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阿尔曼立刻听出了不对劲:“等一下!难道说,长安城里,有人对公主殿下不满?” “公主殿下?你还真奉她为主啦?” “就冲着她让百姓们吃上果蔬,镇国公主就当得这一声公主殿下。” “行行行,就知道,你跟师姐师妹她们一样。” “伊戈尔!” “好好。”伊戈尔只能摊了摊手,做出一副受不了的样子:“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子。我们已经有几个师姐妹已经出发去长安了。谁让那个杨国忠行事张狂没有分寸呢?” 虽然是西域人,但是唐人的谚语,圣墓山上也是听说过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玻璃在长安城里卖得这么贵,还有价无市,可是镇国公主却在大漠上盖起了玻璃温房,而且种的还不是名贵的花卉,而不过是百姓日常需要的果蔬,就冲着这一点,圣墓山上上下下都佩服这位公主殿下。 可是圣墓山上佩服她,不等于长安城里的人也是如此。 当然,这还是跟杨贵妃,还有杨贵妃的娘家兄弟姐妹们有关。 谁让杨贵妃的哥哥姐姐们仗着杨贵妃得宠,在长安城里飞扬跋扈为谁雄,连公主都敢得罪。要唐皇呢?偏听偏信,明明是杨国忠冲撞了公主,却斥责了女儿,收回了旧年赏赐给女儿的物品,还夺了女婿的官职!因此,杨家兄妹在长安城里越发猖狂。那些公主们见弄不倒杨贵妃和杨国忠,自然迁怒李嫣。谁让有谣言说,杨贵妃能上位,是借了李嫣的势力?杨贵妃如此张狂,是因为李嫣这位镇国公主是她的后盾? 可以说,若是以前皇室宗亲里面还有几位同情李嫣的人的话,那么现在,这些皇室宗亲都恨上李嫣了。 武惠妃张狂,可也没到这个地步啊! 伊戈尔虽然没有细说,但是阿尔曼已经听出来了。 “你是说,这个杨国忠……” 伊戈尔点了点头。 阿尔曼立刻冲了出去。 兰芳悦听说了阿尔曼的话之后,笑了:“所以,这是你的师兄弟们传来的消息。” “啊,我,我很抱歉。” 他反应过来了。 “哦,没有关系。公主殿下不会拒绝江湖志士的帮衬。你们有这份心意,相信公主殿下知道了,也会非常高兴。” “可是我看先生,好像兴致不高?” 兰芳悦看了看他,笑道:“你可听说过,天欲其亡,必使其狂。” “您的意思是,若是那杨国忠冒犯了公主殿下,那公主殿下,绝对容不了他?” 兰芳悦看看他,勾起了嘴角,没说话。 “你们唐人还真是……我真搞不懂你们。若是,这样扳不倒那个杨国忠呢?靠着他妹妹杨贵妃,他肯定不会有事儿的。” “好了。有这个闲工夫说这些,还不快来帮我!对了,是你的师兄弟传话过来,告诉你这个消息的?那,你的师兄弟愿不愿意为殿下效劳呢?” 不得不说,兰芳悦转移话题的本事,并不怎么高明。但是对于阿尔曼来说,已然是足够了。但是他的报告却很快就送到了李嫣的面前,正好,长安方面向李嫣请示的文件也送到了李嫣面前。 长安那边的文件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杨国忠果然为了玻璃的事儿找上了门。而负责此事的王录事就告诉杨国忠:这些年来,玻璃在中原各地,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抑或是太原、博陵、燕京、清河等地,都是供不应求。如今,这订单都已经排到两年后了。当然,杨国忠既然是国舅,那么,看在贵妃娘娘的面子上,可以让杨国忠插队,优先处理,别的单子,可以推一推,先给杨国忠装。 问题是,作为靠着杨贵妃而成为朝中新贵的杨国忠,看到盖一座玻璃花房要花费那么多之后,不想付钱,他想要李嫣白送他一座花房。 王录事无奈,只能请示李嫣。 李嫣看完之后,直接掷下,道:“告诉他,本宫允许他分期付款,分三五年的时间付清。反正,靠着那杨贵妃,有的是人,等着奉承他。如今这点子钱,他觉得肉疼,等过个两年,他就不觉得了。但是对于本宫来说,玻璃换来的银钱,本宫可是要给置下的百姓置办口粮的。若是钱没有,折算成粮食也可以。” 清河崔氏,不就是拿粮食跟李嫣换玻璃的吗? 边上负责记录的范录事唰唰唰地写着。今日,是他负责文书之事。 一旁的裴冕道:“殿下,臣一直以为,公主殿下跟贵妃娘娘关系甚好。” “不过是因缘际会。我跟武惠妃本是不共戴天之仇,正好需要那么一个人,消弭武惠妃在我父皇心中的痕迹,顺便绝了寿王瑁登上储位的可能。而杨氏,正好是那个人而已。如今,事过境迁。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杨妃对我有没有妨碍,已然是无关紧要。她若是乖巧,我不介意给她一点颜面,你好我好大家好。