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紫鹃(20)
黛玉不愿意收那些东西,柳五儿也就不多耽搁, 刚好黛玉也准备动身往贾母那边去了, 她没什么要紧的差事要做, 就提了桌上的东西,直接出了潇湘馆去了怡红院, 刚好和秋纹前后脚进了怡红院的正房。 宝玉见她过来,还有些奇怪,再一看她手里提着的东西, 面上露出些尴尬和不快。 柳五儿不等他开口, 先道:“我们姑娘说了, 昨儿也得了,这些是二爷的, 二爷还是自己留着用。” 当着怡红院上下丫鬟们的面, 宝玉也不要太过强迫柳五儿, 只好让袭人接过东西收好。 之后的几日, 又是接连不断的忙乱,自那日元春赏下端午节里之后, 黛玉就一直有些气不顺, 等到从清虚观回来, 更是落落寡欢,脸上没有半点笑意。晚间对月独坐,少不了又是抹眼泪。 柳五儿算着日子, 知道事关成败的关键时刻到了,也不多劝, 只默默去做自己的差事。 第二日一早,黛玉就有些中暑的意思,柳五儿知道也是因为心情抑郁所致,一边忙着让雪雁去告诉贾母屋里,请医用药,一边暗暗让络儿时刻预备着回林家送消息的事。 中午宝玉过来探望黛玉,不出柳五儿所料,两人大吵一架,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等贾母和王夫人带着宝玉离开了潇湘馆,柳五儿才终于找到机会,她先用花露调制了一杯淡淡的香饮,摆到黛玉面前,又过去用帕子轻柔地拭去黛玉脸上的泪珠,才柔声劝道:“姑娘也不必太伤心了,二爷也是一时情急,不会真的疏远了姑娘的。”她看了黛玉一眼,见黛玉依旧抽噎不停,又继续道:“姑娘若是实在心烦,不如去宗房二太太府上住一、两日,散散心,远着这些是是非非的……等过几日姑娘回来,想来宝二爷也能想通了,就又同姑娘和先前一般了。” 提到陈氏,黛玉这才抬眼看向柳五儿,“你是说,让我住到堂伯母家里去?” 柳五儿拿不准黛玉说这话的意思,忙道,“奴婢是想着,这府里的人姑娘也是知道的,私下里什么话不敢说?连老太太、太太、琏二奶奶的事都敢编排呢。这次事闹得大,连老太太、太太都惊动了,必然是瞒不过人的。之后几日又或许有事,姑娘是去也不是,不去也有不是,不如索性避开。” “这可提醒我了!”黛玉抹着眼泪,挣扎着就要起身,“快去堂伯母家,省的在这里惹人厌。” 柳五儿又忙按住黛玉,“姑娘可别着急,您如今中暑呢,又刚把药吐了,这样子去宗方夫人府上,老太太必然不会同意的……”又拿话劝解了一阵,好歹让黛玉收了眼泪,重新喝了药,又躺在床上将养了两个时辰。 说来也巧,不知是不是柳五儿的那一番话起了作用,黛玉喝过药后,难得小睡了一个时辰,醒来之后,脸色真的好了不少,身子也轻省了,就又开始嚷着要去林府上住的事。 柳五儿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这提议算不算得上突兀了,连忙让络儿溜出去传话,又亲自出了大观园,去贾母院子里向贾母禀告黛玉的事。 她进去的时候,贾母正伤心地朝鸳鸯抱怨呢,听了柳五儿的话,更是老泪纵留,“这两个小冤家,一刻都不肯让我省心。” 柳五儿生怕贾母不肯放人,让这次机会又被轻轻放走,着紧盯着鸳鸯的眼睛看了几眼。或许是在几世的历练之后,她的这一特殊能力也修炼得愈发炉火纯青,鸳鸯立时就顺着柳五儿的意思帮她说起话来。 “老太太,我倒是觉得,让林姑娘去林太太家里小住两日,散散心也好。俗话说得好,远香近臭,等林姑娘回来,两个人再见面,必然就把这日拌嘴的事忘了,到时候才更亲厚呢!” 有了鸳鸯在一旁相劝,贾母很快就琢磨明白了这一举动的得失。她心里舍不得外孙女,但是更看重的还是孙子——更何况,贾母虽然年纪大了,却人老成精,不是那等糊涂长辈。王夫人这几个月里的小动作,以及宫里娘娘的意思,她都看在眼里。 虽然前几日已经笑出了一招,但是引发的后续,却又超出了她的意料之外,费了那么多心思,最后两个小祖宗却都不领情。若是黛玉在此时暂且离开几日,也能让这事迅速冷下来,给双方缓暇一步的余地。不只是王夫人,贾母自己也可以先行布置周全,起码要先预备出几招应手来,日后再从容施展…… 这样想着,贾母才沉吟着松了口,“你去找凤丫头,就说我说的,让她派人去林家那边送个口信,明儿再预备出一辆车来,让赖大家的一道送玉儿过去。”