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李隆基绝对想不到,李嫣早就向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上阳宫等他喜欢的宫殿派遣了解烦军将士,而现在,就有一位解烦军将士,就站在角落里,听着李隆基和诸位宰相的讨论。 解烦军会一五一十地把李隆基跟大臣们讨论全部记录下来,至于要不要追加自己的分析,那是解烦军将士的事儿,可最后的决定,却是李嫣的事儿,解烦军将士们的意见,对于李嫣来说,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做主的人是她,她才是君主,就跟李隆基是大唐的皇帝一样。 盐,对于大漠的重要性,自然是不用说的,因此,关心这个消息的人,很多。这不,河东裴氏的裴冕就特别求见李嫣。 裴冕是河东裴氏一族这一辈之中最为出色的子弟,见过他的人、知道河东裴氏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以后势必会出任宰相。按理说,即便以杨贵妃的得宠,她也无权让裴冕成为李嫣的驸马候选,更别说,把裴冕打发到这大漠上来了。 裴冕是自己要求来大漠的。 也因此,李嫣待他,也与一般人不同。 听见裴冕求见,李嫣自然不会怠慢,连忙让请。 裴冕进来之后,向李嫣行礼,起身之后,往边上坐了,侍女奉上新鲜的瓜果,又悄无声息地退下,把空间留给这两人。 待裴冕入座,李嫣这才笑道:“裴公子新来,在鹰堡住得可习惯?” 因为裴冕的特殊身份,李嫣特别用了公子这一称呼。 裴冕自己要求来大漠,这件事情,李嫣已经听说了。只是,她还没有决定好,要如何用裴冕。毕竟,裴冕出身河东裴氏,是河东裴氏这一代最出色的一个。 裴冕笑道:“谢殿下关心,下官甚好。” 裴冕显然已经注意到了李嫣的称呼,他知道,李嫣还没有认可他。而这,也是他今日来的目的。 李嫣的治国才能已经体现在了鹰堡这座大漠城池上,而这些日子对鹰堡的了解,也让裴冕知道了,李嫣,的确是一位明君,哪怕她是一个女人,一位年轻的公主。 “其实,本宫很意外,公子会来大漠。” “哦?那公主又为何主动离开长安呢?” 裴冕在主动二字上,略略加了一点重音。 李嫣看了看他,道:“若是本宫说,父皇日渐昏聩。这个理由可足够?” 裴冕就道:“那么,臣可以说,十五年内,大唐必乱。” 笑容,立刻从李嫣的脸上消失了。 李嫣静静地看了他好一会儿,这才道:“看起来,还是本宫糊涂了。昔年五姓七望,如今七姓十家,裴氏能后来居上,果然是有独到之处。” “公主殿下谬赞了。在臣看来,公主殿下睿智,行事果决,远胜诸位殿下。” 话虽然简单,但是意思很明白,河东裴氏认为,李嫣,值得他们投资,所以,他们才派出了裴冕,他们这一辈最出色的子弟。 当然,会把裴冕派遣到李嫣的身边,还是因为李嫣证明了她的出色。河东裴氏承认李嫣足够出色,出色到了他们愿意把裴冕派到大漠来,而不是留在长安。 李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把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奉承话就到此为止。裴卿,劳烦你看看这个。” 裴卿,却是李嫣接受裴冕了。当然,在裴冕看来,这个接受河东裴氏的投诚是一致的。 裴冕恭敬地双手接过那份文件,细细地看完,沉默了一会儿,道: “公主殿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阳谋与阴谋,在盐巴这个问题上,都是无用。大漠需要盐巴,所以,无论是向大唐采买,还是盐矿采盐,抑或是在海边晒盐,都是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需要盐巴,这是事实。您也不希望因此而受制于朝廷。不知,臣说的可对?” “不错,西域有盐湖,父皇若是想在这上头挟制我,我可以跟沙陀突厥购买。再不然,等我打到北海沿岸,我一样可以在北海晒盐。” 北海,就是渤海。位于幽州的沧州自古以来,就是北海沿岸的重要盐场。 盐巴是人民的刚需,无法改变。所以,李嫣能做的,就是解决它。可是这样一来,李嫣竟然让高力士给唐皇带话,这就显得不智了。 因此,裴冕少不了追问一句: “那殿下为何……” “不过是试探一下我在父皇心中的份量而已。”李嫣淡淡地叹息一声,道:“看起来,我还是高估自己了。” 在父皇的心中,我没有我想想的那么重要。