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 > 第163章 侍书(12)

第163章 侍书(1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祁继位一事,在柳五儿眼中, 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没有什么区别, 她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这件事就这样成了真。    再次见到探春的时候,她已经在北阙有了属于自己的单独的住处, 翠墨正忙里忙外地张罗着让小宫人们小心拿放那些珍贵摆件。见柳五儿来了,笑吟吟地把柳五儿迎了进去,“侍书姐姐你可来了, 姑娘刚才还念叨着呢。”    柳五儿见翠墨还是囫囵个儿的, 精神头看上去也好, 这才露出一个真心实意地微笑。待见到探春,柳五儿却笑不出来了, 她几乎是直直地扑到探春脚下, 脸伏在探春的膝盖上, 哭了起来。    探春深吸了一口气, 拍着柳五儿的肩膀安慰她,“好了, 一切都过去了。”声音里也难免带上了几丝哽咽。    连日的担惊受怕, 随着眼泪一同发泄出来, 哭了一阵子之后,柳五儿就渐渐找回了理智。    “你这几天也辛苦了。”新的宫殿里没有桌椅,全部都是扶南传统的布置和家具, 探春让柳五儿跪坐在自己身边,问她:“潜邸里没出什么事?”    “潜邸那边都很太平。”柳五儿回答, “奴婢只是担心姑娘,不知道北阙这边是个什么情况。”    探春缓缓摇了摇头,“那几日也确实凶险,幸亏你真的把我留下的那句话传给林栖林大人了。”    “那句‘雁迟’?”    探春点头,“那是一句暗语,周大人走之前留下了一招暗棋,我虽然知道,却无法同棋子联系,非得林大人帮忙不可。”她顿了一下,见四周无人,才道:“周大人很有先见之明,先前宋邛身边的崔氏死的时候,就着意寻觅,买了一位和崔氏相貌有七、八分相似的女子,送到宋邛身边,又把她的家人接走——这买命的事说来有违天和,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救了咱们一命。”    柳五儿如今也没心思为了这事伤神,只问:“如今北阙是什么情况?”    探春避而不答,反问:“潜邸是什么情况?”    柳五儿一怔,细细一想,才露出些许恍然:今早坐上马车的时候她还有些奇怪,怎么只见探春院子里的人进进出出地搬东西,元和公主那边却没有半点动静——她原还以为元和那边的人不在乎那些东西呢,没想到却应在这里。    “老扶南王病逝是大事,南阙那些老太妃们,但凡能走能动的,也都被接了过来。宋邛的事出得突然,多少也是咎由自取——在孝期之内就招姬妾取乐,放在咱们国朝,就是不敬祖宗的大罪。他们扶南国虽然不讲究这个,但是真闹出事来,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查找凶手。李氏闹得欢,但是事到如今,她娘家都不站在她身边,还能翻出什么水花?”    探春唇边噙着一抹浅淡的得意,“赵娘娘被他们逼死,宋祁早就积攒了满腔悲愤,老太妃又趁机帮着说了几句话……元和公主恐怕是不能留在北阙了。”    “元和公主那可是……”    “宋祁没打算除掉她。”探春似是也有些唏嘘,“就让她在长公主府住一辈子,或是干脆住到南阙去,也够可怜的了。就凭她身后站着李家,宋祁也不可能动她,但是也不会宠她——宋祁是恨极了这些高门大族,他昨儿跟我说,已经下定了决心,一继位就开始在国内推行儒术,总要建立起王权的威严才行。”    这些话,柳五儿听得似懂非懂,但是她渐渐听明白了一件事,“恭喜姑娘,时至今日,可算是在这扶南国站稳脚跟了。”    “这还不算站稳。”探春摇了摇手指,“要等儒术真正推行开来,生了儿子,这才算是真的站稳了。”    如果说先前身处劣势,探春多少还收敛了一些自己的锐气与傲气,那么此时的探春,就是张扬到了极致——只是这种张扬,也只限于这间宫室之中。探春很快就敛起张扬,又恢复了温婉的模样,“好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宋祁想给赵娘娘上谥号,让我帮忙想一个十全十美的谥号,你来帮我看看,这几个字哪个更好些……”    ***    元和公主是在一个月之后被人送回长公主府的,宋祁没有当众定下王后的人选,元和公主甚至连封号都没上,依旧做她的“公主”。    明面上,她回长公主府,是给父母守孝去的。    是的,不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光福殿李氏在宋邛头七的最后一天,也追随着儿子离开了人世,连庆源李家都默许了宋祁对李王后——李太后的处置。听说庆源李家的家主已经开始琢磨着往北阙送新的族女了,却被宋祁几句话挡了回去:“本王已经决定,要效仿中原礼法,为父王和母妃守孝三年。