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不得不说,李嫣麾下的稗官反应绝对敏锐,第一时间就用隼,把这个消息传到了玉门关外的李嫣的手里。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嫣正带着自己的部下巡视新建的羊毛纺织工坊。这些工坊用的是火力纺纱机和火力织布机——李嫣在数百里外,找到了煤矿。 在上次打退了十余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的攻击之后,李嫣彻底在这片区域打出了名声,也扎下了根。如今,她的麾下可不止一万人了,而是足足一万六千人,并且,时不时地会有人来投。部落的规模,几乎每一天都处于扩张的状态。 这也使得李嫣不得不绞尽脑汁,把每一份资源用到极处,不然,到了冬天,不得不让一部分子民走出帐篷走到冰雪里面,这种对牧民们而言,早就习以为常的事情,很有可能损害到她的威望。 因此,无论是土法水泥的生产,还是煤矿的开采和使用,对于她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 收到来自长安的消息的时候,李嫣正在跟臣下讨论开采煤矿、纺纱织布、制造土法水泥以及,建造城市等种种工作所需要的人力分配问题。 这是一个可以很简单,也可以是很复杂的数学问题。当然,如果把民族和世仇问题也考虑进去的话,会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当那只从长安远道而来的隼降落的时候,李嫣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如今,部落里负责传递消息的隼,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她根本就无心在意,只能把这些事情交给专门的官员负责。 可以说,当侍女把消息呈给李嫣的时候,李嫣当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李嫣不过是照常接过来,打开一看。 她以为这份消息跟上一份一样,都是关于北面的回鹘的动向的。可是一细看,李嫣立刻放下了脸。 孙昭道:“殿下?” 李嫣道:“开始了。” “殿下的意思是……” 李嫣把消息递给左右。 按照李嫣在水晶界得到的资料,应该是开元二十三年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嫁给杨洄之后,杨洄讨好武惠妃,想扶持寿王李瑁上位,搬弄是非,才有了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位,之后才轮到开元二十五年三庶人事件发生,李瑛李瑶李琚三人被杀。 可是现在,张九龄罢相一事,提前了。 长孙岚怒道:“竟然是为了子虚乌有的兵符。” “那么,你们以为,父皇会相信,我手中,其实并无兵符吗?” “才不是呢!我们明明只是不想把刀刃对着自己的同胞、袍泽,才追随殿下远赴关外!” “可是这话,父皇会相信吗?” 如果李隆基会相信这话,他就不会把张九龄罢相! 裴徽音迟疑了一下,道:“那么,殿下,您的决定呢?” 李嫣没有回答,而是转头问长孙岚和程晚晴两人:“如果兵符出,两位可还会追随与我?” “殿下其实是想说,若是殿下的命令跟兵符的命令相悖,我等会如何。对吗?” “不错。” “我等只忠于大唐。” “我明白了。” 这个答案,对于李嫣来说,并不意外。李嫣甚至会相信,日后,当她的命令跟兵符的持有者相悖的时候,这些天策府跟玄甲苍云的将士们,将会自己判断,哪一道命令更加有利于大唐,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所以,对于现在的李嫣来说,攻打大唐只会让她失去军心。她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把回鹘定为自己唯一的敌人。 经略漠北,就是她未来的方向。 她的脚下,也只有这条路。 李嫣很快就发布了新的命令:“不管怎么说,宁王终究是本宫的伯父。所以,派出使节,探望宁王。” 至于唐皇李隆基会不会怀疑她之前就跟宁王有往来,那李嫣就不在乎了。 她很清楚,无论李隆基心里有多少念头,他都不会对宁王动手。至于宁王本人,李嫣难免就想起了喜好音乐的宁王曾经教导寿王妃吹笛一事。 没错,在他们的兄弟姐妹之中,宁王看似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实际上,因为杨玉环的关系,宁王跟武惠妃那边的关系也十分亲近,至少,比跟太子李瑛之间的关系要亲近多了。纵然是因为杨玉环在音乐、歌舞上天资过人,可是,宁王若是不愿意,她能拜宁王为师? 所以,就冲着宁王跟杨玉环-李瑁-武惠妃这一条关系,李嫣都不介意给宁王找点麻烦。而且,在李嫣看来,这一点点事儿,对于她的皇伯父宁王来说,根本连麻烦都算不上。 这天底下,真正有可能掌握着天策府兵符和玄甲苍云兵符的人是谁,除了唐皇李隆基之外,也就只有宁王李宪了。当年,若是宁王开口,唐皇李隆基根本就不可能废得掉王皇后。但是,宁王什么都没有做,所以武惠妃靠着巧言令色、工于心计,成功地废掉了王皇后,成了唐宫里实际上的皇后,从此权势滔天。 更别说,一年前,寿王妃就拜了宁王为师,学习什么笛子! 因为王皇后的关系,因为武惠妃的野心,李嫣注定了跟武惠妃、寿王母子最后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而宁王既然做了寿王妃的音乐老师,那么,即便李隆基对这个哥哥十分恩宠,李嫣也要做些什么。 让宁王和武惠妃都忙起来,才不会在她背后捅刀子,她才能全副心力地应多漠北的霸主回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