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监国
徐王府,洪照英与一班老臣齐聚,商议晋王之事。 “咱们几番恳请,晋王仍是不答应,这可如何是好?” “帝位空悬,只怕其他藩国又该起心思。” “徐王,咱们该说的也说了,该劝的也劝了,还有什么法子?” 一直沉默的徐王笑了笑,“魏王尚在,晋王如何肯登位?” 闻言,其他人都沉默了下来。 这件事他们当然知道,但再如何支持晋王,也不好在这个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来说魏王的不是啊。 洪照英倒没有那么多顾忌,“魏王到底年幼,恐怕不能震慑诸国。” 徐王放下茶盏,“我看晋王眼下是不会承位的,诸位也不必多费苦口舌了。” 众人哗然,“难道真要等魏王回洛?” 有几个人没有跟着起哄,他们跟晋王的人有所相交,已经得知了单四动身往河东而去的消息。 魏王怕是不能回来了。 徐王摇头,“其实晋王如今每日处理朝事,不说行天子事,也与监国无异。” 洪照英眼睛一亮,“徐王的意思是……先让晋王以监国之名统政?” 立即有人道:“之前也向晋王提过,可他仍是不允。” 徐王看向那人,“晋王先以监国之名处理政务,待魏王回洛再奉魏王承位,晋王还有何不答应?” “这……” 洪照英已经揖礼,“徐王高见。” 那几个知道真相的朝臣也跟着附和,“徐王高见。” “寡人允副群情,方监国事……” 孟冬才刚念了两句,唐玉和已经不耐烦地打断,“叫你念敕书了?” 孟冬看了青葵一眼,深垂下头。 正看着书的青葵看向唐玉和,开口道:“可有关于魏王的说辞?” 孟冬连忙点头,“有,晋王说若各地接应大行皇帝宗眷者,命即时送还洛阳。若不幸身亡的,就依情埋葬,另行禀报。” 唐玉和淡笑,没有说话。 “还有……”孟冬接着道:“晋王的敕书一下,卫刚捷便命人秘密前往杀之。” 青葵轻叹,这卫刚捷可真够狠的。不过,这也是改朝换代的必经。 唐焕的庶弟与家眷们,以及七七八八的亲戚也不少。不管是之前在外地的,还是从洛阳逃出去的,就算侥幸没被暗杀,以后也只能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了。 唐玉和摆了摆手,“下去。” 孟冬连忙退了出去。 “走,别闷在屋子里了,陪我出去走走。”唐玉和将青葵手中的书卷扔下,牵着她起身朝外而去。 晴暖的天气,盛放的娇花,侍奴们也开始换上了清爽的夏装,而成国上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青葵看向唐玉和,“心里不开心?” “没有。”唐玉和微笑。 青葵转回目光,“还是因为晋王?” 唐玉和虽然口里说着,对晋王已经没有多少感情。但实际上,还是会对晋王的举动,牵动着情绪。 怎么可能完全冷漠呢?必竟是血亲。 这也是最难的地方,因为亲人没地选择,没地逃避。 唐玉和握紧青葵的手,“我怕有些事情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青葵难得看到唐玉和也有担忧的时候。 他可是一向大局在握。 “那朵蔷薇很俏丽。”唐玉和拉着青葵来到花丛前,然后摘下一朵便往青葵头上插。 青葵想着从前的戴花经历,抿唇一笑,然后也摘下一朵,往唐玉和头上蹭。唐玉和却高兴地很,还把身子一缩,“夫人别累着。” “没点正经。”青葵动完手,捶了唐玉和一拳。 唐玉和将青葵的两只手包在自己手心里,温声开口,“我不会让任何人抢走我的阿葵。” 似乎是对青葵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警示。 青葵缓缓收了笑容,“律郎,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那边的美人蕉也开地不错,咱们过去瞧瞧。”唐玉和揽着青葵朝前边走去。 青葵也没再问刚才的问题,唐玉和明显不想说。 傍晚入洛的一行人,看上去着装普通,车马也很低调。但如果有人知道里面坐着的都是些什么人,大概就不会这么想了。 其中一辆马车内,楚国夫人朱氏看向身边一脸愁色的菊娘,不由出声,“别愁着一张脸了,一会见了郎主,惹他不开心。” 菊娘小声应是。 朱氏拍了拍菊娘的手,“你放心,我说过的承诺一定会兑现。只是如今郎主做了监国,只怕王氏就更不好对付了。所以,还需要你好好帮我。至于你的心上人那边,我也会派人好好照看着。” “贱妾一定会好好听夫人的话。”菊娘的声音有些紧张起来,“还请夫人不要伤害他。” 朱氏满意地一笑,“你若乖巧,我自然不会。” 说着,朱氏又是一叹,“正因为如今郎主的身份大为不同,想必接下来,咱们也会多出不少姐妹。你可得用心些,万一郎主移了眼,可就白费了我这些时日对你的教导了。” 菊娘诚惶诚恐道:“贱妾记住了,一定不会让郎主忘了贱妾,移恩于其他的女子。” “那就好。” “各位夫人,公子,大王暂居的府邸到了。” 车外传来管家的声音。 外边已经喧嚣起来,像是围了不少人。 朱氏打开车窗一看,居然不是从前的晋王府,后来想起探子的回报,也就释怀了。 初听到晋王府被燃,唐玉项下落不明的时候,她还惶恐担心过一段时日。而来洛阳的路上,她早已接到唐玉项的平安书,也就安心了些。 “母亲。”唐玉项欣喜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阿项。”朱氏连忙出了车厢,双眼含泪地握着唐玉项的手下了马车,声音有些颤抖,“亲眼看到你没事,阿娘才算真的放心了。” 唐玉项也红了眼眶,“孩儿也好担心阿娘。” 朱氏转而拍了拍唐玉项的手,“没事了,一切都好起来了。” 唐玉项忍住情绪,重重点头,“嗯。” “阿兄,好久不见。”一道声音插了进来。 唐玉项看去,正是他的三弟唐玉规。这么些年不见,唐玉规已经出落地一表人才,看上去身材也结实,想来这些年来没少练武。 唐玉项含笑与唐玉规打过招呼,又去向韩国夫人王氏见礼。再有其他几个庶弟,唐玉项都一一温和应对,看上去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