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江南
戚国的百姓像朝圣般从车队必经的请愿路开始,一路跟随。 卓婉狠狠心,吃掉一颗她不舍得动的雪花糖,换上柳卿给她做的千层厚底布鞋,扭腰踢腿地做好热身运动后,从车厢中跳下来,与他们一同行走。 这一走就是三十六天,面带敬意的戚国百姓在戚国烽火台下,跪别。 脚上走出了水泡,水泡又被磨破,反复着,脚上磨出了一层茧子。 卓婉爬上烽火台,为他们跳了祈福舞。 沙城城门关闭,车队重新出发。 卓婉像一张猫饼似地四肢大开着摊在车厢中,睡大觉。 她这一个多月都要端着圣女的悲天悯人,累坏了。 葱油饼的香气钻入车厢,卓婉的圆溜溜的小鼻头微不可见地动了动,很快就睁开了眼睛。 墨衣端着一盘葱油饼站在车厢外,用食物香气叫醒小姐的这一招,最是管用。 来戚国的路上,走的缓慢,回沙城的路上,走的更是缓慢。 尽管没有了戚国百姓的追随,整只大队伍用牛车拉行李,速度再快也追不上马车。 卫家庄在这几十年里,一颗心一直都没有定下来,他们这些明部士兵逃亡戚国时,年龄比卓府老祖宗更小上个五六岁,来到戚国后敢拼敢闯地建了卫家庄这个以养殖为主的小村落。 他们养的牛羊本就散养在山上,除了小羊,其他的大羊和小牛崽都健康强壮地在背上驮些行李。 路上本就艰辛,小羊耐不住水土不服,死了十来只,卫十军求到了卓婉这个小主子这里,青衣这才插手整个队伍的健康,再没一个人生病,也没一只小羊生病。 难免的,整个队伍,都夹杂了一股药草味。 天气有所变化,药草味也会跟着变化。 戚夫人非那种拖泥带水放不开的人,离开戚国后,她就彻底放下了朝中的那些她不该管的事,学小花的样子写信,只在信里写琐事的小事,把一路上遇见的美丽景色、听见的有趣话语、品尝到的美食一一写在信里,等到下一个城镇再一块寄往戚国。 刚开始,戚夫人还惦记着他们,每天都写上一封信,到后来,她忙着跟小花爬山挖药草下河摸鱼虾,哪还顾得上他们,在小花给勒安谦邮信时,她才想起,匆匆忙忙地随便写两笔报个平安就让墨衣一同捎带到驿站。 无一丝伤亡地走过了雪地,卓婉同时收到矮蹾子和勒安谦给她的信,心转念想间,歪着头,眨巴着眼睛,萌趴趴地看向秀衣。 “我想去南方。”卓婉找出了一个强大的理由,怜惜道:“勒安谦生病了,正需要我的照顾。” 一如既往的,除了吃食,秀衣对她家小姐的任何想法都会想尽办法地去实现。 距离沙城还有七日的路程,卫家庄的老老少少赶着牛羊继续向沙城出发,分支出来的小花队缓缓走向另一个方向,算着里程,小花可能更先到达南方。 几个月前,离开沙城时,卓婉在蛮族旁边勾画出了一片空地,拿着劳力白条,雇佣北军用石头在这片地上搭了一排排的石屋,并在石屋周围的更大一片地上种下了粮种。 等卫家庄的老老少少到达沙城后有屋可住,也有粮可收,收获粮食足够他们吃到下一波收获。 曾经的副将如今的卫家庄村长一踏入沙城,熟悉的气息,让他一瞬间的热泪盈眶。 看到精神昂扬的北军,一路上的忧心消散。 再看到为他们而建的一排排石屋和四周的粮食,心彻底安定了下来。 他一把老骨头,只要能落叶归根,饿死在沙城也无谓,他想的更多的是卫家庄里的这些孩子,这些孩子都是他们不忘卫将军的誓言精心教导出来的苗子,如果被困死在了沙城,他们死了也无颜见卫将军。 卫家庄的到来,给沙城又多注入了一股活力,忙到脚不沾地的骨头松了一口气。 沙城里的人在江湖上是真的武功高强,但每个人的生活技能也是真的差。 寻常女子皆会女工,绣工参差不齐,最起码能做件衣服也能缝缝补补,沙城里的女人,除了黑蜘蛛,其他女人更喜欢去搬石头修路,让她们拿个针就像逼着她们去杀武林盟主似的。 卓婉的商队用粮食换来布匹四个月了,还放在仓库里。 站在城墙上一眼望去,还是一片衣衫褴褛的乞丐。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不把这当回事。 骨头这个代理城主,每次跟随商队计算存粮时看见这些面料结实耐磨的布料,心里就咯噔一下,城主给他的沙城游戏界面美化模式还没有完成。 卫家庄里的大小媳妇身上的衣服是她们自己做的,骨头看准了这一点,跟小太子商量着,在神女石所在的小巷,像模像样地开了一家成衣铺。 