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 > 第149章 紫鹃(28)

第149章 紫鹃(2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柳五儿和林栖前后脚到的陈氏房里,两人对视一眼, 都有些惊诧, 不晓得陈氏这么晚了叫他们两个过来是何意。    陈氏还在里间更衣, 林栖和柳五儿在外间坐了约莫一刻钟左右,陈氏才换了一身家常的袍子出来, 她挥手打发走了丫鬟,只留下谷妈妈在身边,满脸沉思地盯着柳五儿和林栖看了几眼, 才道:“我想着, 这事我也不好一个人做主, 总要找你们来商量一下才是……”    她着意看了一眼柳五儿,直看得柳五儿满头雾水:她可是黛玉身边的丫鬟, 又是荣国府出身, 什么样的大事需要把她也叫来?可是很快, 她就隐约猜到了陈氏这一番做法是所为何事。林家能同她扯上关系的, 不就只有黛玉一人嘛!    果然,陈氏只停顿了一下, 很快就继续开口道:“事关黛玉的婚事, 又牵扯到贾家人那边的态度, 我也不好自己就擅下决断。”    柳五儿虽然隐隐猜到了陈氏叫她来的用意,却也没有想到陈氏能把事情办得这么利落,这么快就有了人选。她忍不住瞟了坐在另一边的林栖一眼, 他也是一脸郑重,等着陈氏揭蛊人选呢。    “就是你舅舅家的儿子, 陈也俊。”她看着林栖,“你舅母和我说,你舅舅最近给你表弟在侍卫队里寻了个差事,说出去也是体体面面的——也就是差事有了眉目,才想着该给你表弟说一门亲事了。”    “舅母看中了堂妹?”现阶段的谈话,是没有任何柳五儿插话的余地的,她也就沉默地坐在一边,听林栖一句一句地问出她也同样想要知道的那些疑问。    陈氏迟疑了一下,才道:“听你舅母的意思,看中了黛玉的,反而是你舅舅……当然,你舅母也很喜欢黛玉这个小姑娘,但是先提起来婚事的,是你舅舅。”    林栖蹙着眉头,微一思忖,就已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不过他很快就问起了旁的事,“婚姻大事,虽说是结两姓之好,但是堂妹现在没有亲生父母,咱们也要为了她着想——能情投意合才是最好的。表弟那里……”    说起这个来,陈氏周身那若有若无的尴尬顿时就消散一空,“说起来,那日领着黛玉去给你舅母贺寿,在你舅母院子里刚好撞见了你表弟,我看他对黛玉的印象倒是甚好,你舅母也说,你表弟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    林栖不置可否地微微一哂,“改日我约表弟出来,探探他的口风。若当真如此,这门亲事倒也可行。”不给陈氏反驳的机会,他又看向柳五儿,“你先不要在黛玉面前透出口风,这事我自有计较,等有七、八分准了,再由母亲告知黛玉。”    柳五儿忙道:“是。”    陈氏也点了点头,这才说出叫柳五儿过来的目的,“紫鹃,你觉得这事什么时候告诉贾家那边比较好?”    果然是给她出了这样一个难题!    柳五儿侧着头想了一会儿,才游移地开口:“贾家那边,虽说万事都以老太太为尊,但是现在当家的却是二太太……这事若是让老太太先知道了,老人家殚精竭虑了那么多年,一心想要凑成孙子和外孙女的好事,上次娘娘赏下节礼,都被借题发挥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这一次更不知道会如何了。反而是二太太那边,她一向喜欢薛家的宝姑娘,纵然知道了这事,也会帮着咱们遮掩一二的。”    她的思路,也是越说越清明,“在奴婢看来,这事最好还是先让那边的二太太知道,她会帮着咱们上下抹平的。”    陈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和林栖对视一眼,就叫柳五儿回去了。    柳五儿出了陈氏的屋子,心里还有些没底,就站在廊下。好在林栖也没在屋里和母亲密会多久,很快就出了屋子,看到正站在回廊角落里的柳五儿,也丝毫不感到奇怪,甚至还朝她招了招手——柳五儿当然也就不客气地走过去了,而她的疑问,也是那样的直接,“你舅舅——陈家老爷,怎么会看上林姑娘的?”    林栖看了她一眼,“我舅舅走的是武官的路子。”他点到即止,没有多言,抬脚就出了正院。    柳五儿不好多问——生怕吵到了别人,把这事宣扬出去。只好低着头,一边走回偏院一边琢磨,甚至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直到半夜,才勉强琢磨出一点意思:陈家走武官的路子,兴许一直就想着要和文官联姻。