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抢人
相隔一年再见舅舅和表哥,明珠倍感亲切,笑容无意中便放大几倍。 “舅舅,二表哥,你们怎么来了?这样远,外祖母也放心。”明珠深为他们担心。这二人,都不是武将,千里而来,实在是辛苦。 二舅舅还未开口,明二郎先笑,“看到妹妹过得好,再累也值得。这一年,我也没少上前线,倒是强壮很多。” 凌二郎嘴里酸水直冒,都说读过书的人最会甜言蜜语,看这二愣子就知道了。 最郁闷,看人家表哥表妹亲亲热热,好生气。 明珠此时正兴奋状态,哪里能顾忌到凌澈想法,将外祖母一家在西北之事问了个透彻。 后来实在是口渴,喝茶水之际才看到凌澈竟然还在,她还很是惊奇,“咦,凌大哥你怎么还在这里,不是过几日便要北上,应该很忙才是。有舅舅、表哥在呢,不用陪着我的。” 凌澈笑,“都是亲戚,怎能不好好作陪。我吩咐厨子做了江宁和京城两种菜,就怕舅舅吃不惯南边口味。” 他不是陪,他是来监视的好不。这明家小子一直对妹妹有想法,他不得不防。且看这小子今天表现,明显就是余情未了。 凌澈想法对了一半。 明二郎看多京城和西北女子,觉得还是明珠表妹最合胃口。二人相熟,且家世爱好差距不大,都是讲规矩又懂变通之人,最为合适。 只是,明珠妹妹都定亲了,他也不是那种抢婚之人。但若是妹妹过得不好,他还是不介意插一杠子。 明珠见凌澈很是热情,并不多想。原来在京里,他便与外祖家人相处融洽。 二舅舅满脸欣慰,“还是二郎知道疼人。江宁菜太甜,西北菜又辣,还是京城菜色最合胃口。” 明二郎深知二叔口中“二郎”不是自己,内心鄙夷道,不过一顿饭,至于这么夸么。 凌二郎笑,“对亲舅舅必须细心再细心。用过晌饭,舅舅先歇息一个时辰,去去乏,下晌晚上安排当地人带您领略一下江宁风光风情。舅舅一代文豪,定然会喜欢这里。” 二舅舅大笑,他最喜欢别人夸他文采天赋,“不敢不敢,岂能称文豪,不过略通笔墨罢了。” 自此,明珠和表哥便看着凌澈吹捧二舅舅上天,二人相谈甚欢,带着话题一路跑偏。 明珠本来还挺想和表哥单独聊聊家人,可这二人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 凌澈说话不忘和表哥互动,态度奇好。只要不让这小子多和妹妹接触,牺牲点气节绝没有问题。 这两天,凌澈安排几个能说会道会玩之人,带着二舅舅和表哥逛遍江宁大街小巷,喝茶听曲,甚至还带着去河边花船浪一浪。 吓得明二郎这一雏儿不得了,硬拉着二叔下船。二舅舅头一次见识这类花样,哪里肯下去。这些女子哪里是妓子,当真是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好闺秀,风情而不放浪,收放有度,实在是撩人。 明二郎一向洁身自好,“二叔,祖母让咱们来可不是为了这个,这些天,看看咱们都干了什么,回去怎么和祖母老人家交差。要是三叔问起,我可是实话实话咱们都做了什么事情。他若是发起脾气,我这当侄子的可挡不住。” 二叔别人不怕,就怕三叔。 他这一提醒,二舅舅才记起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乐不思蜀,早忘了正事。 “对对对,差点就忘了。哎,你也不早提醒我,小年轻就是靠不住。”二舅舅拍拍脑袋,很是懊恼。 明二郎:……他很想打人。明明都提醒过十遍八遍,二叔就是不听。要不放狠话,估计二叔还当没听见。 到了第二日,凌澈所派陪同人员继续来忽悠二舅舅,在正堂被明二郎拦下。 “二叔千里骑行本就劳累,再连续三日外出,实在是体力不支累瘫了。白天好好休息,咱们晚上再出去不迟。” 来人一听,只好点头答应。他是下人,自然不能强迫客人。不过,还是多了一个心眼,赶紧和主子汇报。 凌澈这几天十分忙碌,夜里也不过睡两个时辰。听人一说,倒没多想。 反正,再拦也不好让明珠一直见不到他们。好在过两日便北上,到时候便打发了就是。 不过凌澈长了一个心眼,把明安放了回去。明安如今醉心于战事,很不想回去陪着风花雪月。 “弟弟,亲弟,姐夫终身大事就全靠你了。姐夫这里实在走不开,你帮姐夫盯一盯。”凌澈对明安向来好声好气。 