卫家庄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融入了沙城忙碌却心安的生活氛围中。 家里的壮汉领着城主商队给的钱,或着像沙城绝大多数的人那样去修路,或者凭真本事去应聘修水道的活计。家里还有一把力气的老人,就费些心思,跟着沙城技术员学沤肥把沙地养肥后种粮。家中的男人都忙开了,女人也闲不了,除了剪羊毛织布,还抽着闲工夫去成衣铺做衣服。 卫家庄里看似最闲的孩子,也被指骨征用了。 青衣走前,把她毒障中精心种下的药草和养的毒蝎子委托给了黑蜘蛛,但隐山脚下的大片大片的药田交代给了指骨去保管。 指骨把这片药田当成了眼珠子来护着。 当初,青衣把这片药田交给指骨来打理的时候,这片药田只是撒了药草籽的硬地。 青衣不在意这片药田,撒草籽的时候都懒的挖坑,直接洒一把了事。她只是看看这些药草籽能不能在这里长出来。 青衣在指骨心里是救了小双和小信的神医,地位仅次于城主姐姐,他却把这片药田当成了比种粮食还重要的事情去做。 看见鸟雀去捡地上的药草籽吃,指骨着急地找到小太子让他帮忙写信问问青衣。 卓婉收到来信时,青衣正痴迷于部落巫医手中的秘药,直接道了一声“没空”,便真就不管不问了。 卓婉觉的这么敷衍指骨,对不起他邮寄给她的野果干,便把青衣在路上收集的药草籽塞入包裹中,又把她幼时种花经验写到了信里。 她约摸着种药草和种花差不多,青衣收集的这批可入药的种子里就有花种。 指骨收到城主给他写的信,兴奋地把他攒下来的铜钱全部拿出来招呼小伙伴帮他去药田里拔草捉虫。 他从小太子那里借来牛,赶着耕了地,埋了种子,浇了水。 隐山与沙城有一段距离,指骨为了更精心地照顾好这片药田,搭了个树屋,吃住在这里,多出来的时间便围着药田扎篱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片药田被他照顾活了,绿盈盈的一片让人看的心喜。 指骨带小信来这里,让他把药田里不同的药草苗全部画下来,邮寄给城主。 届时,卓婉和青衣已到戚国,这一次换成了卓婉忙的昏天暗地写湿地大开发方案,青衣从逼真的画上辨认出药草后,学信给指骨教他如何处理药草,又特别叮嘱哪些可以卖给商队哪些留给她回城后研究药性。 指骨按照青衣的话去做,商队从他这里拉走了一车药草,换回了南方的三车红糖,把他激动的差点哭出来。 生在沙城,长在沙城的孩子,生存已是不易,他们考虑不到太久远的以后。就如十一只野兽般,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对不同的选择,他们更多的是凭着一种本能。 药草换来了红糖,在指骨的心里印刻上了除杀人外的第一条对生活的认知。 让国师和军师隐忧的人骨巷孩子问题,就如小花所预言的那般消失了。 只要他们凭着自己的本事赚到第一桶金后,这种喜悦足以让他们产生些其他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的。 现如今,骨头代管着沙城,每日都在发愁,每日都在忙,人骨巷的孩子跟着他愁跟着他忙。 指骨扩大了药田,种下了新的药草籽,忙着观察药草,忙着询问商队南方紧缺药草种类。 被指骨用红糖雇佣来的孩子,把指骨给他们分配的一小片药田,当成了生病的弟弟妹妹来照顾。 小信和小双被指骨用两倍的红糖雇佣 ,即要跟着城主姐姐小院里的三丫读书写字,还要琢磨着如何把药草在画布上还原出来。 沙城的孩子,比沙城的大人们更忙。 南方,卓婉拿着小双小信邮寄来的药草画,两只眼睛睁的溜圆,小光束咔嘣咔嘣地闪着。 她三步并两步地跳到勒安谦的怀里,把画凑到他面前,“这就是我在话本里说的3D立体画,是不是效果惊人?” 勒安谦脸上不见任何的新奇,淡然道:“青蝠派早已用此画法隐身。” “不一样。”卓婉仍得意着,“这是小双和小信自己琢磨着画出来的,双倍份的小天才。” 勒安谦笑了笑,双手掐着她的腰,上下颠了颠,“轻了。” 卓婉白皙粉嫩的小脸蛋瞬间笑出了一朵花,灿烂明艳道:“第二次发育,会像美人娘一样美。” 勒安谦眼里含着温柔的笑意,亲了下她越发玲珑精致的下巴。 卓婉眉眼弯弯地捧住他的脸,“努力努力便能前凸后翘,你的福利。” 勒安谦禁不住,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