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莺儿(3)
薛蟠和薛王氏又相互补充着解说了一阵,柳五儿才终于理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薛蟠看中的那个丫鬟同时又被另一户姓冯的人家的少爷看重, 薛蟠今儿早上兴冲冲地带着家丁伙计们出门, 也是为了给那位冯少爷一点“教训”。而他带着人冲上门, 正准备殴打那位冯家少爷的时候,却被路过的柳湘莲给拦住了。 正在兴头上被人横插一脚, 薛蟠自然怒气更盛,但是柳湘莲却三两句话就平复了自己的怒火,并且为自己的行为生出悔意。 柳湘莲告诉薛蟠, 那冯家虽说算不上什么百年世家名门望族, 却和老金陵府尹有亲。在金陵, 当然没有人敢为难薛家人,老金陵府尹又早就已经告老还乡——但是他却和这次下来负责小选一事的采选官员是故交, 或许也还辗转连着亲事。薛蟠打了冯家少爷倒是不妨事, 但是若事情闹大了, 冯家人不肯吃亏, 兴许就会把这事闹到负责小选的采选官员面前,宝钗参加小选的事, 恐怕就要兴出波澜了。 自从宝钗出生, 展现出自己的美貌和聪明之后, 薛家人就一直对她寄予厚望,随着年纪的增长,宝钗行事也愈发沉稳——她是硬逼着自己往那个框架中塞, 而让宝钗进宫,更是已故的薛家大老爷的遗愿。这两年, 为了这事,薛家上上下下耗费了不少人力财力,眼看着这个小选参选的名额就拿到手了,若是薛蟠在此时闹出什么事来——不说事情大小,哪怕稍微有可能波及到宝钗的名声,或是薛家的名声,就是在给他妹妹扯后腿了。 薛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呆傻,行事也只凭自己高兴,但是却不是真的是那等蠢笨之人,若是哪件事让他上了心,也是能办得好的。初听柳湘莲的话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屑一顾,但是很快就回过味来——毕竟事涉宝钗,薛蟠纵有千般不好,对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亲妹妹的感情却并不淡薄,在想通了这件事可能会对宝钗造成的害处后,他就偃旗息鼓,没真的将这件事闹大。 那丫鬟再合自己心意,也比不上妹妹重要,在此事之后,他本就对提醒他的柳湘莲心存感激,有意邀请柳湘莲回家做客。不想,一众人在回薛宅的路上,走到一半的时候又被柳湘莲发现了几个尾随的小毛贼——据说从在城里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他们了——又很快被柳湘莲收拾了,薛蟠当下就决定要和柳湘莲结为异姓兄弟,并把柳湘莲带回家里,介绍给母亲和妹妹认识。 这“故事”说得前后圆满,严丝合缝,似乎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柳五儿听了,却只觉得古怪:这未免也太过于巧合了?怎么偏偏柳湘莲今天撞见了这事,还对薛家、冯家、甚至采选官员身后的关系都了如指掌。更不用说金陵城内常年也没听说有小毛贼尾随富家少爷抢劫的事,怎么就偏偏在今天…… 柳五儿虽然心里觉得奇怪,但是在这件事上却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连薛王氏和宝钗都没有提出疑议,她一个小丫鬟,又哪来的身份怀疑家里少爷的恩人? 薛王氏对柳湘莲感激不尽,几乎片刻间就把他看做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宝钗也轻声说了些感谢的话,似乎并没有发现其中有玄机的地方。几人闲话了一会儿——薛王氏又再三表达了对柳湘莲的感激,执意要留柳湘莲在薛家暂住,柳湘莲只不过略推辞了一次,就顺势答应下来。 到了晚间,薛王氏又设宴招待柳湘莲,宝钗也在席间——只不在桌上坐着,而是在一旁另设一张小桌,又以珠帘相隔。 这样的场合,除了薛王氏身边的同喜、同寿两个大丫鬟外,另有不少正院中的小丫鬟在一旁安置碗筷,为主子布菜,柳五儿不过在宝钗身边陪伴了片刻,就下去自去用饭了。 同寿和柳五儿结伴出来去厢房内用饭,柳五儿不过吃了半碗,因心内一直思忖着柳湘莲的事,就有些吃不下去了,用手帕揩了嘴,起身向同寿道:“同寿姐,你先用着,我出去走走,等下咱们一起回去席上。” “好。”同寿点了点头,又笑着嘱咐柳五儿,“你且多逛一会儿,慢些回来,让我多吃些。” 同寿不是薛家的家生子,而是从外面单买来的丫鬟,为人不争不抢,又活泼热情,在丫鬟间的人缘比同喜好了不知多少。只是有一点——比较喜好口腹之欲,身材也更丰满些,同喜就常背着主子们笑话同寿,“日后若是不在太太面前当差了,出去配了人,还可以去大厨房里当管事妈妈。”