尚在孝期,纳新妃子的事,还是等到除孝之后再说。再说,元和也是你们家的人,这么急着送新人进来,让元和如何自处?”    “你看,这就是宋祁聪明的地方。”探春同两位丫鬟闲聊的时候说起这件事,倒是没有露出半点不快,“元和公主虽然身份高贵,出身李家,但是性情出尘,是最省心省事的那种人,且如今看不出对宋祁又任何怨怼之处。这样的人在宋祁身边做幌子,总比让李家别的心思不纯的人进来惹是生非的好。”    柳五儿在心里叫了一声“绝”,她简直都要怀疑是探春劝宋祁留下元和公主的了。    “而且,宋祁早就惦记着除掉庆源李家了,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再让他们送人进来?”    “可是,”翠墨面露不解,“元和公主还在长公主府住着呢,南阙离北阙那么远,谁知道这辈子她还能不能回到北阙?世人可都看着呢,李家就能甘心?”    “若是让元和公主当了王后呢?”探春淡笑着反问,“等孝期一过,就给元和公主上封号,给了双方会圜的余地,也给了宋祁足够的时间,能让他从容推行儒学。”    翠墨张了张嘴,“姑娘,你就这样把王后之位让出去了?”    “扶南国的王后之位,好稀罕么?”探春哂然一笑,她如今也还没有封号呢,只在宫室的正殿门上挂了“仁平”的匾额,用的还是老扶南王赐下来的那个。“再说,以我的身份,越过元和公主当这个王后也不能服众——这是把自己竖成靶子,盼着别人来害你呢?”    在宫斗一道上,探春有着独树一帜的天赋,柳五儿自愧弗如,渐渐沦为了观众。    不过,探春身份所限,有些不方便出面的事,就尽可安排给柳五儿去做,例如同林栖联系这件事——宋祁继位后,探春就如同她之前打算的那样,将林栖引荐给了宋祁。    宋祁原本就心向儒学,听说宋祁是国朝状元,当下就激动不已,口称林栖为“先生”。在同林栖论道三日后,更是给了林栖帝师之尊。林栖自然是把握机会,虽然在明面上并没有封官加爵,但是在扶南国内推行儒学的劲头,比宋祁还要更热切几分。    而在成为宋祁的心腹后,林栖就不方便时常出入北阙,拜见探春了。探春也深知避讳的道理,只偶尔遣身边的宫人去给林大人送几样东西,或是在林大人差人送来中原土仪的时候,让心腹宫人出宫代为转达谢意。这些个差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柳五儿身上。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柳五儿眼看着探春一点点握住北阙权柄,眼看着儒学渐渐被扶南学子接受,甚至在这一年,借着扶南王室除孝的机会,就要小范围地举办一场科举选拔,心中也是万般滋味。    随着儒学的推行,及科举制度的初立,林栖在宋祁身边的地位越来越高,柳五儿只觉得自己身边,原本最为熟悉的两个人都变了。只是探春的变化让她欣喜,林栖的变化却让她感到陌生。    “我要留在这里到什么时候呢?”终于有一次,柳五儿去见林栖的时候,忍不住道,“你和三姑娘,都太厉害了,让我觉得自己一点用处都没有。”    “怎么会?”林栖盯着柳五儿,一眼就读懂了她脸上的错杂,“三姑娘如今看上去稳,事实上却虎狼环饲,总要再稳一些,你才算是完成了这一世的任务啊。”    “如何还能再稳?”柳五儿好奇地问。    林栖笃定地一笑,“当然是当上太后那日了。”    ***    探春是在嫁给宋祁五年之后,才诞下第一个儿子的,彼时北阙之中有宠的妃嫔数额不足五人,更是没有人为宋祁生下过孩子。元和公主到底没能熬回北阙,在生下儿子之后,探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扶南国的王后。    在林栖的操控和辅佐下,扶南国对儒学的接受度越来越广,科举的推行也很成功。如今,已经有不少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了,除了王室,几大权贵家族的势利都被削弱了不少,宋祁又励精图治,在民间口碑超绝,探春也立起了一代贤妃的形象,长子出生的时候,竟是普天同庆,没有人在意他不纯正的血统。    转眼又过了十年,宋祁死于一场酒后的高热,探春的长子顺理成章地继位,探春晋封为太后——诚如林栖所言,这才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    新王登基后,柳五儿已经一个人在南阙的屋子里坐了三天了。两年前她就已经不在探春身边服侍,而是来了南阙过清闲日子,如今……    她看着窗外的骄阳,低声呢喃:“如今,可算是该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我要青梅变凤凰》已经开始更新啦,欢迎大家前去围观~    谢谢大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