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另择良木
菊丛中,一行人缓缓而行。 “这园子荒废后,园中的花却还是有人打理,也常有百姓进来游逛。”傅皎伴在青葵身边,含笑道:“我偶经此处,看着园子不错,便进来瞧了瞧。” 青葵点头,“的确,虽已没了主人,却也并不逊色那些私园。三娘,你今日约我来此,可是有话有说?” 傅皎道:“没事,就不可以约公主出来了?” 青葵摇摇头,看向傅皎凸显的肚子,“我是怕你累地慌。若真有什么话,不能在府里说的?” 傅皎一脸幸福模样,“他乖着呢,我也没有那么弱,多带他出来走走也好。不过,之前二叔的事,我与四郎倒真想抽个空请公主与大皇子到府上一聚,以表谢意。” “没这么夸张。”青葵道:“眼下,你们不必与我们走地太近,这也是为了你们好。” 傅皎摇头,“我与四郎的意思,便是要站在公主与大皇子这边的意思……” 两人正说着,迎面走过来一行人,青葵看去,只见那行人已经近前。 “真是好巧,在这里遇见皇嫂。”三皇子妃孔氏上前向青葵行礼。 青葵连忙扶住,“孔妹妹如今身子贵重,不必如此客气。是挺巧……” 青葵看了傅皎一眼,“我正好与单夫人出来游玩,看来孔妹妹也是。若不嫌弃,便一道。” “怎么会?”孔氏微笑道:“妾一早便有心亲近皇嫂了。” 说着,孔氏抬眸看向青葵,眼中的神色十分诚挚。 两行人合作一处,青葵与孔氏并排而行,傅皎稍落后半步。 孔氏回头看了傅皎一眼,“原来单夫人也有孕在身。” 傅皎含笑点头,“比三皇子妃稍早些。” 孔氏收回目光,看向青葵,“外间有些流言,妾也听说了,不过依妾看来,皇嫂与大皇子并不会在意这些。” 青葵对上孔氏的目光,“难得孔妹妹如今这样的处境,还能来安慰我。” 孔氏的笑容一滞,目光低垂了下去。 三人择了一处亭子坐下,周围的侍婢忙开。 孔氏与青葵、傅皎闲聊了几句,终于问出了心中的问题,“皇嫂莫怪妾鲁莽,妾只是觉得皇嫂值得亲近,所以想知道一些,关于清河郡夫人的事。” “王九娘啊。”青葵微叹道:“我与她也未曾有过几次接触,不过次次都不太好。初见时,她在庄宗面前,呈情要与大皇子成婚。再见时,她不知受了什么蛊惑,对我很是不喜,还动了手。 也正是自那件事情过后,她才被徐王府送入了山庙清修。按常理来说,她现在应该对我恨之入骨才对。” 孔氏道:“可她现在,却成了三皇子的妾室。” 傅皎笑了笑,“我倒是挺佩服她的坚持。” 孔氏看了傅皎一眼,眼中闪过异色。 青葵放下茶盏,声音放低了些,“我与王九娘算不上敌人,不过,我倒是要提醒孔妹妹一句。如果王九娘真的是在借三皇子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话,那么孔妹妹在她眼中来说,恐怕就不是什么值得忌惮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她做什么,都不会留有余地,也不会有所顾忌。孔妹妹……还需好好照顾自己,还有腹中胎儿才是。” 孔氏的心急跳起来,脑中不由想起之前种种。虽然还无法证实,但心里已经对青葵所言相信了七八分。 “我也听了些消息,却不知是真是假。”傅皎又道:“据说王九娘回徐王府之前,曾与二皇子妃见过面。至于之后,她们二人间还有没有联系,我就不得而知了。” 闻言,孔氏目光惊诧地看向了傅皎。 王九娘……与卫六娘相交? 孔氏的呼吸不稳起来,随即捂着胸口呕吐起来,一旁的侍婢赶紧上前伺候。 待孔氏的情绪稳定下来,孔氏便起身道:“皇嫂见谅,妾身体不适,便先告辞了。” 青葵点头,“孔妹妹自己多多保重。若有需要,可随时遣人来找我。” “多谢皇嫂。”孔氏扶着侍婢的手离开。 待离地亭子远了,孔氏便吩咐道:“立即让人去查查,看王九娘与卫六娘是否有相交之处。” 侍婢应声。 亭中,青葵看向傅皎,“我便知道,今日你来找我,没这么简单。” 傅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皇子发了话,我哪好拒绝啊。他说不能先告诉你,我也只得听命不是?” 青葵问,“你方才说的,可都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傅皎道:“王九娘下山那日便与卫六娘见过了。卫六娘自以为做地天衣无缝,哪里会知道大皇子的人一直便盯着王九娘与她……” 话语一顿,傅皎看向青葵道:“大皇子这么做,也是为了你的安全。之后,王九娘与卫六娘虽未再见面,但底下人的互动可没少。所以,大皇子有理由相信,王九娘如今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卫六娘在背后撺掇的。” 青葵一叹,“王九娘也好,卫六娘也好,还不都是他惹出来的债。如今倒会做好人,说什么为了我的安全。” 傅皎笑出声来,“可见,大皇子的魅力有多大。不过,如此魅力之人,却独独被公主所吸引,也可见,公主的魅力更甚于大皇子。” 青葵也忍不住一笑,轻敲了傅皎的脑袋一下,“你倒是会说话。好了,时辰不早,咱们也回去。你如今身子贵重,出来地久了,只怕单四又该提心吊胆的。说不得,心里还怪罪我们呢。” “哪有的事。”傅皎这样说着,脸却微微羞红。 两人出了园子,行到分岔路,各自离去。 孔氏回到府中,唐玉规与王九娘尚在徐王府中。 孔氏有些坐立不安地在屋中徘徊,很快,她便等来了她想知道的消息。 听了婢子的禀报,孔氏先是震惊,随即反而沉默下来。 那婢子道:“这些事情虽不能说明什么,但只要告诉三皇子与德妃,他们一定会对清和郡夫人起疑心的。” 孔氏摇了摇头,“你也说了,这些事并不能说明什么,至多让他们对王九娘起疑心而已。可这话若说出去了,我便与王九娘撕破了脸,她今后对我,也将再无顾忌。打草惊蛇,却没有后着,我只会害了自己。” 婢子问,“那可如何是好?二皇子与三皇子明明就在争储君之位,淑妃与德妃也是水火不容。清河郡夫人却与二皇子妃暗中来往,要说没点什么歹心,婢子都不相信。” 孔氏长叹一声,良久,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现今,德妃与皇子已经与徐王府靠拢。就算我说什么危言耸听的话,他们也未必听地进去。为了长远计,为了我腹中胎儿,我只能……另择良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