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无人知道李嫣和臣下在这一战之前还连夜召开会议,进行了详细地思考和反复的讨论,把一切可能性都通盘考量过了。而在史书上,关于这一战,也是李嫣方面占尽了便宜。 后世很多国家的相关官方记录文件里面都提到了这次的战争,而用的词句都是清一色的——奥地利方面偷袭李嫣的领地。 是的,偷袭。 奥地利方面急行军,打算给李嫣来个出其不意,连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也盘算着俘虏李嫣,然后逼她放弃自己对比利时的统治权。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甚至还打算在俘虏李嫣之后逼李嫣嫁给他,好让他接收李嫣的领地和一切权利。至于李嫣的后半辈子,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也盘算好了,让李嫣跟他的第二任妻子巴伐利亚的约瑟芬一样,在深宫里面幽居一辈子。 这些内容被这位皇帝记在了自己的随身笔记里面,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而在欧罗巴各国的官方文件里面,关于这一天的描写是从节日开始的。是的,李嫣早早地就放出了话,表示她会升起巨型无框孔明灯,也就是热气球,让民众们能够达到上千英尺的高度,让大家从高处参观李嫣的庄园,以此来庆祝即将到来的复活节。 这让当地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所有的民众都换上了新装,有的人家甚至破例,打算在春日里去郊外打猎、野餐顺便从远处观看巨大的热气球从城市的四个角落里升起的热气球。 可巧,那几天天公作美,连着晴了好几天,更是让人们兴致勃勃,等着看热闹——有的人直接站在了靠近热气球的几个城区的街道或者是阳台上,而有的人则选择了出城,不但可以在这冬日里面来场久违的狩猎,还能够观察这次的热气球升空的盛景。 安全起见,李嫣自己没能登上那些热气球,就是她的那些重臣们也没有第一时间登上这些热气球——无论文官武将,除了李嫣之外的唐人都会大轻功,从高处观赏地面的景色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平常,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反而是那些宣赞舍人和他们的家眷们得到了第一个机会。而史书提到的第一个登上这些热气球的人,正是杜芝山和贝丝·伊森特这对年轻人。 是的,作为参知政事杜丽娘的弟弟,杜芝山即便没有任何的官职在身,他也有很多的特权,借机讨好一个女孩子,根本就不算什么。更不要说他身上背负着密令。 而对此并不之知情的亨利·伊森特一家,尤其是伊森特太太,则高兴于自己的女儿这么快就找到了男朋友。她甚至已经开始畅想女儿一满十六岁就出嫁的美好未来了。 如果换成东方的父亲们,只怕杜芝山要面临一系列的来自“未来岳父”的考验了,可是谁让伊森特一家来自美洲呢?美洲人在这方面开放得叫人怀疑他们是来自不同的次元。 没错,亨利·伊森特很高兴女儿年纪轻轻就有了男朋友,虽然在背后少不了跟妻子嘀咕一二,可是当杜芝山拉着女儿的手,亲自来征求他的同意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哦,我的朋友,你真是太客气了。这是唐国的礼俗吗?你真是太客气了。当然,完全没有问题。你们年轻人总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你能保证我女儿平安无事?” “当然,伊森特先生。” “那就没问题。去玩!只要晚上八点之前,你跟我女儿准时出现在舞会上就可以了,你会参加我们的舞会?” “当然,伊森特先生。为什么不呢?” “那就没问题。快去,别在我这个老头子面前浪费时间啦!我恐高,所以,你知道的,我的朋友,祝你跟我的女儿玩得开心!” 亨利·伊森特爽快地就应了下来,就跟每一个美洲父亲一样。他甚至仿佛已经看到了两年之后,女儿出嫁时候的模样。 好,在这个年代的美洲女孩们要十四岁才能够参加舞会,而她们的长辈们也普遍认为,女儿们十六岁完全可以出嫁了,当然,十五岁就早了一点。 换好了衣服的贝丝·伊森特这才道:“你看!杜!这种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征求爸爸的意见!这种事情,我完全能够自己决定!” “好,不过,我承认,我对美洲的风俗不大理解。” “哦,我也必须承认,你这样做,让我的爸爸妈妈很高兴,我也一样。”贝丝·伊森特亲亲热热地挽着杜芝山的胳膊,笑靥如花:“看,我带了望远镜!从上千英尺高的地方俯瞰大地!哦,天哪!在这之前,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我已经迫不及待啦!” 虽然风俗不一样,但是,就跟任何一个跟她一个年纪的年轻女孩儿一样,杜芝山的邀请也好,征求她的父母的意见也罢,大大地满足了贝丝·伊森特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她已经决定了,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信给自己的老朋友们,让她们都知道,自己在欧罗巴是多么的快活,就好像进了天堂! 不仅是因为杜芝山这位“追求者”,还因为这里的环境。 只要好好学习,她竟然也有机会进入政事堂成为父亲的同僚! 对于一个野心勃勃不甘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的女孩子来说,还有比这个更加美妙的事情吗?所以,她穿上了唐人的胡服,而不是欧罗巴人的女士骑马装,因为那更方便行动。 贝丝·伊森特和杜芝山是第一对爬进巨型无框架孔明灯的竹篮里面的年轻人,当然,不是独处,因为竹篮里面还有一位负责烧火、给气球加热的士兵,而贝丝·伊森特作为一位年轻的小姐,她只要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就可以了。 巨型孔明灯慢慢上升,贝丝·伊森特看着大地上的人越来越小,而远处的山峦则清晰可见。 哦,不是山峦,是山丘。 为了防止那些巨型孔明灯撞在一起,导致危险的发生,这一次只升起了四只孔明灯,当然,贝丝·伊森特这里的这只是最早升起来的。 