偶有一次被同寿给听到了,不仅不反驳,还笑着说“这差事正合我意,”反而气到了同喜。 柳五儿知道吃饭这事对于同寿来说可是件天大的重要事,抿着唇笑了笑,就推门出了厢房。她漫无目的地在回廊里走了一会儿,又背靠着柱子,正翻来覆去回想着之前薛蟠讲述的那个“故事”里柳湘莲的做派表现,忽然被人伸手一拉,待要尖叫出声,却又被人猛地捂住了嘴。 那人的手紧紧地按着柳五儿的唇,并箍着她的下巴,让她想要张嘴咬上那人的手掌都不能够。柳五儿心下焦急,生怕遇到了歹人,又莫名地有些委屈,眼圈里不由得沁出了一点泪花。 捂着她嘴的人却哂然一笑,“唉,都见过这么多次面了,怎么今儿还哭起来?倒像是我欺负你了似的。” 这声音——柳五儿细细回想了一下——分明就是不久之前在主屋内听到的柳湘莲的声音。可是,她什么时候和柳湘莲“见过那么多次面”了?她自己怎么不知道? “啧啧,柳五儿,怎么,你这就认不出我了?” 柳五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柳五儿”这三个字一出,她就立即猜到了这人的身份,虽然这一世他叫柳湘莲,但是上一世还叫“蒋玉菡”来着,再上一世……是南安郡王身边的侍卫! 见柳五儿似乎已经平静下来,而且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柳湘莲这才放下了手,又噙着笑看着柳五儿,“这就认出来我了?你也不想想,薛家的事哪个京里的人会知道得这般清楚?怎么样,这一世我可是一开始就帮了你一个大忙?” “原来……”柳五儿这才一脸恍然地看向柳湘莲,她刚猜出柳湘莲身份的时候还很好奇呢:怎么这一世这人这么早就出现在自己面前了?原来,他是为了帮自己才来的。 柳湘莲撇了撇唇角,“上一世,你的任务没完成,警幻仙子倒是没说你什么,却背后里教训了我一顿,问我怎么没帮上忙——我倒是帮了来着,可是那贾宝玉的心思全然不在念书考功名上,我能怎么办呢?” 柳五儿摆了摆手,她现在听到“贾宝玉”这三个字——或者说,只要一想到这个人就觉得十分头疼和厌烦,上一世没能完成任务,警幻仙子固然没明着说什么,却告诉她,原本她只要经历轮回十世,完成十个任务,就能在薄命司担任稍微体面些的差事,但是现在却要经历满十二世的轮回才可以。 时间被拉长了不说,任务也多加了两个,还不知道是难是易,自己能不能完成好——这样想着,柳五儿就对宝玉更多了许多抱怨。 柳湘莲觑着柳五儿的脸色,摇了摇头,绕开了这个话题,重新提起了柳五儿这一世的任务,“你这一世的任务我已经知道了,说容易其实也容易:薛家这位大姑娘,从小就心存高志,一心只想着进宫——我不知道你前几世听说过没有,我还是听警幻仙子告诉我的,她曾经填过一阙《临江仙》,其中有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很能体现此女的性格。只可惜之前被兄长拖累,丢了小选的名额,进京活动也没有任何结果,只好费尽心力筹谋着嫁给了贾宝玉。” 宝钗填的这句词柳五儿还是第一次听说——除了寄身平儿的那一世,其余几世在寄身之前,警幻仙子从来都不会和她多说什么,更不会提及这样的细节,柳五儿之前一直是丫鬟,就算再有身份,也接触不到、也不会特意留心这些,却还是第一次从柳湘莲的口中知道。 她寄身莺儿已经有些日子了,对宝钗的脾气秉性和行事作风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她的志向愿望也心知肚明,但是——宝钗从来没有向谁直白地倾吐过她的“青云志”,就连莺儿的姐姐楮桃,或许都没有想到过宝钗想要达到的、她心里想望的是那个高度。 柳湘莲的语气混杂着感慨和不屑,又似乎他真的深深为宝钗感到过遗憾,他耸了耸肩,“贾宝玉这人你是知道的,贾家的结局你心里也明白,这样的结局对她来说,可算不得好。薛家费尽心力筹谋,最后也不过是落得一场空罢了。” 柳五儿叹了口气,宝钗的结局却是算不上好,但是被她自己的“青云志”衬着,似乎更让人替她觉得可悲和惋惜。 “我想着,她这件事,最关键之处还是不要让薛蟠拖累了她,就先赶过来,帮你平了这事。等这件风波过去了,她本就是很有志向的人,你再一旁帮衬着,偶尔有什么困难——想来也没有什么是我帮不上的,这一世的任务可不就完成了?” 他这话说得着实有些自大,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却没有说错:他和柳五儿固然能对任务对象造成些许改变,但是归根结底,完成任务的要点还是任务对象本身要肯配合,像贾宝玉那样,完全不作出配合的,他们就颇有些使不上力了。 如果说上一世的宝玉,是所有任务中最差的一位任务对象,那么宝钗,兴许就会是最让柳五儿省心的一位任务对象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