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决定
简乐阳这次回来,切实感受到简爹身份的变化,就是在村子里,村老们对简爹也相当敬重而永安村村民走出去也昂首挺胸,自觉与其他村子的人拉开了一段距离,相应的,他们也感激简爹带来的这种地位上的变化。 “大屋那边的人呢?我回来几天了,竟然没见到那院子里有动静。”简乐阳奇道。 “啊,哥,我都忘了说了,爷奶他们都去三叔那里了,大伯母也走了,家里没人了。”简文远解释道,然后话就止不住了,将他们回来后发生的情况都告诉了他哥。 原来,简爹一行从府城回来后,田里正和村老们都觉得有必要设宴庆祝一下,而且附近乡坤富户都送来了不薄的礼,于情于理都应该设宴款待一顿,简爹推辞不过,于是便应下来了之前文远成为童生推过去了,现在简爹成为举人却没办法了。 村民们自觉过来帮忙,正式宴请别人之前,简爹简娘提前通知了大屋,虽然永安村民心里都觉得简爹身世有异,但这种时候要是简老爷子简老太太没有出席的话,对简爹的名声也会有所影响。 “哥你猜他们怎么着?”简文远嗤笑道。 “他们拒绝了?然后离村去找简老三了?”简乐阳笑道。 “就是啊,哥你一猜就中,第二天他们就全走光了,其实他们走了也好。”简文远撇嘴道他才不喜欢那一家子跑过来。 简乐阳拍拍弟弟脑袋,想也想得出会有这么个结果,简老爷子极好面子的人,他肯眼睁睁地看着简爹风光荣耀?背后就不知气成什么样了,要是亲眼见识到,只怕会气到当场吐血,相反小王氏这样的人,只怕巴不得能留下来沾简爹的光,只可惜那两个老的又哪里容得小王氏死皮赖脸。 简大富也不像他爹简老爷子,简乐阳可是知道他没少在外面打简爹还有简老三的旗号,也就仓河帮丝毫不给他留情面,也让外人约莫猜出简爹和这个兄长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简爹请了,那两个老的没有出席就怪不得简爹了,简乐阳想想也猜得出,那些过来的人回去之后私下里会有怎样的议论,简老三原来在这一带的名声非丰常不错的,不管怎样也是秀才出身,可如今弄了这么一出,别人也要想想值不值得继续与简老三交好。 如简乐阳所想,多少人私底下说简老爷子糊涂透顶,虽然他们也听说了简爹身世有异,可再有异那也是有简家长大的,凭这一点简老爷子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可他们的举动生生将这大好局面给搅坏了,让人不得不怀疑,简爹只怕不止是身世有异,简家很可能还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所以根本不敢粘上去。 倒是那日贺云章又亲自到场了,让众人再度见识到,本县的县令大人与简举人一家关系亲近得很,简乐阳回来后又赶去了新丹县一趟,见了贺云章本人谢过他。 “这是干什么?″看爹娘交到他手里的账册,简乐阳诧异地问,家里的账也是用了新式记账法,翻到后面就对家里的收入有个清晰地认知了,虽然这数字跟仓河帮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但对简乐阳一家而言,目前这个收入可是翻了好几番的,简乐阳家如今也能算得上地方的富户除了今年地里和山上的收入外,最重要的还是简爹高中举人后各方送来的贺仪,除了文房四宝以及金石器物外,还有铺子和田产地契这些不动产和直接的现银,和简爹之前中了秀才时根本不能相比,所以说穷秀才穷秀才,是相对于考中举人的状况而言的,跟成为举人的收入一相比,秀才确实穷了一比。 简爹羞愧道:“爹和你娘都不善经营,你弟弟现在也没时间去发掘有没有这方面的能耐。所以这些家业还是由阳哥儿你来,看看要怎么处置。”有些田产和铺子因为位置的原因,对简家来说并不太得用,还不如拿去变现银,或者想办法换成连在一起的,以后也方便让余有才他们管理。 简文远眼睛咕噜噜转,其实他挺有兴趣的,可他没时间,得先考中秀才才行。 原来是这么回事,简乐阳合上账本笑道:“行,那就我来,爹决定明年就去京城参加会试,还是要再准备一阵子,等到下一科再考。” 如果明年就要参加会试,那简乐阳现在就要张罗在京城那边找住的地方,能自己置办房产那自然更好,不过京城这种地方,拿着银子也未必能买到房子。 简爹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所以立即回道:“下一科再考,咱家在这儿多待几年,到时文远至少应该是秀才了,就是阳哥儿你这边也应该稳定下来了,到时咱家一起去京城,也可以心无牵挂。” 明年开舂他要参加会试的话,会对文远的课业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文远这个年纪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候,所以简爹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耽搁了小儿子,最重要的还是简乐阳这边的情况仓河帮的南北货运都是刚打开局面,与柳家的纷争与青姚帮的矛盾都没有得到解决,短时间离开还罢了,时间一长会出问题的,简爹可不想自家阳哥儿的一番辛苦付之东水。 所以想来想去,三年后参加下一科,于各方面最为有利,他也不在乎再等上三年,正好那时候再参加会试,他自己也能多几分把握。 “好,那就听爹的,我也确实有不少事情要做,去了京城那边反而不太方便。”简乐阳没与家人多说什么客气话,不算太正式的家庭会议,就将今后三年的规划给决定下来了。 