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讨乱无功
眼看着便要离开内宫,忽有一小奴追了上来,忙喊道:“大王留步。” 申王转头看去,见是一陌生小奴,不由疑惑,“何事?” 那小奴上前行礼,“皇后的意思,命申王过宫叙几句话。” 申王脸色诧异,但皇后这样吩咐,他也不敢违命,赶紧随着那小奴去了玉轮宫。 按理说,外臣是不好轻易见皇后的。但刘皇后在宫中地位不同,加之刚才的事,申王心中已有了几分明白。 “申王请坐。”隔着垂帘,刘皇后语声轻婉。 “谢皇嫂。”申王的目光透过垂帘,看向那一抹娇影。 “唤你前来,不为别的事情,方才与陛下也已经提及。既然申王妃更适合在洛阳养疾,陈太夫人之前送来的礼物,我也不好再收下。所以,便烦请申王带回。” 刘皇后音落,已有小婢将几只精致的木盒呈到申王跟前。 申王连忙起身道:“皇后不必如此,区区小礼无需奉还。陈家那边,我自有计较。” “哦?”刘皇后接话问道:“不知申王……有何计较?” “这……”申王一时哑然。 他只是觉得皇后不需要退这些礼物,但其实心里也还没有主意。 刘皇后不由轻笑起来,“申王的心意,我领了。但一样归一样,这礼交由申王府处理,是最好不过。至于,陈家那边,怎么处理自然是申王的事。” 申王见刘皇后执意,只得应声,“是。” “说来申王妃的病也是反反复复,总不见好。”刘皇后转了话题,“申王可要多关心关心申王妃才是。” 申王抬眸看了一眼垂帘后的身影。 帘后响起金盏碰撞之音,刘皇后再一叹,“今冬格外地寒冷啊,但愿申王妃的病能早些好起来。不然,若辜负了即将到来的暖春,就可惜了。申王说,可是这个道理?” 申王垂下眸子,迟疑着应声,“皇后说地有理。” “有理没理,申王心里分明。有时,为大局着想,舍一二小节,才是上上之选。”刘皇后微笑道:“不耽误申王去照顾申王妃了。” 闻言,微怔的申王连忙起身行礼,“微臣告退。” 眼见着申王的身影走远,刘皇后的眸中映出极盛的光芒。 终于走出皇宫的申王,脸色有些凝重。 刘皇后的意思再分明不过,或者也就是唐焕的意思。 申王妃不能再留,陈家也注定会受到唐焕冷待。而太后…… 申王不敢再想下去,无论如何,他心中是感激刘皇后的。至于申王妃,他虽然不至于那般狠心,但为了保全申王府上下,他也只能牺牲她了。 蜀中刚刚平息,因为韦昆的死,又生了几场小乱。魏王被迫留在蜀中善后,年节都无法回洛阳。 秦绍携诏赶往邺都后,迟迟安抚不了乱兵之心,也无法以武力拿下邺都城,丝毫没有进展。 又各地,频传灾报。 这个新年注定过地不安,唐焕也没有心思办什么年宴,行事也低调起来。接着,两件不大不小的事在前廷与后宫稍掀波澜。 久病的申王妃最终没能熬过去,薨了。 太后病急,唐焕却说太后需要静养,不许人轻易出入。 青葵与唐玉和也已经有一段时日未见了,人虽未来,但每日一封平安书信却依时依刻放在她寝屋角落那张固定的案上。 “晋王这几日频频被传进宫中。”乙清在堂内缓声禀道:“邺都那边的形势怕是更严峻了。兵乱天灾,各地流民四蹿,谣言也传地厉害,现在连洛阳城中都有些人心惶惶。” 青葵放下手中书卷,看着院中迎春初绽的海棠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啊?”十松的声音有些诧异,“难道那些乱兵还想攻进洛阳不成?” 玉冬开口,“都已经起兵了,不是奔着皇都而来,又是为了什么?” 十松道:“那要是真攻进来了,咱们可怎么办?” 乙清回答,“现在还不至于,只是秦绍那里久攻不下,只怕其他地方也该蠢蠢欲动了。” 十松的声音更加惊恐起来,“那到时四面起火,不是更糟糕?公主。” 十松向青葵道:“咱们要不要去吴国避一避啊?” 乙清抬手便敲了十松一脑门,“吴国隔着洛阳山长水远,这个时候哪里都不安全,还怎么去吴国,亏你想地出来。还有,你这话若是被晋王长公子听到了,我怕你十颗脑袋都不够用的。” 闻言,十松不禁缩了缩脖子,连忙摆手道:“我……我就是瞎说的。” 玉冬看着两人,沉默起来。 “吴国现在也不是太平之地。”青葵转头看了一眼玉冬,“几位公子因争储位,也是乱糟糟一团。” 玉冬垂着眸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宫中议殿,唐焕听着众人的议论声,脸色很不好。 “秦将军携陛下之诏出兵两月有余,竟是迟迟拿不下一群乌合之众,军费倒是流出去了不少,贼方的势力却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怕是秦将军的人马都该动摇了。” “到底还是年轻了些啊。” “他若有自知之明,当初就不该在陛下面前信誓旦旦。如今倒好,白白费了这么多时日与军备。邺都没震住,其他地方也开始小闹了。” “陛下。”徐王向唐焕道:“臣等并非怀疑秦将军的能力,只是贼众声威壮大,还需尽快压制,否则祸延他地,后果不堪设想。” 洪照英看了看徐王,又看了看晋王,继续沉默。 “陛下,还当尽快另遣能将前去平叛才是。”终于有人忍不住提到了点上。 “没错,陛下。既然秦将军没有这个本事拿下邺都,就当另遣能人。”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起来。 “咳咳……”唐池突然重咳起来,咳着咳着,脸色都青白了。 旁边的侍宦见了,连忙吩咐人唤医师。 眼见唐池离开,唐焕的神色阴晴不定。 众人虽然都说应该换掉秦绍这个平叛主将,却无一人敢说出晋王的名号。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唐焕也明白大家的意思,就是没人说破。 而且刚才晋王身体不适的小插曲,多多少少让众人的脸上,又添了一层阴云。 散去众人,唐焕只留下了徐王与洪照英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