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巧遇
唐玉项几人抵达内园时,园中已经十分热闹。春日暖阳洒在园子里,百花争艳,但今日的主角是牡丹,宫人自然会想法不让其他的花争锋打眼,抢了主角的风头。 几人先去唐焕跟前拜礼,唐玉和一如既往地不管不顾,唐焕也早已习惯。最近,连他有意派到晋王府监视的文季都很少过来。也说明,唐焕对唐玉项与唐玉和已经不放在心上,也确定他们翻不出什么浪来。 晋王不在,唐玉项也就没有多少值得唐焕或是其他人看重的面子,他便随在青葵与唐玉和的身后,在园中转悠起来。 今日秦辰悦也不在,他干坐在那边伴驾饮宴,也是无趣。 “晋王二公子也快行冠礼了?”几人正待向人少些的地方而去,忽听身后传来问话声,这语声却有些不快的意味。 唐玉项连忙回身行礼,“拜见皇后。” 青葵与知书也跟着拜礼。 唐玉和玩着一旁的碎石,背对着刘皇后一行。 刘皇后也没在意,目光只是盯着唐玉项,眼中闪过几抹冷意,“从前不曾觉得,今日细细瞧了,倒发现晋王二公子也是位人物。” 唐玉项微微皱眉,他也察觉到刘皇后的态度似有些奇怪。从前,刘皇后对他向来不冷不热,但也绝不会像今天这般,似有火气。 火从何来? 唐玉项蓦地想起了王九娘。 难道是因为那日,唐玉项为青葵出面,顶撞了王九娘几句,所以知晓后的刘皇后便恼了? 如果是这样,那也太过莫名其妙。本来,有错在先的,便是王九娘。 想到这里,唐玉项还是含笑道:“玉项年幼,说话不知轻重,之前有得罪王家娘子之处,还请皇后见谅。” 然而令唐玉项没有想到的是,刘皇后听了他的话,反而更加恼怒,“唐玉项,不要仗着你如今的地位高过了你的嫡兄,便可以肆意妄为。同为庶子,你底下可还有几位呢?将来承续晋王之位的,到底是谁,还未可知!” 说完,刘皇后领着人一阵风似的飘然而去,徒留下皱眉与深深不解的唐玉项在原地发了好一阵子的呆。 一直默然跪地的青葵不由微微转头看了唐玉和一眼,她也觉得刘皇后这场脾气发地莫名其妙,应该不只是为了那日的事才对。又或者说,唐玉和做了什么手脚,将祸引到了唐玉项的头上? 暗叹了一口气,唐玉项直起身,转而扶起青葵道:“没事了,我们往那边瞧瞧去。” 青葵歉意道:“是婢子连累二郎君了。” 唐玉项摇头,“你不必多想,应该与你无关。” 唐玉项并不傻,他知道这当中肯定还有什么别的事。但到底是什么原由,还需再查探一番。 “戴花。”唐玉和不知从哪里捡了枝玉兰,熟练地往青葵发间一插,然后拍手笑道:“阿葵好看!” 唐玉项看了两人一眼,有些心不在焉。 很快,唐玉和闹着要去方便,青葵便陪了唐玉和过去。唐玉项挑了块大石坐下等候,知书在旁边相伴。 “你说……”唐玉项忽然问话,“我与阿兄之间,我还有哪点不及他?” 唐玉项身边只立了知书一人,这话当然是朝他问的。 闻言,知书答道:“郎君文武兼修,自然好过大郎君许多。” 唐玉项看着面前的碧湖,喃喃道:“可为何青葵,似乎更喜阿兄?” 知书看了唐玉项一眼,没有回答。 唐玉项也不需要知书的回答,他接着自言自语道:“那是因为青葵与阿兄朝夕相处的缘故罢了,人便是养只鸟儿还有几分不舍呢。无妨,到底是上不得台面的,怎配占有不该得到的东西?” 知书仍是没有回答,只是轻轻一眨眼。唐玉项外表斯文儒雅,但他是唐玉项的贴身侍奴,他当然知道唐玉项的另一面是什么样。 另一边,青葵伴着唐玉和缓缓前行。 眼见四周的人都还隔着些距离,青葵不由轻声问,“刘皇后是怎么了?” 唐玉和挠了挠青葵的手心,“怎么,心疼他?” 面上笑着,语气却有几分寒意。 青葵无奈一叹,“我只怕你玩得太过,连累到你自己。” 唐玉和无所谓地道:“就算玩过了,我也知道怎么收。” 闻言,青葵不再多说。 一是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二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意义。 刘皇后已然忌恨上唐玉项,这是一时半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既然唐玉和这么自信,想来不会自己给自己下绊子才对。 两人正走着,忽有一团雪球从旁边蹿了出来,极轻快地扑上了青葵的衣裙,那雪球嘴中还发出喵喵的叫唤声。 青葵先是被吓了一跳,随即看清这是只半大的白猫,不由一笑蹲下身子,将那白猫勾着她裙子的爪子给松开。 正想着这猫身十分洁净,可能是哪位贵主所养,就听有道熟悉的声音唤道:“阿银,你又调皮了。” 青葵直起身,朝来人看去,只见沂国夫人正领着几个侍婢朝她袅娜而来。 青葵转头看了一眼蹲在旁边玩草虫的唐玉和,明白这是唐玉和的安排。再不经意看了看腰间的香囊,这是今早唐玉和特意给她佩戴上的,原来就是为了吸引这猫儿。 青葵抱着白猫朝沂国夫人行礼,“婢子青葵,拜见沂国夫人。” 沂国夫人亲自走到青葵面前,目光细细盯了青葵一阵,然后含笑接过青葵怀中的白猫,“这猫向来不近生人,今日与你倒是有缘。” 青葵含笑垂眸。 沂国夫人转而看了一眼唐玉和,朝青葵道:“今日阳光有些烈,此处全无遮挡,晋王长公子在此久呆也不好。我知道前边有处亭子,你不如扶了你家公子往前边去些,我也正好顺路领你们一程。” 青葵行礼,“多谢沂国夫人。” 青葵装模作样地哄劝了唐玉和几句,又摘了几枝花给他把玩,这才与沂国夫人徐徐朝旁边的小径走去。 “时间过地还真快。”沂国夫人抚摸着怀中有些昏沉的白猫,“我来洛阳,也快九年了。这些年来,也发生了许多事。开封府降为了汴州,我也苍老了容颜。还有……” 沂国夫人看了青葵一眼,“有些花,却开地正好。”