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风云起
镇门关失守的消息回到朝中,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当场就愣在那里,久久回不过神来。在老皇帝的心中,镇门关不可能被兹奴打进去,被兹奴占领。 可如今,李老将军役了啊,李家军全军覆没,兹奴入了城屠杀了城中所有的百姓。 “没了?”怎么会没了?老皇帝喃喃自语。 镇门关没了,城里的百姓也没了,李家最后的一个人也没了。 都没了…… “老李将军啊,你怎么就这么地就走了啊!” “可怜吾镇门关的将士们和百姓们啊,那可恨的兹奴,杀吾凤朝子民……”跪在下面的大臣嘴里嚎着呜呼哀哉,可怜了镇门关所有的百姓了啊,老李将军一生为凤朝镇守镇门关,也跟着这么地去了。 大臣们一个个纷纷地跟着跪了下来,痛诉了一番兹奴的罪孽深重,请求陛下再加派兵马前往,歼灭那兹奴,为那镇门关死去的将士报仇,为那镇门关里死去的百姓血恨。 站在朝廷之上想来都面无表情的翼王殿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外阿公没了?这怎么可能!他那如神一般的外阿公怎么会没了?难怪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心神不宁,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凤凌霄没想过是他远在镇门关的外阿公出事了。 当初被召回凤都之时他有派了人跟在他外阿公的身边,他派去的人何在?这中间是不是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他外阿公绝对不会就这么地没了的,凤凌霄的心里并不相信这是真的。 比起镇门关失守了,他的心里更难以接受的是他外阿公,那个教会了他所有东西的老人如今已经不在了,凤凌霄整个脑子在想这里面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站在前列的几位大臣眉头轻皱,就连平日里一派悠闲的八王爷脸上都是难得的凝重。 兹奴侵占了镇门关一事重大,兹奴一旦入关,后面直上就是打到凤都城来了,这事事关凤朝百年的生死存亡,必须要将兹奴赶出镇门关,收回镇门关。 老皇帝抬起手,下面的嚎哭声就愕然停止,跪在下面的大臣们也不敢做声,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环视了前面的臣子一眼,皇帝一脸悲痛地说道,“朕,得知此事,心中也甚是悲痛。那可恨的兹奴杀吾凤朝将士,杀吾凤朝百姓,朕必将不会放过。” 文臣跟着应和,恨不得去扒那兹奴的皮,吃那兹奴的骨,假如他们有这个能耐的话再说“陛下,臣愿请战!” “陛下,臣也愿带兵前往镇门关。” 下面的将领纷纷地跪下来请战。 抬起头,凤凌霄望向坐在龙椅上面的那个人,眼底深处一片幽深,那里面是藏住的是对那人深深的憎恨之意,就是这个人害死了他的君父,如今他的外阿公又不明不白地这么的走了。 是他对李家的猜忌,让李家置于这么艰难的地步,可怜李家三代,最后连他外阿公都死在了镇门关。而他这个身上流了李家血脉的儿子也被他那个父皇厌弃,明知让他带兵前往镇门关才是最好的,偏偏派了那草包的凤凌睿去。 “此事当是要从长计议,商讨出一个万全之策。”老皇帝抬起手,止住了下面的武将一味的请将。 经过一个早朝的商讨,对于这一场战事谁也不能打完全的包票,你一言我一语,文臣提议再派兵马前往镇门关去杀兹奴措手不及,张嘴就是十万兵马,殊不知这十万兵马是多少年轻汉子,后面还有多少的粮草。 兹奴是指野蛮的人之意,草原上实则是生活着好几个部落,如今这些部落联盟在一起,他们这一次是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拿下了镇门关,进入凤朝,妄想整拿下凤朝。 冲进了镇门关的将领带着战士们杀光了城中所有的百姓,搜刮出了点金银财宝呈上去给了他们的将军,城里的粮食归他们所有。一群人进了城就像是饿鬼一样,搜光杀光抢光,一样都不留。 饿了这么久的兹奴终于能饱餐一顿了,喜欢吃那孩儿肉的将士,让下面的士兵抓了稚嫩的孩童,一刀一刀地割下那稚嫩的孩儿的肉,放进锅里煮了就吃,哈哈大笑着,喝着他们的奶酒,用他们的兹奴语说着,“这里面所有的哥儿都是我们的,金银财宝,粮食土地,都是我们的”他们扬言要打下凤朝,所有的哥儿都归他们所有,所有的金银财宝都归他们所有,粮食归他们所有,富饶的土地归他们所有,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进来关内放牛羊,再也不用受凤朝人的欺压了。 早朝结束,出了朝堂,凤凌霄低低地吩咐了两个字,“去查!”他要知道镇门关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镇门关这么轻易就没了,这是势必跟他外阿公的死有关,若是他外阿公尚在,兹奴一定不能入关。 一阵风过,跟在后面的暗卫就走了。 