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报案伸冤
相对于逛街的乐趣,京兆尹衙门此时此刻的热闹情景,更能引起程安玖的兴趣。 一方面是职业使命感使然,她想去看看京兆尹衙门办案是否与地方衙门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是京兆尹曹有达,可是文哥儿武哥儿的同门师兄,程安玖既然已经来到了金陵,指不定哪天就有碰面的机会,事先了解下这个人,总不是什么坏事。 打定主意后,程安玖就唤住了宣武,笑着说:“先不去逛街了,咱们也去衙门那边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 “姑娘……”您这心还真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啊! 宣武腹诽完,面上却依然是恭敬的神色,应声道好,走前面给程安玖开路。 走近了人墙,程安玖从喧嚷的谈话内容中依稀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原来一早听到的鸣冤鼓,是城南一姓胡的汉子敲的,此人名叫胡汉山,随同他一道前来衙门鸣冤求青天大老爷做主的,还有其家中的姊妹和亲戚长辈,阵仗可谓是浩浩荡荡。 再说这胡汉山所诉之冤情,竟是一月前已经被确定为意外溺亡的弟弟胡汉明的真实死因。胡汉山跪在京兆尹衙门前陈情,说弟弟的死因一定有疑问,这段日子弟弟每晚都报梦给他,说自己死的冤。胡汉山还说弟弟的酒量向来不差,之前是太过于伤心,且没有想太深,就忽略这一点,现在想起来,弟弟的酒量不至于让他醉倒在水缸里溺死,再加上弟弟报梦说死的冤枉,胡汉山这才鼓起勇气,前来京兆尹衙门报案申冤,请求父母官曹大人替他们做主,替弟弟胡汉明彻查死因,让弟弟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人群里不少看热闹的了解了前因后果后,也开口声援,帮着胡家人求曹大人受理此案。 程安玖站在人群里,心想这报梦鸣冤的事儿听着倒是挺玄幻,但事实上她在现代的时候,还真听说过一起案子,跟胡汉明的这一桩,有些相似之处。 现代那起案子,报案人是受害者的姐姐,当时受害者失踪了近半年,家里人报案后找了很长时间,都没能寻到受害者的踪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到了后面,受害者姐姐忽然梦到了弟弟,也就是受害者。受害者在梦中告诉了姐姐,说他已经遇害,杀人凶手是同村的佟某人,当初凶手是在何处将他杀害,死后又将他埋在了何处,事件前因后果,清清楚楚的告诉了姐姐。姐姐醒来后,悲恸的大哭了一场,随即前往了当地派出所,将自己做梦的整个过程都告诉了民警。那会儿派出所里的所有民警都不信,还安慰受害者姐姐说是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担心自己的弟弟安危太多,神经紧绷着,才会做那样的梦。 受害者姐姐坚持说不是自己想太多,梦境实在是太真切了,弟弟一定是有冤无处诉,才会报梦给她。无论民警怎么劝说,姐姐都坚持弟弟已经遇害,并且下跪恳求派出所民警出勤,领着他们前往梦境里弟弟告诉她的埋尸点,指出埋尸的具体位置,又告诉民警,得往下挖三米。结果一切正如同受害者姐姐所言,民警们拿着铁锹,在泥土上往下三米的地方,起出了受害者的尸骸。 尸体运回殡仪馆经由法医尸检,确定受害者受袭的致命伤在后脑,而这与此前姐姐告诉民警弟弟受伤的位置,又是不谋而合。再后面,民警没有花时间质疑其他,顺着姐姐梦境的指引,抓捕迫害受害者的嫌疑人归案,在民警雷霆般迅猛的审问下,嫌疑人心理防线溃败,只得老实交代了事情的始末,并且带领着民警前往案发的第一现场指认,而这一切,居然跟姐姐梦境的内容,一般无二。 受害者真的是含冤而死不能瞑目,才会给姐姐报这样的梦吗? 这样的解释让一众相信科学,相信唯物主义的人们无所适从,觉得匪夷所思。可事实上,他们能破案,能找到凶手,全凭受害者姐姐的梦境指引。 这个案子当初还被附上了各种鬼神论传到各地,那会儿程安玖也是不信的,可现在,自己也经由了死亡、穿越、重生这样的经历后,便觉得宇宙之浩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有许多的未解之谜实属正常,人们不知道的物事,不代表不存在。受害者报给其姐姐的梦,或许是他与姐姐感情亲密,才会在死亡前用尽全部的意念传递出讯息。至于这讯息为何会在近半年后才会出现在姐姐的梦境里,科学家也没办法给出解释。 本案的胡汉明难道也像现代的那起案子一样,是因为死的冤枉,才会报梦给其兄长,让他替自己伸冤? 程安玖初来乍到,此刻也只当自己是个看热闹的群众,一时间便没有开口评论什么,只是跟其他围观的百姓那般,静静的站在一边,等候着京兆尹衙门表态。 胡汉山含着哭腔再诉:“青天大老爷,求您明察秋毫,为草民二弟做主哇!草民二弟一无暗疾二无不良嗜好,正当壮年,就这样冤死了,实在是叫草民一家悲痛万分。二弟妻子钟氏有嫌疑,草民二弟尸骨未寒,就有邻里几次三番撞到那钟氏与其娘家远房侄儿眉来眼去,钟氏身为内院妇人,行为如此不检点,实在是有伤风化,草民二弟的真实死因,或许与那钟氏脱不了干系。胡大人,您是咱们金陵的父母官,草民一家有冤无处诉,只能求您做主啊……”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原来这里头还有这样的桃色新闻…… 那钟氏不会真的勾结自己娘家的远房侄儿,合谋杀了自己丈夫?哎呀,若这事是真的,那果真就是应了一句老话:最毒妇人心啊! 一时间人群炸开了锅,有的人按捺不住八卦,追问起胡家人有没有证据证明所诉内容属实啥的。 胡汉山自然没有证据,有证据的话,此时来衙门鸣冤,就会逮着那钟氏一道来了。 “没证据,怎么知道你们说的是不是真的呀?” “就是,到时候钟氏不承认,你们又拿不出证据,大人能将她怎么着?总不能听你们片面之词对?”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么?”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这时候,京兆尹衙门里出来了几个穿着公服的衙役。为首的一人沉声道:“大人有令,胡汉山等人既是有冤情要诉,进公堂回话。” 胡家人大喜过望,胡大人既是让人出来传话,这案子,他就不会不管了。 “是是……”胡汉山从地上爬起来,扶起边上的老父老母,又招呼着自家亲戚一起进衙门。 其他看热闹的群众也都紧随其后,跟着胡家人一道进去。 程安玖有些好奇,回头望了宣武一眼,宣武就解释道:“曹大人审问案子,容许百姓旁听!” 程安玖闻言,心底对曹有达这个人,又多了几分好感。从此人的行事作派上看,的确是个不错的父母官,让百姓直面地从案件的审查过程里,加深对他的印象,让百姓更清楚的看到,曹青天的为人以及为官之道。 “左右无事,不如咱们也进去看看?”程安玖笑着对宣武说。 “但凭姑娘吩咐!”宣武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