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国际提名
天晴云淡, 候机厅里一男一女行走着。 身穿职业黑色小西装的长腿美女迈着大步,跟在一个身穿白色西装的男人身边。 边走边汇报:“老板, 明天上午我们抵达宁市,下午有个国际会议,后天一早飞……” 带着墨镜一路沉默的男人突然停住脚步:“明天去宁市?” 美女秘书看了眼行程单:“没错, 我们要在宁市待一整天,然后飞……” 男人摸摸下巴:“哦, 上午空闲的是?先定上车,上午我回趟老家。” 秘书点头, 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安排。 男人站在原地,微微仰头,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看向窗外。 窗外白云宁静, 阳光正好。 “老板,我们马上要赶不上飞机了。” 女秘快速的提醒男人后,迈着大步往签票口走去, 嘴里还在念念叨叨下边的行程。 男人漫不经心的听完,发现他未来几天都在飞,没有能安静停留的时候。 一切, 都那么匆忙。 在女秘书机关枪一样的念叨中, 男人在检票时扭头, 还固执得看向玻璃窗外的悠悠飘浮着的白云。 真羡慕它们, 可以这样悠闲自在。 回过头,男人苦笑了下。 好在,明天有一上午时间, 是自己的。 男人名叫孔勤,十几岁时父母车祸去世,获得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安葬了父母之后,孔勤拿着赔偿金下海经商,如今十年过去,他已经身价过亿,成为一位亲戚眼中的大富豪,无所不能。 但事实是怎样的,他是不是真的无所不能他自己心里清楚。 《画中人》最开始的光线很明亮,阳光很明媚,但莫名的带着压抑。 或许是因为空勤不得不一直奔波的无奈,或许是因为女秘书那冷硬却快速的语调,又或者是他们身边,同样匆匆忙忙的人群。 故事的节奏,从孔勤坐上回老家的车开始慢下来,心也宁静下来。 镜头俯瞰而下。 白色的越野车在五米宽的小路上极速飞驰,周边是一片绿色的庄稼地,前方也是绿油油的田地。 车速虽快,但周围一望无际的田野更宽阔,放佛天地伸手就可触摸,心也有无限大。 在这只容两辆车子并排的道路上奔驰的感觉,比在宽敞的三车道上的感觉,更加畅快淋漓。 头顶高阔蓝天,周边是绿野农田。 被禁锢在快节奏里,逐渐疲累的灵魂,在呼啸的自由风声中,开始苏醒。 “啊啊啊啊啊啊!” 开头冷漠得像个机器人的女秘书开始有了表情,打开窗户,冲着绿野呐喊。 释放般的大喊,引得在田地里弯腰农作的人们抬起头,笑着看向他们。 孔勤闭上眼,靠在车座背上。 带着草木泥土清香的空气盘旋在鼻喉边上,冲淡了鼻腔里浑浊的尾气味道。 自由的感觉,舒服到灵魂开始呻.吟。 田野尽头开始出现零散村庄,白色越野放缓了速度,从带着一座座村庄里路过,最终停在一条长街路口。 街口立着个古老的石碑,写着古玩街。 这条街在孔勤很小的时候就有。 转眼二十年了,它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没什么太大的改变。 孔勤在街里慢悠悠的转悠,无意间看到了一幅画,一幅,卖家说还活着的画。 孔勤将画买回家。 入睡前,把画挂在卧室侧墙上。 当晚,孔勤就做了一场梦。 梦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桃花树,树下坐着个身穿白袍的饮酒人,以及一个身穿青衣的捧酒丫鬟。 他想问饮酒人是谁,却怎么都张不开口。 数次这样的梦之后,他终于长开了嘴,却在问了一句你是谁之后,被赶了出来。 一觉醒来,孔勤看着墙上的画,想起来买画时,卖画人说的话。 “这是一幅活着的画……” “当你感觉到孤独、疲惫、无助的时候,告诉它,它会帮你解忧……” 孔勤的生意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疲惫,他终于忍不住,开始向那副画倾诉。 诉说自己的疲惫,诉说自己的无奈,诉说自己的忧愁烦恼。 在孔勤第三次喝醉被助手送回来的那天晚上,孔勤如常一样做了一场梦。 不同的是,梦里饮酒的人,开了口。 他坐在缤纷桃花里,慢悠悠得饮酒,轻飘飘的问。 他问:你累吗? 累啊,每天早出晚归,隔三差五飞来飞去,怎么会不累呢。 他说:那就睡。 然后,孔勤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孔勤发现自己神清气爽,精神饱满,走起路来两脚生风,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再也不见往日疲态。 孔勤感觉到了不同寻常,更加珍重画。 每当他感觉到累,他就跟画说,然后画中人就会入梦,开解劝导,又或者干干脆脆得说一句,睡一觉就好。 画,逐渐成了孔勤的救赎。 孔勤如果不出差,会每天准时回家,对画诉说这一天发生的趣事又或者悲事。 如果出差,就会很小心的带上画,走到哪带到哪。 有次,有着同样书画爱好的老朋友来家里做客,看到画后觉得很惊艳,想要借回去细细观赏。 老朋友眼中的惊艳让孔勤有种心爱之人被觊觎的愤怒感,孔勤一怒之下赶走了好友,然后定定的看着画。 孔勤决定跟这幅画结婚! 这样,所有人都会知道这幅画是他的所有物,这样就可以杜绝一些人的窥视! 商界哗然! 跟孔勤合作过的朋友们都觉得孔勤疯了,放着窈窕美人不看,居然要跟一幅画结婚。 