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异世小日子 > 第235章 赶着建好了

第235章 赶着建好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九月底,书院东面的屋舍建成了。    书院面东,正对着黎明的朝阳升起的方向。东面的屋舍是书院的主构之一,呈回字型结构,这里的屋舍用来当读书讲学的课堂之用,正好用作明年三月开春后孩童入学的课堂。    南面的院落是建给来来书院讲学的先生居住的宿舍,里面的房屋大多是采用两室一厅和一室一厅的结构,附带独立的卫生间,能用作独立的宿舍。    现在整个书院的建造还完成不到四分之一,东面的屋舍建好了,正好可以安排给村中的孤寡老人,和一些房屋无法住人的人家先住过这个冬天,等过完了冬天,明年二三月份这些人就要搬走,正好明年的三月书院开学,这里可以当做孩童入学的课堂之用。    从春末初夏,过完了整个夏天,眼见着秋天也要走完,寒冬就要来临了。冯光带着这群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成的汉子到了这曹家村做工,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一年,而往后的三五年他们都可能会在这曹家村这边做工了。    好在赶着在冬天到来之前,这书院东面的屋舍也算是赶着建起来了。    “大伙辛苦了啊。”曹向南跟着冯师傅走完了这些屋舍,地砖全部都铺好了。    这些屋舍全部都是靠人力和畜力在短时间内建起来的,他知道冯师傅和这些做工的汉子们都辛苦了,他的这话是感自肺腑,是真的知道大家都辛苦了。    因为考虑到冬天这里的屋舍也会用来当课堂讲课和可能会安排人来居住,所以在建这些屋舍的时候,在供暖方面他们也是花费了一些心思。    当初曹向南和冯师傅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了许久,才决定了这个屋舍采用回字形的结构,回,是两个口相套结合,中间建立了一个大的暖炉,中间的暖炉一烧起来,四面的房屋都能通过地龙供暖。    冯光给人大盖了半辈子的屋子,还是第一次这么盖房子,这些新奇的点子用在屋子上,却是大大地方便了许多。    “辛苦是我们应当的,好在不负小东家所托,赶着把这屋舍都建起来了。”能赶着把这些屋舍都建起来,也是不负东家所托,冯光一脸乐哈哈的。    大家辛苦是辛苦,可辛苦也是有所值。    往年的这个时候冯光早已经带着手下的人收工回家准备猫冬了,这一年一忙就忙到现在,中间东家也给他们回过两次家。每日从早到晚地做工,倒是少听谁喊苦喊累,可不是现在的东家好,一日三餐能吃饱不说,工钱每月还不算,也从不拖欠他们的工钱。    到了这一天完工放假回家,他们除了领了这个月的工钱之外,小东家还给他们每人都发了年礼,两斤肉和一小坛子的酒,领了年礼,大家都眉开眼笑的。    东西不多,但是对大伙来说这是东家给的,都是东家的心意,他们都记在心里。他们是好运,才会遇到了这么好的东家,还给他们发了肉和酒带回家去,上一次中秋他们带了月饼回去,家里的可都喜欢了,这些肉和酒也不差,想来家里头都会喜欢的。    “这酒可真香。”没有汉子不爱这么一口的,掀开酒坛的封口,那香味就冒出来了,闻着这味道,几人都是一脸陶醉。家住在同村的,相约了到时候回去一起喝两杯。    “回去我们哥几个就好好地喝一杯。”    “好好好,我给你们做几次好菜,我们好好尝一尝这酒。”    这可是他们一人就能有一小坛,这看着可也有一两斤的酒,几人加起来可是不少的酒水了。不贪杯,浅尝两口,可是够他们喝许久的了。    收拾好了几件衣物,把包裹跨在背上,内袋里贴身藏着做工的工钱,每人的手里都提着东家给他们带回去的肉和酒,一群汉子就离开了曹家村,赶着回家去了。    “等明年初雪融化,我们就会过来。”    “好。”    “兄弟们,明年见。”    “明年见。”    正好要过去镇上一趟,他们的马车顺便地送冯师傅回去镇上。    书院这边的屋舍建好了,里面的房屋打扫干净,简易的木床都运了过来,这些木床到用的时候直接地拼接就成了,搬运都很方便,不用就拆了叠放起来。至于安排给讲课的先生住的宿舍,里面的床柜桌子都是配套的,直接地拎着包裹就能住人了。    马车去镇上接了郑书博一家三口过来,直接地把人接到了书院这里的宿舍。考虑到郑书博一家三口,曹向南给郑书博一家三口的是一间两室一厅的屋子,正好用于他们一家三口住。    他们把车上的东西都搬进屋子里,里面已经打扫干净,屋子里都铺上了床柜家具,把床被铺上就能直接地睡人了。厅里摆上了桌椅茶几,还能在这里喝茶。    这里所有的房屋窗户按照他从前建屋的标准,窗户都是开地比较大的,透光性好,夏天把窗户打开,屋里明亮通风,至于冬天就把撑住窗户的木板拿下来,挡住外面的寒风。屋里的墙壁开了壁炉,冬天烧了壁炉屋里就能供暖。    “怎么样,还成?”曹向南领着郑书博一家进来,把这个屋子里的东西都给他们说了一遍,他都一一地告诉他们如何使用这些东西。    卫生间是分成两部分,一半隔开是厕所,一半用于洗澡的洗澡间。客厅的壁炉掀开盖子,就能往里面烧火,这火一烧起来,屋子就能暖和了。院子里的水井也打好了,住在这里用水也方便,直接地过去打水就成。    “好,已经很好了。”郑书博看着这间不大却是里面什么都有的屋子,这里的一些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非常地奇特的,简单,却是让他十分地喜欢。    梁燕的怀里抱着孩子,孩子啊啊地叫着,小脸上是开心和兴奋,想来是喜欢这里。他看着这间屋子也是很喜欢,这里有两间屋子,这一间还能给孩子以后住。    