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唯我煌煌大唐 > 第172章

第17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波茨坦的新长安大道上有家怡然居,是一家唐人开的酒楼,或者说,饭店。这是一座典型的唐式建筑,临街,二楼三楼都带着大窗户大露台。在女王的宫殿都没有齐备,这家唐式的酒楼就已经投入使用,就知道这家酒楼的后台了。    很多人都说,这是宣徽府的产业,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不是。    不过,到底是谁的产业,对于大多数的食客来说,这并不重要。大多数日耳曼人只知道,这家饭店只做饮食。当然,如此单一的模式,即便是环境清雅,在唐人之间的评价很高,可是会去的欧罗巴人,真的很少。    因此,迈尔·罗特希尔德和他的助手夏洛克出现在酒楼里的时候,大堂里面的众食客都抬头看了他们一眼。    跑堂的小二道:“客官可是需要临窗的桌子?”    迈尔·罗特希尔德道:“你怎么知道我需要临窗的桌子?”    “客官见笑了,欧罗巴人跟唐人的饮食习惯并不相同,而我们的招牌菜,欧罗巴人都不喜欢,因此,今天会有这么多欧罗巴客人上门,唯一的可能,就是今天要经过这里的银行保证金的运输车。我说的可对?”    迈尔·罗特希尔德跟自己的助手交换了一个眼神,道:“那么,传闻是真的喽?卢氏银行真的会缴纳十万盎司的千足金作为保证金。”    “是的。”小二笑道,“据我所知,银监会根据银行的业务和规模,把保证金分成了七个等级。卢氏银行选择的,是十万的那一档。多的,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今天卢氏银行要往国家银行送保证金一事,的确是真的。大约两个半小时后,他们的车队就会经过这里。两位客官,今天来的欧罗巴客人很多,三楼临街的包厢已经全部定出去了。请问二楼大堂临街的桌子可以吗?”    一盎司要比一两少半钱左右。而王国的保证金的单位是两。    不过,店小二也只是店小二,不是银行家。盎司和两的区别,他可不用操心。他只要收账的时候收到的是王国的花币就可以了。    “是的。有劳了。”    夏洛克这才道:“今天的客人很多啊。请问,他们也是来看保证金车队的吗?”    “哦,不,今天是大闸蟹上市的日子,您看到的唐人客官,都是来吃蟹的。”    “蟹?真的是我想的那样吗?那种,横着爬的,专门破坏农田和河堤的那种甲壳类生物?”    “是的,就是那个。”店小二道,“您大约不知道,在我们唐国,这种蟹的野生种已经全部吃光了,就是陛下想吃,也只能吃养殖的。谁会想到,在波茨坦竟然有这么多的野生大闸蟹呢?只是在这方面,宣徽府最是霸道,他们不但把这些地方圈定了,作为宣徽府下的大闸蟹养殖场,还特别定了开湖的日子,就是大闸蟹上市的日子。而且这头一波的大闸蟹还不会走上市场,只接受预定。因此,诸位食客就只能来酒楼尝鲜了。”    一句话没说透,一般人还订不到。    夏洛克傻傻地道:“开湖?”    “对,今天早上十点开湖,大约一个小时后,大闸蟹送到我们酒楼。最快,十二点能上桌。”    迈尔·罗特希尔德道:“我跟你打听个事儿。”    “您请说。”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十万盎司是黄金,对于你这里的客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要知道,这些金子,是要一直放在国家银行的。作为一个犹太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金子是活的,它们会流动,它们会生子,它们会带来利息。    一想到一堆的金子堆放在那里等着落灰,迈尔·罗特希尔德的心就抽痛不已。    不会流动的金子跟石头有什么两样?把一大堆的金子搁在那里,那不是浪费吗?    “那是。”店小二好像完全不知道一样,又在迈尔·罗特希尔德的心口插了一把刀:“说实在的,我们唐人真心没几个会把这么一点金子放在眼里。”    一盎司还不到一两呢,而大家的包袱里,金子不一样是以两作单位的?在稻香村的时候,买块稻香饼、糖葫芦都要十两金呢!十万两黄金,对于大家伙儿来说,就是一笔零花钱,也许是比较丰厚的那么一笔零花钱。真要办什么正经事儿,身上不带个八位数、九位数的,好意思出门?    迈尔·罗特希尔德吃惊地瞪大了眼睛,道:“你,你对这笔钱也不在乎?”    其实他想说的是,作为一个酒店跑堂的伙计,你忙活一辈子,都挣不到一万枚金币。    那小二笑笑,并不回答,道:“客官,这里就是您的位置。请问,两位需要哪一种语言的菜单?日耳曼语、英语、法语,抑或是,卢恩语?”    迈尔·罗特希尔德傻眼了,他结结巴巴地道:“日耳曼语就可以了。”    “好的,请稍等。”    就在这个时候,二楼大堂中间的一张桌子上的客人也伸手招呼店小二。    店小二连忙应了一声,跟迈尔·罗特希尔德说了声抱歉,这才走开了。    那客人直接就道:“小二,先来份贻贝,每人一客香酥红烧肉,再来份清淡一点的汤。你有什么推荐吗?”    “客官,如果是清淡的汤的话,莼菜汤如何?”    “有莼菜?”    这个客人明显地也感兴趣了。要知道,鲈莼鲈莼,在吴越一带可是非常非常有名的两道菜肴。尤其是莼菜,要那种新鲜的,才抽芽的叶子,才好吃。超过三分的莼菜,味道就不那么鲜美了。如果莼菜的颜色变暗了,那味道又要下降一层。    所以,要吃到顶好的莼菜,那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是的,最新鲜的莼菜。今天才收上来的。”    “鲈莼鲈莼,有了莼菜,不吃鲈鱼就说不过去了。把红烧肉换成鲈鱼。”    “诶~好友,我们今天是来吃大闸蟹的,吃了鲈鱼,你还想吃大闸蟹?”    “也是。那还是红烧肉。蔬菜的话,你捡着今天厨房里新鲜的,上个一样两样。”    “那么,请问客人能吃,花菜吗?”    “花菜?”    “是的。这是欧罗巴特有的一种甘蓝菜。用肥膘熬出油来,再下花菜,最后用辣椒粉体味。这是本酒楼的一道新菜。”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意见,道:“那就这个。”    “请问,贻贝,两位是要奶油的,还是酒焖的。”    “奶油?”    “是的,这是布鲁塞尔那边传来的吃法,奶油焗贻贝,用白葡萄酒配餐。”    两个客人又交换了一下意见,最后道:“这个酒焖贻贝,用的是什么酒?是花雕吗?”    “是的,三年陈的花雕。如果客人喜欢的话,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别的酒。”    “不,还是花雕好了。”    “好的,花雕焖贻贝、香酥红烧肉、莼菜汤、家常花菜。四个菜对吗?请问要什么主食。”    “有甜玉米窝窝头吗?”    “有的。”    “那就来一屉。对了,一会儿大闸蟹来了,记得给我们上桂花酒。”    “好的,客官。”    在这两个客人点餐的时候,另外一位小二给迈尔·罗特希尔德和助手夏洛克奉上了菜单,还道:    “菜单上,每一道菜的主料和配料都有说明,如果有忌口,比方说不能吃洋葱,或者是对海鲜过敏的话,请跟我说明。”    “好的,这个菜单,我们先看一看。一会儿叫你。”    “好的。那么,我先告退了。”    那小二很快就退下去,为迈尔·罗特希尔德这桌准备餐具了——按照规矩,所有的餐具,都必须在沸水里煮上一刻钟才能够拿出来使用。    不得不说,菜单非常贴心,主料、配料、调料,都写得非常清楚明白,每一道菜的介绍的最后,都有提示,要求客人把忌口告诉跑堂的小二。    甚至连菜肴的分量都写得清清楚楚,比方说,一条鱼,大约多少多少盎司啥的。    不过,金子对每一个银行家、对每一个犹太人的吸引力,都不是别的东西能够比的。