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袭人(19)
在柳五儿的刻意弹压之下,晴雯到底还是没借题发挥, 把“园子里进了贼”这件事闹腾出来, 贾府也就平平静静、无波无澜地运转下去。 说是“平平静静、无波无澜”, 也不过是和“抄检大观园”这样的大事比罢了,归结到宝玉这一个人身上的时候, 他这一、两个月过得可就没那样顺心了。 贾政到底还是抽空查了宝玉的功课,宝玉的应对表现自然不好,十题中竟有八、九问都答不上来, 连“差强人意”的标准都达不到, 引得贾政大怒, 终于下定了决心,亲自去到王夫人屋里, 和老妻商量把宝玉从园子里挪出来的事。 王夫人在柳五儿的影响下也是早有此意, 虽然之前被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住了, 但是此时贾政一提起来, 夫妻二人也是难得的一拍即合,对上了心思。宝玉的年纪一天大过一天, 眼看着就快到了娶亲的年纪了, 却还是白身, 就连萌荫都很难萌到他的身上,王夫人也知道不能再这样由着儿子玩闹下去,就依着贾政的心思, 直接把宝玉的新住处安排在了贾政外书房的边上,让宝玉每日都处在贾政眼皮子底下, 好督促他用功上进。 他们夫妻联手拿定了主意,宝玉即便满心不愿意,却也很难翻出什么大浪来——贾政和王夫人夫妻联袂去找贾母禀告了这事之后,贾母也唯有叹息两声,又嘱咐他们不要逼迫宝玉太过,伤了身子,也就在这件事上松口了。 唯一能给自己支持的人都默许了这件事,宝玉还能如何?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外去了外院,只临走之前多去潇湘馆走动了几次罢了。 柳五儿最近带着曾经在怡红院内当差的所有人忙着宝玉搬家的事——宝玉身边的班底向来不同于府里其他主子,丫鬟人数众多甚至和王夫人比肩,只是月钱比不得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丰厚。这次宝玉搬家,贾母虽然没有反对,却也忧心孙子搬到外院后住得不舒适便利,就发话让怡红院内的原班人马都跟着过去外院,在另选人进来看着怡红院的屋子。 这样一来,搬出去的时候比搬进来的时候还要更浩浩荡荡,等到上上下下都安置妥当,也将将进了十一月了。 就在这柳五儿一心忙着打点物什的时间里,贾赦已经做主为迎春定下了亲事,柳五儿还是之后才从平儿口中得知,迎春这一世还是被定给了孙家,不由得有些遗憾。 但是关于孙家的不好,她又不能述之于口,甚至在宝玉面前连一点迹象都不敢外露,生怕又引得宝玉生出什么奇怪的念头,或是说出什么有悖于世俗伦常的话——在园子里的时候隔得远还好,现在宝玉所居的院子就在外书房边上,周遭说不好哪个就会把这些话吹进贾政的耳朵里,在贾政眼皮子底下说这些话,那可就真的是“找死”了。 因此她虽然满心遗憾,却也只能在晚上宝玉安置之后,回到自己房里的时候才敢发出一声叹息。 不过,这一世因为没有闹出抄检大观园的事来,司棋一直得以留在迎春身边,这次出嫁也是陪嫁过去的四名丫鬟之一。柳五儿现在也就只能寄希望于到了孙家之后,司棋能稍微护住迎春一点了——这说法或许有些可笑,毕竟孙绍祖是男主人,司棋也不能真的反抗他,但是或许她有些能力,能帮着迎春弹压通房妾室,让迎春过得稍微舒心一些也是好的。 而且,司棋这一世跟着迎春陪嫁到孙家,没临时撂挑子,让自己的外婆走门路把她留在府里嫁人,这里面体现的对迎春的忠心和情谊,也让柳五儿对她稍微有了一些改观。 说到底,这群从小生长在贾家,和姑娘小姐们同吃同住一道长大的丫鬟们,又有哪个真的天性不好?最终决定她们脾气秉性的,除了天生之外,也和她们各人的际遇脱不开关系。 等到探春被东平王妃选中,远嫁和亲的时候,柳五儿看着宝玉伤心的模样,心里感叹更盛:东平王妃之所以选择贾家的姑娘去和亲,除了探春是庶出之外,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贾家虽然空有爵位,但是家里的男人却都不能成器。不然京城那么多公候勋贵,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探春? 若是贾家能出个有真本事的男人,在朝堂上有一番真作为…… 柳五儿在这样的叹息感慨中为宝玉收拾好了送嫁的行囊,应下了宝玉让她“多去探望探望林妹妹”的嘱咐,送宝玉离开。宝玉走后,除了偶尔去王夫人屋里回话,或是去园子里探望黛玉外,她就一心只在宝玉的院子里看屋子。 