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 > 第111章 莺儿(32)

第111章 莺儿(3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薛王氏这次过来,除了探望怀有身孕的女儿外, 还带来了一些亲戚家的消息。其中最多的, 自然是和贾家有关的新鲜事。    “前儿我去你姨妈家, 想着寻你姨妈说说话,没想到你姨妈正忙着招待宫里来的人……说是你大表姐最近身子有些不好——你还不知道?之前你表姐怀的那个孩子没了, 又怀了一个,可惜没福,上个月又掉了……”    柳五儿轻咳了一声, 薛王氏看了一眼女儿的脸色, 还有宝钗抚在小腹上的手, 忙收了话头,脸上闪过一丝悔意。    宝钗正怀着孩子呢, 薛王氏说贾家的事也就罢了, 还一直捡着元春小产的事说……柳五儿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薛王氏宠爱女儿虽然不假, 但是这一年多离了贾家,一个人在薛家宅子里住着, 缺少应酬交际, 在说话一道上就有些拿不准分寸了。    “太太喝茶, 这可是今年春天新下来的茶叶,整个王府里也不是人人有份。这些是王爷亲自差人送来的,王爷自己的份例里的, 咱们夫人不敢乱喝……太太快尝尝。”    薛王氏搭讪着尝了一口茶水,又重新提起贾家的事来, 不过这一次,却是提起了贾家自己的事,“这大半年,你姨妈家也是真不消停,但是前阵子听你姨妈的口风,你宝兄弟的亲事终于要定下来了。”    柳五儿眉头一扬,宝钗却用并不意外的语气反问母亲,“是和林妹妹?”    “如果没有别的意外,应该就是林姑娘了。”薛王氏现在提起宝玉还有贾家这边的亲事来,真的是半点留恋都没有了——虽然是嫁给宝玉是嫁作正妻,但是对薛家来说,或许真不如嫁进皇家做个有名分的妾。    更何况,元春虽然已经封妃了,但是追根究底,也就还是个妾——而且,元春封妃也是新皇继位之后的事了,当初在东宫的时候,元春还没有什么名分呢,比宝钗现在可是差远了。    薛王氏之前对王夫人可以说言听计从,但是这其中也难免有些又羡又妒的成分,但是到了这时候,她可就跳脱出来了,说起贾家的事、提起王夫人来,语气也有些变了。就连提到宝玉和黛玉的亲事,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语调,唯有的一点兴奋,还是在提到这门亲事之所以能成的缘由上。    “钗儿,之前事情多,我也没和你说过这个。之前为着林姑娘身边丫鬟的一句玩笑话,你宝兄弟闹了一次大的,可把你姨妈和他们家老太太给吓着了,我当时也过去看了一次——呵,眼睛都直了,只嚷着不让林姑娘回家……孩子都这样了,你姨妈还能怎么样?”她一边说,一边看似若无其事地瞟了女儿一眼,“再说,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史家大姑娘也定亲了……又有他们家老太太一力促成,你姨妈也就半推半就地应了,最近他们家里正忙着这事呢。就是林姑娘年纪还小,宝玉也还能再等个一、两年,因此亲事还能再等等。”    柳五儿听了,心下却大叫不好:对于这一世最终宝玉和黛玉能成,她也很有些遗憾——宝玉自然是配不上黛玉的,可是她的能力也就只有这样大了,在完成任务之余再帮着黛玉张罗一个能倚靠的终身,她是真的没这个本事。    若是这门亲事定下来之后立即能成,那也不是一件太糟糕的事。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她不是不知道,如果在终身有靠后黛玉的身体能好起来,而贾家又能逃过抄家之劫,那她对于宝黛这对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这事也是乐见其成。    然而现在看起来,事情的发展却远没有那样顺利,从薛王氏的话里就能听出来,这一世,除了宝钗、宝玉、黛玉三个人的亲事外,其他的事还是依循着原本的轨迹在走,“你姨妈最近可是真忙,凤丫头又病了——再加上她屋里现在也多了人了,二房、三房,上次见到她,听她们院子里的丫鬟说起来,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凤丫头不知道怎么的,现在作风倒是不像前几年那样霸道了,竟然弹压不住……”    说了些贾家的事,又说起薛蟠,“你哥哥上个月带着几个伙计出门做生意去了,沿路还去几个老亲家拜访了一道,昨儿送信回来,说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兴许再过过,你就要有嫂子了呢。”    