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再无辰王
周允承、容彻以及程安玖三人抵京后,仁宗分别召见了他们。 对于周允承,仁宗采取的是怀柔安抚政策。大夏朝还需要这位年轻的将军戍卫北境太平,而周允承正好又是鞑靼最忌惮的对手,仁宗不可能自断臂膀,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他肯定了周允承的无私和忠心,同时也打消了要将他留任金陵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舞台,只有在那个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充分的发光发热让人瞩目。 周允承是天生属于战场的人,留在金陵束于朝堂,只会慢慢地磨掉他的棱角和斗志。仁宗反思自己此前的猜疑和决定,暗自懊恼自己的举动,说不准正中那鞑靼人的下怀,这才虎视眈眈的想要勘探入侵大夏朝的路线,觊觎大夏壮丽的河山。 原本以为的审问和责难都没有发生,这让周允承错愕之余又有些无所适从。 仁宗佯装没有瞧出来周允承的神色,笑着说:“聂风行出逃一事,多亏世子机警拦下,鞑靼狼子野心,这次竟然将细作组织安插到朕的腹地来,委实可恶,万幸最后关头没能让其得逞!”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此次拦截聂风行出关的功劳,臣不敢居功,此事乃是辰王殿下和玖....和程姑娘拼尽全力追击的成果。”周允承一张冷峻严肃的俊颜只在说漏程安玖的名字时略显尴尬,但他很快就恢复自如,拱手回道:“辰王殿下大公无私,此番却是受臣连累才会被二弟一并构陷,陛下明察秋毫还辰王和臣之清白,臣铭感五内,臣誓为陛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世子快快请起!”仁宗从御座走下来,亲自将跪地磕头的周允承扶了起来,笑意和煦的点头道:“镇北王与世子忠君之心,朕都清楚。只是此次聂风行既然敢往北境边城一路逃匿,势必是想要通过边城出关潜回鞑靼。这关口是否牢固干净,世子务必要尽心清查,朕不希望有害群之马祸乱边关安危扰朕子民安宁。” 这个问题周允承早有想过,在上京前,已经命军中心腹悄悄密查,待揪出暗中与聂风行私通有无的奸逆,定不会手软轻饶。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周允承允诺道。 挥退周允承之后,仁宗召见了容彻。与对周允承的亲和态度不同,仁宗并没有给容彻多少好脸色。 一个原因自是辰王至于仁宗的威胁,虽然经过彻查,容彻并无反意,可仁宗并不放心。另一个原因,那便是孙巍之言,连城频繁与楼月国内阁接触,又暗中豢养私卫,利用私探馆挖掘官员私密换取情报,用心可疑。 连城是辰王旧人,他这般钻营难免不叫人深想,仁宗决定将一切可疑的种子掐死在萌芽阶段,所以,他对太后说,这个世界上再无辰王,他才能去掉心头忧患。 在容彻下跪请安后,仁宗直接将孙巍查到的详情丢到容彻面前,声音低沉道:“连城与楼月国内阁频繁接触,意图不轨,这件事,朕想知道皇兄你到底知不知情?” 容彻眼睑一挑,他知道连城有野心,可没有想到他居然私下与楼月国内阁攀扯上了。连城虽然是纯正的楼月国人,可到底是在大夏朝长大,楼月国人对他也并不全然的信任,他与内阁接触,必然是许了利益,不然人家瞧不上他。 只是这好处...... 容彻自己也不敢深想下去,他有些头疼,自己一直以来就只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奈何天意弄人,总有是非找上门来! “陛下,臣发誓,绝不知情!”容彻没有一丝迟疑的回答。 仁宗似笑非笑的看着容彻,幽幽转动的眸子带着深究,接着说:“朕自然是信皇兄你的,只是这连城毕竟是外族人,之前念着他乃是皇兄旧人便没有将之驱逐出境,可如今查实他用心叵测,朕是绝不允许由着他在大夏国土上撒野了。” 虽说仁宗要如何处置连城这都跟容彻本人没有关系,可仁宗当着自个儿的面说这些,容彻要是不作出表态,就不合适了。 “陛下,臣与连城的主仆关系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结束了,臣对于陛下的任何决定,皆无异议!” 仁宗总算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点头道:“皇兄深明大义,朕也是为了大夏朝的江山社稷安宁着想,先帝留下的基业,不能在朕的手中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陛下圣明,捍卫国之疆土,理当寸步不让!”容彻此言全然发自肺腑,从国策国防上分析,仁宗的做法,值得称道。楼月国虽然与大夏朝邦交往来,可任何有可能威胁到大夏朝领土主权完整的因素,都不能容忍和退让。 将连城和其手下势力驱逐出境,无可厚非! “皇兄说得没错,捍卫国之疆土,理当寸步不让!”仁宗语气沉凛铿锵有力,他凝着容彻,进一步试探道:“皇兄以后可有什么打算?今儿个还有大臣向朕进言,说皇兄有治国之才,不回朝廷谋职真是可惜了。” 容彻可不是傻子,皇帝这话说得有多假,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放眼整个朝野,哪个大臣不是贼精贼精的,谁会吃饱了没事撑着上前自讨没趣向皇帝进言让自己回朝谋职? 想当初原主离那宝座就差一步之遥了,若非那些朝臣因其血统问题宁死不认,问鼎天下的,就绝非眼前这个捡了大便宜的仁宗皇帝了,可想而知仁宗刚刚的话,假得有多可笑?! 容彻厌烦了这些没完没了的试探,但面上却还是保持着谦逊之色,坚定地拒绝了皇帝。 “臣懒散惯了,当不得陛下重托!”容彻沉下心思想了想,紧接着以自嘲的口吻道:“陛下,臣如今是个毫无大志之人,只想过平淡闲适的日子,臣前番自请为庶人的请求,还望陛下考虑,全了臣的心愿。” 此话正中仁宗下怀!他等的就是容彻重提此事。 虽如此,仁宗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皇兄说得什么糊涂话,你乃是朕钦封的亲王,迁往封地至今,又无任何过错,朕怎好随意收回皇兄的亲王头衔,将你贬为庶人?这事不好与天下人交代,皇兄你可是为难朕了。” 仁宗说没有容彻并未犯过错误,所以不能贬为庶人,既然这一计不成,那只能再另寻合适的能堵住悠悠众口的由头了。 在容彻晃神的当口,仁宗若有所指的提醒道: “如若这个世上再无辰王......” 容彻心头一震,清亮的眼眸深黑无比。 这个世上再无辰王,唯有让辰王薨逝一途! 辰王病故,容彻可以从此摆脱原主加诸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而皇帝,也能借此拔掉梗在心头的一根刺,一劳永逸,可谓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