她现在是彻底死心了,想着贾府覆灭的日子就在眼前,混吃等死着几个月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这天却收到了蒋玉菡送给她的字条——之前说是怡红院的“原班人马”被带到了外院,但是柳五儿还是悄悄行使了一下自己的“特权”,想办法把容易惹祸的芳官留在了怡红院,反倒把柳家的九儿换到了宝玉的院子里当杂使丫鬟,为的也是方便万一什么时候蒋玉菡给自己传递消息,不至于联络不上。 不过蒋玉菡传进来的消息,却是让柳五儿想办法回花家一趟。 柳五儿搞不明白他的意图,但是也知道蒋玉菡不会害自己,还是想办法找王夫人要了一天假,说想回家看看。 宝玉不在,王夫人也乐得大方,干干脆脆地给了柳五儿三天假,“宝玉不在,你也趁机回去清闲几天,等宝玉回来,又有大事要忙呢——到时候,我也不好给你假了。” 柳五儿猜到王夫人话里的意思,是宝玉这次回来之后就要和宝钗成亲了,到时候自己自然要跟着忙活。等到宝钗嫁进来之后,身为宝玉的枕边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宝玉身边这些丫鬟名正言顺的“女主人”,管束着这些丫鬟的大小事。到时候王夫人再插手儿子屋里丫鬟们的事,就很有些越俎代庖了。 现在宝钗还没嫁进来,还是王夫人心里最满意的“准儿媳”,王夫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就想着越过儿媳插手儿子屋里丫鬟的事,就算袭人再是儿子身边得她心意的通房丫鬟,也比不上儿媳兼外甥女重要。 柳五儿听懂了王夫人的潜台词,却没有明确地做出什么应对,只应和地陪着王夫人神色暧昧地笑了几声,就回去准备回家探亲的事了。 她这次回去,倒是不比之前那次兴师动众,在她的有意控制下,身边只带了柳家的九儿这一个小丫鬟。花家人见她回来却很高兴,柳五儿又拿了不少袭人的私房钱回来交给花自芳,袭人的嫂子待她就更和善了。 蒋玉菡是在第二天下午递消息过来让柳五儿去后巷“老地方”找他的,柳五儿知道蒋玉菡说的是上次俩人见面的那棵老榆树底下,趁着花自芳外出,知会了袭人嫂子一声,又让九儿帮她把风,这才去后巷赴约。 时隔一年多未见,蒋玉菡再见到柳五儿的第一句话却是:“你这一世的任务恐怕是真的没办法完成了,我帮你想个法子,就此遁了。” 柳五儿一挑眉,“为什么要遁?”有了前几世的经验,她知道自己就算留在贾府,在抄家前后也会顺利离开,这样看来,“遁”或“不遁”似乎也没多大区别。 “我听人说,前些日子有人告发了贾家人做的几件见不得光的事,其中一件事犯了皇帝的大忌讳,眼看着贾家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你何必再在贾家耽误工夫呢?” 蒋玉菡最后一句话说得太过直白,柳五儿不禁有些无言以对。 看着柳五儿面带踌躇,半晌没有回应,蒋玉菡不由得轻轻一挑眉,“怎么,你舍不得贾家的好日子?” 柳五儿顿时失笑道:“又不是能过一辈子的好日子,有什么舍不得的?只是……” 对于贾家的生活,她确实不会舍不得。但是,这一世的任务没能完成,本身就是一个遗憾,她虽然已经看清了宝玉的为人和做派,不会对宝玉抱有什么期望,可是就这样走了,也难免生出些“虎头蛇尾”的未尽感。 然而看着蒋玉菡的脸色,到底还是点了头,“算了,其实也没什么好非得‘道别’的,这样离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蒋玉菡的神色这才宽和下来,“那好,这件事我来安排,你明天做好准备就是了。” 他没详细说让柳五儿怎样“做好准备”,柳五儿也没有细问——她现在还沉浸在任务没能完成就戛然而止的失落中呢。甚至在蒋玉菡离开后,她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夜里也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第二天一天都在恍惚中度过。待她“清醒”过来,自己已经换了一身平民的衫裤,正坐在蒋玉菡家里愣神呢。 贾家那边也不知道蒋玉菡是怎么处理的,总之,她在蒋玉菡家平静地生活了几个月,直到宝玉回来,贾家被抄家那日,才由蒋玉菡领着躲在街边的人群里看了看贾家上下的现状。宝玉自然也在其中,浑身落魄,柳五儿险些就没认出来。 “好了,这下你总该满意了?”蒋玉菡问她。 柳五儿静静地摇了摇头,她现在心中五味陈杂,很难用言语说得清楚,索性也就不说了——再说,也没必要让蒋玉菡知道。 当晚,柳五儿平静地在睡梦中迎来了“离去”,“下一世,希望领到一个能完成的任务。”她在心里默默许愿。 作者有话要说: 是的,在这一世中,柳五儿没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还稍微有一点憋屈 我觉得这样的波折,应该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