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母子离心
唐池疑惑地看了一眼唐焕,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怀疑唐玉和病成这副模样,是与自己有关? 看着唐池的神色,唐焕笑了笑,“阿兄快吃啊,菜都凉了。” 唐池垂下头用膳,脑中思绪纷杂。 回到晋王府后不久,唐玉项便来问安。知道唐玉项是担心宫中之事,唐池也没再隐瞒,将贝州之事说了出来。 闻言,唐玉项不够吃惊,“这么严重?之前不是已经派兵驻扎过去了吗?怎么还会生出这么大的乱子?” 唐池摇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非陛下宠信伶宦,何至于让事情严重到这一步?但眼下说这些已经没用。秦绍已被封为招讨使,马不停蹄前去安抚乱兵。希望,早日安定。” 唐玉项凝着的眉头仍是没有松开,总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阿项。”唐池突然唤道。 “嗯?”唐玉项回过神来,连忙道:“父亲有何吩咐?” 唐池看了看唐玉项的神色,语重心长道:“我知道,这些年来你因为你阿兄,受了不少委屈。这些,我也都看在眼里。只不过,他到底是你阿兄,眼下洛阳局势复杂,有些事,适可而止地好。” 唐玉项一脸疑惑,“父亲这是何意?孩儿不明白。” 唐池淡声道:“陛下有提拔你阿兄之意,这次你阿兄受伤本就是因你而起。他如今生的这一场病,也确实蹊跷。我不想理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眼下,别做地太过。” “父亲,我没有……” 唐玉项还未分辩,唐池已经摆了摆手,“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要怎么做,是你的事。我相信你终究也没有这样的心思,要置你阿兄于死地。” 唐玉项:…… 唐池明显就是在误会他是造成阿兄生这一场病的人,可问题是,这根本与他无关!他当真想说出实情。 可一来,替唐玉和诊治的是宫中的医师,连他们都没有瞧出来真假,可见唐玉和的能耐。能糊弄地过宫中,也自然能应付过唐池。 二来,他现在还弄不清楚唐玉和到底在搞什么鬼,还是不要轻动的好。 所以,也只能生生受了这场冤气。 唐焕刚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听闻曹太后要见她,便急急赶往长寿宫。 最近这段时间,他也感觉得到曹太后对他的疏离。 因着刘皇后的事,他也没法。想着过了这段时日,再好好哄哄太后便是。 进了正殿,唐焕向曹太后行过礼,见曹太后气色还不错,便问道:“不知母亲唤孩儿过来,所为何事?” “无事便不能唤你了?”曹太后淡声道:“还是陛下金贵,真不将我这个老婆子放在眼里了?” “孩儿不敢。”唐焕连忙道:“母亲生养孩儿,此恩此德,孩儿怎敢轻忘?前一阵……之事,实在是事出有因,还请母亲原谅。” 曹太后一叹,“前一阵什么事,我已经不记得了。今日不过听闻了朝堂上的大事,有些担心你。我刚命人做了几样你平日爱吃的点心,将就着,陪母亲吃一些,叙几句家常,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 “母亲言重。”唐焕坐下,看着侍婢呈上的吃食,也有些感念。 “母亲这几日可大好?”唐焕看向曹太后,“眼下虽有战事,但也不能委屈了母亲这里。若有什么需要的,母亲尽管开口。” “我一个老婆子,能有什么需要?”曹太后道:“说来,我这大半生啊,都是在操心你们小辈的事。” 唐焕低眉,“孩儿惭愧,未能时时尽孝母亲跟前。” 曹太后道:“你是一国之君,身上的担子重,自然不能与寻常人家相比,我也不会怪你。只不过,如今眼看着成国几番动荡,有些感慨。今日便多嘴一句,说些你不爱听的。” 唐焕连忙道:“请母亲示下。” “我就随口一说,你也随便一听就是。到底我还是后宫妇人,你也不必太当真。”曹太后道:“自打韦昆之事后,我知道你心里也难过,宠信了那么多年的人,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 可这也恰恰说明了什么?君臣之间,到底还是隔了一层。倘若是血亲,自然要强地多。其他人不说,申王可是你的胞弟。眼下成国这情况,也正是缺人之时。 依我之意,倒不如让申王归藩,镇于藩地,也好威慑那些有异心的外姓之臣。申王的品性如何,你看了这么多年,也该看地分明。” 闻言,唐焕微皱眉头不说话。 曹太后转而一笑,“也是,都说皇家无亲情,你不相信你胞弟,也是应该的。说到底,还是我这老婆子的不是,当初啊,就不该生下其他子嗣。临到头了,反倒看不到一家和睦。” “孩儿并非不信任五郎,正因为眼下局势混乱,孩儿才更担心他的安危。长姐已经去了,就剩下五郎在身边,孩儿也疼惜。” 眼见曹太后面色微沉,唐焕立即道:“只不过母亲也说地极对,都是一家亲,孩儿也自当重用五郎才是。待贝州之事一了,孩儿便让五郎归藩,执掌兵政。” 曹太后这才露了笑意,“陛下能这样想就最好。其实,我也不愿五郎相隔太远,朝夕无法得见。但为了成国计,为了陛下计,我也只能舍小家啊。” 唐焕口中连连应声,心里却已十分恼怒。 方才说要重用申王的说辞,也不过是哄着曹太后而已。现下,他怎么可能会让申王离开洛阳,手握兵权?好反他吗? 离开长寿宫的唐焕,一脸冷漠之色。 申王?看来自己对他还是太过放松了。 刘皇后在宫里听说了这件事,不由大笑起来,“我还以为太后有什么能耐,原来就是这样而已。那只怕要让她老人家失望了,如今陛下的心里对谁都不信任,又怎么可能放申王归藩呢? 太后这哪是在扶持申王啊,分明就是在帮倒忙。这下可好,申王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会过地安稳了。” 随即,刘皇后想起申王,又不由轻叹起来,“也真是可怜,有这样的母亲。唉,眼下我儿尚在蜀中还不得回转。不然,陛下也不用整天愁眉苦脸的了。” 刘皇后口中说着关心唐焕的话,心里想着的,却是该怎么替申王化解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