她或者她的家人若是敢冒犯我,我也不在乎她这个如今在唐宫里面已经差不多等同于皇后的贵妃娘娘。比起她,我更在乎的,是李林甫。” “殿下是说……” 李嫣把一封文件甩到了裴冕的怀里,裴冕一看,当时就跳了起来: “殿,殿下!” 他都说不出话来了。作为裴氏一族年轻一辈最杰出的子弟,他当然知道手里的这份文件的份量。 “这,这可是真的?” 李嫣道:“自然是真的。” “陛,陛下怎么能如此糊涂!” “父皇从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他既然能色令智昏,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自己的女儿,夺了自己女婿的官职给自己的宠妃做脸,那么,他会下这道命令,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可是,可是……这根本就跟那贵妃杨氏无关!也跟杨家无关!” “没错,那杨国忠再蠢,好歹也是弘农杨氏的子弟,怎么也知道兵权的份量。也只有李林甫,为了自己的权力,无所不用其极!” 这份文件说的是宰相李林甫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淳朴单纯,建议唐皇李隆基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 说着,李嫣又拿出一份文件,道:“这是探子打探出来的情报。你可以看看。” 李林甫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建议李隆基用胡人镇守边关,还放任他们拥兵自重,这乃是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因此,李嫣的解烦军可是一直都盯着他呢。而这份文件,说的,就是边关的这些胡人节度使在背地里做的事情,也就是他们拥兵自重的铁证,当然,也包括了李林甫纵容他们的铁证。 裴冕道:“陛下,陛下就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李嫣道:“反应?如果父皇对此会有反应,那还有李林甫的事儿?宠爱杨玉环也好,信赖李林甫也罢,这都是父皇自己的选择,所以,时日到的时候,他也势必要付出代价。” 裴冕惊呆了:“殿下,您,您的意思是?” 李嫣给了他一个眼神。 裴冕当时就跳了起来:“公主殿下,请您早作决断。” 裴冕的用词,让李嫣忍不住挑起了眉毛:“决断?裴卿,你这话,可有意思了。” 裴冕答道:“殿下,陛下昏聩,胡人又拥兵自重,日子久了,绝对会不甘心只能做个小小的节度使。所以,他们会反叛!一旦起了兵燹,那中原生灵涂炭,只在朝夕之间。还请公主殿下为天下,为苍生,三思!” 说着,裴冕拜了下去。 若论审时度势,没人比得上这些世家门阀了。 李隆基不行了,那么,他们立刻就会换一个人投。之前他们是没有选择,其一,是李唐皇室防备他们,看李林甫的建议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因为李隆基防备他们这些汉人世家,有怎么会给了胡人拥兵自重的机会?世家门阀会甘心?要知道,这个世界,始终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更别说,一旦起了兵燹,谁知道那些节度使们会不会选择洗劫他们这些世家门阀,要知道,世家门阀累积的财富虽然比不上皇家,却也是数百年的累积,可不是什么小数字。其二,被寄予厚望的太子瑛已死,新储君李亨懦弱不堪,显然唐皇把权力抓得很牢,世家门阀也别无选择。 虽然说李嫣是女人,可是她到底是名正言顺的大唐公主,更别说,她手握奇兵,一旦起了兵燹,绝对能够有一争之力。更别说,这位公主殿下还未婚。 对于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来说,做李唐皇室的驸马,几乎是自断前程。可是做未来女皇的丈夫,那就两样了。要不,太原王氏怎么会把女儿嫁给李治? 李嫣勾起了嘴角,道:“好了,裴卿,我们不整这些虚的。我们就来说说,若是将来起了兵燹,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这,万岁昏聩,边关大将拥兵自重。” 李嫣摇了摇头,道:“这只是表面,不是本质。” 裴冕犹豫了一下,终于咬牙,答道:“启禀公主,是府兵制和均田令,已然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