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谈判
陆珊对梓阳这个地方, 记忆比较深刻,也比较特别,尽管她以前从来没有来过。 陆珊刚穿来那会儿,她爹就在梓阳的梅山书院求学。原本,女儿就要出生了,陆昊无论如何也该回家的,可他当时病得很重,几乎就要不治,可把陆家上下给吓得够呛。 顾萝月子都还没出呢, 就带着年仅三岁的陆琮匆匆赶往梓阳,那是冲着见陆昊最后一面去的。 好在陆珊的随身系统也跟着她来到了这个时空,并在陆珊努力完成第一个任务之后, 奖励她一枚百病全消丸。 陆珊抱着试探的心情,把药丸和陆昊进行了绑定, 然后她爹的病真的就好了。 两年后,杨岳父子战败, 梓阳随着整个宛州一去不返。 宛州十六郡的沦陷拉开了盛宁王朝动荡的序幕,随后太子被废,顾茂被弃用,老皇帝在绥靖的路上越走越偏,将两国实力的差距拉大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无论元琪登基后是如何的励精图治, 留给他的时间都不多了。 拓跋秋北边面临着来自真皋人的巨大压力,南面就不能给盛宁王朝喘息的机会,否则两面夹击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次南征是拓跋秋的一次试探, 他要摸元琪的底,看清他的实力和态度。 陆珊从来没有如此庆幸过,自己开着系统和空间的双重外挂,不然在老皇帝这么些年绥靖政策的妥协下,盛宁的军队对上乌雅人,还真没什么胜算。 当然,陆珊并不是要否认顾茂父女和元琳的努力,如果没有他们,这一仗照样也是赢不了的。 事实上,从第二次星宿川战役算起,在面对乌雅人的进攻时,顾家的皇子皇孙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身先士卒了。 顾茂原本是有机会提前结束这个并不光彩的历史的,但是先帝不给他机会,打过西夷人之后就没让他上过战场,浪费了顾茂最宝贵的十多年时光。 天下是顾家的天下,顾茂哪怕只是当个摆设,只要他不横生枝节,对士气的鼓励也是显而易见的。何况顾茂并不是摆设,他是实打实能带兵打仗的,效果自然更不一般。 不说顾茂了,就是秦国长公主和嘉兴郡主,她们上了战场也不是看热闹的,而是拿得起刀枪,砍得了人头。 在顾茂最初的作战计划里,此役他们击退对手的进攻即可,无需反击,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偏偏陆珊没有遵令行事,她不仅反击了,还追出去了两百多里,直接把淮安郡治梓阳拿了下来。 陆珊事后给了顾茂解释,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她等不及给顾茂汇报了,抓住机会发起进攻才是当前要务。 除了在情报的来源方面有所隐瞒,陆珊的话句句属实,很容易就说服了顾茂。 虽然只是丢了一个淮安郡,可对拓跋秋来说,打击还是非同小可,因为这是他登基以来,盛宁王朝第一次从光明王朝手上夺回实土,看来元琪的实力不容小觑。 随后,顾茂给拓跋秋写了封信,建议他坐下来谈谈。 顾茂并没指望拓跋秋这回就要同意,他不过是遵旨行事,元琪事前说了,一次打不服没关系,他有耐心,迟早会打到拓跋秋坐下来和他们谈判,双方是有这个共同需求的。 谁知拓跋秋竟然就同意了,还把使臣派到了梓阳来。 带着三个小姑娘上战场,这在顾茂是一场非常新鲜的体验,尤其三位姑娘的身份都还比较特殊。 一个是他侄女,也是当今皇帝的亲姐姐,一个是他未过门的侄儿媳妇,也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剩下那个是他亲闺女,总之都不是那么好惹的。 但是接触时间多了以后,顾茂觉得最有意思的却是年纪最小的陆珊。 顾元娘是顾茂的嫡长女,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再没什么不了解的。元琳是顾兰的嫡长女,只比元娘年长一岁,从小和元娘玩在一起,除了在易州那几年,也算是顾茂看着长大的。 比起更加熟悉的女儿和侄女,顾茂对陆珊就比较陌生了,早就听过她的名字,却从未打过交道。 陆珊这回上前线是偷偷跟着元琳去的,顾茂知道时被吓了一跳。后来发现陆珊特别能打,又被吓了一跳,亲眼看到和从别人口中听到,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再然后顾茂就跟陆珊聊上了,对她的佩服比起元琪都不少,小姑娘太厉害了,他侄儿好有眼光。 和乌雅人的谈判顾茂只带了陆珊,陆珊看到来人是谁,立即笑得止不住。 “大叔,别来无恙。”拓跋秋竟然派了拓跋林来,陆珊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托你的福,一向还好。”拓跋林见着陆珊可就开心不起来了,居然又是这个丫头。 顾茂以前没见过拓跋林,但他知道陆珊四年前一箭射中拓跋林的事,于是问道:“那是拓跋林?”他对拓跋秋的想法也是看不懂了。 陆珊点点头,笑眯眯地和拓跋林打招呼:“大叔,你娶儿媳妇没有?”过去这几年,拓跋林信里老提这事儿,元琪虽然不会当真,可看了信总归是高兴不起来的。 “娶了一个,还有三个没着落呢。”乌雅人普遍早婚,拓跋林的大儿子据说和陆珊差不多大,竟然就娶妻了,“怎么?你改主意了?” 陆珊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给拓跋林看:“大叔,我是想告诉你,下次给我家陛下写信,别再说些有的没的,他脾气再好,有人觊觎他媳妇儿,也会心情很不爽的。” 看到拓跋林目瞪口呆的表情,顾茂哈哈大笑,这两个人真是太有趣了。 闲话叙完,双方终于聊到了正事,陆珊并不指望这次就能谈出结果,她只是委托拓跋林向拓跋秋转达元琪的态度,要打他奉陪,要谈他接受,端看他如何选择了。 “大叔,你听过中原人一句古话没有,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陆珊心里明白,不是来自北方的压力太大,拓跋秋和拓跋林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 拓跋林沉默不语,他当然明白陆珊的意思,真皋人的铁骑太可怕了,他们三兄弟明争暗斗半辈子,现在都合作上了,就是谁也不想当亡国奴,那比输掉皇位可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