林如海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同济、同年、同乡,还有扬州那边出来的学子,这些年也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利——而且,正因为林如海已经死了,这份联姻,在让陈家和文官集团联系更加紧密的同时,又不会招人眼目……    她能琢磨出来的,也就仅止于此了。这样的婚事,自然也有血淋淋、不那样美好的内里,但是在柳五儿看来,起码比只剩下“看上去很美好”的宝黛的婚事要强多了。    迷迷糊糊睡了两个时辰,柳五儿就起身了,她前几日都留在家里看屋子,没能亲眼到陈家见识一番,白日里有时间就向雪雁打听陈家的消息。    雪雁虽然在黛玉身边不如柳五儿得用,但是这几年慢慢长大了,也多了些眼色,听到柳五儿问起,就捡着自己记得的说了些,“陈家很大,看规模,不比荣国府那边差——只是花园子没有那么大罢了。”    这也是理所应当的,贾家的大观园,毕竟是预备给元春省亲用的。在京城,如果没有类似的用途,谁家都不会建那么一个园子——就连皇宫里的御花园,都不见得比贾家的大观园修得更好。    “陈夫人待人很和气——很有威严,但是比荣国府的二太太慈和多了。”雪雁只见过陈夫人一面,能说的不多,“陈家的几位姑娘都很大方可亲,特别是陈家二姑娘,性格就像是把宝姑娘和史大姑娘攒到一块儿——玩笑起来,有几分史大姑娘的意思,但是接人待物又很稳重,像宝姑娘。”    这个评价,可是够高的了。    贾家的姑娘们,最出挑的还是几位表姑娘,除了黛玉之外,也就是宝钗、湘云……若是那位陈家二姑娘在才华上再比肩黛玉——而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可要好到什么地步?简直可称“完美”了?    “陈家二姑娘多大年纪了?许了人家没有?”柳五儿不能免俗地问出了这几句话。    “陈家二姑娘和咱们姑娘同样的年纪……或许还要小上一、两个月,和史大姑娘差不多年纪。”雪雁有些拿不准,但是后面那个问题,却是有答案的,“至于亲事,现在还没有说上,但是听陈家二姑娘身边丫鬟的意思,恐怕还是想送进去。”    十三岁的年纪——展眼就要十四岁了,若是样样出色,想要等两年送进宫去,也不算非分之想。再说,再次选秀也是三年后的事了,那时候陈家二姑娘不过十六岁,就算进宫不成,也不愁没有好的婚缘。    陈家或许所图甚大,但是黛玉如果真的能和陈家二姑娘打好关系,日后嫁进陈家,也算是有了一个能在公婆面前说得上话的助力。    柳五儿这样想着,就觉得这一番安排如果能成,那也不错。    这样想开了,之后的一段日子,她就放平了心态,跟着黛玉回到贾家小住,听王夫人直接挑明了湘云定亲的事也没有替黛玉心急的感觉,只随着袭人等人例行公事一般地给湘云道过喜,也就算了。    林家和陈家有意定亲的事,在林栖和柳五儿的控制下,暂时还没有传出任何风声,连黛玉都对此一无所知。这一次到贾家小住,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向贾家来了许多亲戚,不少小姑娘暂住在大观园内,贾母瞧着心里高兴,也愈发想念曾经养在身边、放在心上疼爱过的黛玉和湘云。    对于这几位小姑娘,柳五儿当然都有所了解,不过这一次却又略有变化:贾母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竟然想要安排宝琴和黛玉同住在潇湘馆内。在黛玉还没来的时候,这个提议还有些不好说出口:毕竟在众人的默契中,潇湘馆还算是黛玉的屋子,她不在,王夫人自然不会安排别人进去居住,贾母也一向没有提起过让别人来住这间屋子的事。    可是,黛玉一回来,贾母就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潇湘馆,可是距离宝玉起居的怡红院最近的一处屋舍。    不过,无论贾母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个提议都被薛王氏婉言谢绝了:宝琴是从小就许了人家的,即便父母都不在了,她这个大伯母也要顾忌着侄女的体面。潇湘馆,确实距离怡红院太近了些……    不过这样一来,贾母也就没有留宝琴在身边居住,直接就让她住进了蘅芜院,湘云却和黛玉一同住在了潇湘馆。    湘云从小在贾家出入惯了,和宝玉也是青梅竹马一道长起来的——为人性格豪爽,又没有别的长辈替她张罗,贾母让她住,也就住进去了。并且黛玉不比湘云,一到贾家来,恨不得住上半年才好,不过小住了四、五天,眼看着进了腊月,就被陈氏接回了林家。湘云在贾家,倒是难得地一个人拥有了一处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