等以后孩子大了也能在这书院读书,他可是听说了孩子四岁到七岁入学是不用给束脩的,就是七岁到十岁也只是给一半的束脩就成了。只不过若是等夫郎他日参加科举,中了举人做官,想来他们是要离开这里的。    曹向南也告诉他们了,若是他家夫郎在这书院里教一辈子的书,等他夫郎日后教不了书了,书院也会负责给他们养老。梁燕的心里突然地有个念头,他们一辈子留在这里又未尝不好。    “这里是小厨房,你们可以在这里做饭。每月会有人给你们送米粮过来,至于肉和菜,今年冬天的肉和菜我会为你们安排好,等往后的你们要自己提前准备。”所以这里是每月是管给米粮,并不包括每日的肉和菜,因为今年的情况特殊,曹向南会位他们安排好。    “好,麻烦向南了,书博对此是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你为我们考虑地如此细致。”若不是遇到了曹向南,他郑书博还不知道要带着妻儿何去何从,这里的安排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好了,什么都为他们安排妥当。    在来之前曹向南就已经同他说明白他来这些了,只要他在这里当先生,书院会安排住的地方给他,每月会有米粮供应,也会有工钱。    “这都是做我应该做的,我把你们从千里之外请过来,自是要为你们安排好。你们若是有什么需要就提出来,书院不是我开的,不过我也能说上一句话就是了。”    “等日后开学的话,书院里会有专门的食堂,负责学生和先生们的饭食,你们若是不想做饭,可以到食堂去吃。”曹向南说道,“但是如果你们不去那边的话,这里每月也会有米粮发给你们,你们可以回来这里自己煮。”    按照他这种在食堂里吃了十几年的人来说,尽管食堂的伙食不怎么好,但是便宜又能填饱肚子,他自己还是一个深深喜欢食堂的人。    “呵呵,好的。”郑书博就笑了。    “这里还有几间屋子,到时候村子里会安排一些人住过来,过完这个冬天他们就会走。等明年请了先生,过来书院教书的先生会住在这边,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出了门外,曹向南指着隔壁已经建好的几间屋舍说道。    所以就是他们这个冬天在这里住,也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三口,会有其他的人过来,但是到过完冬天就会走,所以也不存在一些人家住在这里会太吵闹。    若是一年后,村子里那些房屋破败地无法住人的人家,在别人都开始盖青砖大瓦房住的时候,这些人还是住着破房子,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村子里除了有义务管一些孤寡老人之外,曹向南不觉得还应该每年都救济那些懒惰不事生产的人家。    曹向南把郑书博一家接到宿舍,给他们安排好住处,告诉他们书院这边的情况。    他是只管把人给带过来,安排好,也不会细致到管他们每日的吃穿住行,后面的日子还是靠他们自己过,他所能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份工作,和相应的待遇。    等他们在这边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曹向南想郑书博一家在这里生活应该也不成问题的。    从书院过去镇上不说远也不说近,现在路修好了,肯定是比从前要好上许多。而村子里每日会有肉和菜卖,只是到了入冬天冷之后,也不会有人卖东西,同样的,镇上也是这样,到那会也没什么人卖肉和菜的了。    这里的人都会在入冬之前就把粮食都准备好,有菜有肉的都是比较好的人家了,一些人家只有煮一锅粥水,一家人每人只能喝上一碗。对于这里的人来说,不干活的时候是没饭吃的,原身留下来的记忆,在屋子里猫冬可就是饿着肚子睡觉,那滋味可不好受。    问题是饿着肚子哪里睡得的着?躺在床上又冷又饿。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冬天就是苦挨过去的。    这一年对于曹家村的人来说,则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以往的冬天都不一样。    把郑书博一家三口带过来了,想着他们第一天搬过来,曹向南还是请他们一家三口到他家里去吃晚饭。等吃过了晚饭后,把他们一家三口都送回去书院的宿舍那边。    嘱咐了他们夜里要把院子的门关上,把屋子里的房门拴好,曹向南就也没有在这边停留,就往家里回去了。    “我会的,放心。”看着哒哒的马车离去,郑书博看着走了的人,把院子的门关上了,落下里面的门栓,这里今晚住着的暂时只有他们一家三口。    西边的太阳慢慢地落山了,小厨房的锅里熬好了水,梁燕给孩子洗了个澡,把孩子放到了床上。床上的棉被是他们从镇上带过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来了这边后曹向南为他们备置的,就连衣物都为他们准备好了。    孩子还未会走路,已经能坐能爬了,正是好动的时候,没人看着很容易掉到床下去,梁燕不放心孩子自己一个人留在床上,说道,“夫郎,你看一下孩子。”    “好。”郑书博坐在床边逗弄着孩子,想让孩子站起来走路。    见着父子两个的模样,梁燕的眼里露出了笑意,转身去忙了。    外面的天渐渐地黑了,屋里的油灯吹灭,他和夫郎躺在了床上,一左一右把孩子拥在中间,孩子正睡得香甜。窗户的风声呼呼作响,他们的屋子里却是温暖宁静。    屋子里说话的声音渐渐地停歇了,里面的人也睡下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