被赶出门的书画爱好者,觉得孔勤情绪不对,请了国际知名心理教授偷偷地扮成路人,跟孔勤结交,了解孔勤的情况。 之后,心理学教授经常跟孔勤聊天。 孔勤焦躁的情绪逐渐稳定,却依旧不准任何人碰那幅画,还执意要跟画结婚。 这可急死了老友。 随着结婚之日的临近,孔勤情绪又开始焦躁起来,心理学教授诱导安抚无效,也束手无策。 结婚前一天,孔勤再次梦到画中人。 不是晚上,是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跟一个老头喝茶的时候。 这一次,画中人是正对他席地而坐。 乌黑的发因为画中人低着头的缘故,遮住了画中人半张脸,使得人看不清楚那人长相。 “你知道我是谁吗?” 孔勤回答不上来。 粉色花瓣飘啊飘。 每一次进梦都是这样,似乎桃花树的花瓣,永远都掉不完。 依靠着大树坐着的人,突然低低的笑,修长的十指在古琴上跳跃,潺潺音乐响起。 “换个话题。你如果真的跟画结了婚,大家也许会以为你是个神经病,你的公司股份将会狂跌,你的公司也许会破产……你将会一无所有……” “这些你愿意看到?还是能够承受?” “醒醒,我是被你扔在画里的负能量结合体,只是充满负能量的你而已。” “你所梦到的一切,都是你自主营造的梦,只是你的脑垂体在作祟。” “现在,梦该醒了……” 长长的衣摆挥过,孔勤猛然惊醒。 发现自己靠在窗边睡着了,而对面,坐着个眉目慈善的老头。 那个莫名其妙总是找他聊天的怪人。 怪人笑眯眯得问:“小伙子,睡醒了吗?” 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幻觉。 并自动将所有幻觉合理化。 观察了孔勤好些天之后,心理学教授给出这样一个结论。 教授递给孔勤一张邀请卡:“我有个心理讲座,就在明天,欢迎你来听。” 影片最后,是一间明亮的教室。 眉目慈善的老教授不急不慢得讲课,说现在有种有趣的心理效应,叫做自我投影式催眠。 这种心理状态一般会出现在压力过大,却内心孤僻,找不到适合释放压力方式的人群里。 这些人在压力极度大的情况下,会自己给自己寻找一个释压途径,或者倾诉对象。 过程中,还会自我完善一切不合理情况。 温暖明亮的教室里,侃侃而谈的老教授目光扫过某个空缺的座位。 阳光在老教授的讲解里微暗。 屏幕跟着暗下去,电影就这么结束了。 〔原谅我有些没看懂。〕 〔所以,电影里,孔勤角其实只是在做梦,还跟梦中的另一个自己谈了一场奇葩的恋爱?〕 〔弱弱的说一句,难道只有我觉得叶孜的声音苏到想哭吗?〕 〔是很苏,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听叶孜的配音,感觉怪怪的。跟听封颜那种冷冷的感觉不一样,感觉有点儿……压抑沉重。〕 电影首映结束后半小时。 网上陆陆续续出现影评出现。 某知名影评人说: “画中人其实是反应了现代人们的一类心理状态。 孔勤出身草根,却靠自己奋斗到身价上亿,先不说这样的故事在现实里有没有,咱们单纯评价电影。 从草根到上亿身价,说明空勤有很强的商业天赋以及商业眼光。 这让他很有优越感。 但他因为草根出身,他要比家族企业多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去维持这个让他能够有优越感的身价。 优越感变成了枷锁。 循环往复。 当附加在他身上的枷锁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多重到他心理承受的极限之后,他的心理要么崩溃,要么突破极限变得更强。 电影里,画中的那个只能一个动作背对镜头的人,其实就是孔勤的一种精神状态。 他被现实与自我设定的重重枷锁禁锢,除非孔勤放下虚荣,否则画中的那个人永远都得不到解脱。 电影最后画中人转过身的镜头预示孔勤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至于到底有没有克服,那个空起来的座位大概已经预示了。 不得不说,叶孜在剧中的表现让人很惊艳,声色语调的控制精细至极,将孔勤被外物束缚的压抑、以及后期扪心自问时若有所得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真的很过瘾!” 影评人说话大同小异,最后有位影评人预测了《画中人》提名飞马的奖项,其中有最佳剧本,最佳男配等。 众网友看的迷迷糊糊,哀嚎只看懂了最后的奖项提名,别的都看不懂…… 《画中人》要表达的深意有些沉重,但整体色调跟故事还是很唯美的,对于那些迷迷糊糊看不懂的孩子们来说,颜值与声音就是一切。 与一幅画谈恋爱还要结婚的梗,也萌。 刷刷刷! 再刷几遍! 《画中人》上映后一个月,一条来自帝都国际电影节官方的微博,惊掉了一地人的下巴。 帝都国际电影节上,《画中人》提名最佳编剧,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四项重量级奖项。 蒋晓东、叶孜,更是同时提名最佳男演员! 这一下,乱套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切都是我在胡诌,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家看看就好了哈,不要认真。 另外,设定为架空,颁奖典礼与制度什么的,宝宝们也不要当真,随便看看就好撒。【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