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宁馨跟妈妈聊得太投入,一时没顾及丈夫。 卓玉航安慰自己:肯定是媳妇太想岳母了, 才一时会把他忘了。他可没闲着, 赶紧放下包袱给岳母端茶倒水,顺便给媳妇倒了杯白开水。 “馨馨, 我先去把车还了, 等下回来我做晚饭。” “嗯,你去忙!” 等卓玉航走了,舒怀敏问:“小卓他平时也这么勤快?” “嗯,他对我挺好的。自从知道我怀孕,连饭都不让我做了,衣服也抢着洗, 生怕我累着。” 舒怀敏看女儿说得轻松惬意,一点没有刻意维护卓玉航面子的意思, 便说:“他这点比你爸强。当年你爸在部队顾不上家里,就算回到家也是吃现成的, 你奶奶不让他动手干家务活。” 宁馨知道原来爸妈感情很好的,她怕继续这个话题会惹妈妈伤心,转移话题问:“妈,你请了几天假, 能在这里呆几天?” “我今天休班,只请了一天假, 明天就得回去。” “妈,你怎么不多请两天假,在这里多呆两天。” “我怕请假多了会让人不满, 还是谨慎点好。”舒怀敏没打算给女儿说烦心事,省得她担心。“馨馨,我看你在部队过得挺好,来这一趟我就能放心了。” 就这一个女儿,因为时势原因,却没能亲自参加女儿的婚礼,这是舒怀敏心中的遗憾。现在亲眼看到女儿自己选的对象稳重负责,对女儿很好,她可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卓玉航回来之后,果然钻进厨房开始忙活。岳母来了,晚饭一定要丰盛。好在他已经提前买好菜,现在只要大显身手做菜就可以。 卓玉航做了丝瓜炒鸡蛋、红烧茄子、豆角炒肉、小葱炒豆腐,最后还来了个菌菇肉汤。他今天特意蒸了一盆大米饭招待岳母。 虽然都是家常小炒,但是卓玉航舍得放油,做的菜特别香。宁馨和舒怀敏在屋里都问道传出的阵阵香味了。 舒怀敏笑着说:“看来小卓做饭手艺不错。” 宁馨点头:“嗯,他炒菜比我炒的好吃。” 卓玉航做完饭菜,洗了洗手才进屋,“妈,馨馨,吃饭了。” 舒怀敏和宁馨想站起来帮忙拿碗筷、端菜,卓玉航阻止:“你们都去洗手,我端菜就行。” 他快手快脚的,干活非常麻利,很快摆好饭菜。 宁馨又不是不能动弹,也不能干看着,她洗完手回来把米饭盛好,三人就坐开始吃饭。 饭后,三人一起动手收拾碗筷,卓玉航愣是不让岳母和媳妇洗碗。本来洗碗的事就是他干,岳母在这里,他更应该好好表现才是。 舒怀敏看卓玉航包揽大部分家务,满意的不行。女婿能干,等再过几个月女儿肚子大起来,不用太辛苦做家务。 尤其是临睡觉前,女婿给女儿连洗脚水都端来,这些都让舒怀敏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看来女儿女婿感情确实好,有时她在一旁看着都觉得女婿过分体贴。 这天晚上,卓玉航单独睡的,感觉有点孤枕难眠。只可是媳妇陪岳母去了,他只能凑合一晚上。 之前宁馨买家具时就想过,家里来客人床不够住,所以那时连床多买了一张。事实证明,她很有先见之明,不然今晚卓玉航得去宿舍睡觉。 舒怀敏和宁馨躺下后,娘俩开始说悄悄话。 舒怀敏:“馨馨,我看小卓对你确实很好。” “嗯,可能他觉得比我大几岁,喜欢照顾我。” 舒怀敏对小两口感情好自然是欣慰的,但是有些话又不能不说,“那什么,就算你们感情好,也要在孕期注意,最好不要进行房事。”舒怀敏为了女儿和肚子里的外孙着想,咬牙说了这种私密事。 宁馨意识到妈妈说什么,终于羞红了脸,她羞涩地撒娇:“妈,我知道,不会伤着孩子的。” “我就是怕你们年轻不知轻重,既然你懂得,以后就要注意。”舒怀敏嘱咐这种事觉得尴尬,讲到这里就不说了,转移话题提起别的事。 “我算了算,你应该是明年四月份生,那时不算太冷了,我给娃娃做了两床稍薄点的包被,还给你扯了一些软白布,留着给孩子做尿布。” 舒怀敏为了买布和棉花,可是费了不少劲,找人花高价买了些布票和棉花票才买到。舒怀敏娘家以前行医,家里并不缺钱,出嫁时娘家陪嫁她不少,她手里有存款,所以并不吝啬花钱。 “我还换了一些全国粮票,你拿着,如果想吃细粮就去买。怀孕时期必须保证营养,不能亏了肚子里的孩子。”舒怀敏把她给女儿准备的钱和票拿出来,塞到女儿手里。 “妈,我都出嫁了,哪能用你的钱?”宁馨摇头,想把钱塞给她妈。 “行了,你拿着。现在你又不上班,手头又没存款,就花小卓那几十块钱的工资,我怕你们亏待我外孙。再说等孩子出生了,花钱的地方更多……” 舒怀敏硬是让宁馨拿着,宁馨只好收起来。宁馨打算以后形势好了,赚了钱多孝敬妈妈。她只要保证妈妈健康长寿,这个目标很容易达成。 舒怀敏是怕女儿手头没钱,用钱时作难。再说女儿出嫁时,她没给女儿准备嫁妆,早就想着以后再补上。只是舒怀敏怕女儿手松,没给女儿太多钱,只给了两百块钱和一些粮票。现在时势不稳,舒怀敏暂时把着钱财,只要她想给女儿钱,以后随时可以找借口。 然后两人继续聊天,舒怀敏大多问宁馨的日常生活;宁馨则是询问弟弟和亲人的情况。娘俩聊到不早才睡觉。 第二天宁馨起晚了,她起来时,卓玉航已经做好早饭。 三人吃完早饭后,卓玉航问:“妈,你什么时候去坐车,我好去送您。” “十一点的火车,我十点走应该晚不了。” “我再去借车送您,绝对不会晚。”卓玉航继续说:“我先去部队,您和馨馨聊着,我九点多回来,不会耽误的。” “行,你去忙。” 卓玉航跟岳母打了招呼,就去了部队。 等他走后,舒怀敏又开始嘱咐女儿:“馨馨,既然你结了婚,应该做到当妻子的职责。我知道小卓对你好,但是你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家里的事,你该做的还得做,比如做饭、做家务都得干点……” “我说这些也是为了你好,你怀孕了也不能一点不想动弹,应该适量走动,等生的时候好生些。”舒怀敏语重心长地训了女儿一些话。 “妈,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干家务的。”宁馨只好这样答应她妈。 自家人过日子只有自家人最了解,宁馨也不是什么都不干,但是她总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劝透露给妈妈,尤其是关于空间的事。 因为有空间在,宁馨即使不工作,以后也不会缺钱花,但是这话她不能跟妈妈说。 宁馨不想考验亲情,打算除了跟丈夫分享空间,其他人谁都不告诉,包括他们的孩子。她和丈夫已经说过这事,丈夫也同意她的意思。 舒怀敏想到快要走了,又嘱咐了女儿很多事情,还表示如果能有假期,以后还会过来看女儿。 因为舒怀敏知道,女儿怀孕了,等生了孩子,短时间内不会回娘家。所以只能她过来看女儿。 差不多等到九点半的时候,卓玉航就回来了,还提了一兜子石榴回来,两只荷叶鸡回来。荷叶鸡是他在空间现做的,打算给岳母带回去。岳母大老远来看女儿,总不能让她空手回去。 宁馨问:“哪儿买的石榴,酸不酸?” 她也喜欢吃酸的,但是太酸的吃不了。 “从附近的老乡那里买的,我没吃,不知道酸不酸,你吃一个尝尝。” 宁馨拿了一个石榴剥开皮,拿出一粒尝了尝,“还行,不是很酸,还有点甜,挺好吃的。”说着递给她妈一个,“妈,你尝尝。” “我不爱吃这个,你自己吃。” 卓玉航:“妈,我买了不少,你带上几个,路上能吃。” “这是我买的荷叶鸡,带回去给小逸吃。” “你怎么还买了两只鸡?