声。 “你出来做干嘛?爹爹不是……”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裴咏毅推着,压进了马车。 前面的车夫见人上车,挥起手中的鞭子,便驶向徽林书院。 车内的裴咏宁瞪着裴咏毅,“你为何非要去?” 裴咏毅回瞪了她一眼,“还不都是因为你,你在书院被人欺负的想寻死,我岂能坐视不理?我要让她知道,除了我以外没人敢欺负你!我要给她点颜色瞧瞧……” 裴咏宁微怔,他顶着爹爹的家法,竟是为了她! 裴咏宁扯了扯嘴角,打量了他一眼,心里温情一动,对他的态度也缓和,“你拿什么颜色让她瞧?就凭赤手空拳?” 裴咏毅得意起来,悻悻的从身后拿出一大包灰黄纸包,放在她面前。 “你猜这是什么?” 裴咏宁摇摇头。 裴咏毅一层层打开纸包,打开最里面一层后,指着手里一串串的说道:“这是爆竹!” 裴咏宁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这鞭炮她自然认得,可他带着鞭炮,想要给人家颜色瞧,还是再给靖勇伯府惹事? 裴咏毅见她不明白,双眉一挑,“就知道你不明白什么意思,你要是明白了,我就不用亲自来了,哼哼!” 裴咏宁瞥了眼他,呦,能耐了,也不想想待会怎么进书院! 两人嬉笑着闹了一路,马车晃晃悠悠的驶到了书院。 裴德铭和裴咏烨下了马车,等着裴咏宁一起入书院。 裴咏宁下车马前,回头看了马车里的人。 裴咏毅对她挤了挤眼,挥着手,示意她先走。 裴咏宁侧过脸,扭身下了马车。 她来入学筹资会,一是为了书院的处置,二是朱敏乔,他拿着那些鞭炮可不要闹出什么事。 裴咏宁紧随着裴德铭入了徽林书院的集贤庭。 集贤庭在正殿后面,是教谕和学正的备课之地。 而集贤庭的正厅,是教谕和父辈们探讨学子品行学风,制定合身的读书规划的地方。 但在裴咏宁眼里,那就是教谕们见家长的地方! 而他们今日来是见校长! 集贤庭大门前有两个小童看着,待他们走近,小童尚未褪去的奶声朝着大厅里喊道:“靖勇伯府到!” 裴咏宁刚下了阶梯时,还听到大厅里有说话声,随着小童的一声提醒,里面的静了下来。 裴咏烨见裴咏宁半垂着头,以为她怕了,暗暗戳了戳她,“别怕,有我和爹爹在!” 裴咏宁抬起眉,点头微笑道:“是,兄长!” 原主这一家人对她真的极好! 不过,私闯禁地之事,他们尚没有证据,有的是她的亲眼看见,而她的亲眼所见,不能让旁人信服。 时间太过紧促,她还没认全这里的人,就要对簿公堂,这亲爹和亲哥自然是靠得住,只是这书院的规矩…… 正在沉思时,三人已经入了大厅。 只见八仙桌两边坐着两个身穿锦服之人,在两人的两边,按着身份依次坐满了身着各色锦服的人。 裴德铭带着他们两人走到了众人跟前。 裴咏宁在人群中一眼就瞧见安国公,那是朱敏乔的爹! 他仍是抬着下巴,瞪着一双忽暗忽明的眼,眼神聚焦在他们身上,似是打量,又似忖度。 裴德铭抱拳拜礼,“佟知州,诸位国公,郡王!” 裴咏宁随着他一起拜礼。 左上位的佟知州笑道:“老裴啊,就差你了,赶紧坐到这边来!”他指着他身旁的一把椅子。 知州家和靖勇伯家在议亲,他们之间的交情自然与他人不同,而今日是议亲的主角犯了事,知州开口就拉近他们关系,也是暗暗给裴咏宁的一个靠山。 那下面院士想要说的话,就要慎重了。 想到这里,裴咏宁的心里也算安了下来,佟知州的身份和地位,举足轻重,她也不必多担心,世代为官,且皆是从**品一直到朝官。 只不过,这么多的长辈们坐在一起,裴咏宁却觉得像小时候过年,一屋子的大人围着她,要她背唐诗,背不好,还要受着几声虚伪的安慰,“小孩子嘛,玩心重,大了就好了……” 说完后,还庆幸地看了自家孩子一眼! 旧日的情感蒙上心头时,此刻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逃,可她已经落了坐,再想站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裴咏宁一脸愧疚的坐在裴德铭的身后,不知不觉神游了。 再晃过神时,裴咏烨低声在她耳边道:“咏宁,你确定是她人所为?” 裴咏宁颔首,她亲眼瞧见朱敏乔手拿棒子对准了她,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裴咏烨得到答案后,咳了两声,前面的裴德铭收到了暗示,站起身来。 “佟知州,杨院士,能否借一步说话?” 佟知州和杨院士相视互望,这不是明摆着避讳谁? 边上的安国公笑笑,“靖勇伯,私闯禁地的事,若有隐情,当面说出即可,没必要去后庭,两位私下说。” 想不让我们听到,哼哼,没门! 每年的入学筹资大会,这些人从未缺席过,有什么大事也都是一起,靖勇伯这么做,自然会引起旁人的猜想。 靖勇伯瞄了他一眼,点点头,但依旧对着佟杨两人做了请的手势。 两人随着裴德铭去了后庭。 身后的安国公叹着气,摇着头,有什么可背着我们说?脾气还是那么倔,听不进去劝话,哼! 裴咏宁环视高座的人,皆是日常所见,各府里的长辈,想来每年的入学筹资会,他们对此有多重视。 今日,入学筹资会还没开始,他们这么早的都来,想必是有重要的事要商议。 裴咏宁猜想,无非是今年轮到他们谁家修葺屋瓦,谁家购置桌椅,谁家购买笔墨。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寻常花销,每年结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朝廷支持的银两,只能保证每年普通的学子花费,而徽林书院,是明州第一大书院,朝廷的银两哪里够用。 看着在座的国公,郡王,将军,脸上藏着谜一般的笑,似乎在预谋着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