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因为这道命令,李嫣的小朝廷立刻运转了起来,礼部功曹和宣徽府忙的是李嫣出行的事物,而工部功曹和将作监忙的就是李嫣说过的火铳等物,他们设置还奏请了李嫣,在货物里面加了两支望远镜。 而在这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还是有人在背后少不了嘀咕。 这不,苏瑾拉了几个弟兄来找王忠嗣,可巧金吾卫另外一位校尉薛渊也来找王忠嗣,双方就在王忠嗣的书房碰头了。 苏瑾没好气地瞪了薛渊一眼,然后筹措词句劝告道: “将军,我看,镇国公主对朝廷的忠心有限。她十有八、九想做第二个武皇!” 王忠嗣没有接口。 薛渊道:“苏校尉,你难道忘记了平阳昭公主吗?要我说,公主殿下不过是效仿昭公主,只不过,如今的大唐再无太宗陛下罢了。武皇?能跟昭公主相比吗?” 虽然武则天被吹嘘得很厉害,但是,作为大唐宗室的一员,薛渊可不认为武则天是真有本事。或者说,武则天的本事是有一点,但是她真正能上位,还是因为她的儿子们蠢的蠢,懦弱的懦弱。看中宗皇帝就知道了,明知道韦后跟武三思私通,还坐在龙床上,看着韦后和武三思赌钱**不说,还帮着韦后数钱! 还有睿宗皇帝! 别说跟太宗皇帝、息太子李建成相比了,就是当年的齐王李元吉捆上一只手,也是这两位拍马都赶不上的豪杰!武皇武则天?真要把她放在平阳昭公主的年代试试! 没错,这就是薛渊等部分皇家宗亲们的看法,武则天能上天,不仅仅是因为她强,还因为她的对手太弱小,所以她能成为女皇。 可是现在呢?大唐的皇帝昏聩荒淫,大唐的太子懦弱无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服众? 聪明人不止李林甫一个,而李林甫对大臣的诛杀之术已然引起了众怒。就是李林甫本人乃是宗亲又如何?前宰相李适之与其子的遭遇还不够诸人警觉? 作为宗亲,薛渊会来大漠,本来就不单纯。 苏瑾怒道:“你!你这是要背叛大唐了不成?” 薛渊道:“背叛?苏校尉,公主殿下都坚持自己是大唐的公主,怎么到了你的嘴巴里,就好像公主殿下不是我大唐的公主一般!” “你!” “够了!”王忠嗣喝道。 他看了看不服气的苏瑾,再看看沉着有数的薛渊,这才道:“公主有句话问的不错,我忠于的,是当今陛下,还是大唐。” “将军?” “将军?” 下面的诸位金吾卫将士齐齐开口。 王忠嗣答道:“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回答,陛下对我有恩。可是现在,正如公主殿下所言,我,乃是大唐金吾将军。” 虽然只是一个头衔,但是对于王忠嗣来说,足够了。 就跟他当初对李光弼说的那样,如果他是那种会用麾下将士们的命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的人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中了李林甫的陷害。 同理,李嫣记得安西和北庭的将士们,这就够了。 她能看得到不远的将来,大唐大乱将至,并且提前做出准备,那就够了。 对于王忠嗣来说,作为君主,李嫣比如今的唐皇要合适得多得多!而大唐的子民就跟他的士兵们一样,比个人的荣辱要重要多了。 听见王忠嗣如此说,薛渊立刻颔首,表示理解,而苏瑾,犹自愤愤。只是他在金吾卫里品级跟薛渊相同,可是论出身,论家世,都不能跟薛渊比,因此也只能闭嘴。 王忠嗣这才开口问薛渊:“薛校尉,你方才想要说什么?” 原来薛渊也是刚到。 薛渊迟疑了一下。 他原本不想当着苏瑾的面开口,不仅仅是因为他跟苏瑾素来不合,还因为,在他的眼里,苏瑾并不是什么聪明人,或者说,他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但是王忠嗣正定定地看着他,他只能道: “将军,您可见过公主殿下预备给安国的火铳?” 王忠嗣立刻皱起了眉头。 “怎么,出了什么问题吗?” 苏瑾冷哼一声,道:“那种射程只有两百五十步的玩意儿……” 薛渊喝道:“你到底知不知道,我大唐的床子弩,射程也才三百步!” 苏瑾这才闭了嘴。 王忠嗣道:“我见过殿下的禁军常备的火铳。不得不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火铳,比箭矢更加难以防范。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火器对付不了明光铠,更别说鱼鳞甲。但是对于匈奴、突厥等西域、大漠各族来说,这种武器极其有效。” 何止是有效,简直就是杀人利器。 大漠和西域上的骑兵大多数都是轻骑兵,唯一曾经拥有重骑兵的民族,正好是回鹘,而回鹘,则已经被李嫣一把火给烧了,烧成了焦炭! 也就是因为那一仗,草原部族也不再强求重骑兵了。因为李嫣已经把她灭重骑兵轻而易举这样的意识深深地灌注到了各族首领的心中。 也就是说,如今西域和大漠各族,都是以轻骑兵为主。可李嫣这次拿出来的,偏偏是针对轻骑兵的武器! 王忠嗣跟薛渊对视了一眼,相顾骇然。 镇国公主殿下早就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算计到了吗? 薛渊定了定神,道:“不止如此。公主殿下准备给安国的火铳,一次只有一发,但是,公主的禁军所持有的火铳,一次装有六发子弹。” 王忠嗣道:“这,是我大唐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 或者应该说,大唐的宫廷之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武器,如果能够带进宫中,在两百步外射杀唐皇,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忠嗣敏锐地感觉到,这种神奇的武器,会彻底地改变未来的战争形势。 问题是,西域和大漠各族或多或少地都感受到了这一点,可是大唐却…… 王忠嗣沉默了片刻之后,道:“不能让长安方面得知任何消息。” 苏瑾差一点就跳了起来:“将军!” 王忠嗣道:“以陛下对安禄山的宠信,若是陛下得知了消息,那就跟安禄山得知了这个消息没有什么两样了。既然四年后安禄山会反唐,那么,我们不能让他得知这个消息。这项利器,必须掌握在我们,不,应该说,必须掌握在公主殿下一人的手里。” “是!” “是!” “是!” …… 不止是薛渊,还有苏瑾跟其余几位将士纷纷应诺。 虽然各有各的的小心思,但是对王忠嗣的信赖和服从,他们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