就在迈尔·罗特希尔德在看菜单的时候,他忽然听到那两个客人道:    “老裴啊,听说,你家的孩子也办了银行?”    “你也别说我啊。今天的保证金,不是你家的孩子的?”    卢姓客人道:“唉!老裴啊,我也是没有办法。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少年心性、神采飞扬,不知愁为何物。我们家那小子也是,打十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就特烦我把他当小孩子看待。这不,陛下这里才宣告了银行和金融业管理暂行条例,他就闹着要试试了。要我说,人家能把血汗钱放到一个毛孩子的手里?”    裴姓客人道:“我们家那丫头也是。你想,十万才多少?小孩子的压岁钱都不止这个数儿!换成你我,是你会为了十万两金子去银行坐个大半天的吗?”    那卢姓客人摇摇头,道:“这银行啊,钱存得少了,根本就没意思,钱存得多了,我还当心,那银行不靠谱,拿着我的钱跑了!”    “可不是。所以我说,这私人的商业银行,差不多就是给那些欧罗巴人玩的。跟我们这样的,除非是国家度支银行,或者我们的师门开银行,我们才会把钱存进去。存到别人的手里,我都不放心。”    “可不是这话!”卢姓客人道,“不过,谁让我们家那小子喜欢新鲜事物呢?不就是十万两吗?就当花钱听个响儿就是了。”    裴姓客人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反正,这十万两,是我家那闺女自己攒的压岁钱、零花钱。既然是她自己的钱,那她自己自个儿决定怎么花就可以了。我是这样想的,她要弄这个银行,肯定需要雇人,日耳曼人、犹太人、比利时人,也许还有英国人或者法国人,当然,唐人是更加不可能少的。能接触到人,能开开眼界,那就是好的。这十万两,若是经营得好,那自然没话说。如果经营得不好,亏了,也不过是十万而已。”    迈尔·罗特希尔德跟助手夏洛克面面相觑。    那可是十万盎司的黄金!    那卢姓客人道:“可不是这话!我家那小子上次从藏兵府买了一把剑,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都支了出去。这开银行的钱,还是他满地打滚,跟我预支的。知道跟我预支也好,省得到外面去,跟那放印子钱的搅和在一起。我乘机跟他约法三章,不许他为别人做担保。这样,就是亏损起来也有限。另外,我也在度支银行为他存了两百万。没办法,再小的数目,度支银行也不接待啊。有了这两百万打底,将来他就是祸祸干净了,也不至于把家里的名声也拖累了。”    那裴姓客人道:“这法子好。老哥。谢了。”    这裴姓客人和卢姓客人又开始说别的事儿了,可迈尔·罗特希尔德和夏洛克就傻眼了。    夏洛克道:“老爷,他们说的是金子吗?我怎么觉得,他们说的是十万银币呢?”    迈尔·罗特希尔德不耐烦地抖了抖菜单,道:“谁知道呢。”    “老爷,他们可是大客户啊!”    迈尔·罗特希尔德道:“就是大客户又如何?他们不肯信任我们。”    这才是最糟心的。    作为银行家,迈尔·罗特希尔德比任何人都清楚,银行的生命线是流动的资金,储户们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面,然后银行拿着储户的钱去做投资,得来的回报,分一部分出来给储户做利息,这一部分,就是储户的红利。    可是,如果客人不信任你们,他们又怎么可能把钱存在你们这里?    不是迈尔·罗特希尔德没有办法,而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人家对自己的不信任,追溯根本,就是自己的资金不够雄厚。    金融业就是这样,资金雄厚,别人才愿意把自己的钱存在你这里。作为银行家,如果你的资金不够雄厚,储户肯定会担心,他们的钱存在你这里,会被你吞噬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