这对于薛家来说——至少暂时来说,还真是一件大喜事。宝钗听了也是眼睛一亮,忙向母亲道喜,柳五儿这样的跟着宝钗从薛家到王府的丫鬟,自然也少不了向旧主人贺喜。薛王氏听得喜眉笑眼,愈发慈祥,“你哥哥是个没定性的,他虽然这么和我说了,我也不敢贸然就找媒人上门说亲,还是要问准了你哥哥的心意才行。”    宝钗却忙不迭地问母亲,“那是哪户人家?家里是做什么的?姑娘今年多大了?”    薛王氏见女儿关心这事,也就耐心给女儿介绍女方家里的情况,“姓夏,和咱们家也是老亲了,家里就一个女儿,养得娇贵,今年……”    母女两个喁喁私语,说着夏家的事,柳五儿在一旁听着也猜出她们说的应当就是前几世她都有所耳闻的那位薛大奶奶夏氏。这位薛大奶奶她虽然早有耳闻,但是对于为人如何却不甚了了,唯一多的一点了解,也是上一世从宝玉口中知道的:这位薛大奶奶或许生性善妒,对香菱所有作践,最后挤兑致死——柳五儿依稀记得,自己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还陪着宝玉唏嘘过片刻。    不过,这一世从一开始,在柳湘莲的干涉下香菱就没有进薛府的门,现在薛蟠身边的几个通房丫头柳五儿也并不熟识,之间没什么交情,连名字都不大知道,自然也就不大关心她们日后的遭遇了。    薛王氏直陪着宝钗坐到了半下午,才被柳五儿送出王府,临走之前,少不了一直抓着柳五儿的手谆谆叮嘱,还忘她手里多塞了两个荷包,“好孩子,可千万照顾好了你主子,别让她肚子里的孩子出了差错。”    这其中的厉害柳五儿自然知道,还关系到她的任务呢,当然不会不上心。她一口答应下来,又安慰薛王氏不要担心,回去之后一心操办薛蟠的事要紧,“等姑娘生了,您带着大奶奶过来探望姑娘,那才是双喜临门呢。”    这话说到了薛王氏的心坎里,薛王氏一脸熨帖地笑了笑,这才在丫鬟们的搀扶下上了薛家的马车,回家去了。    ***    在宝钗怀孕期间,薛王氏只来探望了这么一次,之后虽然派人到王府给宝钗送过消息,却直到宝钗生产过后,婴儿洗三的时候才再进得府里来。宝钗这次也是运气好,一举得男,北静王妃背后的脸色如何柳五儿不知道,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对这个王府里的第二个男孩还是很看重的,连带着宝钗也得了不少赏赐。    至于北静太妃和北静王,那高兴劲儿就更不用说了,北静王水溶甚至当着薛王氏的面承诺,只等孩子百岁的时候,就把宝钗的位分再往上升一级,那可就是侧妃——或可和王妃分庭抗礼的正经主子了。    这消息不只让薛王氏喜不自胜,连带着侍奉着婆母一同来王府探望宝钗的薛大奶奶夏氏也无形中矮了些气焰,在婆母面前不像刚走进王府时那样盛气凌人了。这也无形中为薛王氏增添了一份助理,起码在婆媳之间的相处中,夏氏知道好性子、还稍许有些懦弱的婆婆有位身为藩王侧妃的女儿做后盾,也就不敢过分欺辱婆母了。    当然,这次薛王氏过来,也少不了提些贾府的事说给女儿听。其实自从宝玉和黛玉定下了亲事,水溶每天过来探望宝钗的时候,偶尔也会说些宝玉的事给她听,其中自然不乏宝玉对和黛玉的亲事的期待云云。柳五儿有时在一旁侍候,听着人这些话也难免有些感叹:宝玉虽然没有上进心,又有些“滥情”,但是对于黛玉的心却一直是真的,只可惜……而且,宝玉的性子倒是没变,什么事一时兴起就说了,也不论这话该不该说。    不过宝钗现在也不会再和宝玉产生什么瓜葛了,听到这些事却很为宝玉和黛玉开心——对于宝玉和黛玉那些青梅竹马的情态,宝钗早就心知肚明,私下里偶尔和柳五儿说起的时候,也说像这样从小知根知底、最后能终成眷属的大幸事,千载难逢,宝玉和黛玉都很有运气……柳五儿虽然心里不以为然,面上也少不得附和几句。    在这些感慨中,三个月转瞬过去,北静王次子的百日宴操办得很盛大,虽说是庶出,但是生母眼看着就是府里唯一的侧妃了,名分只在北静王妃之下,又得宠,声势就并不弱于北静王的嫡长子。    王府里的姬妾升迁,自然谈不上什么册封仪式,由王妃告知一声,私下府里的人改了称呼,再提高份例也就是了,若是得宠,或许还会有一场小小的家宴。但是北静王水溶对宝钗的喜爱疼宠,已经让他顾不得“规矩”,直接把宝钗的“升迁宴”和北静王次子的百日宴合二为一了。    这样的宴会,理所当然办的很热闹,府里上下一片喜气祥和不说,宾客也是云集。而柳五儿,却在最热闹的那刻,悄悄从宴席上脱身开来,回了自己的屋子。    眼前还不断浮现出刚刚的景象:宝钗穿着一身艳色衣裳,怀里抱着北静王次子,笑得明艳。柳五儿缓缓躺倒在床榻上,盯着幔帐看了片刻,才闭上眼睛。    “五儿。”耳边恍惚传来警幻仙子的声音,“可以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