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唯我煌煌大唐 > 第311章

第31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果然,这一年夏天,李嫣身子日渐笨重的时候,唐皇李隆基的叱责诏令由专使送到了大漠。按照旧例,作为女儿,面对父亲的责问,应该跪下请罪才是。可是李嫣根本就毫不在乎地让人取走了专使手中的诏令文书,然后丢进了匣子里面。    这份诏令,李嫣打算等她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原封不动地,送到李隆基的面前。    面对充满了威仪的李嫣,这位冯力士的脸都垮下来了。问题是,他不敢勉强李嫣,更别说把那封诏令抢回来了。    可怜的冯力士,他只能哭丧着脸,站在李嫣面前。    看着这样的冯力士,李嫣笑道:“好了,不要追究细节。这里是鹰堡。对了,冠军大将军近来可好?对于这件事情,他可说了什么没有?”    冠军大将军,就是高力士。他于天宝初年(742年)被加封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因此,李嫣以冠军大将军呼之。    冯力士听说,看上去,更加可怜了:    “哎呦,我的公主殿下,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您不开口,那皇甫惟明还能有一线生机。您这一开口,陛下直接就赐死了他!”    宫人许佳斥道:“放肆!这是你对公主殿下的口气吗?”    冯力士答道:“我出发之前,义父交代过。有些话,跟公主殿下直言便是。公主殿下不是外人,没有妨碍。”    李嫣笑道:“是啊,冠军大将军不是外人。父皇可是越来越偏听偏信了,如今也只有冠军大将军的话,他还能听进去一二。冯力士,”    “是,公主殿下。”    “你这次回去,替我问问父皇。”    “是,公主殿下。请问,您有什么话,需要小臣代为奏禀陛下?”    李嫣沉默良久,才道:“替我问问父皇,是不是在父皇的心中,那些胡人、还有那个李林甫,比他的儿女更加亲近?也请告诉他,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是他的儿女,放在普通人家家里,儿女奉养父母,天经地义。可是那些人,一朝夺势,可未必会奉养他。”    “哎呦!殿下,这话,可不是能随便说出口的啊~!”    李嫣看了他一眼,在他惊恐的视线中,李嫣淡淡地吐出了接下来的话:“李林甫构陷太子,我不信父皇就看不出来。可李林甫一次又一次地得逞,还不是因为父皇的支持?父皇,这是想做孤家寡人了?希望日后父皇不要后悔。你就这样转告父皇好了。”    冯力士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李嫣以她累了为由,请出了寝宫。    冯力士无法,只能去找张裕。    张裕听说,更加无奈:“力士,你也很请出,殿下,这是失望至极才会如此。当年的王皇后是一次,三庶人事件又是一次,如今又轮到太子殿下。偏偏陛下还下了诏令叱责殿下。你说,殿下能不伤心吗?”    冯力士也无奈,他只能告诉张裕:“大人,不是小人多事。而是来之前,义父已经说了,这李林甫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您可知道,因为这次的事件,宰相李适之被贬谪为刺史,可是他才到任,就遭了毒手。就连李丞相的儿子,也叫李林甫杖毙于河南府!”    张裕当时就跌了茶盅子。    “你说什么?!”    冯力士道:“小人方才说,李林甫叫人,把李丞相的儿子杖毙于河南府!只是为了杀鸡儆猴,建立威信!义父说,李林甫昔日拥立寿王殿下,结果万岁偏偏立了三殿下为太子,李林甫接下来,只怕会愈发猖狂!为了大唐社稷,也只能请公主殿下援手。”    简单的说,就是单纯的话,李隆基已经听不下去了,就连高力士都不得不找外援找到了李嫣的身上。    张裕一听,当时就跳了起来。    他背着手,在屋里转了好几圈,这才道:“你且等一等,待我求见了殿下,再给你答复。”    张裕求见李嫣,李嫣又能如何呢?不是她说。若是她有这个本事,她还用和亲?    李嫣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给出的方案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结交杨国忠,联手把李林甫给摁下去。    得到这样的回答,张裕忍不住道:“可是殿下,这个杨国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相反,他喜大好功,若是他上位了,对百姓,对天下,皆非好事!”    李嫣道:“然后呢?我又能如何?张卿,你还不明白吗?症结,不在于李林甫的狠毒,也不在于杨国忠是不是好人,事情的关键在于我的父皇,他现在就是一个昏君!他是不把大唐糟蹋干净,他就不会醒悟!”    