明安深深看了姐夫一眼,心道姐夫真够不自信的。若是当初,姐姐自然算是下嫁,但如今,姐夫从外貌到实力在大昌那是顶尖人才,最最抢手王老五。他姐都没怕,姐夫竟然害怕,真是想不开。 但是,作为明珠亲弟弟,明安是不可能拆姐姐台的,他很是乐意姐夫紧张姐姐,拿姐姐当宝贝。 明安觉得,姐夫什么都好,就是眼光略差。若是他娶媳妇,并不太喜欢姐姐这种动不动就踢人的这类,还是温柔小意更动人。 嗯,如今明安十三多了,对男女之事也略略懂些,虽没工夫想娶妻生子之类,但对未来妻子有了一些模糊概念。 明珠这里听到表哥派人来请,心下松了一口气。都三天没见到人了,她也担心。二舅舅每天一早走,半夜回,游兴甚是大,让她不由得佩服。 明二郎觉得妹妹真是好看,不得不承认,在江宁呆了一阵子,比在京城时候还要水灵几分。 “明珠妹妹,这几日一直陪着二叔,都没能和你好好聊聊,不知你在这里过得可好。祖母很是担心,我母亲和三舅舅也是如此,恨不能亲自过来接你去西北。” 明珠便笑,“在这里也不错,日子过得倒比京城时候还自在一些。”上面没有吴氏、焦氏和父亲,她就是最大的那一个,日子不好才怪。 明二郎点头,“好就好。姑父的事情,我们在西北也有所听说,只山高水长,不能相帮,只遥遥路祭一番。妹妹不要伤心,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他也知妹妹家事,也不过就是面子上随口一说。 明珠听表哥语气,也知不过是客套一二。两人也不在说这个,只说一些趣事,顺便说一下时局。 二舅舅醒来,见表兄妹二人一本正经聊天,深觉无趣。“明珠来了啊,正好,今儿舅舅带你出去逛逛。” 明珠心下好笑,到底谁才是主人。“好的,听舅舅的就是。” 三人正准备离开,明安便在此时回来。 明二郎眼睛就是一亮,嘿,本来还觉得明安不在,回去肯定被祖母说一顿。这下好了,全气了。 “咱们不在城里逛了,这几日也几乎看遍。倒是城外不曾去过,听说有座青山很是有名,自从至今诸多诗人文人提诗句,很是风雅,十分想去看看。二叔,你觉得呢?” 二舅舅一听还有诗人提诗句,自然很有兴趣,“可,甚好。” 众人出发,一路有说有笑。到了青山脚下,明珠便发现不太对劲。 “二舅舅,表哥,怎么带了如此多人马?”得有几百号了。 二舅舅也懵,“可能大家都初次来江宁,也想逛逛。毕竟一辈子窝在西北,和这里大不相同。” 明二郎咧嘴一笑,“也不全是,我突然想起,祖母下过死命令,说一定要带妹妹和弟弟回西北。如今形势不明朗,京城更是水深得很,咱们还是不去蹚得好。” 明珠明安对视一眼,还有这事。明安赶紧道:“回去也不是不行,可我们东西还在府里,总该收拾一二才能成形。”讲真,他十分不想回西北,他还想到京城大干一场。 明珠也点头,她也想和凌澈同甘共苦,不想这样临阵脱逃。 明二郎劝道:“那些东西不过身外之物,何必如此在乎,留下几个下人随后带着便是。再者说了,放在凌二郎那里,有什么不放心。” 二舅舅还没反应过来,“母亲是嘱咐过……” 明二郎道:“祖母如今卧病在床,她最想念的人就是你们俩了。” 明珠着急道:“不是说身子骨很好,怎会如此。”她对外祖母感情十分深厚,哪里会不着急。 “倒不是大事,就是思念你们。再者入了秋,身子多少有些不舒坦,不用太过担忧。”表哥解释。 二舅舅也点头,来的时候,母亲有些风寒,是吃药来的。侄子说的倒是没毛病,不过,总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明安对外祖母感情不比明珠少,当即决定这就走,不再犹豫。 这些人说走便走,考虑到带着明珠,便决定小部分从大运河往北,到山东换船从黄河继续往西,这样能少走陆路,也就少些颠簸。大部队从岸边随行,也是一种保护。 不过,明珠还是留下银姑帮她收拾东西,其他丫头不会功夫,不跟着大部队,怕有安全问题。 明安这里,也留下小厮,向姐夫说明情况,顺便收拾一下。 等凌澈忙了一天听到明珠竟然往西北而去的消息,要不是强忍着,血都要吐出来。 田鸣等人看大哥脸色如此难看,还以为京城有变,也是惊了个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