很难描述贝丝·伊森特这个时候的心情,因为光光激动,或者是非常激动这样简单的词句根本就无法说明她的心情。而当时的贝丝·伊森特也只顾得上不停地晃着杜芝山的手,一次次的高呼着:“快看!那边!还有那边!” 蓝天、白云,远处苍翠的群山!她从来没有在这个角度看世界。 不仅仅是新奇,还有心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几公里之外正在向李嫣靠近的奥地利的军队被贝丝第一时间发现,就一点就不奇怪了。 贝丝发现了不认识的军队之后,自然第一时间提醒了杜芝山:“杜,你快看!那个!是不是双头鹰!” 李嫣的将士们的制服跟这个时代的欧罗巴各国的军队制服都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旗实在是太有辨识度了。无论是中间的基督受难图还是鹰羽上的七大选帝侯国和诸侯国的旗帜,都非常醒目。 而且那气势汹汹的模样,一看就非常不友好。 贝丝把望远镜塞到了杜芝山的手里:“你看,是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他们这是做什么?偷袭吗?” “是的,贝丝,你说对了。他们很有可能就是来偷袭的。” 就这贝丝·伊森特的望远镜,杜芝山观察了一阵子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画了一副简图,附送上敌人的距离和预估到达的时间,然后把这张纸塞进了荷包,再把荷包丢进了原本用来装便携文具的锦囊,顺便在锦囊里面塞了一大把煤炭,顺便用一根末端束着一束鸡毛的绳子把锦囊口绑好,这才让锦囊顺着孔明灯的载人竹筐边上的绳子滑了下去。 下面的士兵看到锦囊上的鸡毛,哪里不明白的?立刻把锦囊交给了边上的官员,然后, 警钟长鸣。 在世人的眼里,那就是凑巧,瓦隆升起的巨型孔明灯让前来偷袭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暴露了。也只有李嫣和她的心腹知道,这不过是经过精密的计算之后的产物。 可即便是这样,当城市里面的警钟响起的时候,约瑟夫二世和他的军队已经很近了。 贝丝·伊森特惊慌无比。 “怎么办?” 她几乎是抱着杜芝山,摇晃着他,希望他能够给她一点建议一点安慰。 “没有关系。” 迟疑了一下,杜芝山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安慰她道:“没关系的,贝丝,我们这里是城市的另一面。就是奥地利方面要打过来,他们的火枪和炮弹也够不到我们。如果奥地利方面想要俘虏大公的话,他们绝对不会攻打这边。口袋战术,谁都懂的,要留一个口子。所以,我们是绝对安全。而且,请相信大公,也相信我们的军队。我们能有今天,可不仅仅是因为大公讨好了法兰西国王。” “真,真的吗?” “当然。快看,要开始了。” 然后,贝丝·伊森特就看见城市的另外三个方向也升起了巨型孔明灯。原本只是为了查看效果,因此第一个孔明灯完全升起之后再升起其余的孔明灯的决定帮了大忙。因为其余的几只孔明灯,尤其是最前面的那只孔明灯,上面上去了两位解烦军战士。 贝丝·伊森特也亲眼见识到了千机弩的厉害。一秒钟能够发射出二三十支箭矢的□□,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很可怕的,更不要说,李嫣这边的千机弩,本来有效射程就高达上千米,现在加上了孔明灯的高度,这射程就更远了。而这些弩箭从三四百米的高空倾泻而下,那威力,绝对没有强弩之末的遗憾,因为高度直接赋予了那些箭矢足够的动能和穿透力。 奥地利方面立刻军心大乱、溃不成军。 那么高的孔明灯,他们的武器根本就够不到,而对方却在几百米的高空之上,这不是说,只有人家他们而他们根本就无法够到对方只能挨打的被动局面? 就连约瑟夫二世也惊呆了。 他根本就控制不住局面。 可是李嫣这边哪里会手软? 很快,扛着千机弩的解烦军们骑着马迅速冲了出来。他们完全不恋战,把千机弩里面的弩箭射光了就从两边退下,跑回城市去补给,或者说,在别人的眼里就是换上了备用的、装好了箭矢的千机弩。 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给奥地利方面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因为奥地利方面是呈线性战术打算包围这座城市的,这也增加了受敌的面积。 而奥地利方面的惨败,则被瓦隆当地的民众尽收眼底。 后来,当地的地方图志这么写到: “……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人类可以飞上天空!但是大公让我们看到了飞上天空的可能。所以,那几天,整个地区就跟过节一样。事实上,的确是过节,本来就临近复活节了。 “……谁都没有想到,奥地利方面竟然会偷袭我们。当然,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奥地利方面也不敢相信,他们的行踪竟然会暴露!而且还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的载人汽球!事实上,当时的市民自己都没有想到! “……大公的军队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应变能力。是的,热气球升起来费了一点时间,但是,那个效果却是杠杠的。笔者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和他的部下们都没有反映过来,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热气球也可能载人,所以才会继续他们的军事行动。不,也许是他们觉得他们已经兵临城下,大公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足够的反击,因此没有提高防备。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热气球竟然会让箭雨从他们的头顶上倾泻而下。他们更没有想到,大公的部下手里的弓弩的射程竟然比他们手里的火枪更远!” 是的,对李嫣的弓箭部队的射程的错误估计,让奥地利方面遭遇了惨败: 士兵死伤惨重,皇帝本人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