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太子瑛跟两个弟弟在东宫讨论着李嫣的事情的时候,唐皇李隆基也召唤了诸位宰相议事,包括裴耀卿和韩休,也包括了刚刚才升上来的李林甫。 当然,宁王李宪也在座。 李隆基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众卿,你们也听说了,珠玑那孩子,在关外打下了一片天下。” 裴耀卿和韩休两个都没有说话。 李林甫揣度着圣意,道:“陛下,臣听说,回鹘人攻打珠玑公主,却不得不饮恨败走,反而让珠玑公主白白地得了一万多奴仆。听说如今珠玑公主麾下有了三万多近四万人?哎呦呦!那可真是了不得!到底是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一手使唤出来的精锐,不同凡响。” 韩休没好气地道:“好了,李林甫,你一样很清楚,这精锐,是在战场上磨出来了。不曾上过战场的兵,那根本就是个样子货!就是再精锐的部队,若是多年不上战场也废了!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大唐的兵马调动,从粮草到军备,都是有案可查的。你说,珠玑公主,一个没有万岁允许,连宫门都出不去的女娘,哪里有这个钱粮养着上万的军队?” 李隆基和李宪两个都是一愣。 李林甫道:“难道韩大人的意思,是珠玑公主手里的兵马,都是凭空掉下来的吗?” 韩休道:“难道李大人忘记了,那位来求亲的西突厥首领克达尔。” 李隆基一愣,道:“韩爱卿,你说!” “是,陛下。”韩休道,“陛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那位西突厥首领向我大唐求亲必定是因为他的部族内部出现了问题,否则,他也不会在朝堂之上,许诺我大唐公主会是他们的新王后。” 韩休说的是大实话,就跟当年的文成公主入藏一样。虽然说文成公主入藏,一直受到了诸多的赞誉,可是这不能改变当年的松赞干布已经有了心爱的妻子而文成公主不过是侧妃的事实,也不能改变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并不得丈夫的喜爱的事实。 历史是任由人妆点的小姑娘。 但是,历史书可以多加美言、修饰,可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金字塔的塔尖上的人,韩休如何不清楚这里头的游戏规则。 李隆基一愣,道:“你是说,那些人马,有可能是那个克达尔……” 李林甫大声道:“这不可能!那个克达尔的领地,可是在靠近昭武九姓的地方,可是珠玑公主却是在我们大唐的大门口!玉门关外!” 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只听李林甫大声道:“西域各部族都有自己的领地和部族活动范围,轻易离开自己的领地,就跟送死没什么两样!” 没错,在西域,轻易地放弃自己生活的土地,就跟放弃了自己的子民没有什么两样。除非是遇到了强敌、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否则,西域人只会为了生存空间打得你死我活,而不是放弃自己的领地,千里迢迢地跑到另外一片土地上生活。 李隆基道:“不错,这样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微乎其微。” 韩休不说话了。 李隆基再问:“所以,珠玑手里的那支人马,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才是最最要紧的地方。 裴耀卿迟疑了一下,这才奏禀道:“陛下,臣以为,珠玑公主选择在玉门关外,就在我们大唐的大门口建立自己的基业,这就是一个现成的线索。” “爱卿的意思是……” “臣以为,当年这两支奇兵就退到了关外,选择蛰伏,等待时机。” “所以,当珠玑拿出了兵符,他们就宣誓效命珠玑了?” 裴耀卿答道:“陛下,臣以为,也许并不是因为兵符,而是因为珠玑公主本身。” “嗯?!” “陛下,当年高祖皇帝在位的时候,我大唐用的是女乐充当公主和亲,到了太宗皇帝的时候,才开始以宗室女和亲。我大唐从来没有以公主和亲的先例……” “够了!你这是在责怪朕吗?” “臣不敢。” 宁王无奈,只得开口道:“陛下,裴大人会如此,不过是因为裴大人亲眼见过番邦蛮夷之人的贪婪狠辣,因此怜悯珠玑那孩子罢了。更何况,让珠玑和亲,本来就是为了边疆稳定,而回鹘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若是珠玑能一统漠南的沙陀突厥,成为我大唐与回鹘人之间的屏障,对我大唐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儿。不是吗?” “可是,朕还是不明白,皇兄,你说,那丫头手里的兵马是哪里来的?” 