朝堂之上一时之间也不能商讨出对付之策,李老将军这么一走,仿若守着凤朝的那个神一般的存在就没了。镇门关被兹奴占领了去,朝廷一时也无兵可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五皇子带去的援军那里,朝廷征的新兵派往西北。 凤朝的东南面是大汗国,北边是疆族,疆族神秘,一直和凤朝少有往来,两国之间互不侵犯。倒是大汗国对凤朝一直虎视眈眈,兹奴一动,大汗国也蠢蠢欲动了,因而这个时候朝廷也无法从东南军和镇北军调士兵前往西北镇门关。 民间都在议论兹奴占领了镇门关一事,一时间人心惶惶。 “你们听说了没有,兹奴入了镇门关可是屠城了,杀光了城中所有的百姓。” “兹奴是一点人性都没有啊!” “万一这兹奴打来了可是要怎么办啊,我是不想死,我还想多活个几十年。” 听说了兹奴的凶残没有人性,凤朝的百姓一说起兹奴的心里都感到害怕。原本听说朝廷和兹奴打仗了,许多人都心里还不当一回事,没想兹奴入了镇门关,还把城中所有的百姓都杀光了,万一兹奴打到他们这儿来,他们不都是死路一条? 有人的心里就在琢磨着是不是要赶紧地跑路地好,趁早找个好地方躲起来,万一兹奴没打过来最好,要是打过来了他们也能有个一线生机。 远在别庄里的方梓烨也听说了镇门关没了一事,李老将军也没了,他知道李老将军对于凤凌霄的重要性。那一年有幸他还见过一面李老将军,若不是知道那是李老将军,他还只以为是一个普通的老人罢了。 只可惜人就这么地没了,怕是那人很难以接受这么一个事实!想到这里,方梓烨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如今本就是多事之秋,又添加了这么一件不幸的事。 “二顺,去收拾东西,我们回去。”方梓烨吩咐道。 “是,主子。”二顺听从主子的吩咐,乖乖地去收拾东西。 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再在这个庄子里呆下去跟那人置气也是没有意义。方梓烨知道这个时候他应当回去帮那人,反正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就当是再最后为他做一回。 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若是可以的话,也许就是他该离开之时了。只是想起那在翼王府里的孩儿,方梓烨的心里就是一阵抽痛。 他的心里明白,那个孩子留在翼王府,必定是一生富贵。孩子在翼王府,凤凌霄会疼爱那个孩子,只要梁曝君一日不知他们的孩子调换了,梁曝君也会善待那个孩子。 梁曦君那样兰花一般的人物,诗情才赋满篇,那样的一个人必然是能教好那个孩子,大概是比他这个阿姆做地还要好。 坐上了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回去,方梓烨知道他和凤凌霄之间隔着的距离是越隔越远了,他大概这一生都无法原谅那人把他的孩子从的身边夺走,送进了翼王府。 这一生,他怕是再也无法认回那个孩子了。 闭上的眼睛,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那心里划开的伤,大概是这一生都无法愈合了。 凤都城里一如以往地繁华热闹,街上是摩肩擦種的行人,耳边是吆喝声,马蹄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一切是那么地熟悉,又是那么地遥远。 “主子,咱们到了。”马车停了下来,外面的小奴站在帘子外低声地提醒。 “嗯。”里面的人应了一声,张开了双眸,眼里是一片水洗过的清明,一身的风清月朗,方梓烨还是那个方梓烨,却又不是那个人了。扶着主子下来的二顺感觉主子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但是他又说不上主子哪里不一样了。 回了小院里,好几天不见阿姆的小孩儿一见阿姆,一张小脸委屈地很,丁点大的小孩儿这么小就开始认人了,仿佛是知道那个是他的阿姆,这么久才归家似的,小孩儿的心里都想阿姆了。 抱着小孩儿的阿麽也不知道他们主子是怎么的了,明明以前是那么地喜欢小少爷,如今站在这里看着小少爷也不伸手来抱,老阿麽在心里想着是不是要把孩子抱走。 一双手伸了过去,把那小孩儿抱在怀里,小孩儿的脸立刻地就开了花,咧着小嘴笑了,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方梓烨抱低头看着怀里抱着的小孩儿,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到底也没有再扔下小孩儿走了。 问了两句孩子这些日子在家中的情况,老阿麽如实地说了孩子的情况。 “嗯。”方梓烨应了一声。 只是回来了城里后,他在小院子里待的时间也不多,往往他一早就出门了,到了夜里很晚才回来,有的时候甚至是在外面住上了,好几日才回去小院一趟,留的时间也不长。 这么忙起来后,和那人倒是好些日子没见过面了。 不见倒是好,免得见了为自己徒增烦恼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