你们留着自己吃,小逸想吃,我给他买就行。”舒怀敏觉得女儿更需要营养。 卓玉航笑着说:“您好不容易来一趟,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要不人家知道了会笑话我不懂规矩。” 舒怀敏自然无法拒绝,“那我带一只回去,留下一只你们吃。” 卓玉航又不缺肉吃,想吃去山上逮野鸡或者去老乡家买鸡,然后在空间做着吃。他寻思等会儿塞到岳母带的包袱里,上车前递给她,就算她发现,应该已经上车了。 等过了十点,舒怀敏怕晚点,决定要走了。卓玉航早已塞了包袱里两只荷叶鸡,还有五六个石榴,放到车上。 宁馨也要求去送妈妈上火车,卓玉航看媳妇眼巴巴看着,他想想同意了,“时间很充足,路上我开慢点。” 部队外面有段路是土路,路上有些车辙印,开起来有点颠簸。但是上了公路就很快了。卓玉航开车稳,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火车站,两人直接送岳母上了火车。 舒怀敏到了火车上才察觉包袱有些沉,打开一看,发现那两只荷叶鸡都在,摇摇头笑了。 老家那边又有了一件喜事,卓玉婷也怀孕了。 卓玉婷知道自己怀孕后,告诉了爸爸。卓文华知道了,周末回家自然会告诉杨秋菊。 这不杨秋菊知道女儿怀孕后,准备了一些吃的东西,包袱款款坐车去市里看望女儿。 虽然卓玉婷怀了孕,但是她没有宁馨好命,还得继续上班。因为她本就是临时工,如果她因为怀孕就不干了,立马就会有人顶她的职。现在她每月有二十块钱的工资,没了这二十块钱,两口子生活就紧巴了,卓玉婷自然不能放弃工作。 卓文华好歹也是个领导,女儿怀孕后,给她调了个轻松点的工作岗位,这对卓玉婷来说,已经算是好事了。 卓玉婷结婚后,倒是听从娘家建议,跟丈夫搬到外面租房住。当初闺女租房时,杨秋菊还补贴了二十块钱房租,当时她还来城里帮着收拾过房子,打那就再没来过,都是闺女想她了回去看她。 杨秋菊知道闺女还在上班,但是中午肯定下班。她是估摸着时间,等女儿下班才直接去闺女家。她之所以不去招待所那边,是不想招待所的人议论她,毕竟招待所有人知道她家那口子年轻时做下的糟心事。 她又没做错什么,凭啥让人背后说嘴?所以杨秋菊宁愿避开卓文华的工作范围。 “妈,您来啦!”卓玉婷看到她妈提着一个篮子,高兴地翘起嘴角。 今天又有好吃的了。卓玉婷了解她妈,知道捎信给她妈,她妈肯定过来看她。 卓玉婷被杨秋菊养得娇气点,一般是作为被给予的一方,都习惯了家人让着她,给她好东西。 李中华看媳妇眼光直盯在篮子上,暗觉她不懂事,连自个亲妈都不知道多照顾些。算了,反正娶都娶了,只要她知道好好过日子,对自己好就行。 李中华比较会做人,虽然对媳妇颇有微词,但是会在背后给她讲道理教她,不会动不动教训她。卓玉婷对丈夫感官很好,很是信赖他,丈夫说她也能听进去;有好东西知道跟他分享;还知道往家划拉东西。 所以李中华虽然觉得媳妇有缺点,但是教教还是能行的。 李中华热情地招呼:“妈,您吃饭了吗?赶紧屋里坐。玉婷,咱妈来了,还不让她进屋歇歇。” 卓玉婷拽着杨秋菊的胳膊,拉着她进屋,“妈,你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 李中华:媳妇跟个孩子似的,整天就想着吃。 杨秋菊训她:“都结婚了,还跟个孩子一样,就知道吃。咱家母鸡下的鸡蛋都给你拿来了,每天吃上一个俩的,我还给你带了……” 李中华:看来还是当妈的了解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