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莺儿(15)
众人在大观园中的住处,很快就定了下来, 二月底, 已经都搬了进去。宝钗和柳五儿都只带了几件贴身的衣裳和妆奁, 别的还都存放在梨香院的箱笼内——她们都知道,这次搬家, 只是为了给元春和贾母、还有王夫人面子,根本也不会常住。 对于宝钗搬进蘅芜院这件事感到最高兴的人,除了王夫人之外就要数湘云了, 可惜二月中她就被史家人接回家去了, 没有来得及和姐妹们同乐。 虽说对住进大观园里的事并不热衷, 但是真的搬进去之后,宝钗还是过了几日整天和姐妹们作伴玩耍的欢快日子。 展眼到了四月底, 宫里终于传出旨意, 说是皇后意欲重开采选, 为王爷、皇子、公主们采选宫女、侍读的小选就定在五月底, 待选的贵女们需在五月十五这日道皇城西门应选进宫。 旨意一出,薛家上下顿时精神一震, 薛王氏又开始张罗着预备宝钗去参加小选时的行李, 薛蟠也今天张罗这个, 明天张罗那个,成天到晚没有目的地瞎忙——却又比整日喝花酒,或是惹祸来得强了。 宝钗和柳五儿主仆两个自然也不能闲着——这次进宫, 宝钗身为待选秀女是不能带丫鬟进去的,柳五儿不能随侍在侧, 却也要为宝钗提起做好万全的准备——柳五儿最近又开始焦虑了,深恨自己为什么之前见到柳湘莲的时候没逼着他留下一个联络的方式,先下也好预先联系,问问宝钗被选中的几率有多高。 宫里采选的消息刚出来没几日,元春又赏下了端午的节礼。这天宝钗吃过午饭就去寻黛玉说话去了,柳五儿留在屋里为宝钗绣一条帕子,同寿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莺儿,太太叫你过去呢。” 柳五儿见同寿神色匆忙,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不敢多做耽搁,放下手里的活计,叫文杏看好屋子,就跟着同寿往外走。“出了什么事了?”她一边走一边问。 “太太只让我叫你过去,没说什么事。”同寿一手拉着柳五儿,摇着头道,“不过刚才这边府里的姨太太带着什么东西过去找太太说话,我和同喜就都出来了。” 端午节……王夫人过去找薛姨妈说话…… 这几件事在柳五儿脑海中略微一转,她就已经猜到是发生了什么:应该就是元春赏下端午节礼的事了。 柳五儿隐约还记得,元春赏下的几分节礼各有不同,宝玉和宝钗的是一样的,赏给黛玉和三春的,却要少几样东西。 之前她寄身袭人的时候,虽然约莫着猜到了元春的意思,却没有往深里想过。现在身份变了,这一世的任务变了,对这件事的看法自然也就跟着变了。以前是不知道,但是既然现在她已经知道了王夫人在打的主意,就难免觉得元春这样做全是受了王夫人的指使。 并且,她也难免会想到:既然王夫人这样想要宝钗当自己的儿媳妇,甚至不顾薛家和宝钗本人都更想进宫的事实——那么,她会不会授意元春在宝钗选秀的事情上作梗,硬生生破坏掉宝钗进宫的机会? 这样的念头只要在脑海里略微一转,她就不禁悚然。可是,王夫人会这样做的可能性真的太大了——她越想越觉得,王夫人十有**肯定会这样做,而她和薛家人都毫无办法。 这样胡思乱想中,柳五儿已经跟着同寿进了梨香院内院正房,王夫人却还没走,正和薛王氏对坐在炕上说话。看到柳五儿,薛王氏笑着招呼她,“莺儿,娘娘赏了份端午节礼给钗儿,你等下带回去,再告诉钗儿,晚上让她过来和我一同吃晚饭。” 薛王氏一边说,一边和王夫人相视一笑。柳五儿看着她俩这默契的模样,心不由得往下沉了一下。 但是有王夫人在,就算她有什么话也不能现在说。柳五儿朝着两位太太福了福身子,捧起桌上属于宝钗的那一份节礼,默默地回蘅芜院去了。 等柳五儿捧着那堆东西走回蘅芜院的时候,宝钗已经串门归来,看到她捧着东西进屋,诧异地一挑眉,问她:“你拿回来的这是什么?” “是宫里娘娘赏下来的端午节礼。”柳五儿回答。 宝钗脸上立时露出恍然,“哦,原来是这个。我刚从林妹妹那边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琥珀过去找紫鹃,神神秘秘地不知道是什么事。路上有撞见袭人急匆匆地往前面去了,还奇怪呢……原来是为了这个!” 柳五儿点了点头,拿出元春赏下的那几样东西给宝钗细瞧。宝钗扫了一眼,就让柳五儿把那两端凤尾罗拿到屋里摆上,宫扇放到梅花桌上,又把一串红麝香珠拿在手里,翻来复起地把玩,显然很是喜欢。 “你刚去妈那里拿的?”宝钗又问。 “是,姨太太亲自带人送去太太屋里的。”