简文远磨刀霍霍:“爹,到时我跟爹你一起参加会试,咱父子俩一起。” 三人的手同时敲上家里这个最小的脑袋:“通过院试后还有乡试等着你呢。”这小子当乡试是那么好通过的?居然大言不惭说三年后父子俩一起上京城参加会试,那前提条件得是他也成为举人。 简文远捂脑袋哀嚎,他是家里最没地位最没发言权的人了虽说还有三年多的时间,可忙起来的话也不过是一转眼的工夫,永安村和仓河镇虽是简家和仓河帮的根,但等三年后离开这里,将来未必有太多时间回到这里了,所以许多事情简乐阳就必须趁这三年里给安排好了。 简乐阳拿到家里的这些账本和银子等物后,先是着手将用不上的田产地契给处理了,和简爹通过气后就在永安村附近置办了十几亩田产,这些田产挂在简爹举人名下,用不着交税,但并非拿来贴补家用的,而是交给了村里,简爹办的学堂也从此跟简家独立开来,那些地的产业就是用来支撑学堂的,与此同时,简爹放出话,另请一名秀才前来学堂任教,很快便请到了人放在之前,甚至是简爹考中秀才的时候,简爹放出话要请秀才前来永安村学堂坐馆,也不会有秀才理睬简爹的,可举人就不同了,一听到这消息,好几个秀才向简爹和永安村抛来了橄榄枝,简爹经过慎重选择才将人选敲定下来。 说来也巧,这人还是简家人认识的,那就是云阳县的李秀才,有过两次同行赶考的经历加上平时又有往来,简爹对这人的品行和学识也算比较了解和信任的,而李秀才也很干脆,得了信后马上就带上家眷包袱款款地来了,暂且先住在简家,等村里另外盖好专门的房子后再搬进去。 这些都是简乐阳出面大刀阔斧地办好的,早知道他是个能干的,可这次还是让田里正和村老们刮目相看,他们私下议论说难怪简爹放心让简乐阳一个哥儿在外面做小生意,就这手段做小生意都大材小用了,而且没有简乐阳这么能干,简爹和简文远也不可能毫无负担地全心投入读书科考中。 这件事办得让永安村村民走出去更加昂首挺胸了,觉得分外体面,他们村不仅出了个举人,还请来了外面的秀才当夫子,没看外面人都争相将孩子送过来读书,本村人更应该如此了。 本村孩子读书要交的费用很少,置办的田地除了用来支付给夫子的束侑外,就是拿来贴补本村的学子的,将来如果有学生通过县试府院,那奖励会更高,用来支持他们赶考,简乐阳将这些奖惩条例都明文写了下来。 李秀才一家到来时简爹简娘热情地欢迎了他们,简娘和余嫂一起做了顿丰盛的菜肴招待他们,李秀才的娘子也是读书人家出身的女儿,看上去比简娘文气多了,简娘也就是看上去比较唬人罢了,李秀才的小儿子也正好到了启蒙的年龄,带在身边一点不耽搁。 李秀才举杯对简爹说:“我这机会不知多少人羨慕呢,幸好简兄还记得提前知会我一声这才让我抢先得到,我敬简兄一杯。” 李秀才的感谢真心实意,一个山村学堂的夫子位置,能那么抢手,图的不是别的,正是简冬本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机会时常向简冬请教,对自己学业的帮助不可谓不小,秀才与举人之间看似只差了一步,可多少秀才被拦在乡试一关之外,除了本身的天赋外,有没有个好的引导者也相当重要,能在乡试中考中经魁的简冬,在一众秀才中可不就是香饽饽。 “我也敬李兄一杯,如今学堂里学生越来越多,我一人分身乏术,多亏李兄及时来了。”简爹同样举起杯子。 李秀才一家正式落住永安村,学堂里的教学很快走上了正轨,对于学堂里制定的奖惩制度李秀才极为欣赏,询问之下居然大多出自简乐阳的手笔,心中感慨之极。 在村里办学堂是为名,虽说在与简家大屋那边简乐阳一家并无过错,但那边的两个老家伙占据着天然辈份的优势,使得简爹与家人总归处于被动的位置,说起来名声始终带上了点瑕疵,可如今不说外面人,永安村村民提起简爹和他的家人,谁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那些村老更是对这一家子赞不绝口。 至于简老三?简老三自从中了秀才后,就没见他对永安村有过什么回馈,并且倨傲不已村里人真要托简老三办什么事,那是干难万难,而且不打点一下的话那是绝对行不通的,如今简爹所做的一切与简老三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决了村里的后顾之忧后,简乐阳给自家又添了一个山头,同样交给余有才父子打理,山地便宜不说,山上的产出一点不比田地少,此外又整了个铺子,专门卖南北货物,进货渠道嘛,当然是仓河帮了,照顾自家人还不是天经地义。 铺子里卖的也不是多昂贵的东西,挑的都是一些相对廉价都又属南扌北两地的特产之物,别说,谢文意两边跑的时候特意帮简乐阳留意了,采购一些小物品,拿到铺子里销路非常不错。 新丹县开了一家,府城里又开了一家,名字就叫简家南北杂货铺,交给了专门的人打理简乐阳只要负责提供货物,就轻松坐等每月的银钱进账了。 当第一个月的进账送到简娘手里的时候,简娘差点吓一跳,阳哥儿嘴里的小小杂货铺,能赚这么多银子简爹觉自己眼光好,自己跟娘子不擅于经营,所以还不如让阳哥儿折腾,现在这个结果说明他当初做的决定非常英明。 其实这两件事情并没有占据简乐阳多少精力,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硏发配备海船上的武器上面,除了彭家的砖窑以及后来的玻璃作坊外,简乐阳又专门建造了一个冶铁作坊,找来了专门的工匠,专攻的武器,一个是弓弩,一个是火器,两者可以说都是远程攻击利器,最适合安装在海船上。 “老大,这……张孟被简乐阳找来,看到一个个零散的部件在简乐阳手里翻出花样,震惊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