她又盯着柳五儿看了几眼,“紫鹃,你可要服侍好玉儿,也劝着她些,只说一切都有我给她做主,让她回来之后,可不许再怄气了。” 柳五儿垂眸答应下来,心底难免有些唏嘘:贾母是费尽心力,一门心思只想撮合宝玉和黛玉二人,虽然难免被亲情懵逼了眼睛,却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贾母的安排不是为了黛玉考虑。 如果没有林栖、如果没有陈氏,柳五儿也不得不承认,宝玉真的或许就是黛玉最好的终身之托。 只可惜,她这一世要做的事,必定要辜负这位对黛玉真心以待的老人家了…… 从贾母房里出来,柳五儿沿着后院门外的夹道直接就进了凤姐的院子。凤姐房里吃饭晚,这时候正是凤姐下午进点心的时候,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也都预备着下差事。柳五儿刚走到窗根底下,就听凤姐的声音透过支开一点的窗缝传了出来,“……就在这当头,宝兄弟和林妹妹又吵起来了,太太听着也生气,一下午都没个好脸色,我出来之前,直嚷着心口疼,又不让叫大夫……” 柳五儿不敢多听,经丰儿通禀后,就进了屋子。 凤姐正坐在炕上,一手端着茶碗,平儿和她隔着炕桌坐着,在帮大姐儿缝制一个小布娃娃。见她来了,两人都摆出笑脸,“紫鹃,你怎么过来了?” “是有件事要有劳二奶奶。”柳五儿笑着说了贾母的意思,又道:“林姑娘想着明儿个上午就过去,这不是要烦劳二奶奶帮着张罗了?” 贾母都发了话,同意了的事,凤姐还能说什么?使了个眼色,平儿就出去吩咐了丰儿几句,又回转过身来,“已经吩咐下去了,这就派人过去送信,明儿一早就套车,林姑娘想什么时候过去,派人来说一声就行了。” 柳五儿见自己的差事办得差不多了,看着时间也快到要预备晚饭的时候了——黛玉今天的晚饭必定是要在潇湘馆用了,她还要去大厨房传个话,让单独把黛玉的份例预备出来才行,最好是做些清淡的…… 她正准备告退,平儿却又拉住她,“好妹妹,今儿中午是怎么回事?怎么闹了那么大的一场?我们奶奶白天没在,没跟着过去,可就错过了,下午在太太跟前,千万个小心,还是一头雾水的,谁都说不清楚出了什么事。” 柳五儿觑着凤姐的脸色,觉得她心里应该也不是全无所觉,毕竟前两日在清虚观里,是她和贾母一搭一唱地安排了那一场大戏,只是暂时还摸不准今天这档子事的脉络,看见她主动送上门来,不问白不问罢了。 贾家的下人似乎从来都没有受到过什么需要替主人保密的教导,甚至别人不知道的还要特意去告诉人家。柳五儿先前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之前两世出去见了一番“世面”之后,就觉出不妥来了。 不过凤姐主仆二人同时目光灼灼地盯着她,她也不能很有气节地就梗着脖子不说——再说,这事本来也没到这个份上。她抿了抿唇,斟酌了一下能说的和不能说的,才笑着开口,“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昨儿林姑娘早上有些中暑,二爷来看姑娘,林姑娘就问他怎么没跟着二奶奶一道去看戏……就这么一句,不知道为了什么,二爷就沉了脸,说了些很没意思的话,林姑娘就也恼了,一来一去拌起嘴来。” 她一边说,一边拿眼风去瞟凤姐的脸色,“就是天热,大家心里浮躁,一句话没说好闹起来的,原不是什么大事。” 凤姐坐在炕上默默听着,只偶尔目光一闪,见柳五儿说完了,才道:“都是小孩子脾气……”又认可柳五儿的说法,“天气浮躁,肝火上行,难免脾气不好。”就戏谑地吩咐平儿,“告诉厨房那边,这两日挑些清凉下火的菜来做,不然今儿这两个吵起来了,明儿那两个闹起来了,我也别干别的了,天天断官司。” 一句话,把柳五儿和平儿说得都笑起来。 凤姐又打发柳五儿,“回去照顾好林姑娘,明儿去了那边府里,若是有什么缺了少了的,就只管让人回来传话,回来之前也传个话,我这边好准备起来。” 柳五儿笑着答应一声,这才离开了凤姐的院子。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