柳五儿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道:“太太还说,让姑娘晚上过去,和太太一道用晚饭呢。” 宝钗手上动作一顿,半晌才点着头说道:“好,我知道了。” ***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分,宝钗带着柳五儿,主仆两个一边闲聊,一边除了大观园,朝着梨香院的方向走去。 柳五儿心里还惦记着王夫人的盘算和宝钗小选的事,忧心忡忡的,但是也少不得打点起精神应付宝钗。等到了梨香院,王夫人已经回去侍奉贾母吃晚饭去了,薛王氏正坐在炕上怔怔的出神,见宝钗进屋,忙招手让女儿上炕,搂在自己怀里。 “我的儿,娘娘赏给你的端午节礼,可看到了?” “已经看到了。”宝钗笑着回答,“女儿还想着,改天去姨妈那边,可要好好谢谢娘娘的惦记呢。” 薛王氏揉了揉女儿的手臂,“我的儿,你这样懂事,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只是你不知道,今儿这节礼啊……”紧接着,就把独宝钗和宝玉的节礼相同,黛玉和三春还要少几样东西的事说了,“这可不就是娘娘对你的看重了?这样一来啊,妈才算是真的放心了!” 柳五儿自打进屋起,就安静地站在一边,此时更是不敢发出一点动静。她观察到,宝钗虽然依旧伏在薛王氏的怀里,但是脸上的神色却已经变了。 薛王氏却半点都没有察觉,依旧欣慰地道:“娘娘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我的儿,你若是原因进宫参选,也由得你。若是不愿意,贾家这门亲事也是板上钉钉……” “妈!”宝钗娇嗔地轻唤一声,打断了薛王氏的自说自话,“女儿都已经决定要进宫了,进宫参选的日子也就在眼前了,您怎么还提这个?” “妈也是心疼你啊!”薛王氏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语重心长,“今天你姨妈过来,有和我说了好些掏心挖腹的话——先前你大表姐回家省亲的时候你也看到了,那么多年不能回家骨肉团聚,回家一次,也不得自由,动辄就有女官在一旁提醒注意举止仪容,不能丢了皇家的脸面,连哭都不能多哭——只呆了几个时辰,就又回宫去了。今天你姨妈过来的时候也说,宫里的日子,表面上看着风光,内里也是无限辛酸,不过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那姨妈家里还一心送大表姐进宫,一次落选后,还百般张罗,非要二次把表姐送进宫去?”宝钗忍不住冲了一句。 薛王氏怔了一下,幽幽叹了一口气,声音也染上了些许哽咽,“我的儿,你比你哥哥懂事十倍,妈也是舍不得你呀!” 听到母亲的语调里带着哭意,宝钗把头往薛王氏的怀里埋得更深了些,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很坚定,“妈,女儿当然知道这些。可是——哥哥眼看着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能守住家里的基业就已经是祖宗保佑。女儿要是再不给妈争一口气,妈这些年的辛酸,又怎么算?之前二婶还当着妈的面说以后咱们薛家就靠着薛蝌光耀门楣——哼,我才不信,咱们大房就比他们二房差了。女儿早就已经下定决心,这辈子绝对不会庸庸碌碌……” 母女两个的话越说越深,柳五儿早就已经退出了堂屋,而是和同寿一同坐在回廊边上,低头盘算自己的心事。 “你在想什么呢?”同寿碰了碰柳五儿的胳膊,好奇地问她。 “没什么。”柳五儿摇了摇头,又问同寿,“姨太太什么时候走的?” “你刚拿着那些东西离开,没过多久姨太太就回去了。” “姨太太前后坐了得有一个时辰?” 同寿偏着头想了想,“差不多。姨太太过来的时候我正巧不在,同喜应该知道的更清楚些。”她觑了觑柳五儿的神色,又问:“你问姨太太的事做什么?” “没什么。”柳五儿随口敷衍了一句,没有详细回答。 她觉得,似乎不应该再让薛王氏和王夫人过从甚密了。薛王氏这人,虽然是真心疼爱自己的一双儿女,却更接近于溺爱,舍不得自己的儿女受一点委屈。又耳朵根子软,没什么主见,今天王夫人过来说一些宫里的苦,就转了主意不想让宝钗进宫了——虽然现下又重新被宝钗的话语说服,但是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又变卦了呢? 这样下去可不行! 但是,怎么才能让薛王氏远离王夫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