对于李隆基来说,他身为大唐君主,可是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一支,不,是两支他根本就不知道的军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足够让他昼夜难安。 要知道,有人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藏两支军队,那么,就会有第三、第四,乃至是更多的军队,就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李林甫迟疑了一下,小声道:“陛下,您可还记得,昔年王皇后,似乎跟琅琊王氏有着不小的关系。” 琅琊王氏? 别说是李隆基了,就连下面的裴耀卿和韩休都是浑身一震。 韩休忍不住喝道:“胡说八道!李林甫,你!” 李隆基却道:“李林甫,你继续往下说。” “是,陛下。” 李林甫转了转眼珠子,开始筹措用词。 大唐讲究世家门阀,虽然在法律上以皇室为贵,可是百姓们却更认可五姓七望等山东世家,而为了抵抗、削弱五姓七望等山东世家的影响力,李唐皇室与关陇贵族联合起来,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 若是细究根本,世家门阀的权力来自于哪里,一为土地和人口,二为高官厚禄,前者决定了世家门阀的经济基础,而后者保证了世家门阀的政治特权。如果用蛋糕来比喻的话,那么,李唐皇室对山东世家的提防态度,势必会减少山东世家在政治这块大蛋糕上的配给。即便是刚开始的时候,这种配给的变化是很不起眼的,每年的变化也不大,可是大唐开国至今已过百年,这一百多年累积起来,就十分可怕了。 换而言之,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山东世家的实力,已然大大不如大唐开国之初。 这就是李唐皇室占据了法律上的制高点的好处。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山东世家的影响力彻底地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相反,严酷的现实,势必会引来山东世家的反弹。他们势必会想办法为自己争取,而外戚,显然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有些话,李林甫在心里已经藏了好些年了。 没错,王皇后是贤良淑德,至今百姓都记得她的好。可是王皇后为什么会被废了?在李林甫看来,皇家就这么吝啬?连一个女人都不愿意供养吗?或者说,唐皇就这么一点气量都没有,连跟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都容不下? 李林甫思前想后,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也只有山东世家跟关陇贵族之间的利益争夺了。 王皇后,她就是再好又如何?谁让她姓王!如果她姓韦、姓杨、姓武,说不定她就稳稳地坐在了后位上!可偏偏,她姓王!她的娘家,不是关陇贵族,所以,她只能被废为庶人。 李林甫相信,当年,唐皇一定是发现了什么,这才以巫蛊之名,废了王皇后。 “陛下可记得,昔年隐太子妃,姓郑。” 最后,李林甫也只说了这么一句而已,但是,这一句就足够了。 隐太子李建成,他的妻子郑观音,就出身荥阳郑氏。而荥阳郑氏,正是五姓七望之一!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大唐建国之初,关陇贵族跟山东世家,各占半边天。而隐太子李建成的婚姻,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关陇贵族之首的李唐皇室的继承人迎娶了山东世家数一数二的大家郑家的女儿,象征着国家两大势力的联合。 但是,唐太宗弑兄杀弟,逼父亲退位,自己登基为皇,从政治这个角度来说,却是山东世家跟关陇贵族的决裂。 唐太宗又让自己的继承人,后来的高宗皇帝迎娶太原王氏的女儿,结果,高宗皇帝转头就把王皇后给废了。 这等于说,山东世家在跟关陇贵族争权上,又失利了一次! 所以,他们决心努力第三次也是有可能的。 王皇后,姓王,就是不能跟太原王氏扯上关系,也可以跟琅琊王氏扯上关系。山东世家接触王皇后,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而王皇后身死,东西落到了珠玑公主手里,这也是有可能的。 这就跟高祖皇帝在退位之后,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了山东世家保管一样,谁让那个时候,太宗皇帝已然成了关陇贵族的代表,山东世家自然而然地聚集在高祖皇帝身边,这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