张裕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发出清晰的响声。    他这才明白,唐皇的愚蠢,李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问题是,她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这个现状,因为,唐皇李隆基防备着她!    “殿下息怒!”    李嫣深吸一口气,道:“好了,张卿,你起来。”    “殿下?”    “不是你的错。”李嫣道,“他年老昏聩,可他终究是我的父亲,就跟他是大唐的皇帝一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与其在这里生气,还不如想方设法渡过此关。也许不久之后,我,就要正式成为父皇的政敌了。”    张裕犹豫了一下,道:“可是殿下,那杨国忠秉性贪婪,又觊觎玻璃日久。臣担心……”    李嫣叹了一口气,转身派遣了一位使者去问将作监,少时,将作监大匠就让使者回禀李嫣,根据李嫣提供的钢化玻璃技术,将作监已经成功生产出了钢化玻璃,成功率,大约在三成左右。    得到这个回答,李嫣笑了:“三成?已经很够了。”    张裕一愣。    李嫣就道:“寻常的玻璃碎片容易割伤的人,可是这钢化玻璃的碎片,却宛如石子,要碎就碎一地,反而不容易伤了人。这成功率虽然才三成,不过,想来那些买得起玻璃的人家并不会介意这里头花费。而且,不拿出足够的理由,我怎么能让父皇相信,我跟杨家翻了脸呢?!”    那音调里面,说不出的讽刺,听得张裕更加不安了。    李嫣道:“好了,别在意这些小事。张裕,这件事情,由你来办。记住,办得漂亮点。”    “是,殿下。”    底线都放在这里了,张裕自然知道怎么做。    当然,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张裕是不会让玻璃方子流出去的。而且他也看得出来,事情也没到那一步。    他先请冯力士带话给杨国忠,表示希望跟李林甫联手。果然,因为妹妹杨玉环而日渐显赫的杨国忠早就被荣华富贵和皇帝对杨玉环的宠爱给迷昏了脑袋,加上玻璃的价格实在是高,即便李嫣允许他分期付款而他也只付了十分之一的价钱的情况下,那价格依旧让他肉疼得紧。杨国忠果然提出了要玻璃方子。    这件事情,很快就通过高力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面,杨玉环也知道了。    杨玉环虽然深受李隆基的宠爱,可是她一直没有儿女,这也是她最担心的地方。她很清楚,自己的娘家哥哥姐姐们已经把公主们都得罪死了,而唐皇的年纪也越发大了,她剩下皇子皇女的可能性越发来得小。在这个时候,她哪里能得罪了李嫣这位大权在握的公主殿下?    杨玉环只能跪在李隆基面前请罪。    如此乖巧又楚楚可怜的杨玉环,李隆基如何不爱怜?    他就道:“珠玑这孩子也真是的。她如今已经是大漠上的霸主,北域的君王,怎么眼皮子还是这么浅薄?一张玻璃方子都舍不得?”    杨玉环不敢接口。    高力士不得不道:“陛下,大漠苦寒,物产贫瘠,多年以来,公主殿下都是靠着玻璃从大唐收购粮草以养活子民的。如今国舅盯上了公主殿下手里的玻璃方子,公主殿下能不恼吗?”    李隆基就道:“就你知道!珠玑那丫头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汤!你净帮着她说话!”    说着,就撇下高力士,去逗弄杨贵妃的那只白鹦鹉去了。    李隆基不在乎,可杨玉环哪里不清楚的,她派出了使者,把自己的哥哥一通好骂,责令杨国忠不许打李嫣和玻璃方子的主意。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那些公主、驸马们在背地里暗暗高兴——你杨玉环是什么身份,要不是珠玑给你撑腰,就是出身弘农杨氏又如何?你真能坐稳这贵妃之位?    可是杨国忠并不服气。    他特地进宫来见杨玉环:    “妃君又何必在意一个和亲公主!”    “你住口!”    “妃君!珠玑公主势大,已经惹了万岁的眼,要不然,万岁如何需要抬举安禄山?还不是为了防备她?如今安禄山已经认了妃君为义母,比起珠玑公主,安禄山与妃君,还有我们杨家的关系可不是更近些?妃君,亲疏之别,还请妃君明察!”    杨贵妃听说,沉默了。    天宝三年,安禄山认她为母,做了她杨玉环的养子。并且每次进宫朝见皇帝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皇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銛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这也是杨国忠会说安禄山跟杨玉环和杨家的关系更近的原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