甚至在父皇的心中,我建立的国家也不那么重要,哪怕我的国家是大唐北疆的屏障。 “可需要我通知河东裴氏。” 这种事情通知了河东裴氏就很好解决,毕竟,裴氏分三支,其中一支为燕京裴氏。沧州盐场就在燕京裴氏的势力范围之内。要解决盐巴采购问题,只要一封信就够了。虽然盐铁官营,但是如果没有财力支持,世家也无法成为世家。燕京裴氏,靠的,就是盐带来的财富,撑起的门楣。 “不用了,盐巴这种事情,动劳裴氏,未免太过兴师动众。比起盐巴,眼下,我更需要人口。裴卿,你可有建议。” “若是臣所料不错,公主殿下需要的,乃是汉奴?” “没错。”李嫣道,“我会收留大漠上的异族人,并且按照大漠上的传统,让这些异族人做满一定年限的苦工之后,就接收他们为我的子民。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我汉人的人口,必须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是她同化这些异族,而不是被这些异族人同化。 裴冕立刻注意到了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公主殿下让那些异族读书识字?” “不错。哪一天,这些人着我华夏衣裳,习我华夏典籍,出口必我华夏唐音,到那个时候,他们才是真正地融入我华夏,不然,为了衣食投奔于我,将来,他们一样会为了衣食前程背弃于我。这就是大漠。” 大漠的人很现实,为了生存而效忠,也会为了生存而背叛。 这里的游戏规则就是这么简单。 裴冕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公主殿下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自然。” 李嫣回头,静静地盯着裴冕的双眼。 她说的,本是事实。 大唐的包容是后世有名的。可与此同时,这些归顺的异族人,在日后大唐衰弱的时候,出卖大唐和华夏,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这也是史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的。 就跟吐谷浑一样,还有那个卖了幽云十六州的沙陀人石敬瑭。 从李嫣的眼睛里面,裴冕知道,这位公主对这方面早就有了通盘的考量,因此,在这个决定上,她不会允许有异议。 当然,作为世家子弟,尤其还是生活在大唐这样一个世家门阀势力极其顽固的国度里面,裴冕也不认为李嫣对异族有提防心是错的。 事实也是,这个世代的世家门阀还不是一样把汉人百姓当成奴隶? 李嫣要求新投效的异族人以奴隶的身份做几年的苦力,再赐予平民的身份,这本来就是符合统治的惯例的。 很快在心里做了权衡与考量,裴冕答道:“是的,公主殿下,河东裴氏会为您带来更多的汉奴。” 没有办法,在这个年头,想要购买到足够多的奴仆,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还有权力。即便李嫣是大唐公主,可是她实际拥有的权力,尤其是在故国的土地上拥有的权力却远远不如裴冕这个世家子弟。 “那么,就有劳裴卿了。” “不敢。”裴冕道,“不过,请恕臣斗胆。关于驸马人选,公主殿下可有决断?” 李嫣笑了:“不会有驸马。” “殿下?” 裴冕愣住了。 他终究是个男人,在他的认识里面,女人终究是要嫁人的,女人嫁不出去,那才叫丢人。大唐虽然不缺一辈子没有嫁人的公主,但是那些公主,基本上都是被世家门阀嫌弃,以致于嫁不成的。 “裴卿,这里是大漠,不是大唐。我会是大漠上的女王,而不仅仅是大唐的公主。我需要的,是独属于自己的孩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裴冕浑身一震:“公主的意思是,面首?” “裴卿,面首,跟玩物又有何区别?” “那殿下要如何解决子嗣问题?” 子嗣直接就决定了李嫣的继承人人选,也关系到了李嫣一手缔造的王国的稳定和延续。 “不是有走婚和访妻吗?就是同姓不婚,只要彤史记录就好。” 裴冕愣住了。 大唐是一个风气十分开放的朝代,开放到了被人说脏的地步。不仅仅是因为有唐高宗李治迎娶庶母武氏为妻、唐玄宗李隆基夺儿媳妇杨氏为妃这两件大事,还因为在这个朝代,男女关系的混乱。 别的不说,就说杨玉环的兄长和姐姐,不也有不正常关系流于史册?一家子兄弟姐妹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